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南下游学 ...
-
“你什么时候醒的?”苏袭月一睁眼就看到苏箐趴在身边盯着自己看。
“袭月姐姐,咱们今天出去转转吧,叫上孜明和苏浜。”
“行啊,胤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城内无非就是些酒楼书铺,城外倒是有个好去处——莱山,咱们可以去游山玩水,听说很多达官贵人都会去此地观赏游玩。”
“达官贵人?寻常百姓去不得吗?”
“嗯嗯,据说是为了清净,还特地派人看守呢,听着像是皇家园林似的,我也没去过。”
“行,那我们就去看看这莱山的风景如何。”
“那我们在山上住一晚,还能看个日出,而且冬春季节还极易遇上云海,咱们现在去正合适,只是莱山还挺高的,孜明能受得住吗?”
“应该没事儿,大不了我们慢些走。”
“行,彩兰,你让人备好马车、再带些吃的,我们一会儿见过嫂嫂后就出发。”苏箐吩咐道。
“是,小姐,山上冷,还得带上厚衣服。”
“拿两个披风吧,你记得让苏浜多带两件,给孜明的也一并准备好。”苏箐问苏袭月:“父亲今日要和大伯一块去拜访徐太傅,苏家和徐太傅也有渊源吗?”
“父亲年少游学时曾拜入徐太傅门下学习过一段时间,那时徐太傅还未被召入都城任职。”
“原来是大伯的师父啊,大伯游学时肯定有很多趣事儿吧。”
“嗯嗯,所以我和孜明离开胤都后会一路南下,去江南看看、再回西安,回程还会经过蜀地,这些都是父亲曾经去过的地方,他一直希望我和孜明能出去看看。”
“原来如此,看来孜明的身体真的好了,只是你们去游学年纪太小了些吧,孜明才十三岁,大伯也会一起去吗?”
“可我已经十六岁啦,父亲初次外出游学时才十四岁,比我还小两岁呢。”苏袭月满眼期待地分享着他们的安排:“父亲不去,但是蔡叔会跟着我们,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儿,怎么样,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啊。”
“我也想去,只是不知道父亲母亲会不会同意,大伯可真好、袭月姐姐你也太幸福了吧,你们会去多久啊。”
“少说得去一年的时间吧。”
“这么久?”
“嗯,如果有幸拜入像徐太傅这样的文学大家门下,说不定会待得更久一些。你考虑一下吧,反正我们还会在胤都待上几日。”
苏箐确实心动了,这是难得的机会,但她不知道该如何与父亲母亲开口,毕竟是出远门、还这么久,他们怎么放心的下,何况最近她一心都在庙堂之上、想尽早融入这朝局中,像哥哥一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嫂嫂就是自己最佳的切入口,若错过了第一年相处的时光、日后恐怕就难再走近彼此了;苏箐一时难以抉择,她一直都是致力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即使是关注朝堂,也不过是想像男子那般能参与其中,若说真的是为国为民、苏箐好像并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事实上她也并没有真正地为此付出过什么努力,更多的是可有可无的遐想,正如苏袭月所说的:苏箐本身并不迫切、即使世道惨淡,她因着家世背景并未受过无法忍受的迫害,至于自己那点小小的野心与不甘、就更算不上什么了,她还没有坚定到想要赌上家族荣耀和性命的地步去与之抗衡,因为这一切都不属于自己、都不是靠自己得来的,就自身而言、她其实毫无凭仗——才疏学浅、一无所长,若日后真的卷入朝局中、她拿什么应对各种风云莫测。
苏箐看着苏袭月,她私以为苏袭月这样的人才更应该肩负起拯救苍生的责任,无私无畏、天下为公,正如大伯一样的贤能之士,可往往掌权的却是利欲熏心、一心为己的人,这是极为矛盾却非常普遍的现状:最合适的人往往最无意投身其中。
苏燏醒来时身旁并无一人,他一如既往地起床穿衣,却在一双帮忙穿戴的手触摸到身体时突然唤醒记忆般,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自处,倒是眼前的女子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
“你不必做这些的,我自己来就好。”苏燏缓缓开口道。
“夫君可是不喜我?”宋绾绾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来。
“你我今日才算正式碰面、何来不喜之说。”苏燏昨晚是真的喝醉了,连新娘子的红盖头都不曾掀开就倒头酣睡了。
“那你为何刻意回避我呢?自赐婚至今,夫君未曾去过宋宅拜访、昨夜又故意喝得酩酊大醉,即使在此刻、也试图疏远我,不喜之意显而易见。”
“你既知我意,仍要亲近于我吗?”
“夫君是陛下钦点的探花郎,于我也算是如意郎君,我自然愿意亲近,何况夫君生的俊俏,我实在是厌恶不起来。”
“那太子呢,听闻你本是要做太子妃的。”
“我与太子的婚事本就没有明文下旨,若真论起来、我二人其实并无一丝瓜葛,夫君可是因此心生芥蒂?”
“既如此,我便没什么好介怀的了,娘子稍后随我一起去拜见父亲母亲吧。”苏燏看着眼前人儿试图澄清的模样、倒是有些于心不忍了,何必为难她呢!
“是、夫君。”宋绾绾没想到探花郎这么好糊弄,自己准备好的说辞都没来得及发挥呢,不过宋绾绾并没有觉得松了口气,来日方长、谁知道以后的日子会不会好过呢!
“拜见父亲、拜见母亲。”苏燏和宋绾绾一块行了叩拜礼。
“起来吧。”苏守珀看向二人,“坐下一块用饭。”
“是,父亲。”
“以后你们不必日日过来请安,苏家向来没那么多规矩,绾绾也无需拘礼。”张氏一向都是这么管教自家孩子的,如今也亲自说与新进门的儿媳听,她只希望苏家人在自己家里能自在些。
“是,母亲。”
“箐儿,过来见过你嫂嫂。”
“唉,嫂嫂好。”苏箐一早就过来候着了,听到母亲唤她便从帘子后出来,“一会儿吃完饭我们准备去莱山,嫂嫂要一同前往吗?”
“怎么还要出城去?”苏燏替宋绾绾应了苏箐的话。
“袭月姐姐对胤都的楼啊院的并无兴趣,所以我想着出去游山玩水更尽兴些,哥哥今日要上值吗?”
“嗯,只昨个儿一日假,不过你嫂嫂这次就不一块去了,午后她还得陪我进宫谢恩。”
“怎么还要进宫啊?”宋绾绾都不知道还有这回事儿。
“昨日宫里派了位公公来传话,是皇后娘娘的口谕,并未声张。”
“那就改日再和嫂嫂一块儿出游吧。对了、嫂嫂还没见过大伯一家人呢吧。”
“嗯,吃完饭后记得去给你大伯请安。”苏守珀吩咐道。
“父亲,袭月姐姐说大伯要送她和孜明南下游学,我能一块去吗?”苏箐不想去莱山的这两日都纠结这件事儿,还不如直接问父亲的意思,自己做不了的决定不如交给别人来定。
苏箐话音落下好久,也不见父亲作答。
“去江南吗?”苏燏也很感兴趣。
“嗯,要是顺利的话,还能去蜀地呢!”苏箐一脸感激地看向哥哥,“哥哥也没去游学过吧。”
“嗯,没去过。”
“哥哥,不如你也带上嫂嫂一起去吧,正好出去散散心,还能促进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
“散心可以,但江南太远了,我们改日去莱山转转就行。”
“那行,我先去莱山替哥哥嫂嫂探探路,游学的事儿我再考虑考虑吧,回来再说。”苏箐也没非要今日就做出决定,“不过父亲和母亲为何一直不说话啊,是有什么打算吗?”
“游学的事情,你大伯曾在信中提到过,你父亲一直没和你说,也是想先见着你大伯后再做决定。”张氏替苏守珀解释了下。
“母亲,连您都觉得这事儿得让父亲全权做决定吗,我连知晓的权利都没有吗。”
“不是,母亲是觉得这次可以信任你父亲一次,所以咱们再给他点时间。”
“吭吭,我还在这儿坐着呢,你们有啥见解背地里说不行吗?”苏守珀瞪了张氏一眼,“我这点威信还能不能保全了。”
“父亲,你还要考虑多久啊,我记得大伯的信早都到了吧,你不会是想拖到袭月姐姐和孜明出发当日吧,那我到时候还有争辩的机会吗?”
“能拖就拖,虽为下下策,但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前提是在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或许还能行得通,可是我已经知道了。”
“知道了也好,那你自己也好好考虑一下吧,省得只我一个人苦恼。”
“听父亲这么说,不让我知道还是为我好了。”
“我不知道怎么才是为了你好,或许你母亲说的没错,不如顺了你的意愿,那你呢,想去吗?”
“我还年幼,只知去了会高兴、不去会遗憾,至于好与不好,只有去过才能做评断。父亲都不知,我更不知了。”
宋绾绾静坐在一旁,自始至终都未开口说话,苏家人好像对下午的进宫之行并不在意,是早有打算还是真的不知其中利害,皇后娘娘召见,说不定太子与太子妃今日也会在场,他们还有心思商讨游学的事情。
“燏儿呢,你如何看待游学一事呢?”苏守珀询问儿子的意见。
“父亲,听闻大伯年轻时多次外出游学,为何父亲却没有游学的经历呢?”
“你大伯天资聪慧,需要更大更宽广的见识来填充自己,而我资质平平、只书本上的道理都没悟透,实在是不足以踏上游学的道路。”
“哦,那父亲是觉得小妹不够聪慧、不足以登高望远咯。”
“都说过慧易夭,可一个人若盲目追求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未尝不是另一种自耗,箐儿虽聪慧、但不一定能受得住这天地之广的超然和世外之说的洒脱。你大伯慧极、不愿受困于方寸之间,故几度游学,如今仍旧囚困于虚妄之中,我只是希望箐儿能有清晰的认知和判别,她不是个能苦中作乐、自欺欺人的性子,若日后真的被困住了思绪,只怕再难开解。”
“父亲过滤了,小妹做什么都是浅尝而止,何况世间如大伯一般思虑的能有几个,我看小妹就是想出去游玩罢了,她可没存多少求学的真心。”
“那哥哥呢,你为何也从来不曾外出游学呢?”
“我对自身所处何种环境并无过分的要求,所以远方胜地并不足以吸引我前往,只愿在当前所处的环境下力求圆满。”
“哥哥不愿做徒劳之功,可你所求又未尝不是海底捞月,”苏箐看了一眼自己的新嫂嫂,“顺应环境只是第一步,而后会有更多地退让隐忍,若一开始就做好了退而求其次的准备,如何保证最终能得圆满;不过我外出游学确实是玩心多一些,女儿不是袭月姐姐、对世间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也不愿执着于探求大道,这种担忧不该是大伯的事情吗,怎么父亲也觉得我会追随袭月姐姐的脚步。”
“你素来亲近袭月那丫头,我怎知你不想如她一般活法。”
“袭月姐姐确实让人敬仰,但人各有志,我所做的只为立身处世能更明朗些,父亲不必过度忧虑,我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倔强性子。”
“你也知自己欠缺毅力,那此番游学可是为了磨练心性?”
“母亲明鉴,此前你不也一直说我沉不下心,我想了想自己这性子是得改一改了,不然日后真成了一无是处的闲散贵人了,何时才能独当一面呢!”
苏守珀瞧着他们母子三人合起伙来打消自己的疑虑,似乎只有自己过度担心了:“也罢,日后终将由你一人应对漫漫人生路,你若想去便去吧,只是务必要量力而行、照顾好自己,我待会儿再与你大伯仔细商讨。”
“谢谢父亲。”苏箐就这么决定了,先去游学吧,都城的大小事儿自己也插不上手,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