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南梁林氏 ...
-
南梁林氏
一场春雨过后,初升的太阳照在南梁长安城,给人一种慵懒又疲倦的困意。
长安城门,一军队骑马气势冲冲的朝城门口来,守卫城门的将士看到领头之人,赶紧示意小卒开门,“是林川少将军,赶紧打开城门。”
林川驭马停下,朝着那领头人笑了笑,“乐叔近日值守,辛苦了,可有情况?”
乐成连忙回答,“少将军有心了,乐某职责所在,近日一切都好,请您放心。”
林川点了点头,“若有什么困难,可来将军府寻我”,说罢向前挥手,身后十来人继续骑马前行。
乐成看着飞扬而去的背影,不禁感慨,“少将军待人真是宽厚,颇有大将军当年的风范。”
一边新来的小卒疑惑道,“乐统领,先前那人莫不是林川少将军?”
乐成点了点头,除了他,这长安城还有哪个少年能有这般明艳,还有他的姐姐林溪,亦是名动三国的才女,所以才会……
乐成止住了思绪,联想最近闹的满城风雨的那件事,他不由得担忧了起来。
林川回到将军府,将马交给了下人,便飞快的朝里屋奔去,到一小院内,见到那个艳丽的身影,他开心的叫喊,“姐,姐……”
女子回头,看到许久未见的弟弟,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原来这女子正是林川的胞姐林溪。
林溪伸手替弟弟擦去脑袋上的汗水,“你看你,这么大的人了,还是这么毛手毛脚,一点都不雅致,你看看世家公子里哪有人像你这样。”
林川笑了笑,“世家子弟,哪有像我一样,有一个温柔善良又体贴的姐姐呀。”
林溪被逗笑了,“你呀,就会逗我开心,不知道你那些手下要是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会不会认为和战场上见到的你不是同一个人。”
林川撇了撇嘴,他们才看不到呢。
“好了,你这一路辛苦,从兖州那么远的地方赶回来,想必很累了吧,父亲也真是的,非要这个时候把你叫回来,赶紧回去休息吧。”
林川摇了摇头,“我不累,姐姐的终身大事,我岂可错过。”
说到这,林溪的笑容逐渐消失,甚至于有些苍白。
“姐,你若不愿,我可以去……”
林溪伸手,止住林川不让他继续说下去,“皇命难为,就算是父亲,也不得不遵守。”
“可是……”,林川急道,“那西魏老皇帝死在父亲手下,新皇求娶姐姐,他们的狼子野心,难道还不清楚嘛。”
“好了,你才刚回来,先不说这些了,西魏就算是虎穴,你姐也有信心能全身而退”
“就算是这样,那我也不能让你去冒险。”
林溪听罢,转身坐下,“咱们这个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幼主了,父亲官居高位,在朝堂上树敌颇多,若是因为这件事而与皇帝撕破脸,只怕我林家……”
“怕什么,大不了……”,
“放肆!”
林川话未说完,一声呵斥将他打断。
除了将军林毅,还能是谁。
林川将那没说完的话憋了回去,见到林毅,连忙行礼,“父亲,孩儿失言。”
林毅看着和自己年轻时候长得一模一样的儿子,严厉如他,也说不出什么责备的话,对待子女,他一向都是包容的。
“父亲息怒,林川他也只是小儿胡言”,林溪调好茶递给林父。
“川儿,你记住自己的身份。”林毅端起茶杯,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
林川点点头,站在一旁不语。倒是林溪,与林父并排而坐。
林毅喝完茶,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反倒是自顾自的说起话来,“当年你们曾祖父戎马一生,建立如今的将军府,为父亦军旅一身,与先皇征战四方,且得蒙先皇圣恩,我们林家得了世袭的恩宠,先皇突然崩逝,托孤于我,当时,也就是如今的皇帝虽然年幼,但是心狠手辣得手段已经渐显,这两年,他处置了一大批先皇重臣,启用的人多是奸戾之辈,为父不愿苟同因此失了帝心,若不是先皇恩重,有绝不允许削林家世袭的遗命在,怕是早已对我林家下手了。”
林溪轻声道,“父亲戎马一生,辛苦了,我若为男儿,也当追随父亲,去那沙场点兵。”
林川点点头,不语。
林毅看向林川,“川儿,将你调去兖州,本不是我意,你姐姐更是因此与我赌气了三个月不与我说话,但是只有真正接近战场,以后你才能承我林家祖上余荫,光我林家门楣。”
至于溪儿,林毅转头看向林溪,这个女儿,从小到大就被捧在手心,他知道,若是他为男子,或许比林川更有资格接管林家军,只不过,女儿身,无论再怎么优秀,也难以取代男儿。
“溪儿,我知你心气甚高,西魏那老家伙死在我的手上,新皇萧齐必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如今他以泰州十三城为聘礼求娶你,怕是背后也有着别的心思。”
“父亲不用担心,我自有打算。”
林毅点点头,“为父知道,只是一点,为父希望,你能好好的”。
说出这句话,林毅得语气再无刚才的势气,确实,林溪做事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她一直都有自己的主张,林毅不怕她活不下去,只怕她不想活。
林川瞬时听明白林毅的话,忙看向林溪,“姐,你不能!”
林溪心里所想竟被林毅猜出,霎时她内心波涛汹涌,不能平静,只是听的父亲和弟弟的担心,她也知道,若是走了玉碎这条路,只怕父亲和弟弟,都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无论是对梁帝,或是西魏,绝不止是关系破裂的地步,或许……
“父亲放心吧,我还要看着川弟执掌林家军,还要伺候父亲母亲安享天年,不会走那最后的路。”
林毅默然,转身离去,只剩下两姐弟在原地。
不知为何,林川觉得父亲好像有点驼背了。
将军府,除了皇城最为百姓热议的地方,不止是因为柱国大将军林毅百战百胜的威名,更是因林家军是南梁抗御外敌最强大的力量。
所以有那么一句话在民间谣传,林家军在,南梁安。这句话不知怎的飘进了皇城,传到了梁帝耳中。
皇宫内,一年轻书生正伏跪在地,他微微抬起头撇了坐在龙椅上的男人一眼,瞥见梁帝那严肃且怒的样子,又迅速低下了头。
过了半晌,梁帝轻轻咳了一声,仿似心中的怒气已经散去,轻声道:“周平,你起来吧。”
叫周平的书生听罢,连忙谢恩起身。
周平不敢正视刚刚息怒的皇帝,只得低着头,等待吩咐。
“周平,你们周氏书院至今已经797年了吧”,梁帝问道。
周平不敢怠慢,连忙答,“禀陛下,周氏一族自南梁建朝起便成立,距今确已797年”。
久久没有回应,周平也不敢继续答话。
“797年,还有三年”,梁帝喃喃自语,声音虽小,距梁帝不过5米的周米却听的清清楚楚,不禁汗毛四起,让他更不敢妄言了。
梁帝对周平说,“周氏书院与我南梁同生,这些年来我南梁首辅也多为书院所出,如今到了你这一代,倒有些青黄不接了,莫不是真如周夫子所言,时运将断。”
最后四个字梁帝的语气变得深沉,周平一听急忙跪下,“吾皇明鉴,草民资质愚钝,未承先师才学,故而平庸,然我南梁气势鼎盛,必能一统”。
梁帝听罢,显然是很享用周平的一番话,笑道,“你何至于此,起来吧”。
“最近城中,你可有听过什么谣言?”
“回禀陛下,未曾。”
“哦?”
“陛下,天下百姓,多喜欢讨论天家之事,倘若有什么谣言,想必也是坊间笑话流传,自然不必当真的。”
“你可有听过一句话,林家军在,南梁安!”
周平怔然,这句话他何曾没有听说过,只不过这句话牵扯太大,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陛下,这句话草民倒是没怎么听过,倒是听过与这不一样的言传。”
“说来听听。”
“周氏书院设有一辩论圆台,每每有人上去论政,其前面放一圆筒,若是有人认可,便将竹签放入桶内,计数评判高下。有一言姓男子,已经蝉联十次榜首,至今未尝一败。而其所说之言论也为外界所津津乐道。”
“是何言论。”
周平俯首,他说,“林家军虽以林为名,但林氏却以南梁为姓,故而林家军乃至南梁所有,皆是南梁皇室,也就是陛下的。所谓林家军在,南梁安,不过也是从中传出来的。”
哈哈哈,梁帝大悦,“说得好,说得好,说得好”。
周平沉下的心终于又舒缓了起来,坊间谣言虽然不可信,但是无论是谁,身处皇位之中,听到谣言也会心生疑窦。八百年之期将至,怕是绝不会因此而结束的,谣言四起,只是前奏,这后面,怕是少不了一场风雨。
风暴将至,谁人能安身立命?
梁帝沉默片刻,不知在想着什么,过了一会,他喊来近侍。
“去柱国将军府宣旨,林大将军功勋卓著,赐黄金千两,林溪和亲有功,特赐为昭仁郡主,赏玉器十件,一应嫁采均由户部负责。”
近侍领旨正要前去将军府,又被梁帝叫停。
“林川回来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梁帝又加了一句,“将那匹楼兰进贡的汗血马赐给林川。”
看着近侍带着旨意和礼物浩浩荡荡一行人前往将军府,庆幸的是梁帝再没有为难周平,便让他退下了。
从宣示殿出来,周平抬头看了看天空,晴空万里,是个不错的天气,他掏出手巾擦去手中的汗,长叹了一口气。心下想道,“老祖宗,你何必害我们至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