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大景都城长安附近有一座碧丛山,是距离都城最近的避暑胜地。山上除一座半山腰处的空静寺,周围林立皆是达官贵人们的避暑庄子。
山中多树,在炎炎夏日里自有着清凉,因此一到了夏日,这碧丛山就十分热闹。
绿茵草地里,总能见到穿红着绿,头簪鲜花的美妇们带着自家女孩儿来出游消夏,而郎君们早就骑着马往更深处的林子里去跑马打猎。
掩映在苍翠草木中的庄子里,有一个庄子,名叫随意庄,意在随心自得,意随心动。
庄中四时之景皆有不同,如今盛夏,正是茂林修竹之际,庄中被围起做了后院之景的竹林里如今正是消暑避夏的好去处。
风吹竹叶,沙沙作响,斑斑驳驳的光影中,有石头打造得蜿蜒而上的台阶,顺着石阶一路蜿蜒而上,尽头处有一座由篱笆围成的院落,打开篱笆扎成的门后,当先一排鹅卵石铺就的地面,两边有齐整的菜畦,再深处则是由竹子搭起的屋子,屋子右侧立着一座小巧的水车,此时正一下一下的转动着,发出哗啦哗啦的流水声。
伴着这流水声,侧卧在凉亭里一方竹榻上的林静妍,正昏昏欲睡。今日的林静妍身穿一身青色衣裙,头发并未梳起,只用同色丝绦松松地将发绑着,仅用一枚白玉雕花簪子做装饰,一身装扮既舒适又简单,是夏日在家时静妍最爱的装扮。
在徐徐清风里林静妍悠悠睡了一觉,直到听到院外传来脚步声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初时有些迷蒙,光华流转间便就只剩平静无波了。招了招手将身边的小丫头叫到身前,低声吩咐:“许是你们的采薇姐姐来了,你去瞧瞧。”
小丫头名叫碧青,因着名字平日里也是爱穿青衣的,今日的她依旧一身青衣,头顶两个圆圆的丫髻,脸颊处的婴儿肥还未消,见人总是要笑一笑,才要开口说话的。
得了吩咐,碧青利索地起身出了亭子,没走几步便迎到了采薇,身后呼啦啦另有十个人,手里都端着东西。
一时间,小院儿就像活了起来一样,立马热闹了起来。
采薇在前走着还不忘问碧青:“娘子是睡着还是醒着的?”
碧青答的干脆,说道:“睡了一个时辰左右,如今是醒着的,听院外有动静,猜是采薇姐姐你们来了就叫我出来迎一迎。”
听了回答采薇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昨日娘子抄了一夜的地藏经,若不是要等江娘子他们,合该好好休息一番的。”
碧青早已接过采薇手中的物件儿,是个漆盒,未盖盖子,因此里面的东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碧青眼前。那是一套木质的茶具,只茶壶的盖子处镶嵌着一颗黄玉雕刻而成的莲花做装饰。
听了采薇的话,碧青点了点头,回道:“是呢,日子越发的近了,娘子睡的时辰就越少了,也就这里,竹子多林子深,安静凉爽,娘子总能睡上一两个时辰,不然身体如何受得住。”
两人说话不耽误走路,说话间已经走到了静妍身前。采薇行了礼,躬身扶起静妍,笑着说道:“娘子快起身吧,打前来报信的军爷已经到了,说郡主他们就快到了。”
林静妍,当朝礼部林侍郎的女儿,如今“养病”在自己已逝的母亲的庄子上,今日等的就是她的三位手帕交。
说着话,采薇已经扶起了静妍,转身从碧青手中接过浸湿了的帕子递给静妍。另一边的采莲已经开始指挥小丫头们搬置物品,开始布置起一会儿主子们要休息游玩的场地了,听了采薇的话回头道:“就是呢,娘子赶紧收拾收拾吧,再不起,郡主他们都要进院了。真真是从入了夏,一般事情都叫不起娘子呢。”
静妍也不恼,一边用湿手帕擦着脸,一边回道:“所谓心静自然凉,心如何静?自然是身静,心也就跟着静了。”
采莲指挥着小丫头们将竹塌撤走,又将四方竹几抬进来,听了这话,十分无奈,还是忍不住回道:“奴婢头一次听人把懒说的这样清新脱俗的。”
几个活泼胆大的小丫头们已经笑了起来,静妍也不阻止,在一阵笑闹声里,将湿手帕丢进漆盘里,由着采薇陪着往院门口而去了。
到了大门处,穿着军装的亲卫兵们已经整齐划一的分列在门口的两侧。没多久,当先一辆马车稳稳地停在了门口,车后数百名奴仆跟着,车停,人停,动作整齐划一!无论男女,俱都微低着头,严肃沉默地分列在车架两侧。
这阵仗,自不用说,必然是郡主的车架。于是静妍微笑着上前,亲自撩开了马车的帘子,伸出胳膊递过去亲自扶着赫连郡主下车。
染着蔻丹的手落在静妍青色的衣袖上,在青与红的碰撞中,修长白皙的手指仿佛蕴藏着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力量。借着静妍的力,赫连郡主踏着马凳走下了马车。视线转向静妍时,静妍立时给郡主一个大大的笑颜,平日多无表情,眸带冷清的郡主都忍不住化了眼中的清冷,带上了笑意,嗔怪道:“叫丫头们上前来就好,偏你多事。”
赫连郡主,名叫赫连蔓,今年十六岁,是本朝唯一异姓王爷赫连珏的嫡亲孙女,长伴太后左右,很得太后喜爱。
今日的她穿着一袭素白衣裙,腰间系着海棠雕花玉带,衣摆,领口与抹胸处皆用银线细细的绣满了恣意开放着的海棠,头发亦是梳得整整齐齐,中间嵌了一朵碧玉海棠,两侧簪着一对儿金累丝嵌宝石双碟嬉戏点翠步摇,耳挂水滴碧玉坠子。
通身气派高雅端庄,眉眼精致却是暗藏疏离。
几月未见,赫连蔓仔仔细细的将静妍打量一通,见静妍一切都好,便展颜一笑,道:“我且先坐轿子进庄,你去迎迎宜如她们吧。”
音落,也不废话,弯腰进了静妍早就备好的软轿里。
此时,第二辆马车旁边早已站着一位妙龄少女,身穿一身桃粉色衣裙,头发松松地挽着发髻,斜斜地插着支粉色芙蓉钗,耳挂一对儿珍珠坠子,圆润白皙的腕上戴着对儿赤金的手镯,所有饰品的样式都很简单却件件是精品。见静妍看过来,歪头一笑,端的是貌美如芙蓉,国色生香了。
她的右手边昂首阔步地立着一只通身红色如烈火的小马,正不甘地一边打着喷嚏一边踢着步子,坐在它身上的人,拉着手绳,正轻轻地拍着它的马头,轻声哄着:“且再忍耐一会子,一会儿就喂你几斤嫩草。”
声音娇嫩婉转,犹如黄莺一般,正是她们四人之中最小也最活泼的苏雨晴了。
今日的苏雨晴穿了一身鹅黄色长衫,头发高高的束起,用银冠整齐的竖着,扮作少年打扮,圆圆的脸庞上,有着一对儿圆圆的眼睛,明亮璀璨如有星星在眼眸里,虽比女装英气些,但到底未脱孩子气,谁见了都要夸上一句天真可爱。
这二人,粉色衣裙的名叫江宜如乃护国公的嫡女,在家行一平,日里被人称为江大娘,苏雨晴则是皇商苏家最小的女孩。
他们四人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手帕之交,静妍便也不与她们客气,领着她们直直的穿过院落,踏过石阶,往后院的竹林而去。
她们到达时,亭子早已摆好了五方竹几,竹几之上瓜果点心俱全,只中间的一方案几上多放了泡茶的工具。旁边的火炉燃得正旺,炉上坐着个铜壶,此时正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净了手,静妍便跪坐在中间的那方案几后,姿态随意的用茶匙从木罐里盛出些许茶叶放入一旁的紫砂壶里,然后拎起已经烧开了水的铜壶,先是用热水洗了一遍茶具后,才倒入茶壶之中。
一翻动作,随意自然,尽显洒脱。没多久,袅袅茶香就飘荡在这深深竹林间了。
伴着清风鸟鸣,四人默默品了一碗茶,最后一丝因着车马劳顿带来的燥意便没了。
江宜如首先道:“饮了此茶后,疲惫之感似乎都消失了呢。”
赫连蔓点了点头道:“好茶,不次于御前之茶了。”
静妍笑着点头道:“蔓姐这话却也不夸张,此茶是我二哥从江南带回来的雨前龙井,怕过了时节二哥是让人跑断了几匹马力图在最短的时间里送到了我这庄子上。收到后我又用专门的瓷器装着,只等着你们三人来一起品尝,所以单论口感也可与宫中的比较一二。”
此时已塞了一嘴糕点的苏雨晴点了点头,咽下糕点,道:“我哥近日上供给朝廷的雨前龙井也不过几斤而已,我看这茶色,似乎是同一批的了。”
静妍放下茶杯看向苏雨晴:“原来二哥说碰到了熟人竟是苏大哥。”
苏雨晴却是摇了摇头,道:“这次静妍姐姐却是猜错了,此次去采货的是我二哥哥,也不过前两日才回京。”
想到平日里苏墨最不耐烦这些庶务,却走了江南收了茶,倒是难得。静妍便随口说道:“他竟是出息了,平日里不是最不耐烦这些的吗?”语气里皆是促狭。
苏雨晴大大的眼睛里也满是幸灾乐祸,笑着说道:“他自然是不愿意的,只是大哥在忙着筹备贵妃娘娘生辰那日所用之物,实在抽不开身,只能二哥哥去了。”
“贵妃娘娘?”静妍纳罕,本朝并未册立贵妃,怎的黄先生出去几日没有与自己说京中消息,就出了一位贵妃呢?
见静妍有些疑惑,江宜如解释道:“这事刚刚发生几日,许是消息还未传到你这里。圣人的意思是在贵妃娘娘生辰那日将册封大典一起办了,一时间要采备的东西太多,宫中任务重,到了苏大哥这里需要采买的则更多,所以苏大哥近日很是忙碌。”
说到这,江宜如将目光转向赫连蔓,接着柔声说话:“别说妹妹不知情,我也是因着这册封才知道了些许事情,如今心里面是好奇得紧,好容易盼到了今日,见到了蔓姐姐。”
而此时的赫连蔓八风不动的端着茶杯在慢慢的饮着。一盏茶罢,才放下茶杯开了口:“这位贵妃娘娘我接触的也不多,不过倒是有几件事对我来说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