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对牌 ...

  •   白琼方进内室,便被惊到了。倒不是这满屋子的药味儿惊到了她,而是嫡母崔氏的脸色比起昨日来还要苍白上两分。

      且双眼泛着乌青之色,眼睛也不似往日那般有神了。孔圣手嘱咐的安心静养,看来无论哪一条崔氏也没有做到。

      白琼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嫡母往日最是要强,便是娘家家道中落,也没让她在人前露出这般神色来。

      内室里不见二姐白珩,白琼心下明了两分。

      走到近前却不提这茬儿,只对嫡母请安,“女儿给母亲请安。”旁的多一个字也不提。也许崔氏自家也不想提,白琼也做个体贴人儿。

      崔氏一脸病容,也未强笑道,“琼姐儿起来,我有话要说。”白琼依言起身,被崔氏拉到身边坐着。

      握着白琼的手,崔氏轻轻拍了拍,“我知道你是中用的,眼下我是理不了事了,暂且交与你打理。挽春,取对牌来。”挽春应了声是,白琼愣在当场。

      不是,这个剧情不对啊!怎么突然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了?!白琼先前跟着崔氏理过家务,知道有对牌才能做事。

      可府里老太太还在呢!便是崔氏不能掌家,也轮不到她这个排行最小的姑娘插手才是。纵不交给老太太,也有二太太在呢。

      “太太……”白琼面上便露出些许迟疑来。

      崔氏一眼就看出了白琼为何迟疑,继而道,“也不是教你掌了满府的中馈,还有老太太在呢……”

      白琼心下松一口气,这样才对嘛。

      不过崔氏接下来的话又让白琼提起心来,“只是咱们院里的事,你得先担起来。”熙和堂,也算是半个侯府了。

      崔氏话里压根儿就没提丈夫宣宁侯和亲女儿白珩,这是打定主意教白琼管家。宣宁侯自打娘胎出来就没沾过这个,小时候有亲娘打理后侯府,成家之后妻子崔氏顺理成章接过中馈,宣宁侯愣是一点儿家事没过过手,这一位是连家中有多少产业都不知道的。至于白珩,更是以这些俗务为大忌,看一眼都嫌脏的主儿。

      府里丫鬟背过身都叹二姑娘是个好命的。有太太操持着,一辈子也不必为这个操心。翰墨、侍书哪一个都是管家的好手。若放到一般人家里,早教柴米油盐磨平了性子。不愿意沾染俗务?一家子等着张嘴吃饭,哪里还管这些个?

      听崔氏这话,便知她是再无精力管家的。

      “你也不必怕,我已与侯爷说过,教挽春和周妈妈相帮着你理事。实在有拿不准主意的,只管回了我就是。”说得这几句话,崔氏面上神色更白一分,竟微微咳嗽起来。

      白琼忙端过挽春捧来的百合莲子羹,侍奉崔氏用了半盏,心里还在想着事儿。

      明儿是端午,惠国公夫人必是要下帖子请崔氏赴宴的。眼下的情形,崔氏只宜静养。这话该怎么回,也得细细思量才是。还有各家的回礼,虽说置办了大半,但还有几处需要细看。

      宣宁侯府是月初放例钱,因惠国公太夫人的寿辰耽误了,这两日也得发下去。还有各处庄子的出息,铺子的账目,府里的采买事项,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琐碎费神的。

      如今崔氏被迫撂开手不管,幸而指派了挽春和周嬷嬷给白琼。不然这一府下人,白琼一个姑娘家,又怎么指使得动?

      既接下了这事儿,白琼便力求不出差错,安安稳稳地管到嫡母痊愈。

      白琼和崔氏商定,白日里她便在熙和堂旁边的花厅理事,又向崔氏讨要了十余个健壮仆妇。虽则侯府近年来一再裁剪人口,这上面却是没有大动过的。崔氏想也没想便应了,五姑娘既然开了这个口,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么也要表表态才是。

      后白琼又去见父亲宣宁侯,提出要陈管家也一同帮着理事,宣宁侯也很痛快地答应了。

      而做完这一切,白琼并未急着理事,而是让周嬷嬷将嫡母近来的手札拿与她看,最好是与各家夫人的往来书信,拣些不大要紧的来看。

      虽不明就里,但夫人已然将家交给五姑娘当,周嬷嬷便依言照办。

      待细细看过后,白琼一边吩咐挽春预备笔墨,一边让抱夏将给惠国公府的端午礼单取来。

      周嬷嬷在一旁瞧着,心里却拿不准五姑娘是怎样想的。直到白琼停笔,也没有一个人贸然打扰。

      在白琼察看礼单时,挽春在一旁轻声道,“回姑娘,给惠国公府的节礼是夫人一早预备好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再添减什么。

      而这时候抱夏将府中对牌取来,奉与白琼,“禀姑娘,这便是府中对牌,夫人命我交与姑娘。”对牌只有巴掌大小,看材质应该是檀木,虽只有巴掌大小,却透着一股沁香,经过时光的浸染愈发清幽。

      牌上上书宣宁侯府四字,分阴文牌与阳文牌。而抱夏拿来的却是侯府总对牌。这就是说,崔氏虽未明言让白琼掌家,但却已经将管家之权移交给白琼。否则,何须将总对牌交与白琼?总对牌能支使满府管事,打开各处库房,不可谓不重要。

      白琼接过对牌,轻轻拂过对牌表面,只对抱夏道,“太太可有旁的嘱咐?”丝毫不提为何是总对牌。

      抱夏也只回这个问题,“太太说教姑娘安心管家便是,旁的事无需烦心。”这便是很信任白琼的意思了。

      不一会儿,便有管事媳妇进来禀告,“回姑娘,惠国公府的管事媳妇来送端午节礼,并邀夫人明日过府。”按说这种时候各家都是自家过节。奈何如今崔氏二姐妹有结亲的意思,惠国公夫人自然要在婆婆面前多提一嘴宣宁侯府。

      白琼颔首,“将人请进来。”后又对周嬷嬷道,“烦请嬷嬷将此信送到母亲那里,请母亲过目,若可,再拿回来便是。”周嬷嬷应是。先前还疑惑五姑娘写的是什么,现下倒是能知道了。

      内室里,宣宁侯正陪着妻子。

      崔氏清醒之后立刻封锁消息,并没有让自己晕厥的消息被传扬出去,为的就是保全女儿。侯府的仆役也不全都是嘴上不把门儿的,知道这样的事一旦传出去,最先遭殃的还是他们这些伺候的。

      眼下宣宁侯虽然惊怒,但也不会真把气撒到女儿身上。妻子如何看重长女,这些年宣宁侯都是看在眼里的。崔氏从来都没亏过女儿,可也正因如此,才导致了今天这个局面。

      崔氏也知道女儿性子有些拗,这些年愈发沉醉诗书之中。等到她想改的时候,却发现已然来不及了。

      “兰娘这孩子只是让诗书左了性子,许过段时日便好了……”崔氏苍白着脸,还是在给女儿说好话。

      宣宁侯望着妻子叹道,“希望如此,你且安心歇息,孔圣手说了,静养为宜,旁的事便不要操心了。”这便是为何崔氏一提让白琼理事,宣宁侯立时便同意了。

      崔氏心内喟叹,她如何能不操心?只是这话不好对丈夫言明罢了。

      宣宁侯想的是这个女儿的性子被惯坏了,这时候他倒是想起了宫里的大女儿,一时不知该如何面对妻子,索性沉默。

      崔氏想的是,这一回错过郑琚,又要在哪里去寻一个这样妥帖的女婿?总不能教女儿一辈子不出门子,或者做个在家的居士?便是她愿意养着女儿,也照管不到自己闭眼之后。

      凡事也没有那么顺心遂意的,若宣宁侯府仍在鼎盛,便是养一个不出门的姑娘也不是什么大事。而眼下的情形,若不出门子,那些产业也陪送不了,只能由侯府打理,姑娘得的,也不过是每月那点儿例银。

      且崔氏最明白女儿的性子,非得是惠国公这样的富贵之家,且婆婆不挑儿媳妇理的人家。不然哪家的婆婆不要儿媳侍奉?难道婆婆叫儿媳管家,她还能推了去不成?

      若是嫁到一般人家,侍奉公婆,打理庶务,哪一件不是儿媳妇该做的?若夫君再是个官身,则出门与各家夫人交际应酬也是不可少的。单是庶务就能教白珩皱了眉头,再不用提出门交际什么的。

      崔氏也只能为女儿打算,好不容易这才挑了个郑琚出来。又是亲戚,家境又好。且郑琚本人的性子也好,不至于欺负了自家女儿。崔氏看中郑琚的一点还在于,别看郑琚是快弱冠的年纪,身边儿连个通房丫鬟都无,也不往烟花柳巷去,在一众贵胄公子哥里,是难得的洁身自好。

      当初灵华真人虽曾言及郑琚完三灾之前不能近色,但一般的勋贵子弟哪里会将这些放在心上?这年头哪家勋贵公子还没个交际?游猎之后再去听个小曲儿不是很正常?

      可郑琚愣是一次也没去过,惠国公夫人也不必用这个哄骗族妹,宣宁侯府又有什么好教惠国公夫人贪图的呢?便是白珩那样的性子,若非她是崔氏的女儿,惠国公夫人都不会让这样的儿媳妇进自家大门。

      想起族姐惠国公夫人,崔氏又是一阵头疼。她都与族姐议定了,今年就将婚事定下来,等明年开春就成婚。这可让她怎么和族姐开这个口……就当妹妹没提过这茬儿?

      正当崔氏内心煎熬之时,周嬷嬷带着信来了。

      崔氏还以为是白琼遇到了什么麻烦事,这才特意让奶娘过来一趟。等周嬷嬷说完,崔氏才意识到是自己想岔了。

      看完信上内容,崔氏对周嬷嬷微微颔首,“就照五姑娘的意思办。”崔氏眼下也没有精力应付这个,加之又想躲着点儿惠国公府,于是顺水推舟道。

      “琼姐儿果真心细如发,家事交与她,我便安心了。”这是在对丈夫宣宁侯夸赞白琼。

      宣宁侯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点过头后,又叫心腹小厮进来,再从身上取下一枚小印,“将此物送到五姑娘那里,教她只管便宜行事,不必事事都来请示。”到底是支持女儿还是心疼妻子,也只有宣宁侯自家知道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对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