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回乡 ...

  •   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我下了火车。形形色色的人一排排从眼前掠过,回家的脚步都是轻快而急切的,唯独我是不紧不慢的。我愣了好一会儿,直到站台上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催我快走时我才回过神来。深吸了口气,我拖着行李箱大步走出站口。
      怎么感觉这么疲惫,我暗暗嘲讽自己道:玉轩说得没错,我果真是被惯坏了。近几年回家我都坐飞机,很少坐火车。据说再过一年就可以乘高铁回家了,等高铁开通,我打算以后回家再也不受飞机的诱惑。
      我的家庭算比较殷实,父亲经商,母亲是高中教师,家庭条件比我稍稍差一点的同学都说我是富二代。我喜怒不形于色,从小如此。父母对我甚是严格,不论是个人生活习惯还是为人处世都给我制定了很多条条框框。比如长辈未上桌晚辈不可以上桌吃饭,长辈不先动碗筷晚辈不可以动碗筷,长辈不先离席晚辈不能离席,吃完饭的碗不能在厨房里摆成一排必须要重叠。拜访他人绝不可以空手,即使礼轻但情意必达。甚至连筷子的放置都有讲究,碗上的筷头只能朝右不能朝左。小时候的我常不耐烦这么多规矩,父亲就会严肃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刚出站台口,一辆熟悉而耀眼的白色越野车瞬间引起了我注意。车上下来了我妈和司机王叔——我爸的好朋友,他们欣喜得向我走来,我也高兴地向他们走去,打招呼并上了车。
      我妈仔细看了我一眼,道:“火车上累不累,吃饭了吗?”
      “不累,吃了。”我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儿子家的要吃点儿苦才行。我让我儿子来去都坐火车,不坐火车就坐班车,少在那儿说要坐飞机。你们现在生活就是太好了,想你老汉儿和我打拼事业的时候,一晚晚熬更守夜的,进货啊运货啊的。打劫的都遇到过好多回,我跟你老汉儿俩个拿起个铁坨坨跟到对方打得个毛焦火燎的,身上到现在都有伤疤……”王叔又开始讲述他们的辛酸创业史,似乎生怕我成个游手好闲的不成器的小伙子。我也认真回复道:“叔叔放心,我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学习和工作。”
      “哦,这才要得!你们娃娃听话而且还很上进,你们是咋个教娃儿的,你看你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比起我们这些小学生简直是……”
      我父母都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父亲小时家境甚是贫寒。我外公曾是村人民教师,外婆不识字,家庭主妇。外公外婆有三子一女,大舅和我母亲都考上了大学,这在当时很不容易。在那会儿人们的眼中,我母亲极受人追捧,却偏看上了学历不高家境贫寒的父亲,遭到了外公外婆和大舅的强烈反对。父亲知自身条件很一般,所以奋发图强,造就了他的今天。他说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取了这样一个微信名。后来被我嘲笑,他便苦思冥想该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我把这事儿告诉了玉轩,玉轩笑道:“哈哈,改成‘打不扁的海绵宝宝’吧。”我开玩笑地跟父亲说了这事儿,父亲还真改成了“屹立不倒的海绵”,美其名曰:“海绵,打不扁,还有弹性。轩娃子真是个天才!”
      我爸妈甚是欣赏玉轩全家。玉轩爸妈都是人民教师,和我妈均在省重点高中三山中学任教。玉轩父亲,也就是秦珩周,后到了古镇中学担任领导职务。外界对他们家的评价很高,父母有文化有素质,为人诚信正直,教女有方;女儿聪明上进成绩好。我和玉轩是同校同年级学生,她在全校都是有名的;我妈在家早就说了无数次关于玉轩的事迹,得了多少奖,参加了多少学校活动,当了多少个班级和校级干部。一次初中家长会上,我爸和她爸交谈,言语甚是投机,我们两家人便也多交往了起来,并成了很好的朋友。
      过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三山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