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番外四 老皇帝和他的后宫 ...

  •   杏儿,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小苁儿能弯弓射箭了!他今天自己打到了只肥兔子呢!
      皇帝瞥了一眼面前这个八岁的男孩。他低着头,身边摆着一头死鹿。
      “苁儿,这鹿是你打的吗?”
      男孩闻言,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回道:“是的,父皇。”
      “父皇父皇,三皇兄撒谎,明明是太子哥哥给他的!”一旁的四皇子说话还有些奶声奶气。
      “哦,荣儿,是吗?”皇帝看向他的长子。这个十来岁的男孩已显示出几分谢家人的丰姿玉立,身边的猎获堆成了一座小山。
      闻言,他向皇帝从容一礼,恭敬地回道:“回父皇。父皇常教导儿臣,兄弟之间要和睦相亲。兄弟之间,所得皆为一家,何须分彼此?”
      语罢,周围的几位老臣都点头称是。
      “兄弟睦,孝在中。太子殿下仁厚友悌,实在陛下之福,乃大昭之幸!”
      谢太傅语罢,引得群臣一片赞叹附和。
      皇帝笑而不语,又偷偷瞥了一眼三皇子,只见他低头抿着唇,那模样看得他有些心疼。
      “荀儿,你今天收获也不少啊!”皇帝早就注意到了二皇子期待的眼神。此言一出,他立马笑得咧开了嘴。
      “多谢父皇!儿臣今天打到了一匹狼呢!”
      皇帝笑眯眯地打量二皇子身旁的猎物。那匹巨大的灰狼堆在一堆山鸡獐子顶上,还露着惨白的獠牙。皇帝又注意到,这匹狼下面,压着一团雪白的绒毛,看样子应是一只肥硕的大白兔。
      皇帝将大皇子、二皇子夸赞一番,却又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三皇子。他的头更低了,咬着唇,在满堂欢愉的气氛中,默默缩成小小的一团。
      苁儿,为父知道你很优秀。荣儿和荀儿打猎,有一群人帮他们驱赶猎物。你只有一个人。你能自己打中一只兔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为父知道是荀儿抢走了你的兔子。荣儿分你一只鹿,你原本是不想要的,但你怕空着手被为父责难,才收下了……
      皇帝心中替这个“不受宠”的皇子委屈,却是板起了脸,故作恼怒地训道:“苁儿,今日晚宴你不用来了。好好去面壁思过!”

      汤池关外飘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皇帝不禁想起了那个冬天。
      那年从景秀宫出来时,白雪已经厚厚地盖住了宫苑。旭日未升,但因为落雪的缘故,一路上竟分外明亮。皇帝来了兴致,下了辇车,徒步走着,特意绕路去刚刚修葺一新的御花园,想看看那雪后的琼楼玉宇。
      “皇上……皇上万岁!”路上扫雪的宫人见到皇帝来,都忙向他跪拜行礼。路过一个花坛时,皇帝瞥见一个小宫女在慌慌张张跪拜的同时,似乎想藏起什么东西。
      “你,起来。”
      “是……是,皇上。”那宫女惴惴不安地站起身。皇帝见她藏着的,竟是一只白雪堆成的兔子。她方才慌张地用衣袍遮住,不小心把兔耳朵都碰掉了。
      原来是个上工时候开小差的宫女。皇帝正在偷笑,却见她瑟缩着站在一旁,紧紧抿着唇。她没有戴手套,那双小手已经冻得通红。那手上累累的伤痕在告诉皇帝,这是一个干粗活的下等宫婢。
      皇帝看了看她的手,又看了看那只掉了耳朵的兔子,转身对一旁的大太监吩咐道:“天冷了,给上上下下的宫人们都发些保暖御寒之物。”
      随后,皇帝便走了,却没想到一不留神,竟将这个宫女挂在了心上。
      冬去春来,百花争艳的时候,御花园格外热闹。这园子是为皇后祝寿,谢家人掏钱修的。如果是内库掏钱,那定然是修得抠抠搜搜,工期也不知道要被拖到什么时候。可谢家出手,这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在短短半年间就立了起来。奇花异草也从各处搜罗而来,到开春的时候,皇后诞辰,这园子已是一片花团锦簇。
      御花园设宴,君臣尽欢。酒酣之际,皇帝扫了一眼周围。他也不清楚自己在期待什么,但当他看到那个树下的人时,他知道自己正是在期待着能够见到她。
      这个小宫女连做个背景都要开小差!皇帝嘴角不由得挂上了笑容。
      她大概自以为没人会注意,但皇帝看到她在一盏宫灯旁站静静地站着,正偷偷从袖子里洒出些什么,引得几只麻雀在她脚边不停地啄食。她偷偷地瞄着地上的麻雀,偷偷地笑着。
      她叫什么名字?皇帝突然很想知道。
      草木葳蕤的时候,皇帝终于问到了她的名字。
      御花园种了几棵桃树,如今已经硕果累累。皇帝突发奇想,要亲自摘些给皇后送去。
      身边的太监扶着枝条,皇帝伸手摘了几枚放进了篮子。却见那树丛后面好像躲着一个人。
      “什么人?出来!”
      被喊出来的正是那个小宫女。她挎着篮子,提着锄头,应该是在这御花园除杂草。其他锄草的宫人见到皇帝来,都退到一边去了,她怎么独自在树丛后躲着?
      “你躲在那里做什么?”
      这小宫女不说话,一只猫儿却从树丛中钻出,朝她“喵喵”叫了几声,又蹭了蹭她的腿,竟然直接在她脚边卧下,打起了呼噜。
      看着她涨红的脸蛋,皇帝终于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奴婢叫杏儿。”杏儿说着咬了咬唇,竟偷偷看了皇帝一眼。可能是见皇帝笑得一脸温和,她微微放松了些。
      皇帝也不继续问,只是回头向身旁的大太监吩咐道:“剩下的桃让园中的宫人们分了吧。”
      随后的夏天皇帝领兵出征,等他得胜归来时,天已转凉。皇帝在御花园中设宴,犒赏将士。那天喝了不少酒。这些军汉酒量真好!但皇帝亦是不甘示弱,君臣尽欢,都喝了个烂醉如泥。
      皇帝酒醒时,发现身边躺着杏儿。他顿感不妙!记忆的碎片拼凑起来,他想起昨晚酒后,是自己亲自走到宫灯旁,抱起杏儿就进了暖阁。
      “皇上,您醒了。”杏儿怯生生的。
      “嗯,退下吧。”皇帝故意做出一番不耐烦的模样。眼前的人立马穿好衣裳,行礼告退。
      一时糊涂,怕是要害了她。皇帝很懊悔。他没有给杏儿任何名分,随后也很少来御花园。他希望这件事能够被轻轻揭过。
      事与愿违,过了几个月,皇后突然提起了杏儿。
      “陛下,御花园里有个粗使宫婢,那天您庆功宴后幸了她,您还记得吗?”
      皇帝闻言,故意做出思索的样子,不经意地说道:“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她有了身孕。”
      闻言,皇帝一愣。这件事怕是不能被轻轻揭过了。
      “朕已经有了荣儿和荀儿了,这要是个小公主也不错。”皇帝笑着说。
      “既然怀了陛下的骨血,还需给她个名分。”皇后也笑着说道。
      “不过是个奴婢罢了。后宫之事,全凭皇后做主。”
      皇帝后来有些后悔,如果自己对杏儿多加关照一些,她是不是就不会死得那么不明不白?
      一年后,皇帝再见到杏儿时,她已经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她犯了什么事?”
      “回陛下,她意图谋害皇嗣!”皇后领着额头上磕出一个大包的荀儿,将一个天大的罪名稳稳地扣在了杏儿头上。
      后来,宫人告诉皇帝,二皇子从御花园捉了只小奶猫玩,惹得母猫在一旁干着急。杏儿便去帮那母猫“抢夺”猫崽,争执间推了二皇子一把……
      杏儿临终前想见孩子一眼。皇帝亲自抱着襁褓中的苁儿到她面前。
      “皇上,我知道您一直想护着我,”杏儿有气无力地说着她的遗言,“我活不了了。请您照看着苁儿些,让他……他……让他好好长大……”
      她知道!她一直知道自己的心意!皇帝没能忍住,握着她逐渐冰凉的手,放弃了君王的姿态,像个市井匹夫那般,痛哭流涕!

      当太子将那个偷袭汤池关后方粮草的计划提出来时,皇帝当场就想否决。这太凶险了!若是有个万一……
      但最终,皇帝同意了太子的计划。只有他自己知道,当他看着面前这个英姿勃发、众望所归的太子时,心中的一个角落默默掩盖着一个幽暗的想法——若是有个万一就好了!
      这个计划果然出现了差池!太子亲兵全军覆没,太子生死不明!
      斜道旁的山涧里捞起不少已经泡得发涨的尸体。有些被野兽啃食,已经残缺不全。其中,是不是就有自己的长子?想着自己第一次做父亲的光景,皇帝心头一窒。
      荣儿一直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第一次看见荣儿时,他还在襁褓中,睁开眼睛看了看自己,便咧开了嘴。他从小就很懂事。自己有意让他护着苁儿,他也一直做得很好……
      看着面前残缺的尸体,他不敢想,这其中就有他的荣儿吗?
      太子过世后,皇后像变了个人。
      “你为什么不护着荣儿?”
      “你为什么要让荣儿去冒险!?”
      皇后的责问鞭打在皇帝心上。皇帝一边怪着天意难料,一边清楚地知道,的确是自己促成了荣儿的死。
      皇后看起了佛经,吃起了素斋,每日祈祷着奇迹的出现,祈祷着上苍能给她的荣儿留下一线生机。这样过了两年,她去世了。

      四海一统,天下太平,三个皇子也在一天天长大。谢家一派常给他施加压力。二皇子如今是最年长的皇子,又是嫡子,理应立为储君。但皇帝总是借故推脱,迟迟没有立储。韩家一派见此,燃起了希望,开始鼓吹四皇子天资聪颖,龙章凤资,乃天命所归。
      一开始,皇帝对韩贵妃的宠爱是刻意的。谢家一派在朝堂上施压时,他就故意去找韩贵妃,多加赏赐,不经意间又放出风声——欲立韩贵妃为后。
      有一日,他无意间在城楼上往下望,却远远望见一处荒僻的宫苑里,有一女子正骑着一匹枣红马儿,一圈圈地在院子里打转。这马儿看着不甚给力,总是跑跑走走,走走停停。大太监打探一番后告诉他,这人正是韩贵妃。韩贵妃偷偷留了一匹宫中运货的老马,养在一处无人居住的宫苑里。时常在院子里一圈一圈地骑着马。
      这是那个恭敬拘谨的韩贵妃吗?皇帝有些不敢相信。
      有一天,皇帝带着他的贵妃到了校场。她起初还是端庄地坐着,以为皇帝要让她观摩操练。当宫人牵着一匹枣红骏马,捧着一身骑装到她面前时,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原来她可以骑得那么快,那么潇洒!
      纵然将骏马催了又催,皇帝一时竟然追赶不上她。看着她回头时那个得意的笑容,皇帝觉得这才算真正认识了她!
      皇帝与贵妃恩爱日盛,但立后之事,却是只闻雷声,不见雨落。

      “澜止,你觉得立萌儿为储君如何?”有一天在校场并辔而行时,皇帝突然问韩贵妃。韩贵妃闺名一个“漪”字,皇帝亲自给她取了小字“澜止”。
      “皇上,您早就有打算了。”韩贵妃说着,冲他狡黠一笑。
      “哦,你说说看。”
      “皇上,我只想要萌儿平平安安的。以后让他做个闲散的王爷,过逍遥自在的平安日子就好了。”
      “澜止的意思是,立荀儿为嗣?”皇帝脸上是捉摸不透的笑容。
      韩贵妃闻言,冲他做了个鬼脸。
      “还装傻呢?你以为我不知道呀!”说着,她挥动马鞭,策马奔去。

      可惜,皇帝最终没能满足她的心愿。萌儿没能平安地去做他的闲散王爷。
      皇帝有些懊悔。他一手挑动谢家和韩家互斗,想消耗两家势力,但不知为何,这微妙的平衡被突然打破,事情的发展失去了控制。
      那段时间某地有土匪作乱,啸聚山林。
      剿匪的任务落在了二皇子头上,但真正领兵的是皇帝亲自提拔的寒门将士。到时候平了匪患,就顺势让荀儿带着部分兵马留在那儿驻守吧!
      这一年韩梁统领北军,在巡逻时遇到埋伏,生死未卜。密报一到,皇帝便下令让魏兴接管北军。魏兴虽然明面上是谢家一派,但实际上是皇帝的亲信。
      他已经在慢慢接管北军,清除北军中韩家的势力。洛京文臣中以谢家一派居多,但皇帝已尝试举办科举大考,提拔贫寒之士。只要再过几年,世家大族的势力便可被慢慢消解……

      突如其来的噩耗打乱了皇帝的计划。也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荀儿和萌儿竟落得双双毙命!经过一番调查,皇帝了解到,二皇子领兵出征被韩家人认为是皇帝要将兵权移交给二皇子一党。而谢家认为,皇帝是要将二皇子调离京城,从而方便传位于四皇子。于是,四皇子在为二皇子饯行时,双方都给对方下了毒。
      二皇子在出征路上“染疾”过世。
      四皇子“偶染时疫”,不幸罹难。
      这场变故让二皇子党和四皇子党都措手不及。皇帝眼见着那个如孤松独立的谢太傅一下子便崩垮了。四皇子一党也一时群龙无首。
      不过,储君该立何人,终于不再有争议了。一直不受待见的三皇子站在了众人目光的焦点之中。群臣好像突然发现,三皇子也是聪颖非凡,风姿绰约,孝悌友爱,仁德无双……
      这么多年故意冷落苁儿,他倒是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番苦心。

      四皇子过世后,韩贵妃也如当年的皇后一般,整日青灯古佛。
      这时,皇帝突然想起与皇后初见时,她也是一个娇娇悄悄的小姑娘啊!他当时还在东南做质子,整日困在湖心的一个小岛上。皇后当年还是谢家的娇女,却亲自划着小舟,借着田田莲叶的遮掩,偷偷与他相见……
      这一下子,怎么就怎么多年过去了?
      皇帝病了。只剩往事和病痛与他整日缠绵。国事交由三皇子,不,是太子,处理。太子处理完政务,每日还要亲自来皇帝病榻前侍疾。他还会将这一日经手的政务简单扼要地向皇帝汇报。他做事条理清晰,决策有理有据,宽严有度,让皇帝很是欣慰。
      有一日,皇帝梦见了皇后,又梦见了杏儿,又好像见到了荣儿、荀儿和萌儿。醒后,他竟然从病榻上坐了起来,要了盏茶喝,又着人将太子唤来。
      看到这个有几分像杏儿的青年,皇帝屏退了左右。
      皇帝觉得身上的力气正在飞快散去。
      “父皇?”太子扶着他躺下。
      皇帝看着他,笑得很欣慰。
      “苁儿,你母亲……”皇帝想说,你母亲托我好好照看你长大,我做到了。
      但眼前的青年闻言,却面色一变,刚刚还温驯恭良的眉眼突然就变得狰狞起来。
      “父皇。”他冷笑着。
      “您说过,她不过是个奴婢罢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番外四 老皇帝和他的后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