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舌战群儒 ...


  •   廖太尉关心的并不是这些流民,不过是廖二的腿迟迟不好,他不忘前仇,一心要和轻书过不去。

      这些天他已经搜罗了不少党羽,罗织罪名,上书说她赈济流民乃是中饱私囊。

      刘桂早在宫里的人前头告知轻书,晋王让她带着账本,必是有关赈灾的银钱让人拿来做文章。

      果不其然,看到廖太尉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轻书已经知道为何被请到朝堂上来了。

      众人只见她纤纤身量盈盈而立,一身淡蓝的棉布素衣,外头罩一个浅灰色锻袄,既不小家子气,又不过于奢华,见了皇上落落大方行礼参拜。

      有不少没见过她的大臣议论:“先前听闻这个三小姐失语失智,许了太子的,南将军本想保全圣誉,要退婚的,却被晋王阻挠。如今看来这三小姐并非传闻那般难登大雅之堂。”

      “哎,人不能貌相,你别看她马屎外面光的,说不定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呢,且看她如何应对吧,廖太尉可没打算放过她。”

      皇上对这个三小姐也没有十分把握,只知道她恢复了心智,与常人无异,若说有何特别的本事,一时之间他还拿不准。

      “南三小姐请起,近日你赈济流民、设粥场修葺民舍,朕都有所耳闻,你一个娇滴滴的闺阁小姐,能有此心胸,已属难得,无奈凡事有利有弊,朝臣们褒贬不一,请你来,也是为文武百官做个解答,为流民一事做个长远的打算。”

      廖太尉首先发问:“三小姐这些日子辛苦了。只是你一个小女子,只顾自己做善事,博个好名声,殊不知给朝廷惹来了大麻烦。京城这样的地方乱民太多,终是隐患,谁知道这些人里面有没有埋伏乱党?不知三小姐是怎么看的?”

      轻书浅浅一笑:“太尉大人锦衣玉食、朱门绿瓦,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还是要多去坊间走走。乱民是一回事,流民又是另外一回事,但凡不饿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到处看人脸子吃饭?您可曾见过缺胳膊少腿的乱党?可见过拖儿带女的乱臣贼子?不要开口闭口乱党乱党的,倘若乱党都这样的乌合之众,岂不是朝廷之幸?”

      “这口舌,堪比言官了!”

      廖太尉冷不防吃了一瘪,岂肯善罢甘休,他使了个眼色,其党羽又追问道:“就算不是乱民,你这样花钱如流水,如同无底洞一般,朝廷的库银早晚也被你耗尽。前几日听闻你从京兆尹府提取了一笔银钱,不知所用为何?”

      轻书早已看清他们眉来眼去,虽不知他是何官位,但一定是廖太尉的喉舌,果然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公报私仇,幸好自己多了个心眼。

      “太尉大人好耳目,不知你的耳目有没有替您打听到这笔银钱用来做什么了?可打听到我一共支取了官银几何?可打听到我何时还回?十月里风已经很凉了,冬天就要来了,流民的临时居所太冷,这笔银钱用来加紧在城南修葺了一处房舍,用以安顿流离失所之人。饶是如此,本姑娘也没打算长久占用官银,腊月底就要还回去,此事有据可查,赈济处,京兆尹都有底子的。”

      她又补充道:“建赈济民舍一则能安顿流民,二则北上的流民也不用再进城讨饭,减少京兆尹巡防压力。那处宅子已经开建,各位大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然看不到银钱的去处。”

      又一人出来问话:“听闻京中的富户纷纷捐银捐物,出手都是大手笔,为何三小姐还需要公家的银子?有什么办法既不使朝廷一味损耗银钱,又能减少流民?”

      轻书闻声抬起头,莞尔一笑:“大人话里有话,臣女不敢当,这纹银捐的是长安城的流民,本姑娘自然用于赈济,可不是拿去钗裙脂粉的花了。银钱一时紧张总是有的,我也说了,这是借,我亲自立了借据的,倘若还不上,我自从腰包里掏出来还。但这捐赠的财物,定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廖太尉呵呵一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甚好!不过口说无凭,三小姐这钱究竟花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啊。”

      MBA的高材生,清算这仨瓜俩枣还是富富有余的,太尉大人,你恐怕要失望了:“太尉也许不知道吧?晋王殿下将这些银子集中到赈济处掌管进出,赈济处有一本账目,此外,本小姐手里也有原始的单据和另一套账目。一应进出银钱财物,一式两份,户部派人核证,每七天对账找齐。非但毫厘不差,本姑娘还贴进去许多脂粉钱。”

      轻书拿出其中的几本账目,还有刘桂手上赈济处对应的账本,分发给大臣们看:“请各位大人过目,原始单据上有乐捐人的签字画押,领取人也有签字画押,以及京兆尹的审核见证。这些人都是有头有脸的,相信也不难找。”

      众人拿到账本一看,两本账清晰明了,总分类目数额也都一模一样,有捐赠物品的,也有库房进出的记录个人签字画押。

      廖太尉呵呵一笑,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三小姐还说这账目是自己做的,据本官所知,三小姐在书塾里厮混过几日,术算都不曾学过。这些账簿动则成千上万的银钱,三小姐可认得全乎?”如果说她在诗词上有些天分,那么这一整套的账本,可就没有那么容易敷衍过去了。

      轻书晦涩一笑,装作被看穿的样子:“太尉大人慧眼如炬,只是我能写如何?不能写又如何?就不许本小姐知人善任,让别人代写一份账目?”

      廖太尉存心要她难看,断断不肯松口:“倘若三小姐不能写,不能认,那么这份账目就没有任何意义,就算心腹之人代写,你又如何能知道是对是错?”

      轻书装作一副委屈的样子:“都听闻宰相肚里好撑船,不想太尉大人的肚里,连个黄毛丫头都容不下?再说了,你又怎知我不能写,不能算?你亲眼见过?”

      廖太尉认得她的激将法,所以断定她不会写:“三小姐勿要顾左右而言他,只说会不会写便罢,来人,笔墨算盘。今日是下官夫人的寿辰,有劳三小姐写一副寿联来。”

      一副纸笔案摆在轻书面前。

      她略作思量,提笔便写:

      时光荏苒,韶华不老;洗尽铅华,岁月静好!

      众人还沉醉在这行云流水的运笔中,一副寿联一蹴而就。

      众人便赞叹:“短短十六个字,且不说寓意深刻,单单这笔力苍劲,气势磅礴,矫若惊龙,不像出自一个女子之手啊。”

      “将军还谦让说三小姐不会写字,这分明是自成一派的好字,今日若是不写出来,岂不是埋没这三小姐的才情,让我等不能开眼?”

      有人悄悄问:“你刚才不是说那些账目都不是她整理的吗?还说人家并不认字。”

      “认得字又怎样?这簿籍上的科目纷繁复杂,收支繁多,她未必懂得。”

      太尉点头称是:“认得字和算账又是两回事,算账和会计又是两回事,三小姐,年轻人不要气盛,谦虚一点好。”

      轻书眼看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便起身围着廖相转了一圈:“不气盛那叫年轻人吗?谦虚,我为什么要谦虚?别说是四柱编报,就是龙门账、四脚帐、天地帐,姑娘我手到擒来。”

      廖太尉随手拿来一本账簿,又请出户部最快的算手,说道:“既然三小姐毫无谦逊之意,想必也是本事了得。这位是户部的郎官,大凉第一算手,你自然不能和他比,不过,若是你的得数和他一致,我们就信你。”

      轻书走到太尉跟前:“廖大人,要不要来一把大的?若是我算得比他快,你辞官归田,若是我比他慢,我永远滚出京师,不再回来!”

      “好!三小姐有魄力!老朽今日豁出去也要开开眼!”廖太尉大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