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

  •   进入大学,彭如愿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学语言文学的大部分都是女同学,像彭如愿这种身材伟岸,五官精致的男同学,实属稀缺资源,刚入学就引起了众多女同学的追捧。
      新疆的女同学自然也有很多是美若天仙的。彭如愿从小生活在三个美貌姐姐的身边,对女同学的美貌有一种视觉疲劳,再加上他从小生活在偏远落后的地区,思想比较保守,对那种比较外向性格的女同学更是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时间久了,彭如愿的冷漠终于起到了显著的效果,那些围在他身边的女同学都渐渐散去了。
      彭如愿上课都是独来独往的,班上仅有的几个男同学已被女同学瓜分完毕,他们上课都是成群结队的,互相占座位,一占一大片,彭如愿只能坐在没人占的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还有一个女同学,也是孤零零的没有人陪同。这个女同学性格很古怪,从来不与别的同学说话,总是坐在最后一排的最角落里。上课也没有规律,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整个班上,可能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她的存在,甚至连老师也恐怕没有注意到她。
      这个女同学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彭如愿的好奇。仔细观察这个女同学,长得虽然也是肤白貌美的,但她的白似乎与别的女同学的白有点区别,新疆女孩子们的白是透着红润的,但她似乎只是单纯的白。
      莫非她不是新疆的。大学里虽然也有别的省份来的同学,但只有新疆的同学有皮肤白皙的,她与新疆的同学的皮肤也有不同,她到底是哪里来的?
      彭如愿对这个女同学的好奇心越来越重了。就在他下定决心准备向这个女同学求问的时候,这个女同学却好几天没有来上课。
      人的好奇心就是这么容易被吊起来,再加以时间的助推,好奇心被吊得越来越高。满足好奇心的愿望也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每次走进教室,彭如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那个角落望去,当这个动作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彭如愿也总是习惯性地向那个角落望一下,并没有打算真的能看到她,好像她不在才是一种常态。
      时间过了差不多有半个月之久,彭如愿在心里已经做好了再也见不到她的打算了。可事情就是这么蹊跷。
      一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彭如愿还带着些许瞌睡的进入教室,就像有一个炽热的太阳,一下就照亮了他的眼球,他的眼睛一下就看到了她。
      他不再有一丝的瞌睡,径直走到了最后一排,走到了她的身边。而此时的他却发现自己对她竟是一无所知,他不知道她是谁?也不知道她来自哪里?更不知道她为什么来上课或者为什么不来上课?自己每天渴望见到她的冲动
      竟这样没有一点合理性,他呆站在了她的旁边。
      见到他奇怪的举动,她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老师走进了教室。
      “彭如愿,你有什么问题吗?”维语老师哈尼亲切地问道。
      “老师,她好长时间没来上课。”彭如愿真是昏了头,这举报别人的事竟也做得出来。
      “你是说爱丽丝吧,她不是咱们班的,她只是来旁听的。”哈尼老师语气轻松地说道。
      教室里传出了一片笑声,就好像大家刚看了一出滑稽表演。
      彭如愿也窘得红了脸,赶紧坐在了座位上。大家好像都了解爱丽丝的情况,只有他一个人不了解似的。
      下课后,坐在彭如愿前排的塔吉古丽与韩小红私语道:“怪不得不理我们呢,原来是喜欢洋妞。”
      彭如愿本来是对别人的事毫不关心的,更不会留意别人的私语。但他今天却是格外的敏感,塔吉古丽与韩小红的私语他是听得清清楚楚的,赶紧看向爱丽丝,希望爱丽丝没有听到。
      很明显,爱丽丝是听到了,从爱丽丝就在他看向她的同时也向他看了过来就可以判断出来。
      “你好,她们说得可是真的。”爱丽丝操着一口还算流利的普通话,向彭如愿问道。
      彭如愿遇到了有生以来最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成了自己喜欢爱丽丝了。慌乱之中,彭如愿只想出了四个字:“我不知道。”
      这算什么回答,不仅爱丽丝不满意,估计连彭如愿自己也不满意吧。
      爱丽丝一般只在哈尼老师上维语课的时候才来听课,今天却破天荒地听了下一节英语课。
      彭如愿整节课都大气不敢出,只是不时地看着手表,希望快点下课,自己好逃脱爱丽丝那充满疑问与炽热的眼神。
      这哪像那个冷冰冰的、从来不与人说话,只躲在角落里听课的爱丽丝呢?彭如愿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喜欢这样一个爱丽丝,他对爱丽丝所持有的态度自始至终都只是好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彭如愿是那么热切地希望爱丽丝能来上课。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这种好奇心就变成恐慌心了,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爱丽丝不要再来上课了。
      但好像彭如愿的愿望没有如愿。第二天的维语课,爱丽丝早早就到了教室,比大多数人去的都早。
      彭如愿也为了验证自己的愿望是否能够实现,早早的去了教室,一眼就看到了爱丽丝,爱丽丝也看到了他,彭如愿无法逃避,只得硬着头皮走进了教室。
      “你在逃避我吗?”爱丽丝一看到彭如愿坐下就发问道。
      “没有,没有,这从何说起呢。”彭如愿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那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爱丽丝双眼紧紧地盯着彭如愿。
      “爱丽丝,你别这样,我们对对方都没有丝毫的了解,这喜欢二字根本就无从谈起。”彭如愿还真是慌不择言,连这样不礼貌的语言都说得出口。
      “你不觉得太晚了吗?我对你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爱丽丝还真是一个倔强的人,搞得彭如愿都没有招架之力了。
      “今天晚上八点,在图书馆门口见。”就在哈尼老师走进教室之际,爱丽丝向彭如愿发出了不容置疑的邀请。
      下课铃声响起,爱丽丝用眼神向彭如愿确认了一下约定就走出了教室,速度之快,让彭如愿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从下午一直到晚上,彭如愿都在回顾,自己是什么地方让爱丽丝产生了误会。昨天之前,自己都没有和爱丽丝说过一句话,只是出于好奇地看过她几眼,莫非就是因为自己看她的那几眼?
      彭如愿对于晚上的约会终于有了一些希冀,他也很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让爱丽丝产生误会的。
      时间刚刚进入冬季,校园里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只有松柏与松柏树下的小草还努力地将生命的绿色呈现在大地上。有风吹过,将树枝上挂着的最后的枯叶吹落了下来,飘飘荡荡地游走在低处。
      彭如愿如约来到了图书馆门前。进出图书馆学习的同学络绎不绝,彭如愿正在心中埋怨爱丽丝,怎么把约会地点定在了这里,这里进进出出的同学这么多。
      爱丽丝就像听到了彭如愿的心中所想,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彭如愿的面前:“怎么,还怕找不到我?”
      “不是,我只是觉得这里人这么多,我怕······”彭如愿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怕什么来。
      “你是怕找不到我呢?还是怕别人看到你在和我约会呢?”爱丽丝说话没有一丝一毫的含糊与闪烁,这让不善言辞的彭如愿很为难。
      “什么也不是,我只是觉得,你对我可能有什么误会吧。”面对爱丽丝的坦率与直言,彭如愿也只能直抒己见了。
      图书馆门口,虽然人来人往的,但大家都是静悄悄的来去,并没有高声喧哗的情况,彭如愿与爱丽丝说话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已足够引起同学们的观望了。
      “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这里不太合适。”彭如愿环顾了一下四周,唯恐周围有熟识的人。
      俩人一前一后来到了学校西北角的一片小树林里,这里的树木以杨树为主,树木中间的小路铺满了红黄的落叶,走在上面,唰唰作响,更渲染了静谧的氛围。
      “爱丽丝,我是昨天才知道你的这个名字的,并且这也是我对你唯一的了解。”彭如愿见爱丽丝不说话,只用探寻的眼光看着他,便恢复了应有的理智。
      “那又怎样呢?所谓爱情,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我一直觉得,爱情只产生于一见钟情的俩人之间。”爱丽丝的中文水平还真高,这么复杂的情感问题也能这么准确地表达出来。
      “你是说,你对我一见钟情?”彭如愿终于理清了爱丽丝讲话的核心内容了。
      “不是,是我们俩人一见钟情,我对你一见钟情,你对我也一见钟情。”爱丽丝纠正着彭如愿的表达。
      “爱丽丝,我非常抱歉,我对你只是有点好奇。”彭如愿如实地说着自己的感受。
      “好奇就是一见钟情的表现啊。”爱丽丝用肯定的眼神望着彭如愿。
      彭如愿有点无话可说,只觉得自己与爱丽丝的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
      爱丽丝见彭如愿眼神中带着疑问,进一步引导道:“你对别的女同学可有过好奇?”
      彭如愿没有吱声,仔细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思想,最终发现自己对别的女同学还真没有过好奇。
      “我对她们是没有过好奇,但那是因为你与她们不同。”彭如愿发现自己掉进了爱丽丝的思维逻辑中了。
      爱丽丝也敏锐地感知到了彭如愿真实思维中的爱情成分,带着些许激动的情绪说道:“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产生爱情,就是因为对方在自己眼中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以产生好奇的,这种好奇驱使你勇敢地去了解他。”
      爱丽丝就像一位爱情专家,滔滔不绝地阐述着她对爱情的理解。
      彭如愿似乎也开始觉得爱丽丝的爱情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想起自己那独特的身份、愚昧的思想、落后的环境,便赶紧打消了自己想去了解爱丽丝的想法。
      “我不想了解你,你也不要了解我。” 彭如愿自卑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
      “不好意思,我对你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爱丽丝见彭如愿好不容易松动的思想又被他自己束缚了回去,便带着些许不满的语气说道。
      彭如愿张了张嘴,想说话又不知该说什么。
      “你一定注意到了,我前一段时间没有来上课。”爱丽丝用平和的眼神看着彭如愿,直到彭如愿点头示意后,才又继续说道:“你可知道我去了哪里?”
      彭如愿睁大了两只眼睛,他当初那么急切地想要知道爱丽丝为什么不来上课的疑问马上就要得到解答了,激动的情绪难以掩饰。
      爱丽丝笑着看了看彭如愿,又继续说道:“我去了彭家庄,还在你家住了几天。”
      彭如愿这次的表情可不是激动了,而是震动、惊愕。
      “你怎么能这样,你怎么可以这样。”震动之余的彭如愿只会说这两句话了。
      “我怎么不可以,作为游客,在你家住几天,不是很正常嘛。”爱丽丝轻松地说道,完全没有理会彭如愿的惊愕。
      “那你是见到我家人了。”无可奈何的彭如愿只得面对现实了。
      “除了你大姐,都见到了。”爱丽丝就像拉家常一样自如。
      “我大姐去了上海。”彭如愿又像解释,又像介绍地说着,一边还用眼角小心地瞄着爱丽丝的面部表情,想确认一下爱丽丝对他家、对他们那个地方、甚至对他们那近乎原始的信仰有什么反应。
      很显然,彭如愿的这个想法遭受到了挫折。因为爱丽丝的面部表情根本就没有任何变化,爱丽丝就像一位对这一切了然于心的访客,前去造访只是走了一个过场。
      彭如愿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从树缝中透出的马路上的灯光也已经熄灭了,夜晚变得更黑了。衣服单薄的爱丽丝牙齿咬得嘎嘎作响,彭如愿本想上前抱住爱丽丝,给她一些温暖,但只向前走了一步就停下了,他没有了勇气,只轻轻说了句:“我们该回去了。”

      突如其来的约会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彭如愿不知道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自己有了什么收获。好像是有收获的,知道了爱丽丝失踪半个月的去向,知道了爱丽丝对自己一见钟情,并且,还知道了,按照爱丽丝的标准,自己对她也是一见钟情的。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固执的人呢?回到宿舍后的彭如愿,想着约会时爱丽丝与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自己明明已经说了“不想了解她”,却还是被她扣上了“对她一见钟情”的帽子。彭如愿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被误会,明天一定要给爱丽丝说清楚,说自己对她并没有一见钟情,并且也不想了解她。
      第二天并没有维语课,彭如愿无法联系到爱丽丝。既没有爱丽丝的手机号码,又不知爱丽丝是哪个班的,更不知爱丽丝住在哪个宿舍,有些什么朋友。
      晚饭过后,彭如愿心中像被什么指引着,径直走到了他们昨天约会的小树林。树干空隙间,一抹红色映入了彭如愿的眼帘,那正是爱丽丝昨天穿的红色风衣呀。彭如愿心跳加速,莫非心有灵犀这样的爱情术语也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你怎么知道我要来这儿呢?”爱丽丝远远地就与彭如愿打起了招呼。
      “我不知道你来这儿,我只是随便走走。”刚才还热切地想要见到爱丽丝,并且要与她说清楚,自己对她并没有一见钟情的彭如愿,现在见了爱丽丝反而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看来我们不仅一见钟情,还心有灵犀呢,我就是来这儿等你的。”爱丽丝见彭如愿走近了自己,就打趣地说道。
      彭如愿四下里看了看,唯恐爱丽丝说的话被别人听了去。好在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爱丽丝,你能不能不要这样,我对你没有一见钟情。”彭如愿非常严肃地说道,脸上呈现着不满。
      “是我不漂亮吗?”爱丽丝似乎也认真了起来。
      “不是,你很漂亮,你很好,只是我不能接受你。”彭如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爱丽丝明白他的心愿。
      “那是为什么呢?”爱丽丝脸上的表情也带上了忧郁。
      “是我的出身不允许我接受你。”彭如愿怕爱丽丝伤心,只得用缓和的语气说道。“我的出生限定了我只能与维族姑娘结婚,其它族的都不行,更何况你还是外国的,你是哪个国家的呢?”
      “我是美国的。”爱丽丝也觉得是到了该与彭如愿好好谈谈的时候了。“那是个思想非常自由的国度。”
      “我知道,第一次听说美国,还是从我姐夫那里听到的,美国比中国要先进的多。”彭如愿也不自觉地与爱丽丝交流了起来。
      “先进是先进,但它是没有历史的。它就像一个加入发酵粉而快速膨胀的面包,又像一个用肥皂水吹起来的气泡,虽然看起来庞大与美丽,但它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爱丽丝形象地一会儿用手比成面包,一会儿又比成气泡,唯恐彭如愿不能理解她的表述。
      “不是吧,爱丽丝,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美国的科技最先进、美国的空气最香甜、美国的教育最完善,我们都特别羡慕那些能去美国学习的学生。”彭如愿很少讲这么长的话,一口气讲完,还有点气息不够用的感觉。
      “是的,正如你所说的,全世界的学生都想去美国学习,全世界的先进科技都在往美国集中。但你知道是什么把它们吸引过去的吗?”爱丽丝闪着两只大眼睛,理性而睿智。
      “不是因为那里先进嘛。”彭如愿不假思索地说道。
      “那只是表象,其实是资本。美国的资本非常庞大,它运作起来,就像高速旋转的漩涡,把全世界优质的人、财、物都吸引到了它的周围。”爱丽丝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这种观点,说起来滔滔不绝。
      彭如愿从他大姐偶然寄来的信中了解到的美国是——昂贵的苹果手机;先进的别克汽车;是花园别墅;夏威夷海滩;是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一切都是好与高的代名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好与高是怎么形成的。
      “吸引到那里不就行了。”彭如愿不解地看着爱丽丝。
      “短时间内可以很繁荣。你知道,资本都是逐利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靠资本吸引过来的人也是逐利的。当人的思维体系中只剩下了利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只有利益关系了。所以,美国人高傲而冷漠,虚伪而自私,当这些品格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美国走向衰退的时候。”爱丽丝俨然像个社会学家,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彭如愿第一次听到这么不可思议的观点,这些观点完全在他的认知范围之外。他无法去判断这些观点的真与伪,只能避重就轻地说道:“我不明白你说的这些观点,但我想你可能是富有现实批判精神的一个人吧。”
      “可能有点吧。我爸也说过,我们要做美国的鲁迅。”爱丽丝一边轻松地说着,一边蹦跳着离开了原来站立的地方。
      “你爸也是你的这种观点?”彭如愿追随在爱丽丝的身后。
      “准确地说,是我也是我爸的这种观点。”爱丽丝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郑重地对彭如愿说道。
      “那你爸是干什么工作的?”彭如愿对爱丽丝的爸爸也产生了兴趣。
      “同你们国家的鲁迅一样,也是大学教授。”爱丽丝边说边又走动了起来,红色风衣掀起小小的气流,带起了身后的落叶,借着微弱的光亮看去,爱丽丝就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公主,走在花丛中,超凡而脱俗。
      与爱丽丝交流越多,越感觉爱丽丝就像天边的云朵、就像雨后的彩虹,美丽而遥远。彭如愿心向往之。
      没有再说什么,俩人默默地在树林中走着,直到马路上的灯光又一次熄灭。彭如愿早已忘了今天来小树林之前的心愿是什么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这片小树林成了彭如愿与爱丽丝心灵的港湾,每天晚饭过后,二人都自觉地前往这片甜蜜的港湾。不需要事前约定,不需要语言告知,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了解对方的心意。凛冽的寒风与皑皑的白雪都无法阻止俩个年轻人前去约会的脚步。
      彭如愿心中那最难以启齿的“灵人”身份在爱丽丝眼中成了最优秀的民族传统,彭如愿所描述的在“灵场”祭祀祖先的封建迷信活动在爱丽丝那里成了增强凝聚力、体现人文关怀的有意义的行为。相反,彭如愿所羡慕的美国被爱丽丝说成了虚假的繁荣。
      这是爱屋及乌吗?好像不是。爱丽丝说过,她是因为喜欢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位于亚欧大陆中心的维族文化才来中国学习的。爱丽丝认为越古老、越传统的文化才越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越能代表世界发展的未来。
      难道是爱乌及屋了。彭如愿计划给爱丽丝呈现出他所认为的所有的“乌”。
      转眼就到了学校放寒假的时间,国际学生的圣诞假期还没有结束,爱丽丝为了能够多与彭如愿相处,圣诞假期也没有回美国。现在是国内、国际的学生都在假期,学校几乎没有什么人了,爱丽丝只好以游客的身份跟随彭如愿又踏上了前往彭家庄的旅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