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今年的粮食长的很好 ...
-
看着粮仓中堆满了交上来的粮食,知忆心中不得不佩服,君九漓颁布的很多政策都是利国又利民的。
北国百姓如果也能享受此政策,生活也会蒸蒸日上,但是北国毕竟是战败之国,南平国家政策短时间北国都不会享受到,还要向南平缴纳更多的赋税。
南平的士兵占领北国,甚至有着敌意,说不定战场上战死的南平国士兵,凶手就是北国百姓的家眷。
所以短时间内,北国百姓都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每当知忆这样想的时候,就恨不得立刻回到北国,带领着北国的将士将那些人给赶回去。
“大人,这些粮食,三成送往边疆战士手中,三成送往京城粮仓,其余的则继续放在禹州,作为边疆战士的储备用粮。”王时说着便打开那些粮食给知忆看。
知忆上前道,“王大人,分配的很是妥当。”说着知忆伸手在粗糙的麻袋里抓出一把米粮,新收的粮食散发着稻香,莹润的米粒微微泛着光泽,颗颗饱满诱人。
“今年的粮食长得很好。”知忆不禁道。
“皇恩浩荡,百姓都得陛下庇佑才能风调雨顺,有着丰收之年。”王时滔滔不绝的说道。
知忆真是觉得这人这是八面玲珑,好听话一套一套的,知忆正色道,“王大人准备用什么方法将粮食运往边疆和京城?”
“回禀御史大人,还和往年的一样,一部分用推车,还有一部分用人力背。”王时道。
“王大人为何不改走水路呢,用推车和人力,需要大量人力财力,且白天赶路晚上休息,也耽误行程。若走水路白天晚上皆可行进,也可以减少大部分人力体力。”知忆道。
王时想了想道,“御史大人说的极是,可是若走水路,禹州的官船只配了不到十艘,怕是不够。”
“可以让禹州船匠造些船来运粮用。”知忆提醒道。
“禹州的船匠是不少,但是造船需要三月有余,大量官船一起造的话,可能要更久了,恐怕要等明年才能实施了,还需要得到朝廷的允许,再拨了银子才可以开始进行造船。”王时说道。
“这个简单,可以把京城的十艘官船借来用,而且刚好我要回京,顺便就乘船带着这三成粮食向陛下复命了。”知忆将手里的米放回麻袋中。
“如此甚好,只是此事还需向陛下请示。”王时可不想当这个多事的人,他一向不给自己找麻烦,哪怕事情有更好的选择,他还是中规中矩的照着以前的方法做,万无一失。偶尔送礼贿赂对他来说也是官场上少不了的人情世故。
“此事不必担心,我会向陛下请示。”这种快速的运粮方法和省银子又省人力的好处,相信君九漓不会拒绝。
当晚知忆便修书一封,让信使送往京城。
君九漓拿到那一封信的时候,心中似是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层层浪花,那没有心的知忆,总算是愿意主动给他写信了。
打开信一看整篇信的内容都是公事公办的口气,没有一句问候关心的话语,更别说想念之类的情话。
君九漓空欢喜一场之后,恨不得撕了手中的信。
他就不应该对知忆有期待,他发现知忆真是个木头,他所做的一切他根本一点都不懂!
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还是根本不想跟他有任何关系?
想到这一点,君九漓心中一紧,他也许根本就不想懂。
君九漓不禁大手用力握紧,那白色的纸张被他的力道攥得皱成一团。
良久之后,君九漓恢复了冷清,看着知忆的请求,京城官船运粮的要求以及好处,他权衡了利弊,最终应允了下来。
数日后京城的十搜官船抵达禹州,王时惊讶知忆居然这么快就得了陛下的同意,看来知忆在朝中是非常受陛下器重的,他心里打着小算盘,一定要想方设法拉拢住知忆。
船只停靠在禹州运河岸边,船上陆陆续续的下来士兵,那些人齐齐给知忆和王时等人行礼,“各位大人好,我等是陛下派来帮助运送粮食的,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属下去做。”
知忆道,“各位连续数日赶路想必也累了,今天就先休整一天,明天开始帮忙搬粮。”
“是!”船上的人齐声回复后,按照知忆说的下船。
王时在一旁道,“这下好了,有了陛下派来的船只和人力,这次运粮一事肯定比往年效率更高,御史大人这方法让本官佩服,佩服。”
“哪里哪里,也多亏王县令的配合和支持,等我回京禀明陛下,定不会少了王大人一份功劳。”知忆说道。
王时眼前一亮,“那真是多谢御史大人了。”
王时没想到知忆会帮他邀功,他心中无比感激,只要自己的名字在朝中有了名气,那进京为官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他觉得上次送知忆的美女他没要,定是没有合御史大人的胃口,这次得想办法送点别的。
知忆收到王时送来的一个精美的雕花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枚鸡蛋大的夜明珠。
那珠子皎洁圆明内外通透,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知忆合上盖子,对王时道,“王县令这是何意。”
王时满脸堆笑道,“御史大人来禹州一趟,长途跋涉辛苦了,这是王某的一点心意,还望大人笑纳。”
王时小心的观察着知忆的脸色,他不知道知忆是不是那种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官员,但是从上次送他女子可看出,他并没有出面喝止这种行为,说明对这种送礼的行为不是仇视的。
正当王时觉得知忆不会收他的礼时,知忆将那精致的木盒合上,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着知忆终于收下了那颗夜明珠,王时终于松了口气,“那京城那边就仰仗御史大人多在陛下面前多美言几句了。”
知忆微微一笑道,“王县令放心,此次回京,王县令的功劳,我定会说于陛下的。”
知忆在禹州逗留了几天,将这些粮食登记在册,又监管着将三成粮食运往边疆,待到运往边疆的粮食出发之后,知忆这边也将三成粮食装到船上,准备运送回京。
满载着粮食的数十艘官船从禹州出发,顺着运河开始往京城行进。
秋季的微风抚着水面,激起阵阵波澜,碧绿的水面,倒影着官船上宏伟的龙头,润泽的红色船体被倒影在水中微微泛光。
两岸的芦苇干枯发黄,不断的被微风拨出簌簌沙沙得声响,岸边偶尔几个簇拥的枫树挂满了红色的枫叶,好似一团燃烧的火焰。
知忆站在船头,秋风带起他的发丝擦过脸颊,那感觉痒痒的,他伸出白皙的手指将那乱飞的发丝捋于耳后。
他一身素衣,素白的衣衫加浅青色的衣襟,因为不在京城他不用穿官服,发髻也不用疏得平平整整,只是随意得扎起一个半扎发,额前的刘海修饰得他脸型柔和了几分,看起来清新俊逸,气质超凡脱俗。
此时。
水中浮起一团黑影,一个黑衣蒙面人破水而出,用轻功飞上夹板。
知忆看着突然冲上来的黑衣人,往后退了一步,并未出招。
那黑衣人拿起手中的长剑,一个猛刺。
血液飞剑。
锋利的白色剑身刺进知忆的腹部,素白的衣衫瞬间被染红了一片。
那蒙面黑衣人没想到会刺中,双眼惊讶的睁大,愣了几秒后猛的抽出剑。甲板上其他士兵看到御史遇刺,纷纷抽出腰上的剑,开始和这命黑衣人撕打起来。
知忆捂住自己的腹部,剧痛使他有些直不起腰,他大口的喘着气,冷汗顺着额头一滴一滴落下。
正在这时,水底黑影不断聚集越来越多,一个个全部从水中冲出,陆陆续续得都落到甲板上。
船上的士兵看到这等情形,有些不知所措。
“你们是什么人,这是官船,你们也敢劫?”一个侍卫喊到。
只听一个好似领头的黑衣人大笑两声道,“管他官船民船,想要路过此地就要留下买路财!现在你们缴械投降,大爷我兴许还能饶你们一命!”
士兵们心知肚明,若真这些粮被劫了,他们也就没命活了。
士兵们也不废话,出手开始和黑衣人打起来,刀剑无眼,不一会儿便又血迹撒在甲板上,触目惊心。
打斗中有黑衣人被打落入水中,染红一片河水,随后重伤的人缓缓从水底浮起。
还有穿着盔甲的士兵,被打洛水中挣扎着想要上船却被船上的黑衣人一剑刺入水中。
打斗进入白热话。
知忆看着打斗的人,忍痛站起来,拿起旁边的掉落着带血的剑。
这时陆遥川从另一只船上赶过来,他脸颊上带血,气喘吁吁,像是一路打斗极走过来的,他站到知忆身边护住他道,“大人,你没事吧?”
他说完便看到知忆腹部鲜红一片,“大人,你受伤了!”
陆遥川眼神泛起怒火,“是哪个不长眼的伤了你!”
知忆缓了口气有些虚弱道,“我没事,这一剑没有伤到要害,我死不了。”
陆遥川看着眼前的黑衣人,他满身愤怒走过去狠狠一脚将其踹入水中。又挥起剑柄狠狠打向另一个黑衣人的后颈出,那人立马倒地不起痛苦哀嚎。
看着乱打一气的陆遥川,知忆赶紧上前,抓住他的胳膊道,“陆遥川,快住手!”
知忆狠狠的给陆遥川使了个颜色。
陆遥川咬了咬牙,住了手,“大人,我们先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