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休妇逃荒11 ...


  •   自从林佳期成为酒馆的帮厨,就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日子,白天,家里西屋的菜,都交给王婶的照看,王婶乐在其中,努力记住林佳期的嘱咐,十二分用心。自从知道家里的菜如此值钱,王婶就再没有让村里人随便来家里走动,有事而来之人也只让人在院子里说话。

      这样忙碌的日子,一直延续到过年前两天才结束,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李掌柜给了十天的年假,开年正月初八开始营业。年前的最后一天,李掌柜给大家发奖金,林佳期不知道其他人收到多少,反正她实实在在地收到了一个三两银子的大红包。

      林佳期心里明白,单论帮厨工作给个一两顶天了,这是奖励她提供火锅点子和只将韭黄卖给酒馆的奖励,果然用知识换钱最靠谱。特别缺钱的林佳期只得厚着脸皮收下了,但做人要有来有往,知恩图报,于是,林佳期决定在粮价飞涨之前,跟李掌柜、周大厨和小山说要多囤粮,城里人没有田地的话,家里是不会准备太多粮食的。

      一个半月不到的帮厨工作,李掌柜给发了一两半银子,再加上这两个月卖韭黄和蒜苗的银子,林佳期手上又存了十一两银子,还给李掌柜买牛车的七两银子,还结余四两多,这放在平常人家,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存款了,可对林佳期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

      第二天趁着有空,林佳期跟王婶招呼一声就赶着牛车,带着儿女一起来县城逛逛。王婶早在几天前就将家里的年货办齐,为了照看西屋的菜,她是能不出门就尽量不出门的。

      对林佳期而言,这是她来这个梦境世界第一次有闲心逛街,而且也是第一次带俩孩子出门。虽然跟孩子说她就住在王婶家,但她每天早出晚归,孩子们想见也难。趁着年前有时间,娘三个就来县城逛逛。

      “娘,您什么时候学的赶牛车?”

      赶牛车的技术,还是在上个梦境世界学会的,本着技多不压身的想法,一般操作简单一学就会的技艺,林佳期都尝试过,但跟孩子肯定不能这么说。

      “卖我牛车的人,怎么,你也想学?”

      “我能学吗?”娘的牛车真威风,少年也想赶着试试。

      林佳期鼓励道:“当然可以学,耕牛是很乖的,你只要拿着牛鞭,轻轻拍拍它,喊一声驾,它就明白了。年后初八前娘都有空,你随时来找我学,我带着你,很快就能学会。”

      小少年激动的点头称好,见哥哥高兴,宋燕也跟着咯咯直笑。

      年关街道上非常热闹,今天再不买,明天就要关门过年了,给孩子们买了零嘴,哥哥表示长大了,不吃零嘴,都给妹妹。孩子们非常懂事,不想娘花钱,不会主动要东西。最后就真的只是逛逛,也就林佳期在布庄买了好几匹布和针线回去了。

      第二天大年三十,家里就林佳期和王婶俩人,但也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今年有林佳期陪着一起过年,王婶欢喜的整天脸上都带着笑容。

      一夜过去,新的一年到来,过年期间,林佳期不用走亲戚,也不用招待客人。早习惯忙忙碌碌,年初一闲在家里就开始不舒服,林佳期搬出前天买的布匹打算做羽绒服。

      今年赚了不少钱,王婶高兴,家里做了许多吃食,有村里的孩子过来拜年,王婶就会拿出吃食给孩子们分分。结果刚送走一批孩子,回头就看到林佳期拿剪刀准备裁布,她立马跑过去阻止:“大过年的可不能动针线,过了年初三再说。”

      林佳期想想也是,自古以来都是这个说法,现实世界里,每当过年,爸妈也是这么嘱咐的,于是林佳期打算先将布料画好,绒毛分好,等到初四就可以直接动手裁剪缝衣。

      见林佳期没有犟着来,乖乖的放下剪刀,王婶很满意,“你是要给自己做新衣服?”

      林佳期一边将细棉布铺好,一边回复王婶:“不是我,是我们一起做新衣服。您、我、俩孩子,先做四件羽绒,后面看鸭绒有没有多,有多的再做其它。”

      年前五个多月收集的鸭绒鹅绒,差不多有一千五百克左右,做一件厚实的中款羽绒服,大概要两百克羽绒,目前做四件羽绒服已经没有问题。

      羽绒睡袋就只能够做一个,一个能抵抗零下五度的羽绒睡袋,也得最少七百克羽绒。即使宋燕还小,所需的不多,但也不够再做第二个羽绒睡袋。

      “羽绒服?不是棉服?啥是羽绒服?”

      “就是我每天带回来的鸭绒鹅绒填充的袄子。”

      王婶简直不可置信,摸着柔软的细棉布,就埋怨道:“这么好的细布,你打算在里面装鸭毛鹅毛?你这也太糟蹋了。是不是没银钱买棉花,我给你拿钱。”

      林佳期感激王婶的好意,耐心解释道:“这些绒毛可暖和着呢,您想啊,这鸭子冬天都不穿衣服,怎么也没冻死呢?就是因为鸭子身上长了这些贴身的绒毛呀,那要是把这些绒毛穿在我们人身上,我们不也不怕冷了。”

      王婶被林佳期的说辞给忽悠得无法反驳,无奈道:“你总有说法,真不知道哪来得这么多歪道理。”

      “不要急着夸我哦,等我做出来就知道了。”

      “别急着全都剪了,先做一件试试,不成也没事,当时候再将里面换成棉花就行。”

      林佳期也不多做辩解,再多的解释还不如用事实说话,等第一件做出来,让王婶试试就知道暖不暖和了。

      王婶见林佳期坚持想做羽绒服,也就不再多劝,她想着,等第一件做出来,发现一点都不暖和,就不会再这么坚持了,到时候不用她说,林佳期都不会再浪费这么好的布料。

      两人各怀心思,默契的不再继续说这件事。羽绒服在现代是冬天的主流,棉服的价格比羽绒服便宜很多。只是现代的羽绒鹅绒会做许多处理才能填充衣服,而如今林佳期只能做到简单的清洗晾晒,确实会有细菌,但是没有办法,这是落后的古代。

      林佳期打算将羽绒服缝两层,里层用柔弱的细棉布包裹,外面再用结实耐用的粗棉布做外衣。拆洗更换都方便,逃荒路上,外面的衣服容易脏破,所以包裹在羽绒服外面的粗布衣罩需要多做几件,到时只换外面即可。

      林佳期正在细细的分羽绒,突然听的孩子们的声音:“娘,燕儿来给您和婆婆拜年了。”

      自从林佳期将银锁归还给陈老太,俩孩子来找林佳期就比较自由,王婶乐呵呵的给俩孩子压岁钱和吃食,林佳期也给了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

      宋振兴不好意思的跟林佳期说想学赶牛车,林佳期二话没说就带着孩子出门练车去了。俩孩子现在也不用去外婆家,于是从初一到初三,娘三个一直在一起赶牛车玩。

      日子很快来到年初四,宋振兴已经能很稳当的独立赶车,林佳期就不再全程跟着,每日只让少年自己赶车出去练习,而她则要开始赶工做羽绒服。

      林佳期手脚麻利地裁剪缝衣,填充绒毛,走针固定,很快一件羽绒服的内层做好了,不急于做外衣,就喊来王婶试试。脱去棉袄换上羽绒服,王婶觉得跟棉袄相比这也太轻了,这么轻能暖和?

      “您别急着脱呀,这也不可能刚穿上就发热呀。”

      林佳期拉着王婶准备脱衣服的手,“您再等一会儿。”

      王婶想,衣服都做了,试也试了,也不在乎多等一会儿。几分钟过去,王婶感觉身体在发热,竟然不比棉袄差,只比棉袄更暖和。她将手从羽绒服下摆伸进去,只感觉里面一片暖和,她吃惊地望着林佳期。

      林佳期面露得意,“这件是给您做的,喜欢不?”

      王婶听说这件是她的,爱惜的看了又看,见自己满手的老茧,更不敢上手摸,小心地脱下羽绒服递还给林佳期,“真暖和,这么好的料子,不要浪费在我身上,给你自己和两个孩子多做一件吧。”

      “您就收着吧,孩子们的我明天就做,绒毛都够用,过几日酒馆开门后还能继续攒绒毛,说不定还能做出一床羽绒被呢。外罩衣我还没来得及做,布料都买好了,您要不自己动手?” 为了方便走动,林佳期将羽绒服都做成厚实的中长款。

      王婶见林佳期将她的衣服布料都提前买好了,说明是早就打算给她做一件,也就不再推迟,接过布料和林佳期一起忙活起来,赶在酒馆初八营业前,将剩下的三件羽绒服都赶制了出来,外罩衣每人做了三件,不是不想多做,而是就这么多的布料。

      林佳期年前花了身上所有的银子,买了细棉布、粗棉布、麻布和防水的油布。按照正常人家的生活水平来算,以林佳期赚钱的速度,日子过得吃穿不愁绝对没问题,可如今银钱总是不够用,攒钱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