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少年意气(上) ...
-
杨晚韵举着酒杯,抬头看着上空。
“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就从你们认识的时候说起吧。”
“这件事要从幼时说起……”
—————
太原温氏那时迁府邸,隔壁就是弘农杨氏的府邸。两家也算是故交,而两家的大夫人都怀有身孕,温府上下的人都说如果两家生了个一男一女定是要结娃娃亲的。后来杨家的大夫人常常来串门,杨家老爷觉得太过麻烦,而且两家就一墙之隔,就与温家协商,索性就把那一堵墙给打通,做一个拱门。
大概是这个拱门做好的时候,温家娘子也在府内生了,是个男娃娃。杨家娘子也很欢喜,结果欢喜过头也生了,也验证了温府下人说的话,的确生了一儿一女。只是这个一儿一女是杨家夫人生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温家的孩子叫温倦,杨家的男娃叫杨殊,妹妹叫杨晚韵。
两家因为这个拱门所有事情都是一起做,团圆饭也一起吃。百姓看来都快是一家人了,到了三个孩子该上学的时候,因为三人资质极好,就被提拔进翰林院,那时的翰林院叫英皇书院。三人一直以来相互扶持,迎来了结业典礼,杨殊如愿入了朝堂,温倦心之向往的军营也如愿以偿。而那时的襄国还没有正式开放女子可入朝为官的政策,她被宫内的皇后娘娘看中才学,被召进王宫做了女先生,杨晚韵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家里本来就是不同意的,后来家里面拗不过只能同意。
升平宫———
皇后寝宫。杨晚韵穿着得体,站在殿内等待吩咐。皇后从后面缓缓走出来,“你就是杨侍郎的女儿,杨晚韵。”
“回皇后,臣女是。”
“以后你便跟着本宫学规矩,本宫知你学得快。但有些东西还得慢慢去了解,才能学透彻。”
“臣女谨遵教诲。”
自此以后,三人在各自的领域也成就了一番自以为的霸业。杨殊在朝堂的言论很得圣心,晋升也极快,不就就跟自己的父亲官阶一样;温倦在军营从少尉晋升到了校尉,距离他梦寐以求的大将军位置还差一截;杨晚韵在后宫学的规矩也能灵活运用,在皇后身边也是很体贴入微。
有一日杨晚韵正在给皇后梳妆,那里只有她们两人。“晚韵,你可有婚配?”
杨晚韵没想到皇后会问这种问题,“回皇后,不曾。”
皇后对着镜子笑了笑,“那你觉得我儿怎么样?”
“太子殿下?”
“那日你跟他说话,本宫可是见着了。”
“皇后,那日是因为太子殿下向我问您的近况。并无任何私事。”
“本宫又不是怪罪你什么,只是问问你太子如何。”
杨晚韵放下木梳,选了一对凤钗在皇后头上比划,“太子殿下自然是好,风度翩翩彬彬有礼,对我们下面的人也很是耐心。”
“那就是好喽。”
“皇后说什么便是什么。”
“晚韵,明日本宫就要和陛下去福音寺祭祀。你不用陪本宫去了,你去太子殿下那帮本宫看着他的起居饮食。”
杨晚韵也猜出皇后的用意,但是不能违抗命令,只能遵命。“臣女遵旨。”
第二日杨晚韵拿着皇后的腰牌到太子府,下人也不敢拦着,只能一路放行。
太子姜恒在书案上看着奏折,“太子殿下,外面有一个女子拿着皇后的宫牌闯进来,直言要见你。”
“让她进来吧,母后已经跟我说过了。”
杨晚韵走进来,看见太子起身相迎。
“杨,晚,韵。”
“太子殿下,臣女奉皇后的凤旨来此。想必皇后已经告知您我来此的用意。”
“你要如何?”
“臣女只是来履行职责,剩下的事臣女不会干涉。”
“好,你给本殿沏壶茶。”
杨晚韵马上走到茶具面前沏茶。烫壶、温杯、置茶、高冲、刮沫、低斟。
姜恒接过茶杯,细细品味。“不错。”
“太子殿下,若是没有什么事,臣女就不打扰您处理公务。”
“本殿的公务已经处理完了,今日也没有什么事情,不如你随本殿去城郊。”
杨晚韵犹豫了一下。
“走吧,莫要犹豫了,再晚天都要黑了。”姜恒拉着杨晚韵就走,二人同骑一匹马。
郊外的黄昏极美,二人在田间漫游。杨晚韵走在前面,突然停住脚步。
“真美。”
“你有多久没看日落了。”
“我已经不记得多久了。”
二人站在田间看着日落西山。
“太子殿下,该回去了。”
“不急,本殿带你去看个好东西。”姜恒再次拉住杨晚韵的手,二人奔跑在田间。
二人来到一间小木屋,木屋里面有几个大瓷缸。
“带我来着做什么?”
姜恒走到大瓷缸,揭开盖子。岗子里面的酒香飘散整个木屋。
“这是,芝香酒。”
“快尝尝。”姜恒拿起酒壶。
二人都是爱酒之人,一喝就喝到深夜,杨晚韵有些喝不动了,开始说起胡话。
“我跟你说,我将来可是要做将军夫人的人。所以我要在王宫学好规矩,不然可没人愿意娶我。”
姜恒听到这话,看着醉醺醺的杨晚韵,“你真的想做将军夫人吗?”
“温倦。”杨晚韵喝酒喝迷糊了,看着姜恒自己眼睛却说这是温倦。
“可我不是他。”姜恒抚摸着杨晚韵的脸颊,眼泪情不自禁的落在了她的脸上。“可我也倾慕你许久了。”
“温倦。”杨晚韵紧抱姜恒。
姜恒背起杨晚韵,走出木屋。
“晚韵,我给你讲个故事。”
“好呀好呀。”
“很久以前,一个小镇上有三户大人家,两家各自生了一个男孩,一家生了一个女孩。三户人家住在同一条街上他们三人从小一同长大。后来大家都长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孩跟自己的母亲说她有喜欢的人了,而没有说名字。另外一家的男孩姓陈,他们有意去找女孩的父母说亲,女孩知道了这件事就跑去找了另外一家的男孩。可是那一家的男孩想先考取功名在谈婚论嫁,女孩说,“我喜欢的人是你,要嫁的人也是你。”,后来陈家的男孩知道了这件事,不想让家里面人再去说亲,可是又不想放弃,还特地去找女孩问了这件事。最后得到的答案也是真的,过了两年,女孩和另外的一个男孩结了亲。”
“那那个陈家的男孩呢?”
“后来他们全家迁进京都了,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好吧,我还是喜欢听一些好的结局的故事,不喜欢三个人有一个落单的故事。”
故事讲着讲着就到了温府,姜恒把杨晚韵缓缓放下,敲了大门,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