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缘分 ...


  •   胡仙真顺着声音往门外看了过去。
      一个衣着华丽,梳着一根朝天小辫的男孩子,穿着一身胡服就进来了。圆圆的脸蛋像极了当朝皇上,眉清目秀一看就是精心养育的。
      她也不敢多看,只在心里默默的记住了这孩子的长相。
      只见他迈着从容的步伐,竞走几步走到皇后于氏的座位前边行礼。
      不仅姿势正确而且还有一种小大人的感觉。
      小太子名叫拓跋昌,是拓跋元恪的嫡子,也是北魏皇宫里唯一的一个男孩子,不仅地位高,而且小小年纪便知道很多关于汉族的文化和风俗,而且十分喜欢学习,拓跋元恪十分喜欢。
      他走到皇后于氏的身边,恭敬谦卑的行礼问安,“儿臣给母后请安,愿母后青春永驻,福禄常伴。”
      胡仙真看着眼前人虽小但中规中矩的孩子,正惊讶他小小年纪如此知书达理的时候,小太子不等皇后于氏说话便欢欢喜喜的走到胡仙真的身边。
      指着胡仙真的脸问,“你就是母后说的伴读吗?”小太子奶声奶气的模样十分惹人怜爱。
      胡仙真带着微笑礼貌行了个礼,“臣女便是。”
      小太子高兴的拍手笑起来,“好好好,我听说你很有才华,以后我叫你姐姐吧!”
      太子小小年纪说话随意,惊吓了满屋子的人。
      胡仙真听后吓得魂都快飞了,窘迫的对太子说,“太子折煞臣女了,万万使不得,臣女就是一介草民,哪里配得上被太子称为姐姐,还望太子收回成命。”
      听到太子的话,皇后于氏吓得将自己正喝在嘴里的水吐了出来。
      赶忙帮着胡仙真打圆场,“昌儿,不得无礼,这位小姐是司徒大人的千金,你这样说让司徒大人何堪?”
      不料小太子倒是不依了,扭捏着摇晃着拨浪鼓似的脑袋,“母后,儿臣连个兄弟姐妹都没有,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好看的人,又不能叫姐姐,儿臣不高兴。”
      于氏从座位上下来,走到太子跟前,赶紧上前拉起小太子的手,揽到自己怀里抱着。
      轻轻的拍打着他的后背劝说道:“昌儿,宫里有宫里的规矩,你叫姐姐叫的爽快了,宫里的那些人会觉得咱们巴结胡小姐家呢,流言蜚语也会影响胡小姐的。”
      太子听的非常认真,但是似乎也不太满意这个说法。
      盯着于皇后的脸看了半天,突然笑起来说道,“母后的眉毛好像画歪了。”说完嘻嘻笑着抽出身体,离开于氏的怀抱。
      于氏向来对自己的美貌信心十足,突然间被儿子说眉毛画歪了,就像是丢了颜面,赶紧四处张望观察众人的神色,见大家都没有动静,不放心急匆匆的跑到镜子前照起来。
      左右看了好几遍,才发现是小太子在逗她玩。
      可能是自己的举动有些不和皇后的规矩,就很不好意思的又给胡仙真做了解释。
      “小孩子贪玩,还拿本宫开起了玩笑,若是以后太子也开胡小姐的玩笑,还请胡小姐不要见怪才好。”
      既然皇后娘娘都开口先提出这个了,胡仙真也觉得小孩子顽皮没什么就接话,“娘娘多虑了,太子年幼臣女很是崇敬,不会对太子生气的。”
      皇后见胡仙真说话的时候看了看拓跋元昌,就觉得这两个孩子也算是有缘分,就接着说道:“听闻胡小姐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不知给请先生了没有。”
      胡仙真见皇后说家长里短,自己也不好回避,又听到问请先生的话,顿时觉得紧张起来。
      家里的弟弟妹妹倒是有两个,都是自己亲自教导的,教书也是自己亲自教的,这怎么说实话。
      想了想,才回答,“先生还没请,我家里弟弟淘气,母亲说等寻一个有耐心的老师才好,再或者去书院也行。”
      皇后娘娘听到去书院这个话,就想着若是自己推荐胡家子弟去都学上学,是不是就更容易拿捏胡国珍了。
      “本宫倒是觉得胡家的兄弟可以去都学上学,那里是大魏国最好的师傅,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这样的话,你弟弟就不用考试就能去了。”
      两人在这里说话,小太子见插不上嘴,一会儿扭头看皇后,一会儿扭头看胡仙真,脖子有点酸,就打断她们说话。
      “我,你们能看到我吗?冷落太子了?”
      皇后于氏听到自己的儿子不满的态度,被他给逗笑了。
      “好好好,本宫不对,尽一直和胡小姐说话,冷落你了。”
      胡仙真第一次来,也不好多嘴,只静静的听着皇后的吩咐。
      皇后于氏转脸对胡仙真说:“胡小姐,既然你陪伴太子读书,本宫就不能亏待你,从今日起,本宫封你做华南郡主,住在太子殿旁边的安秀堂,一切礼仪按宫里的典制办。”
      这个懿旨一出口,于氏觉得自己有了做皇后的气势。
      胡仙真听到皇后娘娘册封自己为华南郡主,赶紧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感谢道:“臣女谢皇后娘娘,一定尽心竭力好好照顾太子。”
      满意的看了看胡家小姐的反应,高兴的挥挥手,“你带着太子去玩吧,会有人敎你宫里的规矩的。”
      又招呼身边一个得力的宫女吩咐道:“你领上华南郡主去住处看看,在按照礼制拨几个人给郡主使唤。”
      宫女领命答了一声是,弯腰伸手打出一个请的姿势,带着胡仙真下去了。
      平阳公看着胡仙真带着太子离去的背影,激动的老泪纵横,“皇后娘娘,微臣这把年纪了,还能为娘娘做一件让娘娘舒心的事,是老臣的福气。”
      于氏办完了平阳公的事,又觉得自己暂时也没什么要平阳公办的事,就简单的嗯了一声。
      刚嗯完就又想起来自己前些日子答应男宠置办宅子的事,就温柔的说:“近来大事倒是没有需要平阳公办的,只是教本宫骑马的教官现在没有个安身的住处,还望平阳公帮忙给办一下。”
      平阳公一听皇后这么器重自己,要自己办事,就高兴的满口答应下来。
      于皇后又再次嬉笑着用关怀的语气对平阳公说:“平阳公想必家里要准备令公子的婚事了,那本宫不留你了,还请平阳公办喜事的时候,别忘了带一杯喜酒给本宫。”
      平阳公听皇后下了逐客令,也不好意思一直赖着不走,换个高兴的表情说:“老臣一定感念娘娘的大恩大德,日后娘娘有需要老臣的地方,老臣定当万死不辞。”
      于氏看着平阳公离去,心想着也这件事处理完了,也该处理一下高氏了,这个女人虽然是皇上临走前才召进宫来的,但也毕竟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讨生活,还是应该知礼数懂道理。
      于氏想定后,待贴身的宫女梅儿送完胡仙真回来,她将梳妆台上已经好久不佩戴的一对翡翠流苏耳环捡出来,递给梅儿,吩咐说:“你去找个好看的盒子把这副耳环装起来,跟我去高氏的宫里去。”
      梅儿自从跟着于氏开始,从来不多问一句,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仿佛自己就是个哑巴,所以在众多的宫女中凡是多嘴皇后娘娘私养男宠的,不是哑巴了就是被毒死,甚至投湖的有的就是。
      她恭顺的从正殿的角门里进去一处房间,不多时找了个金黄闪亮的描花雕的盒子,小心翼翼的把皇后给自己的耳环放进去。
      于氏很满意梅儿的眼光,珊瑚配金盒子,颜色的碰撞尽显皇后的高贵和不凡。
      按着北魏的配置,皇后娘娘每日出门必定是十八位宫女随身伺候,她嫌弃每天呼啦啦的屁股后面一堆人跟着,就带了梅儿一个人静悄悄的往举雅宫里去了。
      路过御花园的时候,于氏看到一处水塘里鲤鱼翻腾跳跃,觉得心情很好,一时兴起就走到水塘上的木桥上赏玩,两个很小的声音从那边的假山后面传了出来。
      一个声音说,“听说皇后娘娘收留了司徒家的小姐做太子的伴读,这回皇后娘娘的帮手又多了。”
      另一个似乎是不服气,嘲讽说:“这话说的就好像我们家小姐家里没人依靠似的,想当年我们家顺阳公为了帮助先皇登基也是立过大功的,那时若不是于家抢先一步,说不定我们家小姐就坐上了凤座呢?”
      第一个声音赶忙制止说,“姑姑可别这样说大话,您不想想,皇后娘娘是谁啊,那手段你都没听说过,反正我是宫女只听主子的,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另一个生气了大声骂道:“你就是个胆小鬼,咱们出来的时候说好了帮衬主子的,如今主子有身孕了,还怕她,咱们可是先祖亲赐的贵族,等小姐生个一男半女的,地位稳固,还不愁你我的前程。”
      “······”
      于氏瞪了身边的梅儿一眼,怒火中烧,愤恨的小声责骂道:“你是猪啊,这么大的事,为什么没人禀报!”
      梅儿深知自己这段时间没顾上安排人监督高夫人的一举一动,是大失误,生怕皇后娘娘把罪过降到自己的头上,赶紧跪地辩解说:“娘娘,皇上才宠幸了这个高氏几次,怎么会轻易怀孕呢,想必其中肯定有鬼。”
      于氏也不是吃素的,当初自己在家做女儿时,母亲早就示范过怎么惩办不听话的妾室,还有妄想登堂作主子的奴婢。
      她双手攥紧,指甲深深嵌入皮肤,手掌都出血了,她都没有发现。
      梅儿看到皇后娘娘手掌流出的血珠,惊讶的喊叫起来,“娘娘,您的手,一切都是奴婢的错,请娘娘不要伤害自己。”
      于氏摊开手掌,举起手凑到嘴边用舌头轻轻的舔掉血迹,看向梅儿,吩咐说:“一会儿到了举雅宫千万不要在脸上表现出来知道这件事的样子,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缘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