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二十六章 闲聊 ...
-
两个人吃吃喝喝,把纪舒卤的那块肉全吃了,陈静怡带过来的那块也吃了一部分。要不是纪舒事前切下来放着,那块也留不住,卤肉的时候放进去的萝卜土豆什么的也全吃了。
吃的肚饱人懒,准备洗锅的时候却发现水缸里没水了。
“我们去抬水吧,顺便消消食。”
两人收拾好水桶。拿个扁担一人一边抬着,就去打水了。
知青点的边上有一口水井。这是以前村里的老井,因为吃水的人太多,再加上村子一直在扩张,所以从老井的水开始供应不上之后,村里就重新打井,而这口老井渐渐也就没认过来接水了。
不过出水少是少,但只是知青点这十几个人用还是完全供的起的。
两人抬着水桶慢悠悠地往外走,迎面撞上满脸怒容的李绣绣。
陈静怡见过李绣绣,那是因为她两个哥哥老是在李绣绣家买咸菜什么的,之前的大酱也是在李绣绣家里买的。
而纪舒认识李绣绣,也是因为买大酱,但最主要的是这姑娘那天还编故事骗她。这让她对李绣绣印象尤其深刻。
李绣绣看见纪舒,抬脚就往这边走。
她实在是被大伯母家人气死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要不是出来了,她都打算在家大吵一架。
纪舒两人还没打水,但看着这情况不由的停下了。一个姑娘怒气冲冲的走向一口水井,总是得看着点的。
‘来找你的?'
陈静怡眼神示意道。
纪舒摇头,才见过两次,她哪有那么大的脸觉得对方就是来找她的。
李绣绣气冲冲地在纪舒面前站定。
陈静怡谴责的眼神飘过来:
‘还不是来找你的?'
“我来找你玩的,方便吗?”李绣绣眼睛通红的问道。
见情况不对劲,纪舒连忙看一眼站在一边的陈静怡,道:“我跟她一块的,方便吗?”
本地人的麻烦,她这个外来的知青可没那么大的能量。
说她冷血也好,见死不救也行,她从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插手本地人的事。不过只是听听牢骚话,她还是乐意的。
李绣绣看了眼陈静怡,道:“可以,我就是想找人聊聊天。”
“可以,可以!”陈静怡连忙点头,她最喜欢听八卦了。
三人合力将纪舒家水缸里的水灌满。陈静怡从家里拿来昨天买的红糖糕,纪舒则将上午陈静怡带过来的大白兔奶糖和桃酥都拿出来。几人围坐在纪舒家的厨房坐着。
因为下雨的原因,外面还是挺冷的,而烧着柴火的厨房就成了聊天取暖的最佳场所了。里里外外的门一关,凳子、小桌子、零食摆上,齐活了。
而原本打算只是找个树洞倾诉一下心里的不满,结果一堆平时都见不到的零食堆着,城里的知青都这么富有吗?
李绣绣看了厨房一眼,一来下乡就能建房的人,因该真的不穷。
她扫一眼桌子上的零食,恳切道:“你们这些东西可没事不要拿出去,村里还有人饿着肚子呢?小心别人眼红,找事。”
“你当我们傻,我们也不是什么人都拿这些东西出来的。再说一个月也没几次这样的机会。”陈静怡拿起一颗奶糖放在李绣绣手里道。
“知道就好。”
她也只是劝解一下,平时她在村里也没听到可没听到知青大手大脚的消息。喔,除了建房。
吃着零食,李绣绣没忘自己来的目的,想到大伯母的打算,那股气又拥上来了。
“纪舒你还记得你昨天见过的我的那个位堂姐吗?”
纪舒脑海里想起昨天那个被打的很惨的姑娘,当时她还奇怪那个姑娘被打为什么不反抗呢?
“什么,什么?我认识吗?”陈静怡插话道。
纪舒小声地将昨天见到的事给解释了一遍,但是隐去了李绣绣说骗她的那段。
等纪舒说完,李绣绣才开始慢慢叙说:
“其实昨天是我大伯母叫我去找我那位堂姐的。纪舒离开之后,我把换亲那家来的消息跟我那个堂姐说了。”
“换亲?”陈静怡疑惑道,她家里基本就她一个女孩,所有的嫂子都是娶进来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换亲这种事。
“嗯。换亲就是你家有一儿一女,我家也有一儿一女。你家女儿当我的儿媳妇,我的女儿当你家的儿媳妇,这样的就叫换亲。
因为互换这样基本收不到彩礼,也容易被人说儿子有问题。所以农村换亲的很少。只有真的是儿子有问题的,才会这样做。
而我大伯母准备让我堂姐换亲的那家就是因为儿子有问题。那是个傻子。”
“这样不会毁掉你堂姐的一生吗?”陈静怡震惊道。她爸妈对她好的很,要不是她被人忽悠着填了下乡的表格,她父母是不会让她来下乡的。
因为下乡无法改变,爷爷奶奶才让两个哥哥陪她一块,生怕她受委屈了。
原来还有人这样不在乎自己的女儿吗?
陈静怡觉得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冲击。
“是啊!你们来这里这么久了也看到一些,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在乎儿女的。”
陈静怡没吭声,纪舒则是清楚的知道这些。
“我那个堂姐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就用石头打断了自己的手。本想着用这样方法来制止。可是,我大伯母认定了换亲的事,哪怕我堂姐反抗也没用。”
几人都沉默了。
纪舒能感受到那位陌生女孩对命运反抗,但现实太惨烈了。哪怕是她们这些旁观的人,也能感受到那无法抵抗的绝望。
“就一定得换亲吗?不换不行吗?”陈静怡难受道。她无法想像她要是落到那个境地,她会怎么样,逃跑?抵死反抗?
这一刻,她有些茫然。
纪舒则是在回忆小说的内容。她不记得书里有提过这一茬,那么肯定是没有反抗成功,那么那个女孩就是接受了那样的命运。
“她反抗父母了之后又能去哪,再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反抗的了的。”李绣绣闷闷道。
几人再次恢复沉默。
纪舒则是在脑海里回忆,她记得这个年代好像就有规定说,父母不得干涉子女结婚的自由,结婚必须是双方自愿的结果。
如果真有的话,她记得这会是有妇联的,结婚前找机会上妇联去告,那么这桩婚姻基本就成不了。但是父母以后就不会容下那个女孩,村里的闲言闲语也会有。如果单独居住的话,村里的闲汉,妇人的嘴,都会是危险。
但不这样做的话,就得面对一辈子给一个傻子当媳妇的命运。如果生不出孩子的话,更惨。她记得曾经见过一个新闻,有一家娶了一个傻子媳妇,因为一年没有怀孕,活生生将那个媳妇给虐打致死。那还是二十一世纪,一个以文明标榜的时代。
两相对比,不管怎么选是惨败的结局。
“我以前听人说过,父母强迫的婚姻是不成立的。”陈静怡建议道。
“那样做的结果,就是我堂姐成为一个孤家寡人。一个孤女在村里会怎么样你们知道吗?你以为是你们知青?”
面对李绣绣的反问,陈静怡无言了。
但纪舒却从知青两个字想到了一个可能。
孤女在村里最大的危险就是安全问题,而知青点人多,男女都有。内部不起哄的话,基本不会有安全上的问题。
知青点的知青是下乡的,但这并不代表着被父母抛弃,相反有的知青父母比较富裕,或者疼孩子会经常寄东西过来,那些东西是父母的思念,也是保护,证明离的再远也有人惦记。而有人惦记就像一道保护层,虽然薄,但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平时被村里人嫌弃的知青点,这时确实那个女孩最好的归宿了。当然最好的还是以后找到一个靠得住的嫁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现在人的那种独立,不依附的人格。
但让知青点得知青承担不属于他们的危险,是不是不太合适。
“让她住知青点吧!”陈静怡道。
“知青点?”李绣绣疑惑道。
“是的住知青点。以后有机会再找一个好点的嫁了也行。不过这件事得知青点的知青们同意。而且最好事先就沟通好。”陈静怡解释道。
纪舒没动静,她依旧觉得不合适。
“不麻烦知青点得知青了,我家也能提供一个住得地方。只是我之前当局者迷了。”李绣绣笑道。
通过跟她们聊天,她知道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心里的郁气尽去,这会整个人都变得开朗了不少。
“绣绣,你跟堂姐关系真好啊!”陈静怡叹道。
“不,由己及人,我只是看不惯这种做法而已。”
李绣绣站起身,笑道:“我今天先走了,下次我也请你们这样吃。”
“再见。”纪舒微笑道别,通过今天的接触,她算是喜欢上这位李绣绣了,是个能处的。
“下次聊啊!”这是听完八卦的陈静怡。今天又听道新的八卦,还能找到了解决方法,而且几个人一块围着吃吃喝喝,聊聊天,她喜欢这样的方式。
“再见。”
李绣绣离开,陈静怡也跟着离开了,下午的时间还长,她还要去问十哥有没有衣服给她缝。家里对她好,她也要对家里好!
纪舒则收拾好桌椅,她要开始午休了,难得休息一天呢。
天空乌云尽去,露出一片湛蓝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