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关雎 ...
-
我叫关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窈。
我的兄长,是当今的皇帝。我的母亲,是当今太后。
母后是最疼我的,她曾说“我宁愿小瑶儿一辈子不出阁,也不愿让她离开我。”
在这世上,叫我小瑶儿的也不过三人,父皇,母后和皇兄。
皇兄是个仁君,至少在我的印象中,皇兄对我永远是笑意盈盈的。
我曾认为这一辈子也就如此,嫁人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太过遥远。
直到那一天,我正陪着母后说话,皇兄就一脸阴沉的进来,他对我说。
“小瑶儿,你先出去,皇兄有话与母后说。”
他们这番话谈了好久,我自己一个人实在无聊,就偷溜到宫门口,听他们说话。
我听到的,是母后几乎破碎的声音。
“所以,战事失利,你便要我的瑶儿来弥补,好省下那一月几万两白银的岁贡?好啊,真是哀家的好儿子。那是远在万里的匈奴!你可知她去了会有怎样的后果?你想过吗?”
“母后,朕也是逼不得已,匈奴指名要嫡公主,不然……”
“不行!哀家就在拼上这条命,也要护住哀家的女儿!”
我听不下去,出声打断了母后的话。
“我去。”
“小瑶儿,你可想好了,你可知匈奴的女人过得有多卑微,你要是不愿意,哀家也护得住你。”
“母后,我不悔。”
这大概是我做的最勇敢的一个决定,那一刻,我不再是母后长不大的女儿,而是大汉的汝阳长公主。
婚期定在4月,匈奴路远,路上便要花费许多时间。
出嫁前的三天,母后拉着我说个不停,仿佛要把这一生的话都要说完。
她说皇帝的心是这世上最深不可测的东西,求什么东西,都不能求君心。
三天后,皇兄亲自为我戴上盖头,为我送行。我看出了他在想什么,安慰他说“皇兄不必难过,若予此去,能求得大汉百姓不再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便足矣。”
皇兄说我长大了,我不觉得。
我明明才过了及笄,怎就长大了?明明一个月前,母后还说我是个未长大的孩子。
匈奴比我想象的要寒冷,在匈奴准备的接风宴上,我见到了匈奴的首领,我要嫁的那个人。他远远的向我这边望,我对上他的眸子,那眼睛实在冰冷,看不出一丝柔情。
在来的路上,随行的嬷嬷向我介绍过他,他叫燕洵,今年二十四岁。
他的父王有许多个儿子,他是亲手残害了自己的骨肉兄弟,才有了这个王位的。
宴席上,我战战兢兢,不敢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个动作。
远赴他国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他封我为明妃,除此之外,未有其他。
他不会喜欢我的,我见过他的其他妃子,都是匈奴女子,她们英姿飒爽,骑马,射箭无一不精。
这些妃子,大多都避着我。
我是战败国送来的战利品,与我扯上关系,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我也乐得清静,在宫里避着不见人。
有一天,林贵妃找上了我,我原以为她是来找不痛快,她却主动拉起我的手,问我在这里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她与我聊故国,聊母后,聊珠钗。
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第一份温暖。
直到那天,她送了一碗粥,说是亲手做的,让我喝下。
意识逐渐模糊时,我听到她说
“阿爹,女儿为你报仇了。”
我死了,可灵魂仍在,我被困在异国他乡,终日飘荡。
燕洵没有惩罚她,我终知道,林贵妃的父亲,便是死在与大汉的战争中。
按照匈奴的规矩,我死后,要葬在匈奴的王陵。
我觉得好难过,这个地方让人喘不过气。
我想母后,想皇兄,这匈奴好没意思。就连这的帝王,也是那么无情。
我的耳边响起母后常唱的歌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是关窈,我是母后的小瑶儿,
我才不要做什么汝阳长公主,什么明妃。
我是关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