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不耕不织百谷聚,章台阁内喜相逢 ...


  •   思语的离开,在姬将军的生活中,总感觉缺失了什么。巫山的十二峰依然高耸,大昌的大街小巷,照样歌舞升平,一位懵懂男子内心的骚动,如春日旷野中的野草,在萌芽蔓延。
      真的是:巫山十二峰,外有夜明珠。隐匿在深山,夜夜箫声浓。乱波香流盼,芳草凝甘露。今日瞻丰彩,相思荡归舟。那些常年在山间穿梭的背二哥,内心的牵挂是他们归途的精神安慰。
      巫溪边上大昌,深山里的不夜城。屋角腊梅绽放,屋顶腊肉飘香。冬腊月间,腊梅与腊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才是人间烟火的味道。客栈里,人来人往,各地到这里来巫溪盐场买盐的人、背盐的人、换货的人,都要住店,客栈就是人员荟萃的大杂烩场所。
      要到大昌来的人,有钱无钱,都得翻山越岭,无法逃避艰辛。有钱的盘缠多点,一路上的食品多点;无钱的人,则是遇啥吃啥。无论什么人,都得经受山路的崎岖,忍耐大山穿行的寂寞。高高的山峰上,传来背二哥潇洒的小调:“贫穷路上无人问,富豪深山有远亲。但愿菩萨多保佑,有包柴盐稳稳心,吃顿饱饭沾点荤”。
      谭家墩,是到大昌小镇的最后一道山,看到谭家墩,就看见了希望。“大皇墩,小皇墩,三天不离谭家墩。”各流人等,在对面上山走了三天,回头还看得见谭家墩。山路弯弯,哪道没有十八弯。
      终于到达大昌,田漆匠找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吊脚楼,直接上楼,店小二喊着:田漆匠来了,三楼靠路边那间。楼上店小二回应:看毬到了,莫吼莫叫,给老子脑壳都叫晕了。田漆匠是这家客栈的老顾客,每次出山进山,都住这家,彼此熟悉,玩笑自然就多。好不容易走到大昌,有钱无钱,管他三七二十三都要破例,奢侈地住一回客栈,在客栈的床上长扯扯(土话:身心放松,四肢舒展)地舒舒服服的睡一觉,消解大山里,那短则十几天长则几十天的爬坡上坎,下山过河的跋涉,缓一缓留在身上的疲惫。客栈店小二熟门熟路地,端来热腾腾的盐卤,田漆匠把脚泡在木盆里,一股热气从脚热到头,额头开始出毛毛汗,便又恢复神清气爽,吃嘛嘛香。常年在山路穿行的人,都是精壮人士,他们的脚劲好,容易恢复。
      “王麻子,老样子上菜”。田漆匠吩咐着。这边王麻子喊着“一份苕皮炒腊肉,腊肉放多点;一碗羊肉萝卜汤,一碗山药腊猪脚,三碗老酒。田漆匠的,嘎嘎多点,端到楼上来哦。”
      饭后,田漆匠照例到冉织布的织布店里坐坐。冉织布的店,靠近客栈,地势窄,一面临街,对面是悬崖坎坎,最底层有三间屋子,两边一间买些布匹之类的,也有山人常用的头巾啊,缝好的衣服;另外一间是些山里人日常生活用的杂货,中间是大堂,普通的客人或者过路人,都可以在这里随便坐坐,吹牛喝茶。二楼是精品展示区,三楼四楼住人。冬天,山里天黑早,雾气大,无事的人都是早早歇息。冉织布的店面还没有熄灯,尽管桐油灯灯光昏暗,冉织布还是一眼就认出田漆匠。
      “田漆匠,格老子的,你这回发财了哈,搞到莽着的哦。”
      田漆匠憨厚地一笑,冉织布的茶已经摆在四方木质茶几上,田漆匠坐下,喝茶,他们认识已经有十多年,老朋友相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田漆匠经常将山里收来的生漆啊,五味子啊等山货与冉织布换一些自家需要的比如桐油啊,梭子啊,特别漂亮的土布啊(漂亮的土布,买回去给老婆女儿做布样,她们好照着纺织),进山运气好的时候,收到的货多,还可以给老婆女儿换点银器。
      “漆匠,我这回收到一个玉佩,白生生的,像猪油一样油光滑亮,水灵灵的,安逸得很。关键造型特别漂亮,像老虎又不像,也不像一般圆圈圈的玉佩。你看看。”冉织布从脖子上取下来,油亮亮,还有热热的体温,真的是人见人爱的上等货色。“你说,这是啥子动物,老子叫不出名字。那天,拿来的人说叫什么,什么,我想想哈,什么修,说是招财的。这么好的东西,我又不敢拿给外人看,你晓得的,山蛮子多。”
      “貔貅,这是神兽,只吃不拉,是招财进宝的。”
      “漆匠,你屋那个三姑娘,人才好,嘴又甜,又勤快,唱歌就像山中的百灵鸟。我找个人做媒,说给我家大娃,要不要得?我大娃你看着长大的,配你家三女子也合适。你说呢?”
      “这一趟,我翻秦岭,跑陕西,一年多没回家了。三姑娘认识你家大娃,我回去问一哈老婆和三姑娘,再回信。冉大娃我是喜欢的,人高马大的,力气大,这几年跟着大伙跑山路,喜欢呢。”
      “那我把这块玉佩留到,二天送给三姑娘做聘礼。”
      油灯灯芯“哧溜”一声炸裂开来,常言道:灯盏开花,喜事到家。
      “冉老板,走,去茶馆喝茶,那里人多,热闹,坐在家里冷秋秋的。”
      潘石匠有时也会跟着背夫把盐背到外地,再从外地被一些巫溪稀缺的东西回来。这天晚上,潘石匠要了一壶老鹰茶,特别叮嘱老板泡浓点,独自坐在茶馆的角落,蔫妥妥的(土话:无精打采的样子)。茶馆的一角,有人在说书,说些什么,潘石匠几乎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也有好多人在摆农门阵(土话:闲聊)。
      “潘石匠,你还没回家啊?怎么一个人悄悄咪咪地喝茶哦?”潘石匠没有理睬。
      田漆匠与冉老板走来,一屁股坐在潘石匠的桌子边,店小二立马端来茶水,上茶。冉老板见多识广,田漆匠是胆大心细,看着一言不发的潘石匠,潘石匠焦虑的脸上写满故事。
      “哎,老子倒大霉啦,真的是倒了大霉。”八尺男儿居然眼泪噙满泪水。喝一口浓茶,讲起发生的事情。
      这次出山,遇到棒老二(土话:土匪)。背盐去陕西,几个石匠一起,力大,五六个汉子背了平常十来人的盐,冬月间,腌腌肉的人多,又临近过年,盐的需求量也大,买的价钱也好,换得银子也是白花花、沉甸甸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耕不织,百谷所聚,让人羡慕嫉妒恨。回来时,带来点珍珠项链,翡翠,玉器,一些上等丝绸,以及一些陕西的土特产。在路上,还遇到一队带着大量货物来大昌换盐的穿山甲,他们看我们个个是精壮马汉的,又说的巫溪话,主动与我们结伴而行。哪知到了鸡公山,距离大昌还有百多里时,又遇到一路人马。山高路陡,多点人马壮胆也好。人多眼杂,各队人马相对集中照顾自己朋友。
      走到鸡公山山顶,已是晚上,要下山,路太远,只有留宿山上。但是,山上没有客栈,大家只有各自找平地安歇。这是转山的背夫经常遇到的事情,天为罗盖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大家都在努力赶路,想早一点到达目的地。
      半夜,潘石匠听到悉悉索索的响声。悄悄观察,只见身边冒着几股浓烟,“糟糕,有人放闷烟”,潘石匠屏住呼吸,假装熟睡。在浓烟的作用下,同伴睡得更香。放烟人又悄悄到其他歇息地点燃浓烟。潘石匠趁机躲进附近的矮灌木中,南方不像北方,即便是冬天,好多灌木依旧绿绿葱葱,在夜色的掩护下,是很好的藏身之地。
      第二天,在浓浓的山雾中,潘石匠听见有人吵,“老子怎么被绑到树上啦?哪个龟儿子干的,赶快把老子放下来。”
      “潘石匠,莫躲了,出来。老子晓得你躲起来啦。”看来是遇到知根知底的土匪,没办法,潘石匠出来,只见一群带着恶鬼面罩,穿着大袍的人,密密麻麻,站在山地各处。这身装束,看不见脸,看不见体型,声音也是怪腔怪调的,无法分辨。
      “潘石匠,都说你胆大心细,老子今天考考你,你选择对了,树上的两队人不受伤害,还可以给你们留点辛苦货物;你选择错了,两队人都得死,货物全部交出。”
      “你们三队人,如你所见,两队被绑在树上,一队躺在地上。那边的陕西人,有二十几个,你们这队人加你六个,你说是杀哪一队人?一杆叶子烟的思考,你们还可以讨论。”
      “你们盐场附近的人就是安逸,不耕不织,就像百宝盆一样,什么好东西都聚集给你们。凭什么你们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山里人受穷。菩萨给你们的便宜,我们也分沾点,不能完全便宜你们。赶快哦,老子的刀是不认人的,肯定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快点决定,潘石匠。”
      陕西人说:“我们这队人多,家里的拖累也多,救下我们,得救的人多。潘石匠,救我们。”
      “潘石匠,我们五六个人,几十年的交情,老老小小,哪一家离得开我们啊!你不能不救我们。”
      从功利的观点看,救人数最多的人,得到最大利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陕西队多十几个人,拯救陕西人只杀五个老乡,应该是最合算的决定。潘石匠迅速地思考着。但是,这五个老乡也不能没有生存的权力,既然带有游戏性质,再赌一把,看看能不能多救些人。
      被绑在树上的人,破口大骂带着面具的。
      “莫吵莫闹,先说你们的珍珠啊,翡翠啊等等金银细软的箱子在哪里,老子高兴的话,还可以给你们留点货物,免得这么辛苦白跑路。如果老子不高兴,那就全部搬走。”怪腔怪调的声音,很严肃地说着。“不说,来,先砍一个人的腿。一、二……”
      看着没有商量的余地,领队的人告知土匪,哪个箱子是他们想要的。
      “打开看看?撒谎的话,你们要晓得老子们的厉害。”
      稀里哗啦,撬开箱子,正是面具人想要的东西。“还算诚实。潘石匠,一杆烟抽完了。说,放哪一队?”
      “放陕西人。”潘石匠肯定地说。“潘五娃,对不住了。兄弟们,你们的家小,如果我还活命的话,会照顾好他们的。”
      “还算耿直,潘石匠。”“放陕西人,如果你们陕西人敢耍滑头,下一次十个潘石匠也救不了你们,带上这些土货,一杆烟的时间,滚下山去。”
      还被绑在树上的石匠们,眼睁睁地看着离开的人群。
      潘石匠看着这些蒙面人,他们确实把陕西人放走,明白这些人是针对货来的,并不想杀人。“蒙面兄弟,我们还玩一次。”
      “怎么玩?”
      “还是刚才的玩法。在他们五人和我之间,只能选一组人活下来。这次由你们选,敢不敢?”蒙面人没想到潘石匠反将一军。
      “潘石匠,我出道题,你答出来,我们就和你玩。”
      “好,你说。”
      “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装单不装双,而且每艘船要装一样多。”
      “你不是整死人吗?四九三十六,每艘船四样,不可能一样多又是单数。兄弟们啊,看来我潘石匠救不了你们,你们走好,莫怪我。”
      “哈哈,哈哈,……”传来一阵得意洋洋的笑声,从面罩里面发出来,阴森恐怖,“哈哈哈,哈哈哈”,响彻山谷,带着山谷的混响,听起来诡异,渗人。估计陕西人已经走出危险地带,到山下空旷之处。
      “蒙面人,你看这样装行不行:三十六口缸,是三坨石头,六口缸子;就是三石六口缸,这样用九只船来装,这样每艘船就只装一样,单数又是一样多,对吧?朋友。”潘石匠怯怯地说。
      “那现在,你们怎么选择呢?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能反悔,他们五人与我之间,必需选组人活下来。”
      “潘石匠,算你娃聪明。按照你的救大多数原则,我就杀你。你觉得呢?你还可以选择杀他们?”
      “真的只杀我?”
      “肯定。”
      “我同意只杀我,放他们生路。”
      “好,放他们可以,但是他们每人只能挑选一样最不值钱的带走。”
      活命为大,钱财乃身外之物。其他五人松绑离开。
      蒙面人几把大刀对准潘石匠,潘石匠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地喊道:老娘啊,儿子为了这几十号人,只能这样选择,来生做牛做马再来敬孝。不知怎地,竟然睡了过去,待睁开眼睛,潘石匠的马倒在地上,地上有一摊血,蒙面人早已不知去向,还好,也给潘石匠留了点货。潘石匠把地上被迷昏的人想办法弄醒。
      “你们背二哥也辛苦,虽然挣钱多一点,但是如果路上遇到棒老二,那是提起命在耍。”田漆匠劝说道, “潘石匠,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舍财免灾。过年有难处,给兄弟说一声,莫怄气了。走,未央街那边好多人赌钱,去看热闹。”
      大昌是巫溪盐交易的集散地,天南地北的人,来来往往,一年四季,摩肩接踵。妓院集中在未央街,未央,就是永远快乐,没有穷尽,久而久之,人们把这条街取名为未央街;其实,这条街最早的街名好像是什么麻柳坡。逛妓院的人,有找乐子的,有排泄寂寞的,有好奇想长见识的,形形色色的人,各自怀着各自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大昌的妓院就分为三六九等不同等次。门庭豪华如什么苑,什么馆之类,里面的妹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美目盼兮,巧言甜兮,那真的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让男人们春心荡漾。三、四等妓院多以“室”、“班”、“楼”、“店”、“下处”命名。
      普通小院,门前挂个修面的招牌,挂上一串珠帘,外明内暗,朦朦胧胧,干净不失典雅,老板娘坐在门边嗑瓜子喝茶,算是一种没有文字的暗号。有人在门边留言:
      昨夜云雨润花蕊,
      今晨余香裹姣酮。
      梦醒初见鬓发乱,
      眼迷波涌两腮红。
      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文化。
      “听人说,章台阁最近接来一位茉莉姑娘,十五六岁,人称小魔仙女,莺舌百转,肤如凝脂,还会一种叮叮咚咚的乐器,最近是非常有名,隔帘听曲,十两银子,见一面要百两黄金。据说只表演技艺,把那些王公贵族、富家公子馋得流口水,白天黑夜地守候在这里,章台阁门前车水马龙,真的是长夜漫漫无穷尽哦。”冉老板表示小道消息多。
      走近章台阁,确如冉老板所言,夜如昼,灯火通明。都是些衣着体面的人,从这里进进出出。章台阁周边的墙上,画着一些女孩的画像,个个风姿绰约,一个女孩的画像,让田漆匠看着有点眼熟,特别是眉眼与脸型。冉老板指着这女孩说,好眼力,这就是茉莉姑娘。田漆匠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寒噤,心里突然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
      今夜的章台阁内,出人意外地比较安静。原来是有人花重金包下章台阁外场,外场进进出出的人均不用花钱,但必须安静,干净,目的就是展示小茉莉那百灵鸟一般的歌声。
      田漆匠他们进去,小茉莉正在吹笛子《喜相逢》,缠绵惜别,惊喜相逢,情人之间的欢愉,也是亲人之间的重逢。这曲调对田漆匠来说非常熟悉,曲调是在西安时学会的,田漆匠自己会吹,知道女儿喜欢音律,专门给女儿买了一支头镶玉的笛子,那是女儿的宝贝。女儿拿着竹笛,围着田漆匠转了几圈,就缠着田漆匠教吹新的曲目,田漆匠教女儿的就是这首《喜相逢》。听着笛声,仿佛也听见女儿那欢快天真的笑声,田漆匠给女儿说《喜相逢》就是用笛声告诉大家父女惜别,父亲远行归家,家人相见的喜悦与幸福。
      山中百灵,清脆地唱起《茉莉花》,就像初夏雨后清晨,一少女惊奇地发现院落一旁的茉莉开着好多洁白的小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洁白淡雅清香,于是自然而然地,从心间流淌出来的喜悦的天籁之音,旋律优美,清丽、婉转,小茉莉唱得细腻,活泼,像迎着朝阳,面对远山,唱给世间万物,也像是在唱自己。一曲唱罢,赏银在舞台上铛铛铛响个不停。这唱腔,这明丽、干净、响亮的声音,很像三女儿,田漆匠感觉台上唱曲儿的姑娘就是三姑娘。
      不等包场结束,田漆匠说“太累了,想回客栈睡觉”,独自离开章台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