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 思雨的小小小心思 ...
-
慕风永远都不会知道,思雨有着多灵敏的听觉。
思雨从来不大声讲话,除了性格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听觉灵敏的缘故。在别人听来很小的声音,她自己却听得一清二楚,她自己或是别人大声说话,在她的耳朵里都像是雷鸣一般。
从很小的时候起,思雨就确切的知道自己的这一“天赋”,她甚至一度以为,超乎常人的听力是一种“特异功能”。但这样的“特异功能”,给她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在很小的时候,她就能够隔着紧闭的卧室门,清楚的听到父母的“窃窃私语”,因此,尽管母亲一直瞒着姐弟俩,她却始终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在思雨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偶尔“回”家时,他和母亲的单独谈话,要么就是母亲催促父亲跟原配离婚,要么就是母亲夸赞弟弟多么聪明多么优秀,说“思奇是咱们钟家的希望”。在母亲对父亲的“窃窃私语”中,思雨永远都只有极小的篇幅,最多的称赞也不过是“思雨长得像我,是个美人坯子,长大了一定能嫁个好的婆家,能帮衬到思奇,说不定还能给咱们家锦上添花!”
所以,思雨从小就明白,在母亲的期许中,自己和弟弟是天差地别的,弟弟是家庭甚至整个“钟家”的未来,而自己,则不仅是弟弟的陪衬,更是为了弟弟、也为了家庭的未来而存在的物件。
从小到大,母亲在家里对思奇的明目张胆的偏爱,原本就一次次的刺痛着思雨的敏感的心;而那些说给父亲的,原本不想让她听到,但她却听得一清二楚的话,更是让她一次次的绝望。渐渐地,思奇的优异成绩让他收获了周围所有人的艳羡,思雨也接受和认同了母亲对他的偏爱,觉得是因为弟弟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所以更值得被宠爱。每当这样想的时候,她就可以轻松许多。
然而,更大的刺痛并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学校时,她无数次在无意间听到的那些关于自己家的风言风语。从小学到初中,那些传言逐渐衍生出了无数个版本,有的传闻说,钟局长是个风流成性的好色之徒,有的则说,思雨的母亲是个勾引男人、破坏别人家庭的“狐狸精”,还有的,甚至怀疑思雨不是钟局长的女儿,不然为什么思奇那么聪明那么优秀那么像钟局长,思雨却平平无奇?
小时候的思雨想不明白,那些事并不是自己犯下的错,可为什么所有的矛头都是指向自己?可是,她不敢站出来制止别人的议论,那样会让自己更加尴尬;更不能去质问和指责自己的母亲,毕竟自己就是因此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她没有资格去质问和指责。
终于,在高中入学的那一天,思奇开心地骑着靠着中考全市前十,得来的3000块钱的自行车,载着姐姐去往全市最好的学校。由于父亲找了关系,思雨跟思奇再一次分到了同一个班,这崭新的一天,让思雨觉得,也许自己的生活,可以重新开始。毕竟在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考进来的,而不再是小学初中那样,按照家住哪里而决定上哪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一定不会有多少知道自己家事并且到处传播的人。尤其是,不会传播到他的耳朵里。
就在入学的第一天,思雨看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样安静,甚至有点羞涩的男孩,他一脸惊喜地看着自己发呆,像新年的夜晚看到天上的礼花,像分别多年的老友突然重逢,又像走过了长长的隧道终于迎来光亮。在初中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习惯男孩子向她投来目光,或者出于仰慕又或者不怀好意,但这样的目光她还是第一次遇见,于是,她的脸颊微微泛红。
“同学,借过一下。”
男孩这才反应过来,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突然惊醒。很快,思雨就知道,他叫秦慕风,之所以很快知道,是因为慕风的学号排在思奇的后面,这也意味着,他和思奇一样,是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这所学校的。但是,他的性格却和思奇相反,那种温文尔雅、不喜言谈的样子,那种和她一样对外界的戒备心,让他们第一次见面,就觉得熟悉。
慕风对周围人的戒备心,往往会被人视为“学霸的高傲”,但思雨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对外在世界的恐惧,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从小到大,明明是别人一直在伤害自己,让自己恐惧人群,却反而时常被认为是“高冷”。只不过,慕风的安静还带着些许沉稳,这一点,也许是因为他比思雨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对人情世故的了解的缘故。对他人的恐惧和看惯了世态炎凉的沉稳,让他的身上似乎充满了谜团,要不是语文老师和他的母亲相识,把他擅长小提琴的事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布出来,他可能永远不会\"应邀\"在开学不久的主题班会上“一展风采”。
慕风在主题班会上演奏的,是舒伯特的《小夜曲》,舒缓而又温情,让整个教室都沉浸在撩人的旋律中。思雨是后来问慕风时才知道这首曲子的,慕风还在一张纸条上,附带了几句歌词,“我的歌声穿过黑夜,轻轻飘向你,皎洁的月光照耀大地,树梢在耳语……”
“那算是他对我最早的一次表白吗?”很多年以后,思雨反复的想过这个问题,而在当时,她已经明显的感受到,慕风被她深深的吸引。“他为什么会被我吸引呢?我成绩不好,也没什么才艺,他喜欢我什么呢?”思雨明白,慕风和那些迷恋她的外表的男孩子是不一样的,可是,她想不出来,除了外表,她还有哪一点能被人喜欢,也许,他只是一时的冲动,或者只是稍微有点儿好感。
入学没过多久,思奇就跟慕风成了朋友,思雨知道,思奇喜欢与同他一样优秀的人为伍,要不是自己是他的姐姐,大概他连话都不愿意跟自己说吧。渐渐地,她也确认,最初看上去不易接近的慕风,其实是极容易相处的,这一点她从开始就知道,正如不善言谈的她,却更能让身边的好朋友安心。于是,相处时间越长,思雨就越发觉得,慕风和她很像,也许,这正是慕风会被她吸引的原因。
从那时起,每当她遇到难题的时候,她都相信,慕风会第一时间出现:当她感冒时,慕风会暖心地帮她去水房接水;期中期末考试前,慕风总会花很长时间耐心地给她讲复习的题目;高一夏天的一次体育课上,当她跑步韧带拉伤时,慕风二话不说就背起她跑向医务室,他自己却中了暑……甚至,当思雨和思奇吵架,谁都不理谁时,慕风也会忙着两头劝解。
在思雨的记忆里,似乎还从来不曾有一个人,这样全心全意的对她,永远把她放在第一位,把她看得比自己还重要。所以,思雨也格外的珍惜这份毫无理由的偏爱,所以,她一次又一次的祈祷,那些她家里的秘密,千万千万不要让他知道。
可是,她最最担心的那件事,终于还是来了,在弟弟赢得篮球赛冠军,最开心最得意的那一天。
那场比赛开始于下午两点半,思雨在赛前就听慕风说,他要给思奇一个惊喜,而这个惊喜,连她也瞒着。只是,直到比赛开始的前一分钟,思奇即将上场的时候,却还不见慕风的影子。思雨时不时地向四周张望着,却又假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直到裁判的哨声响起,那份惊喜才匆匆赶来,就在球场的对面,那个匆忙拿起相机拍照的人。
“唔,原来‘惊喜’就是记录下这场比赛!”思雨喃喃自语。
那一刻,虽然慕风是现场唯一拿着相机拍照的人,但似乎只有思雨注意到了这件事,因为现场唯一的焦点,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思奇身上,包括对面几个高一的学妹。
“快看!钟思奇学长上场了!”“他好帅!”“听说他有个姐姐,和他同班。”“他们的妈妈是钟局长的‘二奶’!”“他的姐姐叫钟思雨,长得倒是有几分姿色呢!”“有其母必有其女!”“学长太可怜了,摊上这样的妈妈和姐姐!”虽然隔着半个球场的距离,但学妹们议论的声音,思雨还是听得一清二楚,正如从前她无数次听到别人的议论一样。只是这次,却和以往大不相同,因为那个记录球赛的“摄影师”,就在学妹们身旁。
思雨原以为,到了高中,以前的同学就少了,自己的家事也许就不会再被提起,自己的生活可以重新开始,她也的确“平稳”地度过了高一,可没想到,在这样一个本该是值得兴奋和庆祝的时刻,这些事还是被翻了出来。也许,这件事会是她永远无法逃离的梦魇吧。
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议论的人,偏偏是在慕风的旁边。“他听到这件事了吗?距离那么近,他不会听不到的。可是,如果他听到了,如果他真的喜欢我,为什么不去制止,而是假装在拍照?他不制止,也许是因为害怕我知道他知道这件事了,会让我难堪。可是,他如果觉得这件事会让我难堪,就意味着,他也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是的,他一定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思雨正想着这件事,慕风已经拿着相机转移到了她的身旁。
“我说怎么找不到你的人影,原来是当了摄影师!”思雨笑着说道,她试探着慕风的回答,也许他会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确实迟到了一会儿,给单反充了会儿电。”
慕风心想,万一思雨听到了那几个女孩的话,而自己又早来了,思雨就会想到自己也听到了,所以他试图让思雨以为自己是刚刚到的,可就是这样的欲盖弥彰,反而让思雨确信他听到了。也许是因为慕风太过在乎思雨的感受,太过紧张而犯了错,原本的好意却变成了更大的伤害。
“他真的听到了!那么,他以后会怎么看我?我在他的眼里,至少我的家庭在他眼里,一定有了瑕疵或污点!是的,他因为怕我难堪,竟然欲盖弥彰,一定是因为他在意这种事,这种事在他眼里一定很羞耻!”思雨不停地想着这件事,不再说一句话。
也正是从那天起,她开始疏远了慕风,“既然你也觉得,我是有污点的,那我就没有必要存在在你的世界里,你也没有必要出现在我的眼前!”
于是,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思雨要么躲着慕风,要么在他出现的场合一言不发,甚至不再看他一眼。思雨没想到的是,她的刻意疏远,反而让慕风不明所以,更加拼命的走近她。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想要追着思雨问出答案,可回应他的,却是更大的沉默,更加的疏远。
“慕风啊慕风,你想让我给你什么答案呢?我能给你什么答案呢?为什么不能放过我?为什么不能让我自己先想想清楚?”
后来的那两年,虽然每天放学,慕风还是会等在楼下,还是和思雨、思奇等一行人一起回家,但是思雨和慕风之间,几乎不再有交流。“嗯”“好”“谢谢”“不用”……这些简单的、一两个字的回应,成了思雨面对慕风的搭话时的固定用语。久而久之,慕风也习惯了思雨对他的冷漠,他也不那么频繁的追着思雨嘘寒问暖,更不会再去要什么答案。
他们已经变淡了吗?
“那时候你们还没有成为男女朋友,就已经变得疏远,后来是什么又让你们走到一起的?”琪琪柔声问道。
“那是高考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