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鸥鹭忘机 ...

  •   池野有一粮商云三先生。云先生并不姓云,也不教书,不过因为从云字又行三,素好整理些乡野见闻,故而如此称他罢了。

      说来先生平时不拘一格,漫逸洒脱,其人行商以诚为本,昔年又多助农户于青黄不接之时,倒与白云有几分吻合,真是可轻可薄,可厚可重,可积聚成雨润泥石,可缥缈散去露晴空,人如其名,确然也。这是前话。

      我还乡时曾拜访云三先生,正见其新录故事,讲的是一老翁梦游奇事,只因年代久远,又是道听途说得来,事实依据已难考证,也只说与诸友权当个新奇趣闻罢了。

      话说池野有一老翁,姓氏不详,素喜琴曲《忘机》中“机止”一段,因以为号。

      其人好雅乐,爱文章,乐善好施,乡人称有古人君子之风。

      老翁偏居李家山下,与虫鸟溪水为邻。此山灵秀,不远于世,老翁宅边有一古柏,苍葱荫郁,茂茂森森,有浩然白光纷洒繁密叶间,从下以望,如见灿烂星汉出于其中。人喜卧其间,物也爱此居。

      时值盛夏,赤日炎炎,老翁得享清福,置石桌,煮清茶,卧软椅,纳凉乘阴于古柏之下,看风云变幻,赏日晞朝露,怡然乐者,不觉入眠。

      朦胧间一声轻呼,老翁睁眼看去,一个布衣青年靠柏而立,身形五官与常人无异,唯头上一对透明触角映射云天,奇幻异然。

      青年拱手作揖:“我名柳柳儿,乃花阴府人,山中寂寥,府中族人有赖先生抚琴得解烦忧,奇日难遇,特以出府,延请先生于家中小坐,聊表谢意。”

      老翁心中半明半昧,还以一揖,随青年前往。

      未几,见一裂纹石壁在前,高大非常,似与天接,中间有一小洞,极狭,能通一人。

      柳柳儿从洞旁一小口处取出两把草编绿伞,递给老翁,说道:“先生,此洞年久,难免有泥石掉落,此伞可保无虞。”

      “嗯,多谢。”老翁接过绿伞,撑开时闻到一股草木气息,只觉清幽宁静,心旷神怡。

      “先生不知,这伞上抹了萤虫之辉,纵在黑暗之中亦能照明。”柳柳儿说着,在前方引路,进了洞中。

      老翁跟上,洞中黑漆,只有前方柳柳儿处有伞光行走,人形蔽去唯闻脚步声尔,不免感叹道:“万物生灵,竟有如此巧思。”

      “我族人畏火,也只得这个法子,为得此火我们与那萤虫一族又多战争,幸得此代主君贤明,几派使者和谈,以资粮互换才止了多年之戈。”

      “是呀,天生资源少而生物多,族群之间又多竞争,若能寻求和解之法,和平相与是最好不过了。”老翁应道。

      洞中蜿蜒百转,行不知几何,又见一洞,上有一匾,正楷书写四个大字:“花阴洞府”。

      再入洞去,始见亮光,便见阡陌交通,俨然屋舍,轩前檐下皆挂一灯,如伞上一般,只因聚多而通明,自成一景。

      府中诸人身形样貌与青年无二,只有服饰差别。

      府中人忙忙碌碌,筑屋者,铺路者,负粮者,见老翁来,皆休事相迎。

      众人相聚到一广场,柳柳儿面向正中一高塔道:“府中主君常年居于此处,只是不便出面,此广场名回音地,先生言语塔中尽能听见。”

      老翁心中正自奇怪,便听塔中传来女声,如春泉过耳,澄澈温柔,:“我府之幸,请得机止先生来此,只是我行走诸多不便,失礼之处,只能在塔中向老先生赔罪了。”

      “女君过谦了,被邀来此,于小友口中便闻女君贤明,心中已是钦佩,如今见府中人和,又得闻清音,是我之幸。”老翁说着朝塔那边行了一礼。

      塔中女君道:“先生过誉了,我族人平日遥闻先生琴音已觉清明,今日得邀先生来此,不知能有幸请先生赠一曲否?”

      “承君赏识,我之幸事,只是来的匆忙并未带琴。”老翁摊开双手摇头笑道。

      “此事不难,我族人都是好琴者,族中亦有古琴。” 塔下一黑衣青年转头向老翁一旁的柳柳儿笑道:“柳柳儿,今天先生来了,可得把你的珍藏带出来也让大家赏赏罢。”

      “哦?阁下藏有好琴。”老翁惊喜,看向旁边的柳柳儿。

      “先生稍候,我去取了琴来。”柳柳儿笑道,将手中伞交了身旁族人,向居左一小屋中奔去,不一会儿便抱了琴出来,身后又有几人帮忙抬了桌椅于广场上置好。

      老翁接过琴,脱去琴囊,见是一把伏羲式琴,木漆螺蜔,红漆面,十三螺钿徽,背有小流水断,龙池上方有“云霄”篆书,原来是唐代雷公斫琴。

      “如此珍琴,能得一见,已是三生有幸。”老翁手抚琴弦朗声笑道:“今日得遇佳琴妙友,盛情相邀,固所愿尔”。

      语罢落座,调过琴弦,先弹《华胥引》,又抚《逍遥游》。都是先圣雅音,一众人听的沉醉,自遨游先圣所叙之境。

      两曲罢,虽则酣畅,却也力疲。

      那女君早吩咐在中央空地上备好了宴席,只见干鲜水陆,无不丰裕。

      老翁识广,柳柳儿与他一众族人亦多有见闻,此间萤灯通明,一时不觉天光几何,宾客聊的兴起,竟连几时醉去也不知晓……

      一觉醒来,日头已落,清茶也凉,山风渐起。老翁收椅入房,读书煮酒,不由想起梦中情景,取了纸笔在桌前写下几行小篆,书罢上榻,枕月安眠。

      清风拂过,明月轻晃,照在纸上,赫然几行:“茶映山水人自醉,醉觅花阴,入得蚁君家中去,且把酒来,且言欢……”

      后记:读此故事之时,云三先生正用磁带放着雅尼所作《夜莺》一曲,彼时院外啼鸟与屋中乐曲相和,念老子曾有“自宾”一说,故记此篇,聊叙幽情。

      按语:《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