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云中月 ...
-
整个人即将接近地面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万千箭枝,随晋南王挥手,落在她身前。
眼前视线逐渐湿润,我知道她不会死,且会在今日杀了晋南王,可我还是很难过。
我的阿茹,我的茹娘,是本该被人捧在手心,受人追捧的长公主,不该是被人唾弃厌恶,史书辱骂的奸臣恶吏。
似水已在宫殿下方等待良久,随着我整个身体不受控制往下掉落,她运用着轻功用着绸缎搭建了一层又一层的架子,将我接住,后又将我抱起,缓缓放在地面,在确认我已安然后,方才对我行了一礼,再转身,无比迅速的往着宫殿最高层飞去。
我突然间很感激作者的笔下留情,让李安茹那匆匆二十三载的年华,能有一个为她生,愿为她死的影卫,也不枉她李安茹一生都在为大周筹谋,却不得善终的结局。
宫楼顶层,那一袭白衣早已沾满了鲜血,那一张好看的不能再温顺的面孔,也被刀剑划出了血痕,守护她的影卫倒在了血泊中,连她也不得不拿起长剑,拼命为自己求出一条生路。
母妃说过,皇叔心机深沉,十余年朝堂布局,只为了获得父皇信任,彻底掌控朝政。
皇后说过,皇叔最是小心,哪怕当初皇姐年仅五岁,仅仅只说了一句收复边疆,便被皇叔以有谋略将成大敌而杀死。
父皇说过,阿茹,你若要杀他,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三余年,整整三余年啊,她步步小心,步步筹谋,做沽名钓誉之辈,就是为了能有今日亲手了去那人性命,整整三余年,她不安排细作,不养兵士,从不是因为自傲,只是她知道此人过于厉害,所有筹谋对他皆是无用。她唯有装作什么都不懂,死里求生才有赢机。
她眼见着自己的长剑即将逼近那人的脖间,却未料想那人竟也留了一手,竟也是个会武功的,虽武功不高,但自保有余,随那人双手轻轻挥动,本精力用尽的她更是毫无准备地狠狠的往着地面袭去,随即又是如雨一般的箭雨。
惊恐害怕会有吗?
不,不会。成大事者当为君舍身,无惧所有。更何况她早就知晓自己可能会死在这刻,所以她早早安排的似水离开,调进兵士提前将皇宫围住,只要内里一点风吹草动,皇弟将会带兵攻城,稳定局势,今日皇叔也必死无疑。
只要皇叔死了,大楚的江山便至少可安稳五年,五年时间,也足够皇弟掌控朝堂,成为明君了。
只是可叹她还是算漏了一步,她杀不了眼前的人,不能为父王母妃报仇雪恨。
“李安茹,你很好!”紫衣男子掐着李安茹的脖子,由着他的兵士给他开出了一条一条的道。
李安茹双脸通红,几乎踹不过气,她瞪大双眼,用手使出蛮力想把大手扯开,可对方用的力气却越来越大,她整个人几乎窒息。
迷糊中,她听得一声怒吼,有刀剑挡住了箭雨,她被人连拖带拉的托到了宫墙上。
宫门外的宫人已经跪了一地,似水也正跪在最前方,双眼布满血丝恨不得将拉扯她的男子碎尸万段。
刹那间,她竟又有了一丝惊恐,她顺着城楼最底下,一眼望去。
还好,没有阿许。
阿许,她看不到。
“果然最致命的东西,永远是暗淡无声的。李思源、林安语那两个草包,能生出你这一条毒蛇,倒是上苍瞎了眼,竟让他们有了后。”
皇叔的声音满是恼恨,她不敢言语,那把匕首正架在她脖间,只要她一动,她相信皇叔真的会要了她的性命。
她将整个皇宫大院一一打量一遍,见宫女太监哭喊求饶,头戴着不同兜帽的将士,丝毫不顾及她们的生死,且时不时拉扯着宫女太监们为他们做着挡箭牌。
这都尚且还在宫内,此刻不知在宫外,又有多少百姓,因为这场宫变死去。
她张嘴,询问皇叔道:“皇叔,你猜,这次又有多少人因为我们死去?”
皇叔不语,却是停顿了一刻,她又道:“皇叔,绝不下三万人。”她话落又接着道:“先生说过,皇叔当年也曾少年风华,意指天下,愿为天下百姓求个安宁,可今日此时皇叔你见比景,可看到了什么安宁吗?”
“我父为君,确实无能,可当年祖父宁将皇位传给我父,不予皇叔,皇叔你到现在还不知祖父思量吗?当年祖父一人平大周,将楼兰西凉匈奴打的俯首称臣,导致国库空虚,祖父曾当局问我父与皇叔你今日之局,你们二人当如何处之?我父道修养生息,为民求宁,可皇叔你却道乘胜追击,以绝后患。
祖父所学师承云相,云相何其厉害,为祖父筹谋一辈子,呕心沥血,最后积劳而亡,也不过才打下半片疆土,祖父更是用了一辈子,才平了大周,皇叔你一句乘胜追击,可曾想过一个民?”
她字字诛心,我立于暗格中,手中的暗刃一时也不知应不应该扔到晋南王身上。
我亲眼见着,晋南王因她说的话语,满眼通红,毕竟皇室中人,哪个没有过大志,哪个没有想过他统治后的大楚未来,随后,我见着那个已过五十的人落了泪。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必就是这样的局势。
李安茹趁势从晋南王挟持她的匕首中逃出,她跪在地上,对晋南王无比恭敬的行长辈之礼:“孤知道,父王母妃对皇叔多有亏欠,孤愿在此起誓,以后必定拼劲全力,统一大楚楼兰小国,愿我大楚四海康平。”
我想若不是我知道结局,我也定会如晋南王一般,相信了茹娘的话语。
我亲眼见着,在晋南王转头的那刻,我的茹娘反手将晋南王手中的匕首插进了晋南王的胸口中,我见着我的茹娘道:“皇叔,抱歉。一山不容二虎,孤不允许有人能威胁孤弟的皇位。”
一切所说都有目的,不是一开始要不了晋南王的命,而是要留着晋南王的命,看清京都有哪些晋南王的人,从而斩草除根,为元景帝清楚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