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章 ...
-
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
——《百年孤独》
一家画馆坐落于宁城白区,这里神秘美好,阳光热烈。白区是一张老照片,老街老巷老房子,老人老树老风俗。风轻轻起,吹走了邻里之间的陌生;尘缓缓落,蒙上了岁月流逝的痕迹。白区老却也依旧鲜活,红墙黑瓦绿树,时光慢慢,窄窄的小巷一年多过一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电子地图描绘不出的风景。
白区是美的,没有多少游客,有的只是生活。只有每年的四月,白区才会迎来旅游旺季,不为别的,只为了一年仅开一天的孤舟画馆。当然,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吸引人的或许从来都不是画馆的内容,而是它一年只开一天的特殊,让人忍不住的想要一探究竟。人都好热闹,记载着别人故事的失恋博物馆,也能引得无数人去看上一下午,赔几滴眼泪,唏嘘一阵,最后叹口气心满意足的离开。白区的孤舟画馆其实已经开了很久了,但没人知道它为什么一年只开一天,也没人见过这家画馆的老板。
白区有传言说这位老板有一个爱人,画馆便是为了纪念这位故人。画馆只有两层楼,里面似乎也并不大,摆满了老板的画;画的可能是爱人,亦或是回忆,当然也有可能是时光。
不过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一座在老城区的爱情画馆,已经足够吸引大众了。大家等每年的四月来转一转,感叹几声,便也就足够了。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个人,守在这里一年又一年。
……
下午三时,太阳以最好的角度照射在地上,现在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白区没几条大路,全是逼仄的小巷。乔羽好不容易钻进一条小巷,小巷的尽头是一个大院,参天的梧桐,几个老人坐在树下纳凉,手中的蒲扇轻轻扇着,树叶随风扬。树叶在太阳下是一个又一个的光圈,乔羽看得有些发昏,靠在小巷的青石墙上。
其实乔羽一点也不熟悉白区,她虽是土生土长的宁城人,但她从小是在新区长大的,大学在外地,除了来给她姑奶奶扫墓外,她从没来过白区。但最近,她接到了一个报告,主编让她来白区采访一个画馆的老板,并跟她说,这个采访你一直跟着就行,没有时间限制,只要配合采访人就行;报社其他的事情你都可以暂时先不管,等这个采访结束,给你休三个月的带薪假。乔羽觉得条件不错,且自己从未接到过这样的采访要求,便答应了。她上网查过这家画馆,除了地址和一年仅有四月二十七日才会开放这两条信息以外,其余的一切便再没消息。
乔羽到画馆时,已经快下午五点了。其实画馆并不难找,只是导航上的地图着实画不出如同毛细血管一样的巷子。放下手机,她打量着这座大院,所谓的画馆便在这座大院里。大院的门上挂着一个重工牌子——舟公馆。乔羽仔细想了想,从小到大似乎没听见过有人姓舟呢。整个大院的风格是偏向于欧式,但却不同于欧洲那边的建筑,舟公馆有一种强烈的文化冲突,就像一个晚清女穿着大袖和撒脚裤,却带着一顶洛丽塔的礼帽,有些滑稽,却又有些可悲。
乔羽推门进去,院子非常大,但也非常凌乱,除了孤舟画馆以外,再没有一栋建筑了。孤舟画馆的门正对着一个秋千,秋千却不同于整体的欧式风格,看起来应该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日式侘寂风。乔羽伸手摸了摸,并没有毛刺或者夹手,不同于市面上的机制家具;虽然整体风格与院子并不相配,但乔羽非常喜欢这个秋千。绕过孤舟画馆,便是一个不大的人工湖泊,上面飘着一支小舟。湖泊的旁边有一个亭子,这是乔羽在这里见到的唯一一个纯中式建筑,亭子含蓄内敛,却不乏精致。
乔羽回到了秋千旁,坐下等了一会儿。大概快六点的时候,孤舟画馆里传来了钟声,门缓缓打开,乔羽向里面看,却也只能看见一条暗暗的走廊,走廊的尽头,便是一座摆锤钟。这时离大门最近的那个小房间打开了,一位老人走出来——
“乔小姐,请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