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大学元宵(下) ...
-
图书馆、学院楼、教学区、博物馆、宿舍区、食堂、各种超市店铺……
即使已经在脑海中勾勒过大学是什么模样,也看过一些宣传册和杂志介绍,但是亲眼看见,莫远扬仍旧是被震住了,设计各异的大楼,热闹的街道,灯火通明的大型图书馆……
四周来来往往都有学生,因为不是上课时间,所以人流量不多。
一路走走看看,等两人进入体育场的时候正听到主持人说节目开始,观众台上也坐满了人,只有后面远处还有几处地方是空的,舒望便带着莫远扬从后门绕进去。
开场节目是一个集体舞,流行的街舞,穿着银色金色服装的男孩子,动作灵活充满力量,一上场观众席上就一阵尖叫。舒望和莫远扬坐定,舞正到高潮,干冰白白的烟雾笼罩着舞者,不停变幻的灯光打在他们身上。
一舞结束,掌声雷动,舒望侧过头看莫远扬,他也鼓着掌,唇微微弯着,漆黑的眸子闪闪发亮,感觉到她的视线,他也转头看她,笑容更深了,凑到她耳边轻轻说了句“真好看”,热热的气息扑到她暴露在冷空气中冰凉的耳朵,仿佛要将他的兴奋激动传递给她。
看他这样高兴,舒望笑起来,以前在她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到了莫远扬这里,仿佛又被重新度了层魔法,变得有趣鲜活起来。
和他一起逛超市是,看他将她放下的东西又拿起来仔细看,然后学她的样子摇摇头放下;和他一起吃饭是,看他吃得津津有味,她的食欲也被勾起;和他一起看书是,耳边听着他写字沙沙的声音,便觉得安心;就连现在逛曾经住了四年的大学,看每逢节假日就一堆的晚会,她也觉得新奇。
歌舞、相声、小品、双簧、三句半、魔术……
学生的节目虽然在服装道具和表演功夫上跟专业的演出不能比,但是贵在贴近大学生活本身,其中包含的流行时尚元素多,而且形式多样,总能博得下面观众的阵阵掌声。
上半场的节目结束,中间插入的是活动环节,几名现场观众上台,主持人提问,回答正确的有奖品。
其实这样的晚会一般都是有商家赞助的,学生社团负责筹备,相当于做广告,因此这中间的活动环节,便是一个特定的宣传时间,公司大概情况、有什么种类的产品等等。
冬天这样一直坐下来手脚都冻得有些冷,更何况他们坐在后面,后门也没关,不时有冷风刮进来。
舒望看莫远扬冻得发红的鼻尖,便趁着这活动环节去外面的奶茶铺买了两杯热奶茶。
奶茶铺还是以前的样子,种类口味,装饰布局连同卖奶茶的阿姨都没有改变。
提着奶茶往回走,舒望抬头打量着校园的景色,几乎没有改变,还是她离开时的样子,心中忽然就生出一种感慨。
景物依旧,只是年轻的面庞换了一批又一批。
大学的时光,仿佛如指缝间的沙粒,一转眼便流了干净。才入学时的朝气蓬勃、酷暑中的军训、意气风发的同学,讲堂、自习、梦想……
转眼间就换了天地,她成为这个社会中默默工作、过着自己平淡平凡日子的小职员,工作居家,没有什么宏大的志愿,也不想去闯一番大事业,简单的快乐,工作之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便觉得这就是幸福。
天气有些冷,她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快走到体育馆的门口,听到路过的学生说博物馆的湖边有灯会,心中想着等一会儿也去看看,一抬眼,便看到站在门口等着她的莫远扬,焦急不安的神色。
那一刹那,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砖窑边冷得哆嗦的少年,也是这样的焦急不安。
“怎么不在里面看晚会?”舒望走到他身边,拿出一杯奶茶,插上吸管递给他,“我不是说一会儿就回来么,外面多冷。”
莫远扬默默地接过奶茶,温热的触感,暖呼呼的。
虽然知道她一定会回来,知道再也不用担心她抛下自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不在身边,他的心总是静不下来,连那晚会他都看不下去。
“柠檬味的,”看他还站在原地,舒望拉着他进体育场,转念想到了湖边的花灯,停下来道,“看完晚会我们去湖边看花灯。”
舒望这次用了直接命令式的口吻,因为她知道若是征求他的意见,他恐怕又会想到她的工作、休息而拒绝。
“嗯。”莫远扬点头,以为她十分想去看那灯会。
舒望也不解释,拉着他回到座位才放开,一侧头看他拿着奶茶一直没有喝,便催他:“冬天的奶茶就应该热着喝,热热的喝下去身体也会暖和起来。”
然后她拿起自己的奶茶,将吸管插进去,喝了一口,笑着眯了眼看他:“嗯,真好喝。”
她是真的拿他当小孩子呵!
莫远扬低头喝了一口,舌尖上泛起絮絮的香甜,暖暖热热的,身体真的有些暖和起来。
台上的节目仍在继续,主持人报了幕,本来有些吵嚷的观众席忽然安静下来。舒望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女生走上台,一头黑色的长直发,在五彩的灯光下闪闪发光,轻盈的身姿,因为距离远,看不清楚她的面庞,但应该是极美丽的,像是绽放的百合,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然后她动作优美的向观众鞠了一躬,也不说话,径自走到舞台边的黑色钢琴边坐下,白皙修长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键上翻飞,飘落一室动听的音符。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偌大的体育场上之听见泉水般叮咚的琴音,舒望侧头去看莫远扬,发现他也认真看着,连手上的奶茶歪了快溢出来都没有察觉。
舒望也不唤他,又转过头去看场上弹琴的女孩子,身姿端正,瀑布般的黑发随着指尖的动作而轻轻晃动,带着波光。
一曲结束,顿了一会儿,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台上的人又鞠了一躬,然后走下台去。
这时候人群中响起了窃窃私语,大概都是关于刚刚那个弹琴的女生的,舒望也听得不清楚,大概说是某某教授的女儿,长得如何如何漂亮,钢琴弹得如何如何好,好羡慕之类的。
她只微微笑着听,有些人总是这样,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家世、长相、头脑、才情,只不过再完美的人总是有缺点的,再怎么平凡的人也有可爱之处。世事无绝对,就看你心中珍视的是什么。
这首钢琴曲应该就是这台晚会的高.潮了,接下来的节目虽然精彩,但是却没有一个节目能够盖过它。
等到晚会结束,舒望看了看表,九点多一点,他们坐在后面,可以先出场,因此节约了些时间,便和莫远扬去湖边看灯会。
这湖靠近博物馆,湖面没有结冰,在灯光的映衬下是粼粼的波光,随着风一圈一圈荡到岸边然后消失。周围种了一圈柳树,现在这些柳树上系了一圈铁丝,铁丝上缠绕着电线和插排,是为花灯里面的灯泡提供照明的,那些花灯便挂在这些铁丝上,形状各异,有买的有自己动手做的,荷花型、小兔子、宫灯、六角灯……
沿着湖边的用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上站了许多看灯的人,笑笑闹闹,指着这个说好,看着那个赞也好,有的小情侣拉了手,青涩的脸庞上是幸福的笑容。
舒望从包里掏出相机,对着前面柳树旁的六角荷花灯拍了几张,粉白相见的花瓣绽放着,花瓣下面是正方形,各个面上都贴了精巧的剪纸,被里面的灯光映出鲜明的轮廓。
或许是职业习惯,她走到哪里都喜欢背着自己的相机。
“我们也去许愿,你喜欢哪一盏灯?”舒望放下相机,指着不远处几个正在挂纸条的人对站在身旁的莫远扬道。
这是D大花灯会的风俗,看灯的人可以在自己喜欢的花灯上留下心愿,期待梦想成真。
莫远扬抬头看了看,比较了一下,最后指着舒望刚刚拍照的荷花灯:“这一盏。”
舒望笑起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他们去花灯会值班同学处领了纸条和笔,写下各自的心愿,然后挂在那荷花灯上。
希望莫远扬能够开心快乐。
希望和黎舒望永远在一起。
这灯沿着湖边长长的一圈,五颜六色的灯光,特别漂亮,舒望举起相机拉远焦距想将整个场景拍进去,谁知镜头稍稍移动,就看到了刚刚那个弹琴的女孩子。
其实在体育场那么远的距离,再加上台上强烈的灯光,她并没有看清楚那女孩的长相,只是直觉告诉她,眼前的人就是。
瓜子脸,弯细的眉,眼睛大大的,又长又卷的睫毛,白皙娇嫩的脸庞,很漂亮。
忽然远处有人叫她,估计是一同来看灯会的同学,她便转过身走了。
舒望有些惋惜地放下相机,刚刚只顾着看人,竟忘了将那一幕给拍下来,灯火深出的美丽少女,那么美的意境。
“你刚刚在看什么?”看到她放下相机,跟在她身旁的莫远扬突然出声,满脸的疑惑。
“咦?”舒望有些诧异地转头看他。
他怎么知道她在用镜头看那女孩子?
“你刚刚举着相机许久,没有听到响也没有见你调焦距位置。”莫远扬指了指她手中的相机,解释她心中的疑问。
“啊……”舒望张了张嘴,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心中只冒出心细如发四个字。
“遇到熟人了么?”
D大是舒望的母校,她毕业也才一年多,遇到熟人也正常。
“不是,”舒望笑着摇头,“是刚才弹琴的那个女孩子。”
莫远扬只“哦”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指着前面一个大大的球形灯看着舒望:“我们拍一张照片,好不好?”
舒望看他眼眸中一闪而过的期待和羞涩,笑起来:“好啊。”
莫远扬很少对她提出要求,从来都是她说,然后他点头应,难得这一次他主动。
舒望将相机交给看灯的同学,请他们帮忙拍。
她和莫远扬便站在那灯的前面,一只手臂挽着,另一只比着剪刀手,灯光打在他们身边,她侧过头看正扬着嘴角笑的莫远扬,淡淡的笑容,却很耀眼。
前面拍照的同学正在喊一二三,她转过头站好,眼睛看着镜头,嘴角也是浅浅的笑。
这还是他们俩的第一张合照。
看完花灯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点钟,可是这一逛两人的肚子都有点饿了,再加上元宵节他们都还没有吃汤圆,家里面中有汤圆粉和馅儿,还是那次逛超市买的。
没有睡意,兴致也高,他们便张罗着包汤圆。
将汤圆粉和着水揉了,然后掰下一小块,摊在手掌里用手指捏平,将馅儿放进去,手掌用力一握,再在掌心里面一搓,便是一个汤圆。
不过自己做的卖相很不好,大大小小形状不一致,不过馅儿多,软糯的皮儿,黑芝麻裹着花生的馅儿,香甜可口,煮出来的时候他们各自吃了一大碗,然后将剩下的放进冰箱里明天解决。
等到舒望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有些累,但是心里很开心,不多一会儿便挨着枕头沉沉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