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文武纷争 ...

  •   寂静过后,满堂哗然。
      老內监泪眼朦胧,看着殿内都是忽闪忽闪上下乱晃的官帽翅,再也记不过来。
      这急报太突然,这消息太惊人,这时候该咋办......
      关键是皇上恰恰昏迷着,看情形似是中风,连这么大的动静都没有醒来,太医呢,咋还没有过来?
      左相右相都在和其他人急切地交流着意见,看情形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有啥想法,总归是说得急眼,差点捋胳膊抬袖子干起来。
      大殿内好像成了菜市场,左一群右一伙的嚷嚷着,那声音好像要掀了屋顶,一时半刻,哪还有人记得这是大赵朝堂。
      哎.......
      猛地,一个浑厚的男声蓦地传来,清清晰晰地钻进了每一个人的耳膜里。
      “堂堂紫宸宝殿,悠悠万岁驾前,西线刚刚失利,救援刻不容缓。众位前辈上官,奈何市井一般。国家柱石尚在,何惧小小困难!”
      顷刻之间,又是一个满堂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老內监欣喜地发现,无语静默中,刚才纷乱的文武百官,已然各归己位。
      一个高大清瘦的中年人身影,自文臣班列的最后越众而出,手持笏板,边拜边说:“臣原湖州知府高秋实,恳请诸位上官听我一言,当国逢大坎、君生不测之际,我等皆为庙堂臣工,还请同心戮力,共度时艰。”
      宽大的紫宸殿里寂寂无声,高秋实目不旁视,稍一停顿就继续发言:“在此,微臣斗胆,建言三策:其一,请尽快妥善安置辽国使臣,那耶律不齐适才已经闻讯,此刻瞒是瞒不住了,应责令负责接待人员,务必稳住他们,安其心而严其行,延缓其将我国与西夏战事失利的信息传递回去的速度。”
      “可,速速安排!”主持人老內监说。
      “其次,西夏大军虽举国而来,气势汹汹,然其国小将微,必不敢轻举妄进,当此时我大赵应速速择一善战之将,提兵应对,稳定西线局势。”高秋实继续侃侃而谈。
      “善,可谁能担此重任?”老內监急急地问。
      “这,微臣怎敢妄言,相信人选自在太尉心中!”高秋实总算没有糊涂,领兵打仗是军国大事,且文武殊途,这为将人选份数武职。自己不过一个区区四品文官,乱局之中出言提醒已是越位,岂能再推荐将领,管上人家武将的事?
      那还要不要脑袋了!
      “嗯!”听到这句话,刚才左相苗珪提着的心暗自放下来。
      高秋实这小子,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才贸然出头刚才吓了老夫一大跳。当此乱局,你一个愣头青不过是前来走过场而已,遇上朝会,低头静默多好,非要出什么头!
      要知道,这里可是大赵朝堂,西侧站着的诸位武将有哪个不是老狐狸,你说的这些他们谁能
      想不到?不过是文武有别,就算自己也得慎之又慎,权衡得失,不敢越权。
      要是能推荐一个带兵之人,从武将阵营撬开一角,挖过来一员战将,或为自己门下诸官争取一定利益,你以为我不想干嘛。
      可,想来想去,总归是朝堂之上,谁先沉不住气,谁就失了先机。
      高秋实啊高秋实,你这一阵卖力吆喝,老夫就被动多了,谁让你是老夫的东床呢!我要是不为你收拾局面,别人可不就等着看笑话。
      好在你小子还有点头脑,没有大咧咧地挑兵点将,要是你刚才脱口而出一个将领姓名,那咱爷们可就损失大喽。
      高秋实啊,你看看人家蔡太尉多稳重,讲的一席话四平八稳,外圆内方,摇头晃脑一刻钟,把适用的大将分析了一个遍,就是没有点出来倾向性,最后给主持人得出一个结论:下朝后组织相关高层再议一下人选,尽快完成点将工作。
      看看,这才是武将为首的老臣,这才叫老成持重,国之柱石。
      老內监听了一半就听不下去了,正好刚才太医火速赶来,他帮着将熙丰帝在御座上放倒躺平,品脉问诊去了。
      等蔡太尉说完最后一个字符,老內监眼里除了对万岁爷的身体担心,也看不出任何不耐烦,只是照常说到:“那就烦请蔡太尉和各位柱石之臣尽快商议,最好今明两天确定人选,前线十万火急,等不得!”
      “好!”一应人等答得很干脆。
      “接下来,高大人请讲你的第三策!”老內监不疾不徐地看向堂下。
      “微臣敢问公公一句,太医适才为万岁爷请脉,龙体如何?”高秋实还没说完,就听自己的岳父一声大喝:“大胆高秋实,你吃了熊心豹子胆?尔不过一区区四品知府,还是离任的,在这朝堂之上,君父身边,我等上官俱在,那轮得上你问!”
      苗珪眼里那个恨啊,心里那个急啊,就好似要喷薄而出一般!高秋实这一句话出口,他就知道那厮想说什么了,这混小子,谁给你的胆子,谁?
      “苗相怎么这么着急,人家高知府品级再低,也算是陛下的臣子,自当关心君父安康,想来问问也不为过啊!”蔡太尉不愧是老油条,一手太极打得四平八稳,将苗珪怼得也说不出话来。
      老內监这次好像真有点生气了,不过没有发作,他用眼神看了看一旁紧张忙活满头大汗的太医,想了想还是说:“目前太医还在诊治,诸位臣工请放心,相信咱万岁爷吉人天相,龙体定会早日康复的!”
      “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不约而同地再次跪拜,相当整齐。
      “高大人,您的第三策?”主持人老內监又一次垂询。
      高秋实看了看扭头狠狠斜视自己的老岳父,这一刻忽然有点犹豫了。
      其实,他怎能不明白要说出口的话有多凶险,但事情迫在眉睫,为家国计,总得有人说!
      而且,高秋实遍观朝堂,相信今天自己不说,肯定不会有第二个人再说!
      这些左右林立的文武大臣,总喜欢私下里将事情串联好,谋划好,把利益都算计清楚,才拿到桌面上来。
      他们总说,这是规矩!
      以前自己也这么觉得。
      可是,两年前爱妻苗春华告诉自己,这种规矩不好,不是正经规矩,是什么潜规则,应该改变,应该开诚布公,应该将事情拿到明处,说一说,抖搂抖搂,都扯开了才对老百姓有利。
      才是好规矩。
      自己开始不以为然,不过后来在湖州知府任上的时候,用爱妻教的法子去处理府衙事务,没想到用起来是又快又好,办的事还极得民心,出台的政策和断的案子让老百姓们交口称赞,自己才暗暗信服。
      要知道,那时候自家的爱妻才不过十九岁的年纪,竟能想出如此道理,可谓天才啊!
      想远了。
      高秋实迎着岳父的目光,想着爱妻灿烂的笑脸,不再躲闪,不再迷茫,朗声开始:“老公公,诸位上官,当此大赵危难之时,陛下龙体欠安,不便亲自处理朝务,然西线新败,家国不稳,此时此刻,微臣冒死谏言:请速立国储,定军心安民心......”
      “放肆!”苗珪涨红了一张老脸,用手哆哆嗦嗦地指着高秋实,气得说不出话来,那晃动的手指和颤抖的双手,让大家伙都替他担心,这老爷子怕不是会步万岁爷的后尘,也中风了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文武纷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