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守城 ...
-
辛卯年七月定国太师钱进病故,定王大恸,辍朝三日。次年春祭,礼部仪程祭品多有纰漏,致员外郎萧纶之被贬。二月,蜀州干旱,拨款赈灾之时,突查国库亏空,户部尚书陈平贪墨入狱,户部九名官员被查处。
三月左都御史李悫上书乞骸,御史之位空悬。四月,兵部尚书王守忠告老还乡,兵部侍郎吴墉升任尚书。短短数月,朝中大事频出,官员几变,军需粮草供应不及,阜国趁机进攻定国,壬辰年七月十万阜军向南攻打定国边境重镇眔城。
阜国进军,兵分三路,一路三万从纶城出发,攻打昌平城,主军八万从栎桐城从发,五万向东攻打岐安城,三万向东南,攻打柳扬城,欲成包抄之势,击破定国西南防线。
七月,柳扬城。
一个身穿盔甲的年轻女人站在城楼之上,背手而立,目视前方,眼神平静沉稳,身上隐隐透露出几分久经沙场的气势,正是被派驻守柳扬城的女将常笑旋。
远处的士兵和工匠正在深挖壕沟,柳扬城地处西南,是定阜两国交界之处,本就建有护城河,环绕整座柳扬城,现下疏通河道淤泥,引水入壕,借河水抵抗阜国进军。
城楼下的士兵一筐一筐地向楼上搬运礌石和滚木,一个身材高大的士兵快步上楼,向常笑旋行了一礼后道:“将军,前方驿站传来急报,冯提领三万大军,正往柳扬城来,已经到了杨尘林。”
“和之前估计的不差。”常笑旋淡淡道,脸色如常,看不出喜恕。
半月前,她奉命率五千精兵驻守柳扬城,加上柳扬城原来的两千守军,不过七千人,要抵挡三万阜军的进攻,哪怕参于过大小数十场战役,眼下也做不到举重若轻,但她向来喜恕不形于色,更何况眼下不是能表露心绪的时候。
一个虎头圆脑的士兵语气颇有些愤恨:“刘将军只派给您五千人马,这柳扬城怎么守,他怎么不派…”
他话说到一半,刚才那个身材高大的士兵便撞了撞他的胳膊,“平安,别说了”。
这两人,一个叫李平安,一个叫王大牛,都跟在常笑旋身边有些年头了,算是她的心腹,有话也不憋着。这次军情虽说紧急,但也没到只能调出五千兵马支援柳扬城的地步,战场本就凶险,以少敌多更是难测,这才有所不满。
常笑旋沉默不语,看向底下正在操练的弓箭手,正是响午,日头毒辣,弓箭手们训练了一早上早已浑身大汗,但眼看大军压境,没一个人敢懈怠。过了一会问她问道“之前让你们通知程县令撤离城中百姓,如何了?”
闻言李平安静默不语,似乎在思索如何开口。
就听王大牛道,“程良就在城门口贴了张告示了事,他现下正忙着将他大伯京城富商程德佑之前囤积在柳扬城的货物和他自己那些金银细软运回京城呢。”
常笑旋闻言叹了一口气,她虽品级比程良高,但她是武官,县令并不归她管,更何况她不过是暂调柳扬城,明知程良敷衍了事也无可奈何。钱太师突然病故,这朝中大乱,钱进是两朝元老,门生故吏遍布朝廷上下,位高权重,又是钱皇后的父亲,太子的外祖,原本身体康健,数月前却突染重疾,不治而亡。钱太师死后,朝中几股势力争权内斗,短短数月,官员几度调动,军粮和军响迟迟不到,阜国又趁机进军,可谓是内忧外患。
“已经到了杨尘林,,怕是不出三日便能到柳扬城”常笑旋道“全城戒备,南城门是重中之重,不许一个人出入。”
“是”李平安领命而去。
果然三天之后,阜军副将冯提便率领三万大军来到了柳扬城,在城楼下叫阵。
常笑旋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一个身穿软甲,手执长矛的中年男子骑马立于阵前,正是冯提。
“将军,我们可要下楼应战?”身旁一个士兵问道。
常笑旋背手而立,道:“不急”。她明白,两军兵力相差五倍之多,柳扬城不据天险,不是易守难攻之地,刘文勇只派五千兵马,想来也不会盼着这几千兵马便能守得住柳扬城,只要能守得住十天半月,等到两城援军,岐安城便不会形成包抄之势,抵住阜军攻势便不是难事,到了冬天,阜军粮草供应不及,自然只能退兵。
城外的阜兵见定军无人应答,便开始叫嚣,诸如缩头乌龟,孬种之类,隐约还有问候人祖宗十八代的。
冯提立于马上,仔细打量柳扬城的外防,眼见宽阔的护城河面衬映出高大坚固的城墙,隐隐透入出不可冒犯的威严,微微皱了皱眉。眼见久呼不应,下令道:“先在城外三十里安营扎寨”。
眼见阜军退去,城楼上的常笑旋的神情依旧凝重,阜军退兵是一时的,过不了几天,冯提休整兵马,探清城中情形,必会卷土重来,届时不论定军是否应战,冯提都会直接攻城,岐安城的形势不容拖延,这点她和冯提都再清楚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