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红尘 ...
-
十六七岁,是最为狂傲也最为自卑的年纪。
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看透了这世间一切的真相,觉得自己已经看破了这红尘种种,没有什么事物值得追寻和留恋;另一方面,我却被这红尘俗世所羁绊,考试失利、同学失和、父母唠叨,都会让我烦恼许久。
现在想来,那个年纪的我哪里懂得什么红尘纷扰,我根本还飘在云端,没有真正来这世间走上一回。
小学时,觉得班级里一个男生读书好,人也长得好看。懵懂无知的年纪,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不过是在合适的场合,努力多跟人家说几句话罢了。
小城镇里读书的孩子,来来往往就是那么些人,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往往都交织在一起,随便说上一嘴,保不准都认识。
很多年后,我去高中同学读的大学里玩儿,又再次见到了那个小学时略略喜欢的男生。他依旧是当年清瘦的样子,甚至没有我高了。他已经认不出我,我也没有主动说话。一笑,淡去。
初中时的同桌,是个浓眉大眼的男生。我那时候渐渐近视了,却还憋着不肯佩眼镜,于是经常看不见黑板上的板书,转而抄同桌的板书。我不记得我们当时是否聊得来,又或是否说过很多话,只是坐在旁边就突然觉得开心,上课前大家起立时偶尔手指相碰吓得赶紧分开。
我们大概只同桌了一个学期,就调开了座位。他的新同桌是我初中是极为要好的女生,于是我时不时就找个理由凑了过去,下课时硬是和他们坐在一条板凳上聊天。
后来班级里就渐渐有了传言,说我暗恋那个男生。传到我耳朵里时,我先吓了自己一跳。我确实是个随着自己心意做事的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外人看来是明摆的“喜欢”。
有一回学校开运动会,他报了什么跑步的项目,成绩不佳。几个女生凑在一起,见他过来,随口调笑说他跑得太慢,我混迹其中,只好随大流笑着。他气得抬脚踹了每个人一脚,唯独漏过了我。于是大家又转而调笑我,你看,他是不是喜欢你。
我性子里的冷酷和无情,在那一刻显露无疑,我对自己说:“绝对不能再让这种传言继续下去。”
于是,我不再往他那边凑了,也不再和他说话。
三年的初中时光飞逝而去,我们都考上了镇里最好的高中。高中并不同班,忙于学业的我也无暇顾及旁人。偶尔在操场上见过几次,却形同陌路。
再后来,我们不在一个城市上大学,不在一个城市工作,十几年都没有联系。
前些年,初中的同学突然联系起来建了微信群。看到他名字的那一刻,所有的记忆又蜂拥而来,我不得不承认,当年对他确实是那种“初恋般的美好情感”。我们在群里随便说了几句,竟有好事的同学又起哄起来,原来,谁也没有忘。
初中的同学会,我从未参加。
当年与我极为要好的那个女生,读书却不怎么好,我上了最好的高中,她去了卫生职校。高中那三年我们抽空还会见面聊天,她跟我眉飞色舞讲她的职校生活,被枯燥题海淹没的我则总是暗暗羡慕。我离开家乡出去读大学后,前两年还经常写信联系,这回轮到我跟她眉飞色舞描述我的大学生活。终于有一天,她的来信里写道:你说的这些,我其实不大懂。我们渐渐成了不同世界的人,也渐渐不再来往。
那时候我读书很好,我的脑子里只有考上最好的高中、离开家乡出去读大学。我并不懂得很多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初中的同桌,后来正儿八经会面了一次。
彼此都已过而立的年纪,带着各自的爱人、孩子,聚了一回。
倒没有想象中的尴尬,大家都很坦然。我心里清楚,大家不过就是同桌了一年的情谊,罩着那青春岁月的朦胧幻梦,彼此有个了结罢了。
高中时并没有遇到觉得一眼心动的人。班级里男生很多,乌泱泱一群,大多数三年来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那时候我发了满脸的痘,人又开始发胖,自己都嫌弃得不得了。繁重的学习之余,我忙着看漫画、看武侠小说,沉迷在二次元的世界中。
上了大学,脸上的青春痘似乎一夜褪去,人也瘦了些下来。
大二时和几个朋友一起组漫画社团玩,又一个男生闯入我的视线。那是个艺术系的学长,个子高大,留着长发。我心中被一撞,却始终不露声色。那个学长是有女朋友的,而且会早我毕业,家乡又跟我离得十万八千里,无论从哪点看都不是合适的对象。我保持着欣赏的距离和他在社团中相处,看着他毕业离校,从眼前消失。
过了很多年,当年漫画社团的朋友建了微信群,彼此又联系上了。他已经是个中年发福的大叔,在小城市中从事不上不下的设计工作。他应该对我已经没了印象,我也没有在群里说话。
大二时我谈过短暂的恋爱。现在想来,那都不能算恋爱。不过是无聊时想找个伴罢了。那个所谓的男友,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骨子里那种冷酷无情时不时散发出来的气场,使得周围的男生根本不敢轻易接近我。那个男生胆子倒是大,接近了过来。我的情绪其实还在那长发的学长那儿,为了让自己不过分臆想,于是就把接近过来的人留了下来。
而我始终不快乐,我不能想象今后几十年的人生,会和身边的人在一起。
勉勉强强半年,我主动提了分手,彼此都松了一口气。
大三大四时我沉迷于互联网。那时候的互联网刚刚兴起,少年少女们还在聊天室中相识、聊天。
我在表面上是个性子很冷、不擅言辞的人,而我却有着不错的书面表达能力。我在聊天室中迅速结识了一群人,彼此聊着喜欢的动漫画。我在动漫期刊上发表单幅漫画、发表漫画评论,甚至有了一小群粉丝和崇拜者。
网络隐藏了人性中的弱点,放大了人性中的优点。我不过是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价值和认同,却不想又惹了几次事端。
有个男生不远千里来找我,我跟他若即若离,后来也不再相见。有个男生站在宿舍楼下大喊我的名字,也幸好他从不认识我,使得我淡定从宿舍逃走。有个男生我见过两面,彼此似有好感,却碍于不在一个城市的现实,我决然离开。
在临近毕业时,我已经在互联网的红尘中来来回回,感觉自己走了几生几世那么漫长。
那时候我上了一门第二专业的课程,每次都坐在教室最后面,从不与班级里任何人交谈。我一个理科专业的学生,却去了文科的第二专业教室里坐着,本身就是一个异类。
最后几堂课,老师要求相互合作,不得已便和旁边一个男生搭了档,做了几回作业。后来那男生约我出去看电影、吃饭,我也没有明确拒绝。但他真的表白时,我却一口回绝了。
我甚至记得那天是个雨天,我们撑着伞,面对面站着。我对他说:“我不能和你在一起,因为我心理变态。”
那些年我看了很多阴暗诡异的动漫画,我时刻感受到内心的阴影无处散发。如果是个懂动漫的男生,对于我的戏言,可能一笑就过去了。然而那个男孩子并不明白。他坚持不懈联系了我一段时间,我始终不理不睬,他终于不再找我了。
那个夏天,我离开了大学校园,一脚踏入了真正的红尘。
“红”者,是世间的种种诱惑,是追求与欲望,“红”即“世间”。
“尘”者,是世间的种种烦恼,是放不下看不破。
我在尘世间有太多的念想,又如何放得下、看得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