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要说以前啊 ...

  •   说起来,齐王夫妇这一波三折的婚事啊,跟赵家还有那么丁点儿关系。
      定安十七年,敏德皇后要给虚岁十六的小儿子齐王选媳妇儿。她选的很用心,因为她的大儿子,三皇子豫王殿下成亲三年多了,仍旧无所出。长女寿平公主嫁到王家,儿子都两个了,皇后等着抱孙子呢。年初的时候,寿平公主带着两个孩子辞别爹娘与婆母,同驸马游击将军王守城一道去了北疆,镇北大将军王骥是她公爹。两个以往时不时就能见到的小外孙离了跟前,皇后膝下寂寞,就把目光转移到了齐王身上。
      齐王选妃的消息传了出去,一时间皇后的案头上摆满了各家云英未嫁知书达理的小娘子的资料,让她都挑花了眼。
      本朝没有选秀的规矩,各家婚配自主,想结亲家了,叫官媒去说也行,自己去说也行。逢年过节,大宴小宴,跑马打球,公子娘子们活的那叫一个恣意。皇后还隐了身份参加了几个宴会呢。
      从惊蛰转到春分,皇后把自己看好的几个小娘子大体了解的差不多了,最终在潞东张氏和中录赵氏两家的小娘子之间犹豫不决。
      潞东张氏是老牌世家,虽说前些年闹分宗,如今族中人丁不旺,但底蕴摆在那里,张氏小娘子作为嫡长女,因母亲病弱,管家多年,是个沉稳和善的性子。
      而中录赵氏呢,是个新兴的家族,圣上刚提拔起来的,族人爱念书,很有上进心,他家的小娘子上头还有俩嫡兄,在家中特别受宠,是个活泼明媚的女郎。
      这边皇后兀自苦恼着,那边还有人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华章宫内,正美滋滋地享受着从头到脚护肤一条龙的,是定安二年进宫后便荣宠至今的淑妃,也是泰昌公主和六皇子晋王薛详的生母。
      能荣宠十余年不衰,还有胆子和皇后打对垒,那这家世、容貌、聪明的脑子,淑妃都有。
      添福快步走进殿里,穿过层层帷幔,在最里层外停下,躬身福礼:“娘娘,婢子回来了。”
      等小宫女们有序地退出去,添福上前轻柔地扶起淑妃,将她略有些凌乱的长发理顺,这才低声禀报。
      “潞东张氏,中录赵氏?”淑妃摩挲着手中的暖玉,“倒是与本宫想的略有出入,张氏分宗这些年,族中人才不显,还与之前的姻亲有了嫌隙,刑部张尚书在朝中也有了退的意思。若选他家的娘子,对豫王和齐王并无多少助力。”
      “这赵氏,又是哪儿冒出来的?”
      添福奉上茶盅,“这赵家的家主刚提上来,在御史台做侍御史,结了一门儿好亲,娶的是东都郑家旁支的娘子,倒是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儿。”
      淑妃疑惑:“那…皇后看中这家什么了?”
      添福犹豫了一下,“或许…这家人多…”
      “嗯???”
      淑妃那杏仁儿大眼里满是不可思议。就听添福说,“赵家小娘子嫡出的兄弟就有五个,庶出的还有仨,两个成亲的兄长都有了活蹦乱跳的儿子。”
      “那这赵家娘子的身子…”
      “小娘子喜欢骑马打球,身子很健康!”
      淑妃恍然大悟,“豫王成亲三年了,府里一点儿喜信儿都没有。宁王的第四个孩子眼看也要落地了,皇后这是…急了?”
      明面上是皇后想抱孙子,但淑妃心里却不这么想。老薛家阴盛阳衰两代了,如今有五位皇子承欢膝下,太后她老人家天天乐呵的,直说到地下也对得起先皇了,但其余人就没有她那么心宽体胖了。
      皇上薛泽至今没有立太子,五个儿子都封了王,但在皇上继位之前,宫中其实是有太孙的,就是皇长子宁王薛询。先皇广裕十一年薛询出生,即立为太孙,因为当时西疆叛乱,仗打得很艰难,皇族人丁单薄,为了稳军心,定民心,太孙必须有!
      然而薛泽登基后,并没有顺势立太子的打算,礼部上书此事也被搁置,薛询尴尬了这么些年到现在都不尴尬了…
      淑妃总觉得皇后选媳妇儿的用意没添福猜的这么简单。豫王薛谦至今无所出,空有一个嫡长子的名头,朝中大臣里除了几位认死理儿“有嫡立嫡”的支持他,大多数更看好宁王。但如果豫王的同母弟齐王有了得圣心的岳家,甚至会有成群的健康活泼的子嗣,那这储位之争的概率少说也有五五分。
      起初淑妃以为皇后会在底蕴深厚的老牌世家里择媳,子侄后辈在朝中为官者不少,且亲戚血脉门生子弟牵连甚广,堪称助力良多。所以刚刚得知皇后的最终意向时还颇感意外,在她看来皇后有些太过谨慎小心了。
      从不愚蠢的皇后干了件看似“愚蠢”的事儿,事出反常必有妖,淑妃烦躁地站起来,觉得这后殿闷得很,“不待了,出去透透气”!
      华章宫的大嬷嬷正对着单子检视要送往晋王府的大件摆件儿,金银玉器,花瓶杯盏,各类屏风,都快把前殿摆满了。淑妃进来后大体的看了看,便让候在一旁的宫女和大力宦官们各忙各的,领着添福去了偏殿。添寿过来奉上一盏新茶,也去忙活自己的活计去了,连续几天的阴雨,今天是个艳阳天,她要指挥着小宫女把那些受潮的衣服布匹、茶叶香料拿出来晾晒。
      听着院子里添寿那欢快的高一声低一声,淑妃惆怅地叹了口气:“详儿开府这才几个月,本宫竟感觉过了好几年,年纪大了,宫里也越来越冷清了。”
      添福宽慰她:“公主和驸马相处和睦,这喜信儿说不定就来了。六王爷这一开府,眼看也要说媳妇儿了,娘娘且有的忙呢。”
      淑妃端详着手中的茶杯,眼神儿渐冷,“平日里再怎么宠爱,终究是嫡子最放在心上。详儿和老五的生日就差一个月,老五的婚事太后和圣上不知有多上心,却对我儿的婚事至今没提及…”
      添福不敢妄言圣上和太后,低下头不说话,心里却道:齐王与自家殿下说是差一个月,却正好差在年前年后,虚岁就必然多出一岁,皇子满十五岁出宫开府,齐王都开府一年了,先紧着他来再正常不过。当然添福也知道淑妃的脾气,这些话她是不会说出来找骂的。
      却说淑妃想到儿子的婚事上,只是晚了一个月,什么事都要差一头。圣上近些年愈发喜欢重用新人,朝中新旧两派势力争锋相对。豫王妃出身不显,性子也有些懦弱不善交际,成婚后与自家交集不多,只能听下人们说是位温和的王妃娘娘。
      按祖制,皇子大婚诞下嫡子女后,即迁往封地,然圣上至今未放宁王一家出京。皇后或是想给豫王加码,或是直接抬举齐王,联姻的对象家大业大为最好。但看如今这架势,皇后并不想从外面给儿子们找助力,而是一心跟着圣上的心意走,也对,圣上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现在就明目张胆地盯着那个位子势必会遭到厌恶。
      淑妃想到这里,方觉得这才是与自己斗了半辈子的皇后。但齐王与自家儿子生日离得太近,皇后几乎把适龄的小娘子们都扒拉了一个遍,那到自己要找媳妇儿的时候,岂不是要捡她不要的?!不行!绝对不行!!!
      五日后,皇后拿定主意,特来回禀太后,却见淑妃也在。
      太后眉开眼笑地招呼皇后:“媳妇,快来!”
      皇后一边答应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挪走了太后跟前儿那一碟子猪油馅儿米糕,接过一旁女史早就端着的山楂桃仁茶换上。太后这些年养尊处优,不爱动弹,胖得需要两个人扶着走。薛泽忧心老娘的身体,隔三差五地召见太医署的医官们,收到最多的回复是要太后间隔地停上几个月的荤腥,哎呦这可太难为老太太了。
      太后嘴馋,但因着儿子媳妇管得严,也就偶尔能从淑妃这得些孝敬,量不多,帝后装看不见的也就过去了。
      “母后今日心情甚好!”
      “眼看着下一辈一个个成亲生儿育女,对哀家来说每天都是喜庆日子!”太后对自家媳妇向来爱重,乐不颠儿的跟她分享自己的好消息,“你这些日子给老五相媳妇,忙得团团转,淑妃眼馋,也想过过当婆婆的瘾。这不,她给老六也相了一个!”
      “哦?”皇后饶有兴致地转过头,“详儿开府后,也确实缺个理家管事主持中馈的女主人。却不知淑妃相中了哪家的娘子?说出来咱娘儿仨一块儿参谋参谋。”
      淑妃有些不好意思,无视皇后探究的眼神,笑意盈盈地开口:“是妾的娘家嫂子提的,她昨日进宫请安,提到半月前参加了一个小宴,见到了刑部张尚书家的大娘,娴静优雅,温和有礼,待人处事很是周到。妾的嫂子很喜欢张家娘子,怎奈家中没有适龄的后辈,这不,就想到了咱家老六已经开府,有些做媒的意思呢。”
      皇后才听了个开头,眼中的笑意就已经尽散,只在嘴角挂着个礼貌的弧度。
      真巧啊,淑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