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一惊二觉 ...


  •   村外有座兰若寺,寺里有两个和尚,一个瘦瘦高高,法号一惊,一个矮矮胖胖,法号二觉。

      两人总有一半时间是在云游,所以寺里并不热闹。

      一惊二觉的师父是主持,很老很慈祥,会做法事也能看病,很受村人尊敬。老主持圆寂后,由他们继承衣钵,其实也无甚好继承的,唯有一颗慈心罢了。

      师兄弟受教于一位师父,性格却迥异,一惊人很沉默也不爱笑,大大的眼睛看起来总像是在瞪人。怀有一身好武功的一惊云游在外难免遇到匪盗欺负人,他也总是仗义出手,打的人家至少几天也出不了门。出家人不是慈悲为怀吗?一惊的解释是,打伤坏人也是在阻止他们作恶,少些罪孽。故而落了个侠僧的名号。这个名号不免要被师弟二觉拿来取笑一番。

      二觉人很和蔼,脸上总是挂着笑,有时路过寺庙,隔着寺门就能听到他洪亮的笑声。二觉云游也常遇见坏人,但他不会仗义出手,只会仗义相劝,人家取笑他也任之,要他相求也任之,真是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怎么能任人欺负呢?二觉的解释是,乱世不易,人自相欺,阻止不了他们作恶,罪我来受,他们也少些罪孽。好在回到寺里没有师弟取笑他。

      两人有共同点吗,有的。归寺时常逢村里青黄不接,两人便借辆大车,用化缘得来的钱,到镇上买了粮食一一给各家送去。也因此,修缮寺庙的计划一次次搁置,佛像也渐渐失了颜色,幸好两人云游之际,总有村民自发前来洒扫,不然真要成个荒村古寺了。

      还有共同点吗,有的。两人经文读的不多,在俗家时,识字不多,读书更少,出了家,也只读了不多的几本经书,其余都靠老住持言传身教。听说之前来过一位客僧,与两人辩经,简直是大获全胜 ,可却黯淡而归,改了法号叫一言,真真是一言也不发了。

      后来闹□□,很多大寺和尚下了山,还了俗,直过了很久,人们才想起一惊二觉来。

      开了院门,却发现两人都已圆寂,火化后发现好些舍利,算来一人正好九颗,村长找来王木匠做了个精致的木盒,将舍利供在里面,埋在了寺门边。

      很多年后,兰若寺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树名就叫“惊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