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卷 ...

  •   初秋的季节,天气微凉。长盛街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季一度的锦缎大选在今日举行。
      百姓站在路两旁,都你推我搡地探着脖颈,挤着身子往里看。
      由皇家御龙步轿代替皇帝走在最前边开道,朦胧的金丝绣花帘笼罩在四周,里面供着的天禅丝绸若隐若现,领首的是锦蜀司的掌事太监。
      掌事太监将拂尘一甩,后面络绎不绝的各个车队紧跟其上,生怕一个不小心被挤了出去。
      每到这个时候全城各地的商铺都将自家最好的锦缎拿出来评选。
      近年来城中最好最大的锦缎商铺,那得属若微堂。若微堂在锦缎大选连续几年蝉联榜首,从那以后便是声名远播。
      其他的商铺也不甘示弱,每一季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许这一次可与之相较一番,拔得头筹,之后便可为皇家提供私家锦缎丝绸。
      若成为皇家御用进贡商铺,那可是金权两得。

      掌事太监见周围人越来越堵,离承德院还有几条街,示意侍卫赶紧清道,别耽误行程。

      远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吸引了长盛街上所有的人。
      那掌事太监眯着眼向远看,只见一个铁甲银衣的戎装男子驰马急速冲了过来。身后似乎还跟着一群小兵。

      “让开!都让开……”戎装男子策马扬鞭的手急忙勒紧缰绳,大喝着试图驱散这些百姓。
      可那急冲的马儿来不及骤停,只堪向前俯冲。
      处在前面的百姓惊恐着赶忙退避三舍。
      掌事太监也顾不得御龙步轿了,只来得及往旁边侧开,摔倒在地。
      戎装男子与抬轿子的轿夫眼看就要相撞,他身子一侧,与轿夫们侧身而过,打马穿进了小道。
      身后几十个士兵也跟着拐了进去。

      轿夫们却不可幸免,身子一弯腿脚一颤,将轿子向后侧甩了出去。
      重重的轿子砸向了身后拉着锦缎的马车。轰隆隆的,砸得彻底。
      一个少女躲闪不及,吓得花容失色,辛亏旁边的女子眼疾手快地拉了她一把,才免幸于难。

      反应过来的少女,看了看早已不见踪影的罪魁祸首,脸色有些难看。
      那掌事太监此刻也反应过来,起身拍了拍土,不禁骂出了声。
      “你去跟上,看看是哪个兔崽子,如此撒野。”
      听令的小太监躬身追了上去。

      见这一地狼籍,少女蹙眉:“怎的发生这样的事?”
      刚刚拉住少女的女子却不紧不慢地吩咐着身后的几个男子把货清理了,走上前拉过少女说:“绢儿,我去回禀小主,你把备用的货物替好。”
      “我去?”绢儿攥了攥手绢说,“这样的大事,我没做过主,怕出纰漏啊。”
      女子摇摇头说:“无妨,你去吧。”说完,转身走到掌事太监面前,躬身行礼:“公公,我们若微堂会继续参加大选的。”

      女子穿过几条街,路过一茶楼时,见门口停了几辆马车,仔细看看了车上旗标,马上知道了来者是谁,只是心中疑惑。
      她在茶楼门前下马,快速走入茶楼,果然见一六旬老者等候一旁。

      不一会儿,女子便从茶楼走出,上了马车,几经转道,最后在一处种植着竹子的偏僻庭院前下马。
      她提裙上楼,敲了敲最中间的一间门:“小主。”
      门内传来一女声:“进来。”

      梁秋坐在桌前画了一上午的图样,有些疲累,听到门口的蓝金枝唤她,放下手中笔,走到塌桌边,喝了几口茶。
      “你怎么回来了?”
      蓝金枝说:“小主三件事。”
      梁秋看着她,示意她接着说。
      “今天上午,我们的货品,在南城边的长盛街被人骑马冲撞,货品不能用了,我已经让绢儿换好备用锦缎,代替我参加大选。”
      “什么人?”
      她似乎有些口渴,梁秋说:“你先坐下,喝口茶,慢慢说。”
      蓝金枝应声喝了口茶,却没坐下:“不知道,是突然冲出来的,像是个将领,后面还跟着几十个小兵。”
      蓝金枝又接着说:“第二件事是,六爷来了,我回来时路过茶楼,他应该是有事禀报,此刻在茶楼的二楼等候。”
      “嗯。”梁秋说,“第三件事呢?”
      她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梁秋:“这是大夫人托六爷传来的。”

      白色信封,金色的纸笺,正是她姨娘惯常喜爱用的。
      梁秋打开信封,那娟秀中带点劲力的笔触,彰显着信主人的风骨。
      “吾侄,见信如吾。
      姨已到水泊镇,此处事务戎新亦繁,急待处理,方时隔数日才与你写信。一切安好勿念。我不在时,你亦须暖身乐心,努力加餐。
      那事尚未有眉目,仍需等候。
      与你待重逢。”
      落款是个黑色的蛟龙。

      梁秋放下信,静待了片刻。便吩咐蓝金枝:“你先让大福派人去查查今日那个横冲直撞的人,随后跟我一起去见六爷。”
      “是,小主。”

      梁秋沿着二楼的走廊,拐了两个弯,进入了一个隐蔽的书房,简单的书房简洁明亮,除了桌凳,就剩个书橱,上面放置了几本书。
      蓝金枝过去推开书橱,里面有一扇门,她打开那扇门,又一间书房出现在了眼前。
      两人踱步进去。
      出了书房门,就是茶楼的第二层。

      这茶楼和梁秋住的庭院其实是一块地皮上的同一个房屋。
      只不过这偌大的地皮被梁秋一分为二,前边做茶楼,通邻人市闹区,生意便利;后面做自家别院,环靠青山花圃,生活隐蔽。中间隔着一堵厚墙,在二楼设了个暗门,可以直通。没几个人知道,也不经常使用。为掩人耳目一般正后门互相绕着走。

      六爷正在坐在二楼偏厅等候,见梁秋进来,忙起身行礼。
      “六爷,不必如此。”
      六爷起身,梁秋与他一同坐好,“不知六爷,此来所为何事?”
      “六爷,小主,”蓝金枝说:“我去看看茶。”
      蓝金枝出门后,六爷说:“知道小主不便走动,冒昧见小主,还请见谅。”
      “不碍事,我这防人的法子本来也是防着外人的,”梁秋说,“六爷直接说即可。”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年迈老者声音低哑,“前段时间不是告诉小主,我身体大不如前,想要退居幕后。
      梁秋点点头。
      “就想为小主找个可以继承的新掌柜。”六爷纠结着说,“可候选人有两个。”
      “原来六爷是拿不定主意,”梁秋笑了笑说,“来找我出主意来了。”
      六爷却没笑,可见确实是难以言喻。
      他叹了口气说:“本来这样的小事,不必麻烦小主,可是,我实在是应该避嫌。
      “一个是我的小儿子,一个是刚来没多久的小伙子。”
      梁秋明白了。
      “六爷,此事我来做主。”
      此时蓝金枝命人端了茶进来。

      梁秋端着茶喝了几口,说:“六爷,是何时收到了大夫人的信?”
      “昨天晚上。我这一收到信,就忙给小主送来了,一刻也不敢耽误。”六爷问,“大夫人信中说了什么?可有什么事情?”
      “没事,”梁秋放下茶杯,“她一切安好,您放心。”

      梁秋的姨娘,也就是大夫人,她早年间去世的丈夫,家族的管家就是这个六爷。
      六爷自从跟着大夫人以后那是忠心耿耿,之后对梁秋也是“爱屋及乌”。
      他听到大夫人安好,自然也放下心来。面色担忧渐渐褪去。

      六爷想到她们娘俩,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不容易,忽然感慨:“凭着大夫人和小主的经商头脑,若为男子,定可安邦固国,开邦治世,何至于在这茶楼里隐姓埋名,还时不时要防着小人迫害……”

      梁秋只是淡淡一笑:“六爷,这些我早已想开,只须尽力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求自己所能求得的一切,这样便不辜负自己。”
      那些不能做的,不可求的,都是枉然。

      天色渐渐沉了。
      六爷起身告辞,梁秋跟蓝金枝两人吃完午饭,回到庭院,坐在圆桌边商量事情。
      听楼梯间有人说话声。
      梁秋说:“你去看看。”

      绢儿从承德院急急忙忙赶回,正巧跟往里走的大福碰了个满怀。
      蓝金枝停在走廊,倚着栏杆,往下俯瞰:“怎么了?”
      绢儿和大福皆抬头看。
      “回来了都,快上来吧。”

      天气微凉,绢儿跑得面颊潮红。
      大福也是呼哧带喘。
      梁秋左右瞅了瞅说:“你们,谁先说。”

      “小主,小主,我先说。”绢儿面上藏不住事,看样子是新鲜好玩的。
      大福此刻打断了将要讲话的绢儿:“绢儿姑娘,还是奴才先说吧。”
      以往作为大管家的大福一向很沉稳,这次却出乎意料。蓝金枝说:“你俩不要争了,总都得说,小主等着呢,大福,你先说吧。”

      “哎,”大福往前买了几步开始说,“小主,您让我查人,我查出件大事。”
      梁秋看他,他顿了顿说:“前方战事,败了!”
      梁秋心头一跳,几人面色凝重。

      我国因地貌微小,常常是以和为贵,每年都会与其进贡大量珍品,以求安稳平泰。
      可几个月前,不知具体缘由,郑国突派使臣来我国主动求和亲,放言道:若不从,则开战。

      之前为了国家,本国历任国主会有和亲的政策,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这次,国主不仅不同意大动肝火,竟扬言要打败郑国。
      两国战事因此而起。

      当时,梁秋得知的消息不多,于是觉得应该再等等看,并未做太多事情。

      如今看来,不管为何,这以卵击石的戏台早晚搭不下去。只是她没想到这戏唱得如此之快。

      梁秋急问:“那领兵的总指挥杲应辉大人如何了?”
      “听说是被毒箭射中,”大福叹息,“死了。”
      “什么?”

      “啊,”绢儿吓一跳,“那小主,我们赶紧逃吧。这都要兵败国破了。”
      梁秋走到窗边关上刚刚北风吹开的窗户,安抚道:“不会。”
      她转身,见那摇摇的烛火,眼里似有化不开的惆怅:“只要同意和亲就行。”

      “可小主,”蓝金枝若有所思,提出疑问,“若同意,早就同意了,何必等到今日呢?”
      梁秋摇摇头说:“具体缘由我们只能猜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