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5、招聘 ...

  •   很快唐炽就把使女签字画押的薄纸送到李远寒家人那里,只是字迹模糊,还带着难闻的油墨味儿,肉眼可见是拓印版。

      李姐夫一张脸拉的比马还长,虽然知道此事错怪了唐炽,依旧咽不下胸中恶气。心里回想着夫人的话,越来越不是滋味。眼看着唐家从面临分崩离析到如日中天,嫉妒的火苗很早就不知不觉燃起。

      “薄薄一张纸能说明什么。”男人随手拈起纸张,撕了个粉碎,往送信人面前一扬,“有诚意的话,就原原本本把那使女的笔迹送来。这年头到处都是骗子,万一唐老板也被蒙蔽,我们岂不跟着吃亏?”

      前来送信的是跟随唐炽十余年的心腹,出前卢欧特地叮嘱,无论对方说出多难听的话,都一定得应下。等回来之后尽数吐露,一定会得到金额不菲的委屈奖。

      冲动是魔鬼,人一旦被情绪左右,极容易造成不理智行为,犯下平时根本不会犯的低级错误。

      “卢老板说了。如果您要见原件的话,得亲自登门。”送信人顿了顿,语气依旧恭谨而谦卑,“当然,为了保证公平,我们老板也会请族中有权威的老人在场。您不放心的话,也可以从扬州带精通真伪之术的高人来,一切费用都由唐家买单。”

      话已至此,李姐夫彻底发泄不出情绪了。嫌恶地把眼前的跑腿轰了出去,又喝完面前早已凉透的茶水,才缓缓起身,找夫人商量对策。

      在此期间,唐炽和卢欧应对课业的同时,更专注于刚刚收购的几家本土纺织厂。国内暂时没有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机器生产的先例,也招不到精通企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所有事情都要靠两位老板亲力亲为。准确的说,所有的财政大权都始终牢牢掌握在卢姓老板的手中,而在实际执行层面,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每一笔订单的装船出海,都是唐炽事无巨细地忙活着。

      几笔大订单同时砸来,卢欧和唐炽不眠不休地连轴转好几日,又昏天黑地睡了一整天,才勉强缓过神来。

      眼见心上人日益消瘦,下颌线越发利落分明,卢欧看在眼里,觉得无比心酸。企业越做越大,如果还要像之前那样去管,他和唐炽过劳死是迟早的事。
      卢欧上辈子曾经联合行业内其他大佬发起过四天工作制的运动,倡导健康工作,快乐生活,也为社会留出更多岗位,达到降低失业率的目的。

      这场改革进行的极其成功,不但得到工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护,企业主被逼无奈实施后也惊奇的发现,虽然工作时长缩短了五分之一,工作效率却得到显著提升,甚至利润比改革前还提高不少。之后众多公司争先恐后开始试行四天工作制,职工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幸福指数在肉眼可见的提升。卢欧也因此得到政府的嘉奖,最高领导人接见,亲自给他挂上金光闪烁的大奖章。

      于是,前经济学家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给了枕边人两条建议:一、暂停扩大生产规模,到年底维持住现有产量就行,也不要接新的订单;二、培养些中层管理人员,最好能由他们亲自挑选和培训,为尽快上手,在此之前得有三年以上纺织生产行业的工作经验。

      唐炽正心猿意马搂着小遗少,幻想着某些不可描述的劲爆场面,最近压力实在太大了。见对方被工作困住心神,只能暗暗叹了口气,顺着话头琢磨起方案的可操性。

      “要求太高,时间也太紧迫,很难寻找到合适人选。”他眯着眼,亲昵地凑到小遗少光洁如玉的脖颈边耳语道,“还是我自己来管比较踏实。”

      “不行。”涉及专业,向来脾气软好说话的经济学家也倔强起来,“再这样下去,总有你我变成三头六臂也管不了的地步。你平时总跟我说,想漂洋过海,亲自去欧洲看看,是不是像教材中描写的那样高楼林立,汽车轰鸣,夜晚街道上会亮起电灯,视线比白昼还要清晰。还说要带我去喝法兰西酒庄中珍藏数十年的白兰地,再去英国女王的白金汉宫旁散散步,跟戴熊毛帽的士兵开开玩笑,原来都是诓我。”

      说到这些,唐炽心中也饱含愧疚。自从跟小遗少正式交往,对方也跟自己一样,压力巨大,忙得不可开交。脸上一点点少年气的婴儿肥也消散地无影无踪,白皙的皮肤下,优越的骨相一目了然。

      他搂紧怀中人,沉沉叹了口气,“不谈其他,就你方才的条件,放眼我知道的,也只有厂里干了许多年的女工能够满足。可她们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更不懂机器生产的精髓,多半都已遣散回家围着婆婆和锅台转了。难不成咱们也要亲自培训?”

      虽然卢欧从来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帝造人的时候早已为每个人安排好天赋和缺陷,只看是否有机缘巧合能够挖掘。却也没打算把之前打发回家的女工培养成管理人员,毕竟着个年代,妇女们抛头露面极不方便。她们也没有破釜沉舟抛下家庭献身于事业的概念。

      “咱们可以公开招聘。”卢欧伸出水葱似的手指,点了点唐炽的鼻尖,“既然你没有合适人选,咱们就花钱登报,在杭州和上海公开招聘。明确优厚待遇和发展路径,扩大寻找范围,总能够找到的。”

      卢欧只可惜这年头没有猎头着个职业,却到处都是贩卖妇女儿童的牙婆。招几个普通的中层管理人员都得广而告之,还要亲自培训才能上手。

      极有行动力的唐老板在一周之内就联系上了钱塘日报的编辑部,用了大半个版面刊印招聘广告。与此同时,卢欧也以自己和唐炽的名义在上海注册了家公司。等到合适时机,就将丝绸后端销售业务转到公司名下,与他和唐炽彻底分割开来。下一步他还打算对养蚕缫丝以及桑叶供应环节设置防火墙,最好得是独立法人。只可惜这年头还没有保险一说,经济学家只能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确定大致方向,如何实施还得根据现有条件慢慢研究。

      登报后不到一个月,很快有十七八个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前来应聘。各个都说自己接触丝绸行当许久,之前有开店做生意的,也有之前的养蚕大户,只是因为家道中落,房子和地都被抵债,才沦落到替人打工的地步。

      唐老板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只是初步面谈就淘汰了一小半,不过也奉上可圈可点的车马费给人家,毕竟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卢欧在听完唐炽对应聘者的描述,只是微笑,并未多话。识人方面,他深知在象牙塔待了半辈子的自己没法与唐老板相提并论。

      “你打算给人开什么工资?”经济学家手里捧着图书馆借来的英文漫画册,眉目舒展,漫不经心地问。
      唐炽摇摇头,“既然日后要帮着管工厂,自然得高点。就按外国银行的实习襄理开薪水如何?”

      卢欧放下书,狠狠拍了几下巴掌,“唐善人也太大方了些,干脆我也不当股东了,来给你打工如何?”

      “别闹。”自知说错话的唐炽一下子涨红了脸,“早就说好了,但凡涉及到钱,你这个投资人可以一票否决。这样吧,等人招过来,到时候工资怎么算,什么时候涨薪都由你决定,我绝不插嘴半个字。”

      卢欧带着困意哼了一声,算答应下来。
      远在扬州的李远寒正被关禁闭,毕竟惹出了冲天祸事,又不能明目张胆找唐炽算账,这个名副其实的始作俑者就成了全家人严密看管的对象兼出气筒。

      在圣安的时候,李远寒总觉得日子难捱,不但要遵循教会学校固有的清规戒律,还得应对内容繁杂的课业。等回到家,被禁锢在后院小小厢房中,跟着先生学习四书五经千字文,早晚如启蒙生般在姐姐眼皮子底下诵读默写,才明白之前在上海的生活简直舒适如天堂。

      “你姐夫最近忙,所以让我看着你。”李大小姐手持一柄宽大戒尺,威胁性地敲了敲桌面,“你老老实实背课文,别总想着找人递信出去。不可能放你回上海,更不会再许你出门胡混。”

      李远寒吓得慌忙表示没有出门的心,还说先前找下人送信只想跟昔日同桌告个别,毕竟当初不明不白被揪回扬州有失体面,想必同桌的小遗少也为自己担心。

      面对弟弟稚嫩单纯的面容,李大小姐连声冷笑,说卢欧与唐炽即将自身难保,不可能分出精力给萍水相逢的同窗。

      李远寒简直难以置信,印象中同桌和表哥合伙做生意之后一直顺风顺水,不但前期投入的巨大成本很快收回,还在租借的瑞士洋行中存下了价值不菲的美金。就算一时遇到麻烦,也不至于到自身难保的地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5章 招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