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评书会—巧识慕梃云 ...
-
白宛柳、余倾宁、小莹一行三人终于来到了这评书馆的店门口,此时的小莹累得气喘吁吁。
“小…阿不,公子,咱们终于到了。”
白宛柳高兴地点点头,转过头与一旁的余倾宁说:“余姑娘,这便是我先前与你说的评书会,你既然如此爱好文学,那这里,我猜便会是你喜爱的地方。”
余倾宁点了点头,望着门口这用红木雕刻成的牌匾,对着一旁的白宛柳道:“公子所言甚是,红木雕刻而不选用华贵的牌匾,店外也能闻见檀木香,那注定是文人墨客所好的地方。”
白宛柳望着余倾宁点头,笑了笑。
“余姑娘好眼力,既然如此那就随我一同进去吧,我常来这里听书。”
余倾宁微微颔首淡淡一笑,随同白宛柳走了进去。
一来到馆内正厅,便可见台上一名评书先生讲得头头是道十分投入。馆内的听书人个个坐在台下的圆形小木桌前,有的手里端着清茶微抿;有的不知在写着什么;有的也听得十分投入,听到一些精彩的地方捧腹大笑…馆内氛围十分有趣。
白宛柳对着小莹和余倾宁道:“我们快些入座吧,来的应是有点晚了,再不入座先生就要讲完了。”
说罢白宛柳便拉着小莹和余倾宁走入宾客区…余倾宁见到白宛柳拉着自己的手,心里翻起一阵涟漪,情愫暗生。
…...“白公子,许久未见,您可终于来了。”一旁端茶的小贩说道。
白宛柳摆了摆手,道:“您观察地倒是仔细,麻烦您上来3壶好的清茶;还有就是,你可知这评书先生此时在讲何书呢?”
一旁的小贩听后点点头,又道:“应还是在讲国子监祭酒之女白宛柳,说来也巧,此女与您一个姓,却是京城的第一奇女子。”
白宛柳心里一阵思绪,心想:“今日竟未评书,而会讲我?倒是有趣。”
一旁的小莹倒是坐不住了,“公子,不如我们还是先回去吧,这...”
白宛柳想了想,说道:“不必,我们这不也要陪着余姑娘吗?况且今日评书先生未讲书,而是在讲这奇女子…嗯,有趣,不妨听听。”
余倾宁听到白宛柳如此所说,害羞地低下了自己的头。过了一会儿,清茶也送了上来。
此时的台上,评书先生又开始讲起了奇女子。“刚才已与诸位讲述了这奇女子的诸多事迹,不知诸位有何要问?”
台下的评书人们又开始了谈论,不知何时冒出一个听书人说道“您说的这奇女子我们都未曾见过,就算见过也不知她是何模样,芳龄几何也未知。”
白宛柳微抿了一口清茶,期待着评书先生下一步如何说…
“奇女子自是有奇的地方,据我所知,国子监祭酒所住之地并不在京城之地,而是稍微偏僻一点,此女子活泼,据说性格刁蛮,非等闲之辈,但却样样精通。”
评书先生说罢抹了抹自己胡须。
一旁的小莹坐不住了,悄悄地靠近白宛柳,在她的耳边道:“小姐,这评书先生不就是在诬蔑吗?您何必受这种委屈呢?”
白宛柳嘴角勾了勾,小声道:“无妨,外人如何看我我不管,想必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信的。”
小莹听白宛柳这样说,也不在说什么了。
而此时另一边传来一个温文尔雅的嗓音:“先生此言差矣,只是据说罢了,若是假的,您不就传坏了一个姑娘的名声了吗?”
白宛柳缓缓抬起头见那人十八九岁年纪,身着银白色轻衫,头戴冠玉,面目俊美,潇洒闲雅。
台上的评书先生道:“也罢,既然慕公子都这般见解,那我也就收回我之前的话,但各位,这白宛柳姑娘的奇倒是人尽皆知的,京城有如此姑娘是福啊。”
台下的听书人纷纷点头....
此时的白宛柳心想:“慕公子...人还不错。”
身旁的小莹见白宛柳沉默了,便知自家小姐定是疑惑此人身份,便在一旁轻语道:“公子,今日我与你说过京城四大公子,这慕公子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同您一样出身书香门第,现在应是在国子监读诵研究吧。”
白宛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望着那坐在最里侧的慕梃云
——圆桌前,少年此刻正在低眸饮茶,香茗升腾起的白雾轻抚着他的眼睑,让那双深邃的眼眸变得迷蒙了起来,他似是与周围的听书人隔绝...
而那慕梃云似是感觉到了白宛柳的目光,放下茶杯,朝白宛柳拱了拱手。而此时的白宛柳才看清,他的眼底干净得近乎透明,如水晶般纯净通透。不由得看出了神,过了会儿,白宛柳莞尔一笑,方才朝慕梃云回拱手,便继续望着台上了...
后续评书先生又讲了许多有意思的文章,引得众人皆捧腹大笑;不知是过了多久,评书会也就散场了,众人互道下次再会,便纷纷离去。
“公子,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府吧。”小莹淡淡道。
白宛柳点微微点了点头,转身对着一旁的余倾宁作揖,轻声道:“余姑娘,天色也属实不早了,不知你是否有马车接送?若是没有,我愿奉陪姑娘你回家。”
余倾宁摇了摇头,淡然一笑道:“公子的好意我心领了,我的府邸就离评书馆不远,但无论如何,还是多谢公子了,余倾宁朝白宛柳行了行礼。
“既然如此,那余姑娘,我就这厢告退了,能结识到姑娘如此女子,是我白某的福气,若下次还有缘遇见姑娘,白某定会好好款待姑娘。”
说罢白宛柳扣手朝余倾宁笑了笑,便与小莹走出了评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