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白宛柳遇见余倾宁 ...
-
“…要说这京城最奇的女子,莫过于是那国子监祭酒的女儿白宛柳。”台上的评书先生说罢打开了自己的折扇拂了拂自己的衣衫。
“为何啊先生?据说这白宛柳虽生得倒是花容月貌,但这京城女子众多,为何单单是她?”
“就是就是”
台下唏嘘声一片,听书人们都纷纷不解,为何不是他们心中所想的女子。
“有个祭酒为爹,何愁那些琴棋书画,不是一生来就容易的事情吗?但奇也不奇在这,反而奇在这白宛柳明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却不爱这些文人墨客所爱,独独偏爱那男子所好的骑射之术,你们说,奇不奇?”评书先生瞪大双眼望着台下的听书人们,
而听书人们都沉默了,过后也纷纷点头,
“这女子果真是奇,京城还真是少有。”
转换视角………
此时的白宛柳正在府上…“哎呀,爹~你就让我出一次府嘛,我保证下次不会再犯错误了。”
白宛柳半蹲在地上,双手扯了扯祭酒白洐的外褂,一头浓密的青丝再配上花容月貌的脸蛋,很难让人移开眼。
“柳儿,我早就与你说过,女子便是女子,待字闺中学会琴棋书画便是本分,你娘走得早,为爹的已经尽力抚养你长大了,能少生一点事端就是极好的了。”白洐说罢便叹了口气微抿了一口茶。
“爹,我知道您的用心良苦,但是你也是知道的,琴棋书画因为有您的栽培我早已精通,我只是想在二八年华这个年龄去追寻我所好的事,也希望您能成全我,我绝不引出祸端。”白宛柳清冽的声调 ,仿佛珠玉落地,不带任何语气。但微微敛起却月双弯黛,看向白洐。
白洐又再叹了一口气:“罢了,柳儿,若你愿去求你所好,我也不再勉强,但望你学成之后能有一番成就,为父便欣慰了。”
“好!我定会不负您所望。”白宛柳抬头对着白洐笑了笑,那笑如同冬日里的暖意春风,使人无法忘怀。
白宛柳得到满意的答案后,盈盈起身向白洐行礼告退,腰上流苏发出细微的碰撞之声,清脆而优雅。
回到房间后,白宛柳换下自己的衣裳,从柜子里拿出自己的“镇柜之宝”一套男子所穿的衣裳。
正准备换上,此时她的丫鬟小莹走了过来,“小姐,你在做什么啊?怎么又换上公子们所穿的衣裳了?况且这时候出府怕是有点太晚了,被老爷发现可就不好了。”
白宛柳信手一挥,高昂起自己的头,两手放在小莹的肩上,信誓旦旦地说:“小莹,这你大可不必担心,我先前就和爹爹说过此事了,爹爹已经应允了我学骑射之术。那既然这样,我为何不能出府,再说你看这天色尚早,要是我来得及,还能赶上去听评书呢!”
小莹见白宛柳如此执着,便拉着白宛柳,道:“好吧小姐,既然如此,那我陪你一起去。”
“好,那你先出去等我一会儿。”
小莹听后立即转身走了出去,白宛柳则继续开始换她的“男装”,过了几分钟...
“好了小莹你进来吧”
小莹闻声而来,见到白宛柳所着这身男装竟不比京城的那些男子所逊色,直襟长袍雪白,云纹玉束冠发,清透美玉系于要将,雅致地恰到好处;只是那脸蛋看上去着实比较白嫩,京城男子少有…
“小姐,您这身男装十分不错,放眼望去那些京城男子,除了那四位公子,还有谁有您这等风姿啊?”
白宛柳听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后,勾了勾眉,用那玉石般的手挑了挑自己的鬓发,淡淡道:“时辰不早了,那我们快些出府吧。”
白宛柳说完这话后就拉上了小莹并拿上了桌上的一袋碎银,冲出了房间。
“小姐,你这是作甚啊?既然老爷已经同意了,我们不应该走大门吗?怎么还是在翻墙?”小莹瞪大双眼疑惑地看着白宛柳。
“这你可就不懂了,这叫训练自己的本领。”白宛柳故作镇定地望着墙外,不看小莹。小莹依旧有点疑惑。
“行了小莹,你就听我的,来,和我一起翻!”
白宛柳一个翻身就翻出了墙外,手拍了拍衣裳上的灰,望着还在墙上的小莹,道:“小莹,你怎么还没下来,是害怕吗?”
小莹瞪大双眼惊恐地看着墙下的地,“小姐,我真的害怕,不知道怎么下来啊。”
白宛柳笑了笑,走上前,“来,我带你下来。”
只见白宛柳一个上前,脚往墙上一蹬,双手提着小莹的手就下来了,小莹已经被震惊到“风中凌乱”了,拖着自己虚弱的嗓音道:“主子…你这啥时候学的本领啊,小莹…实在是…佩服。”
白宛柳拍了拍手,手一挥,走向了前方,道:“这你就不必管了,快走吧,不然赶不上评书会了!”
小莹小跑上前,与白宛柳肩并肩走着……
到了京城地带,此时的天色还算早,许多小贩叫卖着,京城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几乎游走在这条街上。
“小姐你看!那个女子在看你哎!”小莹手悄悄地指着白宛柳对面的那个官家女子,那女子鬓发如云眼脸似花,仙姿玉色,望着白宛柳不时还有点娇羞。
“或许是我着男装实在是风度翩翩吧,竟引得如此美艳的女子为我倾心,罢了小莹,我们快走。”白宛柳手一挥,转身向前走着,小莹也跟在身后。
那女子见状则小跑上前,轻轻拍了拍白宛柳的肩,上前行礼道:“小女子姓余,名倾宁,我见公子着书生衣裳,定是对文学有一定见解。不知公子可否与我做个朋友?我对文学十分喜爱,以后若我有疑问望公子为我解惑。”
白宛柳听后,便有意端着自己的声音,微皱眉头道:“当然可以,我正要去听评书会,姑娘可愿与我一起?”
余倾宁听后想了想,便点了点头与白宛柳一同前往这评书会。
在夕阳的照耀下,三人的背影逐渐消失在京城的街上,渐走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