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觅清自小便在军营中成长。尽管先王并未废黜蒋嫔,但蒋嫔早已心如止水,接受了她与觅清将被永远困于千禧园的命运。觅清才六岁时,她们母女便被迁往千禧园。那日,蒋嫔牵着觅清的小手踏进这座精美却狭小的园子,环顾四周,发觉整个千禧园加上下人才只有十余人。她意识到,这个地方虽避开了深宫内的争斗,却也剥夺了觅清应有的自由。她无法忍受让她的女儿在这寂寞的小园中孤独地度过童年。
蒋嫔深思熟虑后,请求温将军,希望觅清能够与他九岁的儿子温墨一起,在军营里跟着先生读书。温墨的母亲早逝,父子二人一直在军营中相依为命。这对父子对于这个从天而降的小公主无比喜欢。温墨对这个小妹妹也格外疼爱,总是尽心照顾她。
然而,觅清并不是个需要太多照顾的孩子。军营里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她却展现出与生俱来的坚韧和不屈。她对军中的训练充满了好奇,甚至比许多同龄的男孩更勇敢。于是,和温墨一样,除了读书认字,觅清从小就精通骑马,射箭,和一些基础的近身防卫。随着时间的推移,觅清逐渐融入了军营的生活。她的日常已不再是深宫中的规矩与礼数,而是挥洒汗水、锤炼技艺的训练场。对于觅清来说,军营不仅是她的家,更是她心灵深处自由与力量的象征。
军营的会客厅中,几盏油灯燃起昏黄的光,投射在一张张凝重的面庞上。温将军、蒋嫔娘娘、觅清、子回、染画、温墨和景星都围坐在一张粗木桌旁,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氛,仿佛连灯光都在为此时的局势感到不安。
“娘娘,阳城如今已不安全,”温将军沉声开口,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担忧,“圣王驾崩,朝局动荡,觅清和您必须立刻离开这里,远走避祸。”
蒋嫔轻轻点了点头,她的眼中充满了隐忍的痛苦。她深知温将军的建议并非无的放矢,觅清若留在阳城,将面临难以预测的危险。然而,她仍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觅清坐在她的对面,双手紧握成拳,眼神却无比坚定。
“母亲,将军,”觅清的声音清脆却充满决心,“我是圣王唯一的孩子,也是圣阳国的公主。父王去世,我应进宫主持丧礼,安抚人心。”
“觅清,”蒋嫔起身,声音有些颤抖,“你还不明白吗?宫中权力争斗已起,他们不会容你存在!”
觅清看着母亲,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但她依然不愿退缩。“母亲,我知道此行危险,但如果我不站出来,谁来主持大局?我不能让那些心怀叵测的人趁机夺权,扰乱朝局。”
温墨坐在一旁,眉头紧锁。他看向觅清,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道,“觅清,你真的决定了?”
“哥哥,”觅清转头望向温墨,声音柔和了下来,“如今,圣阳国的未来也许正系于我一人之身。我不能,也不会逃避。”
温墨微微叹息,却无法否认觅清的决心。他缓缓点头,“既然你决定了,我和景星会陪你一起进宫。我们会保护你,直到这场风波平息。”
子回的眼神中带着坚毅,“公主,我也去。”
蒋嫔听着众人的话语,心中酸楚,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她她轻轻地抓住觅清的手,声音哽咽,“我的孩子,你从小在军营中长大,我知道你比其他女孩坚强得多……可是,母亲只愿你平安,你不必承担这些的……”
觅清抚摸着母亲的手背,轻声安慰道,“母亲,我知道您担心我。您放心,我会守护这个国家,也会保护好自己。”
温将军看着这一幕,沉默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既然如此,我们便做好万全准备。觅清,娘娘,你们要尽快安排好所有事宜,今晚,你们就出发进宫。”
蒋嫔知道无法再劝阻,只得哽咽着点了点头。她紧紧拥抱住觅清,仿佛想要把女儿最后一丝温暖留在怀中。
觅清感受着母亲颤抖的身躯,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喃喃道,“母亲,别担心,我们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夜色渐深,军营外的风声渐渐加强,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而在这小小的会客厅中,一场改变命运的决定,已悄然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