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春色人间 ...
-
人间四月天,寒冬料峭的冰雪早已在春风的吹拂下化做一弘柔波,咸阳城郊的渭河河面上,波光霭霭,寒香缭绕,白锦漫铺。风吹落华间,洋洋洒洒卷出漫天碎雪,原是那万树梨花攀枝怒放,如玉葩堆雪,似银霞灿烂,映在江头的水波中,又如揉散了的胭脂,点点跳荡开去,却原来是融了远天的一抹晨霞。
烟波飘渺的江面上,静静摇曳着几艘画舫,迎着晨辉,船舷边涂染了朝霞的朱漆上晨露生光,此时江面熔金,波光粼粼,丝竹声已歇,佳人犹枕梦。秦国的国都咸阳,伫立在这春游浩荡的梨花时节里,一时也仿佛沾染了暖烟迟日,醉风香雪的情怀,让人丝毫感受不到内忧外患的纷争,岁月一片娴静安好。
一串马蹄踏踏声,突然在通往咸阳的古道上响起,尘土滚裹里,一辆四轮马车急匆匆的驶过,马鞭猎猎做响,车轮滚地,轧轧有声,春水顿时皱成一团,似是在抗议这突兀的声音打扰了画一般美好的山河。
车内寂寂静坐着一个少年。那少年,看起来大约十八九岁模样,虽是肤色略黑,却生得眉如墨染,鼻如悬胆,唇薄如剑,邪而长的眼睛,深遂异常。此时,他眉宇凝重,略带憔悴,一双星目里却暗藏着精光。
“政儿,你在想什么?”
一个倦怠的声音缓缓传到少年的耳畔,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绝美丽人,媚颜雪肤,明眸似水,娥眉淡扫,朱唇流彩。
“娘亲,就快到大秦了。孩儿在想,父王会不会不欢喜我们回来。”
听到这话,丽人眉头一皱,沉声道,
“我们为大秦吃了这许多苦楚,如今幸得吕大人相助才得以归返家园,莫要忘了,你乃秦王长子,回去后该怎么做不需为娘再教你了吧?”
阳光在这一刻透过紧垂着的帷幔缝隙,直直的投射进车中,刺眼的闪耀,马车急急的颠簸在巷陌路间。车外,一片春光大好,似乎挤压得这小小的马车无处藏觅。
四月是梨花最绚烂的季节,秦人爱赏梨花,皆因梨花,不仅仅冰身玉魄,妩媚多姿,更是抖落寒峭,撇下绿叶,先开为快,独占枝头,那种刚与柔的统一,让人流连不已。
有诗为赞,
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梨花的花语是纯情,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侯分离。秦地人的风俗,每次梨花开放的季节,年轻的男女们就会相携在梨花树下,将跌落的花瓣拢起,抛入溪流之中,寓意爱情纯美无暇,纤尘不染。那一树树的梨花,就如初雪一般,绚烂,缤纷,盛放着满满的寂寞,等待着采撷它的人。
关于梨花,民间还另有一个传说,盛传,秦太子就是一个如梨花般华美的男子。
去年渭水之畔,十方英才流觞曲酒,秦太子羽以十六之弱龄,才惊天下,名动七国。即席一阕“水芝莲赋”,引得布衣显贵争相传抄,一时间竟令咸阳竹缺。
春风淡意烟波柔,莺啼芳树燕入楼。晴山翠屏皆堪赏,飞花漫卷暖碧云。
晴天暖阳下,渭水就象一条缱绻旖旎的银链,粼粼闪耀,包围环绕着咸阳城。越过护城河,就是咸阳内城了。正直暖春,街上游人如织,彩旗飘飘,酒肆林立,风吹梨花香,花雨沾身凉,好一派万物复苏,百事待兴的景象。
此时,大秦的宫门口,静静的停着一辆马车,连日来的兼程赶路,让车身积上一层厚厚的尘土,分辨不出本来的颜色。
值班的侍卫铁戟一横,厉声道 “王宫重地,来者何人?”
车帘轻挑,递出一物。赶车的大汉赶紧跳下车来,躬身接了,一路小跑至门前,双手呈上,却是一块缺损了一半的璧玉。玉身青烟笼绕,雕刻的竟是五爪盘龙!
“秦国公子政回朝,请与通报!”
声音一出,有如惊淘拍岸,门首的士兵哪敢怠慢,行了个礼,带了那玉飞身疾驰入后殿。
少倾的工夫,只听得宫门内曲声震天,吱呀一声,厚重的城门轰然大开!沿着门口两侧,分花拂柳般的走出两队云鬓彩衣的宫娥,手捧漆金龙凤盘,上托璃珠霞帔 ,玉带蟒衫,垂首侍立。
正中间,走出一名紫袍银须,蚕眉鹰目的人物。
来人哈哈笑着,走到车前,锦袍一撩,躬身拜倒,“臣吕不韦,恭迎公子,夫人还朝!”
那丽人此时由少年缓缓搀出车门,盈盈一拜道,“丞相有劳了,赵姬代政儿谢过丞相相助之恩。”
两母子立于秦宫门外,齐齐仰首那巍峨华美的宫宇,心中一声叹喟,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