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27章 ...

  •   姚为廉离开乾安门,径直到了郡主府,他向管家说明来意后,就走进府中,来到后院等着宁阳回府。这是姚为廉第一次走进郡主府,宁阳郡主受先帝宠爱,特赐了这座三进院落,作为她在京城的歇脚之处,郡主府景观别致讲究,还专门建了一座后花园,还有一个供游赏的小池塘,宁阳郡主府的小池塘种了一池睡莲,每到夏日,莲花盛放,景致怡人。
      姚为廉穿过正堂,在府中闲庭漫步,慢慢朝后院的方向走去。郡主府后花园中栽了好几棵梨花树,现在正是白梨花盛放的季节,微风一吹,小巧的花瓣如雪花般漫天飞舞,正是应了那句“千树万树梨花开”。
      姚为廉走到树下,覆手而立,他抬头看着纤细的纸条被吹得凌乱舞动,于是干脆闭上了眼睛,迎着微风,闻着扑鼻而来的阵阵花香。宁阳回府后,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绝美的景致。难怪刘倩要对姚为廉紧追不舍,姚为廉光看外表皮相,也算是“立若芝兰玉树,笑似明月入怀”,很能入姑娘们的眼。她驻足欣赏了一会儿,轻轻走入院中。
      姚为廉听到脚步声,慢慢转过头,望向来人,见宁阳独自一人立在院中,他缓缓扬起唇角,对着她会心一笑。宁阳走到他跟前,问道,“你怎么来了?”
      姚为廉看着她说,“原本是在乾安门外等你的,但,又偏巧遇上了刘县君。我不想与她过多纠缠,便来了这里等你。”
      宁阳见他倒是坦诚,又盯着他瞧了瞧,点了点头,说,“哦。你等我做什么?”
      姚为廉将手中的小木盒子递到她跟前,“上次说,要送你礼物的,打开看看?”
      宁阳看了眼那木盒子,又抬眼看了看姚为廉,后者示意她赶紧打开,于是她接过了那个盒子,打开盒盖,见到盒子里的黑色绒布上躺着一枚古朴素雅的梳篦。姚为廉笑着看了看她,突然伸手取出梳篦,径直戴在了她的发髻上,面对姚为廉的突然靠近,宁阳的心快速跳动了几下,她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异常清晰,但她并没有动作,任由姚为廉将梳篦戴在了她的发髻上。
      姚为廉替她戴上了梳篦后,前后又打量了一番,甚是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向后退了小半步。宁阳探究地看向他,她想起今日宫中,陈昭卿和太皇太后说的话,还有宫人们也都在讨论他与刘倩的事,便开口说道,“姚大人,你是否明白,送女子梳篦是什么含义?”
      姚为廉轻轻垂下眼,随即他加深了唇边的笑容,抬头看向宁阳说,“这枚梳篦,是我爹送给我娘的,后来我娘交给了我,说是要做我们姚家的传家宝。”
      宁阳一听,这梳篦居然如此重要,急急开口道,“那你怎么随便往我发髻上戴啊。”一边说,一边伸手打算取下来。姚为廉见状,忽然拉住了她抬起来的手,“我娘说,等我遇到了心仪的人,一定要亲手为她戴上。”
      宁阳听到姚为廉说自己是他心仪之人,心中暗喜,但面上又不想表露出来,便板起了脸来,说,“哦。可姚大人的心仪之人,不是刘县君吗?”
      姚为廉乍一听这话,有些诧异,忙问,“为何是刘县君?”
      “我在宫中听闻,姚大人与刘县君可是情投意合。今日,衡阳侯夫人入宫,还要向太皇太后请旨,为你二人赐婚呢。”
      姚为廉听着宁阳的话,知道她是听到了宫中的谣言,又见到衡阳侯府的人剃头挑子一头热,许是误会了。他慢慢敛起脸上的笑意,向宁阳跨出一小步,站定在她跟前,深深地望着她的眼睛,缓缓开口,说,“三年前,你与我书信往来,一开始,我只是觉得,你的言语间甚是有趣,后来,从你的只言片语中,我发现,原来我们二人兴趣相投,脾性相合。慢慢的,我开始期待你的来信,迫切的想知道你过的好不好,想听你说各地人文趣事,好奇你又有了怎样的奇思妙想,哪怕是在顺州军营,极其苦寒之地,与敌人鏖战一年之久,我每日最期待的,除了打胜仗,就是能够收到你的信。没有来信的日子里,我就把你之前写的全都翻出来,一遍遍地读,一字一句地读。受伤躺在营帐里,军医不让我动弹,我便让侍从每日每夜给我读信。其实,在青州,不是没有人来给我说媒,就连晋王妃和世子,也常常给我递画像,可我知道,那些姑娘再好,她们也不是你,我只想要你。来到京城后,我探访了京城所有首饰铺,凭着你来信中的蛛丝马迹,想要找到你,却阴差阳错,误将曹掌柜认成了你。外界传我与刘县君之事,那更是无稽之谈,救了她本就非我之意,我与她私下也没有任何交集,又何来情投意合之说呢?其他人如何想,我都不在乎,我只想告诉你,我心里的人,从来都是你,我们姚家传下来的定情信物,我也只会交予你。”
      宁阳看着姚为廉情深意切地说着这些话,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原来这就是姚为廉心里的想法,与她倒也是一般无二,她看着姚为廉认真的表情,抵唇轻咳一声,说,“我既收了你这么贵重的信物,那是不是也应该礼尚往来,回赠你一二。”
      “如果要这么说的话,你救过我的命,还送了我秘银缠丝。下官无以为报,也只能以身相许了。”
      宁阳见他一本正经的开着玩笑,便也学着他,严肃地点点头道,“看在姚大人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本郡主就勉为其难,收下你了。”
      又一阵微风吹起,吹落一地花瓣雨,姚为廉拾起了落在宁阳发间的花瓣,宁阳用手摸了摸发髻上的梳篦,笑着问,“好看吗?”
      “与你很是相配。”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宁阳留下姚为廉在郡主府用晚膳,她让侍从将院中树下埋着的酒坛子挖了出来,掀开酒盖,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这是梨花白。”她径自倒了一杯,放在姚为廉面前。
      梨花白,顾名思义,酒的颜色清澈透白,还带有一股淡淡的梨花香。姚为廉端起酒杯,朝杯里看了两眼,又凑到鼻子前嗅了嗅,浅尝了一口,说道,“这酒,入口清甜甘醇,虽说是白酒,却不辛辣呛人,是好酒。”
      “这酒是我在岭南府,跟一位老伯学着酿的。他制这酒,是为了给女儿添嫁妆用。”
      “添嫁妆?不是女儿红吗?”
      “差不多意思吧。老伯是个穷苦人,他常年在外种梨树卖梨子,也攒不了多少积蓄,只能就地取材,酿制这梨花白,再埋到树下,默默等着孩子嫁人的那天。”
      “那你是不是又给他了好多银子?”
      “也不多,就当是我买下这梨花白的配方吧。我记得你说过,你师傅制的百果酿,天下一绝。”
      “嗯,确实。百果酿也是就地取材,混合了多种果子,又经过多次发酵,酿制而成。取用的果子不同,酒的口感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百果酿可酿百果,滋味也是多样的,这才是百果酿最绝妙的地方。”
      “原来如此。”
      “其实在京城也可酿制,我答应过你,要带你尝尝的,所以刚到京城时,我已准备了果子和酒缸。你再等些时日,很快就能解馋了。”
      “好,我等着便是。”
      第二日,下朝后,姚为廉与刘壁一同走出奉天殿,身旁一群大臣正围着衡阳侯刘正民,大声谈笑着,吸引了一群人的目光。姚为廉和刘壁也停下脚步,看向衡阳侯那处,刘壁说道,“再过两日就是衡阳侯的五十大寿了,听说衡阳侯府这次会大办,那些大臣都是受到邀请的。”
      姚为廉看了看,六部好多大臣都在列。他刚打算抬脚离开,衡阳侯却叫住了他,“姚大人。”
      姚为廉向刘正民拱手,“衡阳侯。”
      刘正民脸上笑嘻嘻的,从袖笼中拿出一封红色的请帖,“还请姚大人赏脸,过府一叙。”
      周围人多少都听说过刘县君与姚为廉的谣言,又见衡阳侯亲自向姚为廉递了请帖,全都站在一般,一脸看戏的神情望向他们二人。甚至还有凑上来拍马屁的,一时起哄声不绝于耳。
      “哎哟,衡阳侯双喜临门啊!”
      “下官也要恭喜衡阳侯,觅得姚侍郎这样的佳婿。”
      “是啊是啊。下官也听说了,衡阳侯府不日就要办喜事了吧。”
      “哈哈哈哈哈。恭喜恭喜。”
      “下官也要来讨杯喜酒喝啊。”
      姚为廉站在一旁,一言不发,也没有马上去接那张请帖,反而在心中想着,如果这些话被宁阳听了去,她又会作何感想。姚为廉面上无奈一笑,向周围人说道,“各位大人可别取笑下官了。下官委实配不上刘县君,也万万不敢随意破坏县君名声。下官与刘县君也算相识一场,还是打心底里希望,县君能够觅得良配。各位大人,以后就别再开下官的玩笑了,以免阻挡了刘县君的好姻缘。”
      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全都是人精,听了姚为廉的话,大概也就明白了,这又是一场妾有意郎无情的单相思,于是纷纷打着哈哈,掩饰一瞬的尴尬。衡阳侯面上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也没因为姚为廉的拒绝而当场板下脸来,他面上依然挂着浅笑,将手中的请帖再次向前递了递,“姚大人也不要多虑,你就只管安心来参加本侯的寿宴,六部许多同僚都受到了邀请,就当是大家来我府中聚一聚。”
      姚为廉看着请帖,周围人也在看着他的反应。刚才他已当众把话挑明,亲自打破了刘姚两家结亲的谣言,已是给了衡阳侯府难堪,可衡阳侯却没有生气,反而以个人名义继续邀请他,如果他还是不接,那就是再次当众驳了刘正民的面子,得罪了一个背靠太皇太后,有权有势的侯爷,于他处境会不利。于是,姚为廉赶忙也挂上了微笑,从刘正民手中接过了请帖,“下官谢过侯爷抬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