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闻 ...

  •   【壹】

      惠京郡境内有一道山脉,不长,大大小小总共十来个山头,绵延百里,绕了惠京郡一条边儿,其中就有北净山。
      有风水先生看过,说这本是条小龙脉,龙头龙爪俱全,可惜龙尾巴断在了主城惠京城里,不然皇上大概会把皇陵选在这里。所以老百姓捐了北净寺,也是要镇一镇的意思。
      楚瑞疑惑,僧道啥时候成一家的了?平雨给他答疑:如今皇上尚佛,道士没势力,老百姓才不管妖魔鬼怪归谁管,反正捐出去的都是铜板。
      断在惠京城郊的那座小山叫红叶山,约百丈高,除了漫山遍野都生长着红枫外没什么特殊之处,因此平日里鲜有人迹。奇特的是它背后还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秋刃峰,离北净山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就因为它,连带着红叶山也被算进那条山脉里,形成一条尾巴好似被地底伸出来的刀刃截断了的龙。
      秋刃峰低处植被茂密,半山腰再上去便是怪石嶙峋野草丛生,其中不乏可以入药的品种。因此,秋刃峰虽高,却每日有许多樵夫或采药人攀爬,山坡上甚至有几处简易的小窝棚,供他们休憩。

      有个老樵夫打了一辈子的柴,家就安在红叶山上,每天清早先下山再上山的砍柴,然后隔几天进城卖一次,换点茶米银子,或者买点劣质烟丝抽两口。人人都叫他吴老头儿,也不知道他名字。
      但算算日子,吴老头儿似乎有半个多月没进城了,常在他那里收柴的店家感到奇怪,向其他樵夫打听,他们也说好些日子没见到吴老头儿了。店主还挺惦记,就托那几个人去吴老头儿的小屋子瞧瞧。
      这一瞧不打紧,第二天那几个樵夫慌慌张张地回来报信,说红叶山闹鬼了。
      他们早上到红叶山上吴老头儿的小木屋,里面却没人,屋里的东西倒是收拾得整整齐齐。他们几个以为吴老头儿上秋刃峰砍柴去了,正商量着要不要去找找看,其中一位眼尖的却发现了吴老头儿的砍柴刀立在门后。
      这么说吴老头儿可能就在附近转悠呢。几个人出了屋子,三三两两分开去找,一边还大声吆喝让他赶紧出来。
      这么叫了几声,一个樵夫看见前头不远处有一簇枫叶不自然地动了动,他试探地问了一声:“吴老头儿?”却没有回应。当时他也没多想,大刺刺地几步跨过去抬手一拨叶子,那后面竟什么也没有。他一愣,眼角余光瞟见一抹白影向远处飘走,一闪而逝。与此同时,另一边传来同伴惊呼的叫声。他不敢多留,立刻向声源奔去。
      几个樵夫围着一个小土包站成个半圆。小土包上简单插着块木板,上面俊逸飞扬的几个字——
      “友吴老之墓”
      樵夫不大认识字,但看这样子也明白这是什么了,立刻一个个寒毛直立,面面相觑,刚才看见白影的那个樵夫哆嗦着把他刚才经历一说,几个人更害怕了,连忙撒丫子奔下山,连家都顾不得回,先去城里报信。

      几个樵夫脑子直,以为那白影就是吴老头的魂魄,已经吓得不轻。那店主一思索,说不对呀,吴老头儿总不能是自己把自己活埋了还立墓碑吧?
      那几个人立刻面泛菜色。
      于是红叶山上有鬼,而且那鬼还害死了吴老头儿这个传说就这么一天之间传满了惠京城,当夜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人人神色惶恐,小孩子都被告诫不许再上郊外去玩。
      但似乎那鬼也没再害过人,紧张的情绪在维持了一个月后慢慢被冲淡,惠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喧杂,只是大家对那两座山峰都多了一丝抹不去的畏惧感。

      平静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又出了两件事,让原本已经定下心来的人们再次回到恐惧的阴影中,原本就没人稀罕去的红叶山更加冷清了,连带着去秋刃峰的人都少了大半。
      一开始是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半大小子凑在一块儿打赌,比谁胆子大。什么爬树下河偷人摆摊卖的果子都尝试过了,还是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不让谁。最后不知谁家的提了个建议,说去红叶山上转转,居然被一致通过了。
      季节已到了深秋,挺早的天就黑了。家家户户饭菜香味飘出窗子的时候,有几家人却在着急地找孩子。原本以为是小子们疯过头,找了几条街都没看见人影,这下子都慌了,几个大人聚在一起,一路找到城门口一问,看守说白天好像是看见几个小孩跑出去来着。
      有当娘的立刻就“哇”一声嚎起来:“唉哟儿诶,你可就这么不听话!这要是上了红叶山可怎么好唉!”
      这下,大人们更担心了。眼看着天色暗得像到处都盖上厚厚的灰纱,男人们便跟看守商量,能不能弄几个火把,再多找几个人一块儿上山看看。
      正商量着,城门外出现了几个小小的影子,那几个孩子毫发无伤的回来了。
      人们这才放了心,问他们去哪儿了,果然说是上了红叶山。大人们吓破了胆,小子们却为自己勇敢的举动很是自豪,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说自己多么多么勇敢,还看到了山中的神仙。
      有个爹训斥自己的儿子:“胡说!哪有什么神仙!山里头有不干净的东西,都说了不让你去还不听,看回家怎么收拾你!”
      几个小孩立刻委屈了:“那个神仙长得可好看了,白白的,怎么会不干净?比我们几个满身泥巴的干净多了。”
      看守问:“那神仙长什么样?”
      几个小孩回想了一下,纷纷摇头。最后领头的那个说:“他穿白衣服,戴斗笠,斗笠上头的布遮着脸。不过他对我们笑了,笑起来可好看了!然后笑完就突然不见了。”
      其他小孩又都点头表示赞同。
      看守想了想,这八成是遇见人装神弄鬼吧?于是劝了几个大人赶紧带孩子回家,自己准备第二天上报太守。
      但还没等他去通报,又传来一个消息,裕仁堂冯老先生的得意门生林牧,上秋刃峰采药,一去就没回来。

      裕仁堂是惠京郡有名的医馆,冯大夫更是名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不管是医术还是医德都让人敬佩。他收徒的要求十分严格,第一条便是要有良善之心,不论病人的身份贵贱都要尽力医治。二来就是要勤学了,而且光有理论远远不够,疑难杂症不能只靠正统医书上的方子,民间的偏方土方也得知道,有时候甚至还得自己配出新药来。
      他最欣赏林牧的一点,就是这孩子具有钻研精神,最喜欢自己制药或者调整已有的药方,往往能根据病症的程度不同而提高药效。但后院养的鸡鸭兔子也不知道给他当实验品折腾死了多少……
      林牧经常背上竹筐和药镰去采药,范围不仅是秋刃峰,时节到了他甚至会日夜兼程的赶到千里之外的深山里去挖些稀有药材。而后满院子的人都要跟着他忙:晒药材、磨碎、称量、煎熬、抓家禽家畜灌药、拔毛去内脏做成药膳……最后一步通常是省略的,因为被毒死的动物也没人敢吃。只有刚来不久的小师弟会被林牧友善的笑容骗得半夜腹泻,第二天惨白的脸在听见林牧自言自语“都已经加了其他药材中和过,怎么还是会吃坏肚子呢?那我再换一种……”之后,变得更加惨白。
      为此,师兄弟们之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谁要是吃了林牧的药膳并且自己配出解药,第二天健康活泼的出现在师父面前,一定会被师父另眼相看。

      但现在林牧居然一去不复返了!
      做医者的,很少有相信鬼神之说,所以林牧对那些传说一笑置之,依旧上秋刃峰去采药,前两次是没异常,没想到这第三次就出了事。冯老先生是着急又心痛,隔日清早就带上几个弟子,以及太守派出的一队兵士前往秋刃峰,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地细细搜索过,却没丝毫线索。要说有哪里看得出林牧来过,那就是秋刃峰高处的草药大多被采走了,泥土间有植株被连根拔起的痕迹。
      林牧可以说是冯老先生最得宠的学生,他也一心在裕仁堂制药医病,没有可能不告而别。
      难道真的有鬼怪?
      眼看天色已晚,冯老先生还不死心,但那些兵士已经不愿多留,纷纷嚷着要回去,他也只得作罢。但愿那孩子吉人自有天相,还能好好地回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