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身退 ...

  •   又一月有余,俞美人终于生了。不负郭精奇一番苦心,真的生出个皇子来。
      “太棒了!太棒了!皇子耶!你有儿子啦!哈哈!”
      赵祯看着她兴奋地连蹦带跳,竟比自己还高兴,也是打心眼里开心!
      “我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郭精奇笑着念叨,转头小声问赵祯,“何时能出宫?时机到了吗?”眼神希冀。
      赵祯脸上的笑容微凝,嘴里竟泛出一丝苦味来,咂吧咂吧嘴道,“快了。”

      天子终于后继有人,普天同庆!俞美人也母凭子贵,位份水涨船高连升几级成了俞妃。

      “咦,那个眉间痣……”
      “紫芙,怎么了?”
      “那个人,有些面熟……”紫芙若有所思道。
      百灵朝紫芙望着的方向看去,只见嘉庆院墙外树丛里俞妃的贴身侍女兰芷正和一个面生的小宫女说着话。那小宫女眉间一点痣,表情阴骘,两人像有争执。而瞥见百灵和紫芙,两人就此散了。
      “走吧,姐姐还等着我们呢。”
      “嗯。”紫芙没再多想,随百灵迈进宫门。
      “听说太妃娘娘要回宫了。”
      “啊?真的吗?”
      “我听尚衣局的阿诚说的,准错不了。现在尚衣局都忙着赶制各宫吉服,等着迎接太妃娘娘銮驾呢。”
      “如今算起来太妃娘娘在龙云行宫休养有小半年了吧?”
      紫芙和百灵进院时正听到角落里几个小宫女在议论,她们见到她俩纷纷闭嘴施礼,然后各自忙去。
      “太妃娘娘是哪位?”
      百灵被紫芙问得一愣。少顷想起紫芙进宫时日不多,还一直呆在冷宫里,不知道大名鼎鼎的杨太妃倒也算正常。
      “先太后娘娘严厉,如若说陛下自小得到的母爱,可都是来自这位太妃娘娘了。陛下称先太后娘娘为大娘娘,称这位是小娘娘,可见这位太妃娘娘在当今陛下心中的地位了。”
      紫芙后知后觉地点点头,不想宫中还有这等大人物。
      门外一声通传,赵祯来了,一进门就屏退左右。
      望着他讳莫如深的反常表情,郭精奇心下悸动,“我,是不是能走了?”
      “嗯。”
      “耶!”
      郭精奇激动地一扬手臂像是火山终于找到了喷发的出口,却没注意到赵祯眼中复杂的情绪。
      “明日为小娘娘接风洗尘,众多皇亲国戚会进宫拜见。待黄昏时分你可趁人多眼杂混出宫去,朕已安排人引你出宫。”
      “太好啦!”郭精奇笑颜如花,紧握着赵祯的手,感谢地真心实意。赵祯扯起一抹笑配合她。

      巳时刚至,院外鼓乐喧天好个热闹,看来太妃的銮驾已经进宫了。嘉庆院里平时侍奉的人都被遣去其它宫里帮忙了,只留郭精奇,紫芙和百灵三人。紫芙和百灵已将行囊收拾妥当,三人的离宫时间开始进入倒计时。
      郭精奇坐在院里的石凳上,听着院内院外一静一动的截然不同,心里升起不那么舒服的奇怪感觉。
      过了今日,这里再也困不住她,而她也再不能回来了。这里的一花一??一景一物,喝过的茶,拼过的酒,吵吵闹闹过的人皆会是过往。脑海中无数个回忆的画卷铺展开来,不乏美好。
      直到一个眼生的小内官拜见,她才发现已是漫天霞光,院外的平静也一如往常了。讶异自己竟这样枯坐发呆了一整天。
      她下意识地往小内官身后看,小内官会意地道,“回禀娘娘,陛下在忙朝堂之事不得脱身,命微臣来协助娘娘。”
      郭精奇只木木地嗯了一声,不多问了。
      在小内官的安排下,三人换上了低阶内待的衣着帽冠掩人耳目。背起行囊,一路低着头紧跟在小内官的身后。踏过不知几条长长的石板巷,绕过不知几道曲折的游手回廊,擦肩而过了不知多少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直到人迹罕至处,小内官缓步停下,转回身轻声道,“娘娘,微臣只能送您到这里了。”
      郭精奇抬头,只见一道巍峨厚重的宫门矗立眼前。
      这时,宫门处一个侍卫打扮的人小跑过来,与那小内官交换下眼神,再上前一步对郭精奇拱手一礼,小声道,“娘娘,小的奉旨护送娘娘出宫。马车已备好,这是出宫腰牌和通关路引,娘娘可以起程了。”他说着,将腰牌和路引递给郭精奇身旁的紫芙,转身抬腿。其她人正欲跟上,郭精奇却木讷不动立于原处。
      紫芙提醒,“姐姐,咱们该走了。”
      郭精奇没听到一般,转身看向走过的路,夕阳西下眼前的景物安静地像被她抛弃了一般尽显落寞。
      看着看着,她忽地如梦方醒,一抬眼道,“上次不告而别,他就生气了。这回,这回我得当面跟他道个别!”
      众人不知她所云。
      “陛下如今在哪?”郭精奇拉住小内官的胳膊,急切地问。
      “陛,陛下,可能在延和殿。娘娘,您……”
      没等小内官说完,郭精奇已转身回走,“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回!”
      紫芙和百灵想跟上,郭精奇不准,然后快步如飞朝延和殿的方向奔去。

      “这一走恐怕再不能见。微臣要不要将人拦下?”李璋双臂抱着一柄长剑试探地望着剑步如飞的赵祯问。
      “她的心不在这里,困住人又有何用?”赵祯动作不停,一边挥汗如雨一边道。
      “怎么会?都说由奢入简难,哪个女人真愿意舍去一身荣华,非要出去吃苦受罪呢?”
      “她不一样。”赵祯稍作停顿,喘着粗气抬头望向拱宸门的方向心中默问,“出了宫,你还会是你吗?”利剑再次挥起划破长空。

      眼看要到延和殿了,耳边传来叮叮铮铮金石相击声若隐若现。郭精奇好奇地寻声而去,玉石屏风后,一片貌似校场之地,周边摆放了刀枪棍棒各式武器。校场中央正有一人一身劲装,手执长剑当空一击,身如皎月气势如虹。
      这不是赵祯,又会是谁?
      郭精奇嘴角上挑,一时技痒,操起脚旁的长棍腾空而起。
      然而未等起飞已然下降,头顶刀枪棍棒无数如罗网,生生将她压倒在地卷成个球,黑压压的一圈人毫不手软地画地为牢。
      “大胆贼子,竟敢行刺陛下!”
      包围圈外一声喝,郭精奇顿时懵了,“行刺?”
      旋即包围圈“唰”地裂出一条缝,郭精奇蜷缩着抬眼去看,只见一个壮实的轮廓一步步逼近。
      “这……这是,郭姑……呃,净妃娘娘!”壮汉立时拱手一礼,郭精奇这才看清眼前之人。
      “李璋!”
      李璋起身命众人散了,郭精奇眼里的赵祯手执长剑负手而立,好似霞光万丈,胸前还不住地起伏,刀削般的下颌上闪着彩色的晶光。
      “这也太好看了吧!”郭精奇一时竟被惊艳到。
      “你怎么在这里?”赵祯几步过来拉起她低声问。
      “我……”未等郭精奇回答,又一个颇具震慑力的声音传来,“什么人?胆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刺!”
      众人寻声望去,杨太妃在俞妃的搀扶下已匆匆而至。身后一长队随行之人,为首是个面容清秀体态轻盈的姑娘,身着锦服气质不凡。
      “小娘娘!”赵祯登时一愣,转而拱手一礼道,“给小娘娘请安。”
      杨太妃紧皱的眉头丝毫未松,急声道,“哀家倒要看看,谁这么大胆,竟敢行刺!”
      “给陛下请安!”俞妃随后躬身施礼。
      “给皇兄请安!”锦衣华服的姑娘亦躬身施礼。
      “小娘娘误会了,不是刺客。”赵祯面露难色,未回应施礼的俞妃和惠国公主,一心想着如何解释眼前的误会。
      而没心没肺的郭精奇却在跑神,正寻思着,“那姑娘原来是赵祯的妹妹,这一看眉眼间倒是有几分相像。怪不得气质不凡,原来人家是公主啊!”
      “哦?那是谁?”杨太妃正问着,眼风扫到郭精奇,“你?!”脸色更难看了。
      “净妃,还不给小娘娘请安!”
      郭精奇一听腾地回过神,“噗通”一声跪地磕头,“给小娘娘请安!”
      赵祯惊呆。
      “你这是做什么?瞧瞧你这样子,这身装扮成何体统?“小娘娘”也是你能叫的?”
      郭精奇行此拜天祭祖的大礼非但没让杨太妃舒心,反而更气了。
      “那……大娘娘?”郭精奇抬头,尝试改称呼,却见杨太妃脸上的褶皱更深了,赶忙又改,“婆婆?”杨太妃气得直哼哼,赵祯一脸无力回天,仰头叹息。
      郭精奇无助又无辜地望着杨太妃,“怎么都不对,那你要我怎么叫呢?”
      “你!”
      “小娘娘……”赵祯勉强搭话。杨太妃顿时炸了,“皇帝,以为哀家不在宫中就耳聋眼瞎了吗?”她转而怒视郭精奇,“你当真是失忆了?连礼仪规矩都忘得一干二净?”她一边说着,两眼在郭精奇脸上梭巡,像是非要找出个破绽来,少顷悠悠道,“你,给哀家背一遍《女诫》。”
      “《女诫》?什么玩意?”
      杨太妃整个人向后一个踉跄,惊得赵祯赶忙去扶,“小娘娘身子刚有好转,切勿动怒。她确实得了失忆症,忘了,忘了这些也情有可原。”
      “皇帝!皇帝怎可如此纵容她,以后后宫还有规矩可言吗?”
      “儿臣……”
      “来人!笔墨纸砚伺候,净妃需得跪于此地抄完《女诫》,否则不得起身!”
      “啊?”郭精奇脸都白了。
      “小娘娘,这……”
      “皇帝如若再求情,就不止抄书了!”
      “这……要么让她回自己宫里去抄,省得在这儿丢人现眼。”
      杨太妃双眼一瞪,此时无声胜有声。赵祯不敢再火上浇油,只能默默地回应郭精奇哀求的眼神,一脸的无可奈何。
      “看来是没辙了!”郭精奇认栽,毕竟是赵祯视为亲娘的长辈啊,她总不能挥拳头吧,忍了。乖乖地跪着抄书,那别别扭扭的语句,用着太不顺手的毛笔,还有腿下传来针扎般的疼痛,简直让她想死的心都有了。
      然而,这还不算完。好不容易抄完一遍,呈给太妃,却令这位老太太更加炸毛。
      “这,这是什么鬼画符?”一叠白纸黑字被“啪”地拍在石桌上。惠国公主瞄过去,只见上面歪歪扭扭,横七竖八,奇丑无比,竟不如三岁小儿的练笔,面露鄙夷。如今机智如赵祯,搜肠刮肚也没找出半点缓和之词。
      郭精奇真是有苦说不出,对于一个从小到大都没怎么拿过毛笔的现代人来说,她确实尽力了。
      半晌的沉默过后,杨太妃起身,表情肃穆,“传哀家口谕,郭氏无德无能,即日起褫夺妃位。”
      “小娘娘!”赵祯想要劝阻。
      “皇帝放她出冷宫暂且不说,如今难道还认为她德可配位?”杨太妃这一问,赵祯语塞。杨太妃看皇帝这般舍不得的样子,语气缓和下来,又道,“一月后就是三年一度的采选了,郭氏若真有上进之心,就与其她良人一同参加采选吧!”
      赵祯深知太妃这是念在母子之情,给他个台阶下,便也不能再强求什么,同意了。
      “皇帝,后宫妃嫔不可偏宠,否则恃宠而骄,也是害了她!”
      “儿臣谨记小娘娘教诲。”
      杨太妃脸上的肃穆缓和,转而扬起发自内心的笑意,拉着赵祯的手道,“走,陪哀家去瞧瞧哀家的小皇孙。”
      “是!”赵祯挽起杨太妃的手臂,抬步。经过郭精奇时,杨太妃又故意语气冷硬,抬高了音量,“《女诫》罚抄十遍,一遍都不可少!” 赵祯蹙眉,不好作声。
      郭精奇跪在地上,撅着嘴无声点头,稍后偷偷望着杨太妃离去的背影,心下诅咒一万遍。正巧俞妃扭头看她,两人目光相触,俞妃猝然扭回头,不再瞧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