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历史 ...

  •   PART1 蒙亡村

      那时候,人们都知道,蒙毅是个文官,那时候,没人知道,谁是易小川。

      历史是个谜。
      考古是个解开谜团的过程,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传奇,通过一些文物,一些碎片,一些史书中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野史中的蛛丝马迹,如同抽丝剥茧一般,慢慢的现出真实的痕迹。
      这是个令人着迷的过程,起码对于易大川来说是。
      某一年的夏天,易小川刚满十八岁,暑假的间隙,他拿着新买的单反相机四处拍,拍腻了家附近的蓝天白云花花草草,连小区那条白色松狮犬看到易小川手里的相机都绕着走,易小川终于忍不住跟老妈告假,卷上两件衣服,背着相机上了开往一个叫做代县的小县城的火车,据说大川正在那里考古。
      考古是不许家人探视的,不过谁叫考古队的领队是易教授,并且看到小川就觉得心中有愧呢,加上考古队的人手确实不多,资金也不够充足,充当拍摄记录的相机是一台普通光学变焦数码相机,还没有小川手里的专业,于是以摄影师之名,小川留了下来。
      易小川不喜欢考古,虽然他也对那些传奇感兴趣,但实际操作起来,考古是一项非常专业并且枯燥的工作。像这次的这个古墓,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每天风餐露宿,睡觉的地方就是用塑料布拉起来的大棚,为了赶在雨季来临之前清理完古墓,每天晚上都点着60瓦的灯泡,对着挖出来的土堆一清就是几个小时,喂饱了附近一干大小蚊子。
      附近的村民对于这次挖掘很热情,三天两头来看进度,顺便送来热气腾腾的面,易小川吃过一回,牙倒了一天。
      村民如此热情,易小川忍不住拉着大川,指了指地下,问,“这下面埋着谁啊?怎么大家都这么感兴趣?”大川有些不可置信的看了看小川,颇有些郁闷的回答,“来了这么久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他指着不远处的平原,“这一片呢,叫做门亡村,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原来这个村子,叫蒙亡村。”
      蒙亡村?易小川低头想了一下,“这个蒙是?”
      易大川瞟了眼小川,道,“历史上最有名的姓蒙的人是谁?”
      易小川想了想,看向大川,张口想说什么,却又没有说出来。
      大川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秦国最有名的大将,蒙恬。”

      tbc
      PRAT2 阳周
      晚上,易小川百无聊赖,相机正在充电,大川和易教授又在研究史书。他随手抓起来大川扔在旁边的《史记》,翻到折起来那页。蒙恬列传,蒙恬被囚于阳周,吞药自尽。
      易小川扔下书,转身又拿起一本当地人拿来的族谱。
      本村分为上门亡村,下门亡村,因秦时蒙恬大将军葬于此,村子得名蒙亡村,因与村里大多数人姓王谐音,故改名为门亡村。
      放下,易小川又准备去拿另一本。
      突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是什么呢?易小川起身去拿另一本书,是一本秦时的地图。
      阳周。
      对,是阳周。史记里记载,蒙恬死于阳周,地图上标示,在今天甘肃附近,而这里,是山西境内。
      易小川问大川,这里不是山西吗?史记上说蒙恬死于阳周。
      易教授抬头看着小川,叹了口气,对,这就是我们一直弄不明白的地方。史记中有明确记载,蒙恬死于阳周,但是,为什么这里叫做蒙亡村?这种不吉利的名称,在古代封建社会是非常少见的,另外,村里的老人信誓旦旦的说,这座古坟,就是蒙恬的墓,这里之前一直有块石碑,记载的非常清楚,后来文ge时候,碑不见了,为了方便确认,才在这里种了棵树。
      易小川一下子来了兴致,“那爸你觉得呢?”
      大川道,“等墓里的东西清理出来了,自然就有答案了。快去睡吧,明天就能挖到主棺了。”
      夜里,易小川一直睡不踏实,梦里面是三十万秦朝大军,列成兵马俑一般的样子,骑在黑马上的将军穿着黑色的盔甲,举着一把青铜长剑,目光慢慢移的近了,近到可以看清楚那个将军的样子,易小川蓦然惊醒,那个将军,长着自己的脸。

      PART3 剑
      浮土慢慢的被清理掉,硕大的木棺露了出来,经过两千年的腐蚀,棺木已经腐朽不堪,在绳子的拉动下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
      天气很热,太阳老高的挂在头上,易小川一丝不苟的在进行着拍摄的工作,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点冷。
      这边,这边。慢点,对,对,再慢点,好。
      随着碰的一声,易小川转头避了下棺木落地扬起的尘土。大川推了推他,“愣着看什么呢?还不去拍照?”
      “啊,恩,”易小川回过神来,走上去拿着关掉闪光灯的相机,从不同方向拍着。
      看起来只是一具平常的棺木,比普通人家的厚实点,蒙恬下葬时,已经获了死罪,所以墓修的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记载或者陪葬品。
      为了以防棺木里的文物被破坏,棺木要送到最近的实验室才能打开。随着棺木挖开的土经过详细的筛选,也已经处理完毕了。考古队把挖掘出来的东西详细的编号分类打包,下午,大家就会转移到实验室去看开馆。

      实验室里的气温与湿度都被控制在了适当的范围,可是四周的人还是都微微的冒着汗。经过化验确认,这座棺木的确是两千多年前的制品,随着棺木被挖出来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文物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这确定是一座秦朝的古墓,只是,棺材里躺着的,是不是蒙恬?
      随着铁钎的一点点用力,棺盖慢慢的移开,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呼吸,生怕惊动了什么。易小川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一片静寂中格外清晰。
      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把秦朝的青铜古剑。
      负责开馆的人脸上露出一丝欣喜,转头对易教授喊道,教授,青铜剑。
      易教授点了点头,沉思着没说话。
      棺木慢慢的全被拉开了,让人期待的东西并没有出现。里面并没有任何人的骸骨,有的只是一套盔甲,和一柄青铜古剑。
      负责开馆的是考古队易教授的学生,他有些失望,又有些兴奋的对易教授道,老师,你看这铠甲,是秦国将领常用的式样,是不是可以肯定,这座古墓就是蒙恬的墓?
      易教授没有回答,大川看了看那柄青铜古剑,又看了看易教授,有些着急的想问易教授,还没等说出话来,就听见易教授在喃喃自语,“怎么会有一把剑呢?”

      PART4 历史
      一直到回宾馆,易教授都在反复的说着那句,怎么会有一把剑呢?终于易小川忍不住问,“蒙恬是将军,棺木里有剑有什么不对吗?棺木里面没有尸体不是更奇怪?”
      易教授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有理他,大川拉过小川,“其实从一开始,我跟爸就觉得,这不应该是蒙恬的墓。史记上清楚的记载着蒙恬死去的地点,阳周附近也有蒙恬墓的记载,应该不会错。”
      易小川看着大川,有些迷惑的问,“那这个……”
      大川叹了口气,“我跟爸研究过,觉得这座古墓其实应该是史书上记载,蒙恬的弟弟,蒙毅的墓。史记上记载,蒙毅被困于代,后被胡亥杀之,这里的代,应该就是今天的代县。可是蒙毅是一介文官,古墓里怎么会出现剑呢?这把剑是谁的?这里到底是不是蒙毅的墓?”

      两千年前,易小川跟蒙恬去蒙府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那把剑。
      那是蒙恬大败齐国后,缴获的战利品之一,因为剑是当时的名家所铸,剑身十分锋利,窄而长,如同柳叶一般,实在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好剑,秦皇就赏了蒙恬。只是蒙恬用的剑一般都宽而大,这把剑就一直被收着。
      蒙恬见易小川一直盯着那剑看,以为他喜欢,就送了他。易小川拿着那剑,觉得有种冰凉刺骨的感觉,直觉想把它扔了。这把剑,会在两千多年后,沾染了铜绿,出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的古墓里。那座古墓的主人,据推断,叫做蒙毅。
      历史上,真的会有一个人叫做蒙毅,他不是一个文官,而是一个武官,他会统领着蒙家军四处征战,最后死在一个叫做代县的地方。
      但是,易小川最后,还是拿起了那把剑,一直都好好的拿着,直到那次攻打图安,他死过了一次。
      因为给他那把剑的人,叫蒙恬。

      -END-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