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要拿公主去和亲,惹众怒 ...


  •   廖太尉的总结很全面,在场的人大概也不出这三条意见。

      朱桓桉的赈灾之策,几乎是轻书的原话。这原话也是昨日才说的。朱桓桉一直追问她对于流民有何打算,轻书告诉他开仓放粮,动用军备,鼓励乐捐,最重要的是,削弱前朝遗老的经济实力,从而根本上制约他们……不一而足,他都照搬来说。

      对于廖太尉的话,轻书明显是不赞同的,她不着痕迹地摇了摇头。

      “南才人,你认为呢?”朱桓桉淡淡笑着看向轻书。

      轻书踌躇满志地说道:“我认为,圣上的赈济之举势必收到百姓的好评。太尉所言也不无道理,只是放在当下,显得朝廷过于功利。”

      廖太尉不料她说出这番话,于是追问道:“朝廷素来就是功利的,难不成天子还要饿死在百姓前头不成?”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就有点上纲上线的意思了,轻书也不想退却。

      “天子纵然不饿死在百姓前头,也不能饿死在百姓后头,起码要与百姓共存亡。”

      廖太尉没想到她真敢说,一声沉闷的笑声,看着朱桓桉,似乎在寻求他的观点支持:“呵呵,这丫头……南才人尚且年轻,天子岂能与民相较,不知天高地厚。”

      朱桓桉唇角略微上翘,不着痕迹地噙着笑意:“朕的确打算与百姓共存亡的!所谓万民之上,没有了万民,朕这个皇帝做得还有什么意义呢?轻书,你接着说。”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朝历来有此美誉。且自打我朝拥有了火铳,战斗力已经数倍于前,极大的缩短了战斗时间,也就意味着不再需要那么多粮草。”

      众人一听似乎也有理,轻书又继续说道:“与其让它们在粮仓里发霉发烂,不如腾了出来给灾民,来年还能替换一批新的。”

      “试想两个人打架,原本都是拿刀的,突然一人拿出火炮来,这架还打得起来吗?我朝长期与胡人交手,骑兵暂且不说,就是火铳也足以令胡人闻风丧胆,故而他们大举来犯的几率极小。”

      “再者我也是支持圣上以民为先的,皇帝这个位置,并非只是无限大的权力和主宰生死的快意,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沉重担当。所以太尉大人所说,天子饿死在百姓之前,那是应当应分的。”

      众人听她这一番宏论,几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什么情况,朱桓桉居然不恼。

      赵王的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从轻书进来他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她,一番言论,更是令他刮目相看:“南才人真是女丈夫!”

      事实上,朱桓桉非但没有恼怒,还在廖清霜和关雎的目睹下点头赞许:“此言甚合朕心!这些事本不该在新岁筵席上说起来,不过这新岁也是朕为天子的第一年,故而也是让给位肱骨见证,鞭策朕成为一代明君,名留青史,尔等亦有功。倘若朕有所懈怠,还请各位直言不讳。”

      “圣上英明!”

      “好了,大家举杯共祝,来年风调雨顺,瑞雪兆丰年!”

      朱政端起酒看向一旁的轻书,她乖巧地看着父亲和大哥哥,嘴角噙着笑意,想掩都掩不去,于是也举杯向南宫成父子:“南将军还请多饮几杯,前些日子受惊了!”

      南宫成勉强露出笑意,也举杯道:“圣上开仓放粮体恤万民,为社稷之福。我等蒙圣上不弃,定当效犬马之劳。”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高谈阔论,唯有六公主在那里静静吃着点心喝着茶,拿眼偷偷瞄着冯卓。

      轻书示意朱桓桉看她的神情,满满的少女心事一点也藏不住。

      轻书打趣她:“朱玉少吃一点,当心长胖了没人要。”

      朱玉才发现众人都看向她:“天天把我困在宫里头,还不许吃东西。”

      “外头乱,公主府离宫又远,你尚未出阁,圣上也是为你好。”轻书道,“待你有了驸马,你哥哥自然不约束你。”

      朱玉俏脸羞红,余光又扫了一眼冯卓。

      赵王接着轻书的话说:“是啊,你大哥哥是为你好,不过咱们六公主已是及笄之年,可有了意中人了?说出来皇叔们替你做主。”

      秦王道:“哎,我看玉儿和冯卓就是一对儿嘛!郎才女貌,不如请圣上赐婚?”

      朱玉的脸更红了:“三皇叔、七皇叔!你们哪里像个长辈嘛……”说罢扭头装作生气的样子。

      朱桓桉面有难色:“朕和冯卓一同习武骑射,同是南将军的门生,他自然是上好的人品,只是女真建州部族首领乌里前些日子上书要求娶我朝公主,朕想着也就朱玉的年龄相当,朕……”

      “皇兄!我朝历来没有和亲的先例,你若开了这个口,必定为后世唾骂。”朱玉眼底森然涌出冷意,她没想到对内铁腕的朱桓桉,对外却要拿个女人去定国安邦。

      冯卓本想开口求情,又怕朱玉误认为他有情,也只好避嫌不言。

      “圣上,朱玉还小,不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轻书说道。

      廖清霜良久没有开口,对于朱玉的婚事,她自认最有发言权:“六妹妹,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你身为朱家女儿,享尽皇家的荣华富贵,为朝廷出力也是应当应分的。”

      朱玉冷笑一声:“这么说来皇嫂定是深有体会了?难怪当初你那么喜欢我九皇叔,如今看他倒台,就跟了我大哥哥?”

      廖清霜俏脸上的表情顿时凝滞,她看向朱桓桉,后者端起茶盅掩饰着不自然。

      廖清霜得不到他的支援,只好自己辩驳:“小小年纪胡说什么?分明是南才人和你九皇叔不清不楚的……”

      “住口!”朱桓桉听着两人越说越不像话,把轻书牵连进去,便重重搁下杯盏,呵斥道:“清不清楚朕不知道吗?用你在这里嚼舌根!”

      廖清霜不曾想他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自己难堪:“圣上!你六妹不听劝告去五军营私会冯卓,难道你就不怕把她送去和亲反而坏了事?”

      轻书打断她:“皇后娘娘,你如此编排一个未出阁的公主,未免太过刻薄?她是你的小姑子,不管将来是否嫁去女真,她的清誉都是最要紧的,断不能拿那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往她身上泼脏水,何况五军营里人来人往,即便她去也不过贪玩罢了,未见得是去寻什么人。”

      廖清霜还要说什么,朱桓桉狠狠睨着她,一个深深的蹙眉,令她终于住嘴。

      秦王道:“朱玉自小顽劣些,但也是个有分寸的女子,皇后这么小题大做,实在不是长嫂之气度。”

      朱桓桉脸上下不来,斥责冯卓道:“六公主年幼不懂事,冯统领也该懂得避嫌,否则坏了公主清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话说得有点重。冯卓自幼与太子一起习字,各自拜了南将军为师习武,太子重文轻武,他则重武轻文,二人也算是同窗了,冯卓一向对他忠心耿耿,他也颇看重冯卓。

      听他如此说,冯卓也只好起身认错:“末将知错,那日六公主前来,不过是去看将士们赛马,末将只远远地看见她,并未上前交谈。”嘴上认错,心里却生出些委屈。

      好好的一个春宴,被办成了笑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