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番外2 ...
-
圣芈二十五年的上元灯会,贺明景提前四日便递了邀函给卫乐倾,卫乐倾收到邀函后便欢欢喜喜挑选襦裙去了,前几日刚收到好友林思昼赠的一对赤色茶花金络钗环,如今也派上用场了。一直到上元灯会的当夜,卫乐倾在长乐街的糖人铺,远远瞧着一袭暗红刺绣长袍的少年郎负手朝自己走来,金竹玉冠束发,越发衬得少年郎剑眉星目、意气风发。卫乐倾那时就想着,这么好看的少年郎,一定要嫁与他做夫人才不亏。
“最近怎么老爱出神?” 贺明景不知何时已走到卫乐倾面前,微微俯身,正对上她的双眸,剑眉一挑,开口说道,“走了,带你去猜灯谜。”
卫乐倾回过神来,面颊阵阵绯红,不敢再想这些羞人的事。
二人并肩走着,来往的人多了起来,挤挤攘攘的,贺明景便放慢脚步,朝卫乐倾身旁走近一些,伸手在她肩后半护着继续向前走。
数十盏灯笼挂在酒肆门楼,老板大声吆喝着,许多年轻姑娘和郎君不由得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卫乐倾也不免被吸引了去。
“喜欢哪盏?”贺明景停在低头问她。
“左起第二盏,那对鸳鸯好看。”卫乐倾欢喜地指着那盏绣有彩色鸳鸯的花灯。
“小丫头还知道鸳鸯了。”贺明景低笑,却也是指着那盏鸳鸯灯让老板出题。
小丫头面颊上又沾上了点点绯红。
“客观您听好,落花流水鹿清笃。”
不知为何,贺明景听完后便不自觉地咳了一声,许久未作答。卫乐倾有些不解,“你猜不出谜底么?”
贺明景有些磕巴:“咳…我猜出了,谜底是青梅…竹马。”
卫乐倾闻言,面颊上还未消退的绯红直直蔓延到耳根去了,整个人跟熟透了似的。
“恭喜客官,答对了,这灯便是你们的了。”老板笑着递过花灯,卫乐倾接过,道了声谢便飞快转身走了。贺明景也有些不好意思,只得不远不近地跟在她身后。
不知过了多久,贺明景才开口道:“阿倾,下月初七你的生辰,我已为你备好及笄礼了。”
卫乐倾转身,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星光:“当真?又是什么好物件?”
“到时你自会知晓。”贺明景卖了个关子。
“罢了,问你自是问不出什么的。”卫乐倾满不在乎地摊了摊手。
贺明景笑着摸了摸她的顶发,她的小丫头就快要及笄了,真好。
三月初七,卫乐倾的十五岁生辰。
看着院子里早早送来的琳琅满目的贺礼,卫乐倾却一点不感兴趣,她只想知晓阿景会送什么。
没让她等多久,贺明景便提着食盒和一个木匣进了院子。
卫乐倾欢喜地迎上去,一脸期盼的看着他。
“食盒里装着我娘亲手做的梨玉糕和糖酥,她特地嘱咐我让你尽快吃,不然凉了伤脾胃。”贺明景走近,微微笑着提起食盒,放在面前的青石桌上,打开食盒顶盖,端出两盘精致的糕点。
“好香啊,伯母有心了,待会我便去前院谢过贺伯母。”卫乐倾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梨玉糕尝了尝。
两三块糕点下肚,卫乐倾满足地舔了舔嘴角,贺明景接过瑶见手中的方帕,替她擦了擦沾了糕屑的嘴角:“小馋猫,这一盘都是你的,吃这么急做甚?”
“糕点好吃,又是伯母的心意,我自然得卖面子!”卫乐倾有些羞,随即又理所当然起来。
“都及笄了,再这么胡吃当心让京中少年郎看笑话!”贺明景笑着恐吓她。
卫乐倾撇了撇嘴,反正她是要嫁他的,别人的想法与她又有何干。
不过,这些不害臊的话,她可说不出口,只得讪笑着问他木匣里装着什么。
“打开看看?”贺明景不答,只笑着看她。
她被少年炙热又亮丽的眼神看得有些脸热,低头摸过那个木匣,轻轻打开。
竟是一只精美的镯子,上面还用金丝线镶着色润浑圆的粉白珍珠,与十五岁的年岁着实相配,小女儿家的娇俏与精致尽显了。
卫乐倾见一眼就欢喜得挪不开眼,戴上后更是爱不释手,当着瑶见和遥知的面儿,在贺明景面前转了好几个圈,惹得贺明景笑着打趣:“行了,阿倾若是喜欢,以后每年都送一只。”
卫乐倾挑眉:“那不行,明年得换个花样!”
“好,小寿星说什么就是什么。”
皇后娘娘的懿旨到时,卫乐倾与贺明景正巧从后院走到前院,于是二人连忙跪下听旨。
“皇后娘娘恩典,卫氏小女,聪颖雅静,悯善淑德,特赐城郊露华山庄作及笄之礼,余下金钗一堆,金项圈一只,绣花赤鸳鞋一双,玉牌一只。”前来宣旨的是陛下身边的禇公公,脸上挂着和善的微笑,走上前将卫乐倾虚扶起来,说道:“姑娘请起,皇后娘娘还说,愿姑娘生辰喜乐,平安顺遂。”
卫乐倾有些红了眼眶:“有劳禇公公,替我多谢皇后娘娘。”
午宴过后,卫乐倾有些百无聊赖,正想从小姐堆里偷溜出去找贺明景,却见他已径直朝自己走来。
“走,带你去看梨花。”贺明景伸出手,微风轻扬他的发梢,眉眼都是温和的笑意。卫乐倾忽的有些看不真切。
不等她回答,他便牵着她的手走了出去。直至上了马,她才有些恍然:“我们就这么走了?”
“答应你的,带你去看漫山的梨花。”贺明景环住她,轻扯马绳。
“可我阿爹阿娘…”卫乐倾有些犹疑。
“怕什么,我阿娘知道就行。”贺明景带着些笑意,“顺道带你骑骑马,坐稳了。”说罢便忽地拉紧马绳,马儿扬蹄向前奔,吓得卫乐倾直往贺明景怀里躲。
随风一并扬起的,还有少年明朗的笑意,和少女难以忘怀的悸动。
在漫山的梨花林里,阵阵风吹来,梨花朵朵落下,落在她的发,他的肩。
“许个愿罢。”贺明景抬手摘掉她发顶的那片梨花,柔声说道。
“那我愿阿景岁岁陪着我。”卫乐倾笑得欢快。其实她想说的是,愿阿景岁岁平安无忧。
“那我愿阿倾年年得偿所愿。”贺明景也笑得欢快。其实他想说的是,愿阿倾年年欢喜胜今朝,他更想说的是,他的姑娘长大了,很快,他便能娶她了。
贺明景今年十九,在军中已跟着贺父训练了四年有余,阿倾生辰后,他便回了军营。八月,在岐山一战中,第一次领兵便大破敌军,直斩敌军元帅首级,回京复命时陛下大加赞赏,称他年纪轻轻便是将帅之才,便即刻封了个副将,小贺将军的名声也就此响誉大楚。此后接连数月,贺明景一直往返于军营与京中,卫乐倾见他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可她依旧等着,她想着嫁与威风凛凛的小贺将军,每每想到做将军夫人的样子,她也会害羞地捂住脸,任凭遥知瑶见那两个没心肝的丫头笑弯了腰。
可贺明景似是很忙,连她十六岁的生辰也来得急匆匆的,送了一件蜀锦做的桃粉襦裙便又匆匆离去。临走前,他低头望着她期盼的眼眸,只一句:“等我。”卫乐倾轻轻点头,眼里的不舍差点把他淹没了。
这一别,便是七月又五日。卫乐倾每隔五日便去升云寺替贺明景祈福,从春日到初秋,从梨花又开了满山到落了一地金黄,直到听闻他凯旋,紧紧悬挂的心才又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