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 33 章 ...

  •   “私盐的事,盐事司难不成毫不知情?”
      “昨夜我接到消息立马赶去御书房,前脚刚踏进御书房,后脚盐事司的严大人就到了,哆嗦着跪在地上,整个人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说着他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那看来,他是知情咯,说不定还收了钱的。”
      “收没收钱不知道,不过这严大人说,今年官盐售量远不如从前,腊月时节因为腌制食物官盐更是供不应求,可今年销量却远不及去年的五成。他以为是因为年初时的灾情导致百姓今年都没有条件再腌制食物,所以才导致销量下降,再加上年关将至,便将此事压了下来。”
      “不对啊,”我皱皱眉头,“洪灾的事确实影响大,但事实上其他州府生活依旧,照我看,其他州府还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都城的资源压力,对于供给的食物最好的保存办法就是腌制。这么一折合下来,全国的官盐售量确会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至于如此之大,且不同州府情况不一样,绝不是这般普遍性的情况。”
      他挑挑眉,笑着看我,然后说:“对啊,连你都想得到,严大人从事盐事司的工作十余年,怎么可能不知道?”
      我总觉得他说的这句不是什么好话。
      “不过——”他话锋一转,“他的事暂时没空处理了。最近我都会很忙,你且乖乖的,莫要惹事。”
      我向来又乖又怂,哪里会惹事。
      我不想再理他,抱起乖乖就回了屋,一面在脑海中复盘整个案件。
      禹国虽水系众多,但都是淡水湖,所以官盐的来源依旧以海水为主,混有少量井盐。但是海盐每到一个码头,都有官府的人检查验货,如果私盐是从海边来的,除非他们有极为高超的隐蔽手段,否则买通每一个码头的人实在不太可能,所以这些盐是井盐的可能性要更大。但是目前已有的井盐在盐事司都是有名有录的,不可能作假,除非是又有了新的盐矿井,但是制作盐的详细工序只有朝廷掌握着,没提纯好的盐容易出事,那私盐的事就不至于以这种啼笑皆非的方式暴露。因此自主发现盐矿井的可能性实在不大,更可能是有人无意中发现报给官府,被严大人压了下来以谋取私利。既然墨珩并不很在意他,那说明他也不过是替人做事罢了,可如今被京兆尹翻了出来已然打草惊蛇,那幕后之人必然已经警觉,多半是抓不到了。那么接下来墨珩的精力就要放在搜查盐事司,问责相关人员上,那么那个盐矿井呢?说到底找不到盐矿井,幕后之人没查明,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走了一个严大人,还会有无数个严大人出现的。
      这么说来,那个出事的清风阁,或许是唯一突破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