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第七十章 ...

  •   等满月宴散了,元娘坐着月子,不好见风,只好在房间里见了妹妹们和母亲,弟妹,说了几句话苏氏怕耽搁女儿养身子,就张罗着要回去,元娘确实是疲乏了,也就不留娘家人,到了沈家,霜降身边就只跟着杏花一个。
      朱氏心细,她先瞧着了:"三妹妹,桃花这丫头上哪儿去了?怎的就跟着杏花一个?是你遣她有事要作还是怎的?"
      苏氏一听,脚步就落了下来,她回头仔细一瞧,果真的小女儿身边就剩下一个杏花。可今日她是记得,桃花杏花两个都跟着她出的门。
      霜降笑道:"嫂嫂说的不错。是崔家的阿月妹妹,她家才买了三个女使,见我们家的女使教的好,就借了桃花去,教一教她家的女使们。也叫她们知道该做甚不该做甚,免得犯了错,给主家惹麻烦。"
      苏氏停住的脚步又继续了,朱氏小跑两步赶紧扶着婆婆。
      她一边走一边说:"她小人儿家家不懂事,朝你要,你也不知会亲家公一声,就送了桃花去。"
      霜降道:"既是阿月妹妹自己求得,想必崔家阿伯必不会拂了我和阿月妹妹两个的面子。何况,这件事实是利大于弊。"
      苏氏坐在堂前,兰花端着茶盏上来,朱氏也坐了下来。
      "你这次实在有些鲁莽。虽说是利大于弊,但总是失了些分寸。"苏氏喝了一口茶,"但好在不是甚大事,你还年轻,做事有些不周全处也是有的。你这番就把桃花派了去,只怕要叫人说,你还没嫁过去,就插手崔家内务,容易叫人说闲话。"
      朱氏明白,婆婆虽说是说着小姑子这回做的不对,但显然并不是完全不赞同。做人家媳妇的,谁不想捏着管家权,苏氏做为婆婆,自然不想把权力给朱氏,尽管她很满意朱氏,但她女儿没嫁完,绝不肯把权放给媳妇。但作为母亲,苏氏很乐意看见女儿压过婆母,把管家权牢牢握在手里。这事儿她不好插嘴,她要是插嘴,婆婆还只当她也想要管家权呢,于是她只好低着头,好像这盏茶的茶叶有甚特别似的。
      崔家是官家,虽说没有婆婆,但小女儿早晚是要做当家主母的,能早一点把根渗进去,是好事。只是她怕霜降做事太过激进,这才提点提点女儿。
      "这事不是不能做,你应当叫崔家小娘子回去跟崔老爷说了,崔老爷同意了,派了人来请桃花过去,你才好派桃花去。不是你们两个小娘子家一锤定音,不通过崔家老爷就把这件事定下。麻烦是麻烦些,可能省很多麻烦,也不叫别人说嘴。你平日里瞧着也是个机灵的,事事都做的妥帖,今日怎么做这样一桩糊涂事!倒把我和你嫂嫂平日里教你的,都叫狗吃了不曾?"苏氏掰开了揉碎了跟女儿说,说着说着又生起气来,女儿家名声最是要的紧,若今日是儿子横冲直撞的,也就罢了,顶多叫人说一句年轻,可女郎与郎君不一样,女郎们做事冲动,是要叫人说嘴的!她这辈子就元娘和三娘两个女儿,三娘是幼女,家里最小的孩子,难免就偏疼了些,平日瞧着倒还稳重,今日怎么这事办的这样糊涂!
      霜降哪里不知道母亲说的对,可是这个机会转瞬即逝,这是她名正言顺的能把手伸进崔家的机会,她也怕有变故。
      老实说,毕竟她虽然觉得崔如松是很好的夫郎人选,可这跟她想把管家权握着并不冲突。他如今就能做都头,日后只怕还要升官,家里的仆役也会很多,虽然如今崔如松对她真的很不错,可是古话也说了,人心易变,若真的他抬举了小娘搁在家里,她也不至于甚也没有,至少还有权。
      她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激进,是一时冲动,母亲这样说,她只好低着头默不作声。
      苏氏见女儿这副模样,又想,自己是不是说的太重了,又放缓了声音:"我不是苛责你的意思。只你也是定了亲事的人了,你女婿这般出息,将来你也是当家太太,你做事这般冲动,你叫我怎么放心得下你!"
      朱氏与霜降向来感情不错,她也曾记得雨夜时分,是霜降这个小姑子第一个冒着雨来帮她和儿子的,比起元娘这个大姑子,她对霜降也就跟亲近些。
      见婆母严肃,霜降只低着头不说话,她忙帮着打圆场:"三妹妹毕竟是还小呢,才十二岁,人总不可能全然不犯错的,咱们做事总不是生来就会的,阿娘也莫要生气,咱们吃了这一堑,慢慢学也就是了,三妹妹平日里向来都是妥帖的,不过是年轻,失了分寸才办了这桩事情,不过也不算大事。崔家伯伯看着崔小娘子和三妹妹两个的面子上,必定是要把此事做定的。咱们也只说是三妹夫走前交代了崔娘子,若有事就来寻三妹妹帮忙,三妹妹也是一片体恤小姑的心思,旁人难道还能说,三妹妹心疼小姑是错的?既有了这个说辞,这事儿也就了了。"
      苏氏听了倒也点头,欣慰地拍拍朱氏的手:"到底是你想的周到,若是三娘能有你这样的能耐,我这个做母亲的,也不担心了。"
      又看了霜降一眼:"如今你就别出去了,好好在家里做做针线,抄抄佛经,磨磨你这性子,你嫂嫂也在家,凡事多跟着你嫂嫂学一学才是。"
      霜降感激的看了朱氏一眼,深觉自己还有好些跟着朱氏苏氏这样土生土长的厉害主母学习。今日若不是嫂嫂善后,只怕也有些麻烦。
      "是,女儿记住了。日后做事一定三思而后行。"
      "我倒盼着你是真的记住了才好!"苏氏拿手指戳了戳霜降的额头,"你这丫头,就是个不省心的。"
      朱氏就笑道:"阿娘还说三妹妹呢?若三妹妹您都头疼,觉得不省心,可叫大伯母和三婶娘怎么说好呢?"
      苏氏想了想,倒也笑了出来:"这倒是了,若是和大嫂嫂,三弟妹比起来,我倒又是个省心的了。"
      四娘爆竹脾气,无风还要起三尺浪呢,遇着事就只知道冲上去,好在她的女使蝴蝶是个性格稳重内敛的女郎,知道规劝主子不合时宜的一些行为。
      二娘倒是本身不出差错,可就是这亲事一直不顺,叫刘氏操心得掉了好多头发。
      倒是霜降,虽然到底年轻,做事不甚稳重,可拿出去却很能唬得住人,女婿虽说大了些年岁,可年少有为,八品的武官呢!县尉都才七品,怎么不好!
      朱氏霜降两个有心逗苏氏高兴,自然使出浑身解数,到的吃饭的时候,苏氏脸上的笑都没下去过。
      桃花到了崔家,先去给崔守仁请了安,说明了来意,崔守仁竟然很高兴欢迎她,丝毫不觉得女儿和新妇私下越过他做了决定。
      实在叫他来说,他们家往上数三代,根本没有过如今的呼奴唤婢的好日子,他哪里知道怎么培养女使教导小厮?瞧瞧崔平崔安买回来好几个月,除了跑腿就只有种田可做就知道了。
      所以女儿找了新妇要了人来教导这些女使们,他是乐见其成的。
      总不能他花了钱,买回来女使不做活儿,当小娘子似的养着罢?
      他就亲自发了话:"是娘子和大奶奶好心,派了你们大奶奶身边的贴身女使桃花来教导你们,你们也细瞧瞧,桃花比你们才大了几岁,如今说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女使,只怕也有人信的。要好好跟着她学,知道该做甚,不该做甚,若是叫我知道,有那等偷奸耍滑的,阳奉阴违的,我只拖出去打二十军棍再说!我们崔家是打仗的军户出身,也不讲究甚,我只一句话你们记着,当兵的要听军令做事,你们也要听主子的话!谁敢把我的话当耳旁风,那你就等着瞧瞧我这老头子的军棍,还打得动打不动!"
      他这话一出,顿时鸦雀无声。院子里立着的两个小厮,三个女使无人敢说个不是。
      桃花是女使,不好教小厮,也就只叫他们每日辰时来听半个时辰的课,然后分派任务下去。
      女使则是贴身跟着她,早晨从起身开始,因着家里就崔如月一个女眷,她就带着三个女使,从怎么贴身伺候娘子,厨下的安排,庭院的打扫 ,物品的采买,许多她从冬雨姐姐,李妈妈,梨花姐姐,以及霜降身上学来的东西,她毫不藏私的都教了。
      因为她知道,哪怕她们真有能耐超过她的本事,娘子最信任的也只会是她和妹妹杏花两个。谁也越不过她们去。
      她教的越多,崔家就越变越井井有条,崔守仁出去,有人牵马赶车,回来门上有应答,有客到访有通传,厨下的饮食事事有安排,菜色有水牌,采买有账目,崔如月身边也有阿鱼时时服侍。
      谁扫院子,谁做饭,谁守门,怎么轮换,几时当差,账目怎么立,都有了数。
      不过只是因为阿鱼三个不识字,账目如今是桃花在边管边教她们,哪怕写的字缺胳膊少腿,至少能认出来,看出来账目,那就行了。
      她呆了一个月,这头教的差不多了,她也惦记霜降,就回了沈家,她走了两天,崔如松才回来。实在是李夔关系重大,怕换人押送,有李国公旧部的人买通差役叫他跑了,上头就教崔如松一干人押送他进京,移交大理寺。
      直到大理寺签了移交文书,表示这人他们接到了,已经在大理寺牢房关着了,才许他们回来。
      因为有伤,一开始崔如松他们走的不快,毕竟要一边养伤,还要预防李国公旧部的人营救李夔,京都离宁远府本就是十来天的路程,一来一回,差不多就是一个月了。
      此次去,因为崔如松才升了都头,自然不可能凭借这一个功劳就升上去,就赏得钱。
      崔如松一个人得了一百两,苗山许龙崔如柏三个人分六十两,剩下四十两去的兵士们分。
      不过受伤的普通兵士,刘将军自己掏腰包,一个给了五两银子额外的赏钱,崔如松不好越过刘将军,只给那些受伤的军士一人赏了三两,也算是补贴他们受了伤。
      他回来时瞧见整个家里都不一样了,跟沈家不说一模一样,也有八九分相似。
      他一问,崔守仁就笑眯眯的把事情都说了,末了赞道:"沈三娘当真是个能干聪慧的女郎,她身边的女使都有这等能耐,儿啊,这个新妇,你算是讨着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0章 第七十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