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 ...

  •   第七章
      等乐悠和四哥下午回到村子时,看日头差不多四点左右。乐悠到家后要收拾带回来的行李,李春光先把乐悠塞给他的一个馒头送回了家才去地里。杨家原本是五间堂屋和两边各六间厢房的大院子,后院也起了几间厢房,还有喂养家畜的两小间土窝棚,家里人口多,住的虽然挤一点,可到底够住的。
      分家时杨老爹只留了三间正屋和一间厨房一间杂物房,剩下的都让乐悠几个哥哥另开了门,正屋这边的院子也跟西边另两间堂屋中间,用大块土坯垒砌出一米六高的围墙做院子。乐悠大哥是长子也最早结婚,另外两间正屋和几间厢房跟乐悠其他哥哥调换后,算是大房一家住了,毕竟是长子下面的兄弟也没真挣这个。
      东屋爹娘一直住着乐悠,乐悠住的西屋,分家后她爹和几个哥哥在弄围墙时,顺便给她用洗泥浆重新刷了一遍,里面墙角放床的位置贴了几张报纸,床头一张一米来宽的木桌,床对面一个六角的农家老式木衣柜。进门靠窗的位置放了一张书桌,书桌旁是一个四方大石块,不过是掏空了里面的石头,被乐悠用来做了书柜用。
      简单的一间屋子,放后世可以说特别简陋,但在这个年代,能有自己的一间屋已经是很好了,更别说有单独的床被和家具,大多数结婚没嫁妆的女人屋里都没这些物件。。。。
      乐悠把带回来的书先收拾整叠放好,书架上其实没多少书,要么给侄子侄女拿去说学习用,最后不见踪影。小学初中的书基本没剩基本,不多的作业本也贡献给家里的厕所,乐悠的书也就高一到高三学期的课本,外加基本同学们送的英语和俄语课外故事书。
      除了送人的笔记本,课本基本被借走后,看完了人家都会换回来,书本在这个年代还是很珍贵的,一般人都不会撕了去上厕所,农村人想的没那么多,所以才会随意些。收拾好书架之后,在把带回来的被子拆开,被单和衣服用皂角水泡了洗干净清了两遍晾起来,家里水缸的水也被她用的差不多。
      今天去镇上来回两趟路,乐悠也觉得有些累,村里已经开始吃大食堂,家里不用做饭但是这么热的天下地,又脏又累回来热水洗漱必不可少。乐悠长这么大说起来真没挑过水,扁担不会用也没用过,原理她是知道的。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少挑点水比用手提着还是省力不少,最多多挑两趟路而已。
      去厨房拿了木桶,扁担就竖立在厨房门口水缸旁边,放好木桶扁担放在后颈上,扁担下的两个木钩子挂桶把手上,两只手辅助扶着肩膀两边的扁担,调整一下平衡空桶很容易担起来,少挑些水多跑两趟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他们杨柳村六七十户人家,一半姓杨一小半姓柳,是村里最早的大户姓。还有七八户姓张姓钱,姓氏少就弱势,村里大多都爱拿他们开些玩笑。那几户都是逃饥荒来到村里入赘的,这年代入赘可不是什么好听话,男人入赘都是挺不起腰杆,被人看不起,村人之间的小欺负和难听话语也只能忍着。
      也就是乐悠她老爹人正直,那两姓的人家在村里也没什么人欺负,他们在村里跟人相处也和善少话,扎堆干活闲话家常时,被当玩笑话头也是没办法的事,好在都不是恶人,也没谁纯心去欺负人。
      杨柳村的井有很多年头了,打井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打井,非常有讲究的。村里的那口老井在村东头,老井往东两百米是一片七八百平的大池塘。这年头也没什么养鱼的思想,但是只要池塘里有水,水里就会自然生长出鱼。乐悠听她爹说,这口井和这片池塘就没干底过。哪个村的池塘都有淹死过人的事迹,但也是靠着这片池塘,养活了不少饿的活不下去的人。
      村里人这会都在地里干活挣工分,乐悠一路上也没碰到人,吃水的井口有一米多宽,四周是用石块砌筑加高了三十公分高,上面架着一个吊水用的木轮轴和粗麻绳。说起来乐悠也是第一次来提水,以前也只是见过其他人怎么使用,这东西使用简单,唯一有要求的应该就是臂力和体力。
      把井边专门吊水的活底桶,拴牢在轮轴上的粗麻绳上,把吊桶直接扔进水井里,活底的吊桶在水压下迅速被水入侵,见吊桶已经装半满就搅动木轮轴往上提吊桶。木轮轴笨重搅动还是有些费力,但这点力气乐悠还是有的,毕竟出身农家就算干活少,体力也是不算差的,只是看跟什么人比较了。
      等把自家两个木桶都装了半桶水,乐悠调整好扁担位置挂好钩子,弓腰站在扁担中间直身,水被她稳稳当当地挑了起来,只是刚走动身体重心就随着两个水桶的摇摆而晃动。水桶落地在调整一下位置,双手扶着扁担绳子平衡位移,这样一来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了脖子和肩膀位置。
      好在桶里的水不算重,平安无事的挑回家倒进水缸里。反复来回跑了八趟,乐悠才算把家里的水缸给装满水,讲真,挑水真累。乐悠放好水桶坐在堂屋门口休息时,也是肩膀酸疼胸口呼呼起伏喘息。喘息间乐悠心情复杂,她就是个懒散的废柴,前世也就是做做家务,体力活真没干活什么,也真心地感激这一世爹娘对她的疼宠。
      要是从出生跟村里其她姑娘一样,家里家外的体力活天天都埋头苦干,她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或许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可她不觉得自己能做到。人的劣根性都是趋吉避害,宁死不屈的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做,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也不算人人都能具备。
      有着上一世二三十年安乐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是真的挺辛苦,她也是由衷的敬佩这个年代的人。也正是因为有他们吃苦耐劳的过渡了最艰难的时段,才会有新世纪的繁荣和昌盛,黎明前的黑暗终究还是会被阳光冲破的。
      歇了一会,提了一桶水在在院里,又舀了一盆水一起放在太阳下晒,留作晚上洗澡用,乐悠就锁了家门,去村里食堂帮忙。她娘从村里有食堂之后,就在食堂干活,一天六个公分比下地虽然少两个公分,活却比地里轻松不少。杨柳村虽然只有六十几户人家,但这年头家家孩子都多,大人孩子老老少少有六七百口人。这么多人吃饭,安排食堂做饭的有八个人。
      食堂做活也是好差事,也不是想干就能干的,女人下地干活一天也有七公分八公分,男人最高能拿满公分十分,一般怀孕的女人都坚持在地里干活到生,这年代生了孩子能在家里歇个三五天都已经是好的,坐月子基本都没那个环境和条件。食堂里安排的,也都是有些年纪但是干活利索的人。
      都是乐悠娘年岁差不多的人,家里也都是村里能说得上话的。这会天色已经不早了,食堂里饭菜也差不多做好了。粮食刚收成,除了要上交的公粮外,粮仓里的存粮省点吃差不多够全村人吃到年底,等下半年秋收的玉米苞谷,应付到明年收成还是不成问题的。
      食堂晚上吃的是粗面菜馍馍和菜疙瘩汤,有专门的菜园子种菜,身体不好的老人和小孩子,也能挖野菜换公分。苋菜白菜是这个时节最多的菜,洗干净切碎后加杂粮粗面贴成菜饼。乐悠到的时候,已经专门放菜饼的大簸箕已经装满堆高了六个。
      杨老娘这会在洗苋菜,倒是其她人先看到乐悠,嗓门洪亮地冲杨老娘喊:“哎呦,三婶子咱俊妮来了,啧啧,要俺说咱俊妮这生的哪哪都好,就是一条太瘦弱了,这要是在壮实点,别说十里八村了,就是整个镇子也找不出第二个这么俊的姑娘来了。”
      杨老娘粗糙的手掌把木盆里的苋菜捞起放进沥水的筛漏簸箕里,这话也是说到她心坎里,老闺女那是哪都好,要是胖点就好了,国人传统认知中,人胖代表着更有福气。这年代更甚,说谁家白白胖胖的那是夸人,又黑又瘦一看就是菜根命。
      “嗐,恁是闺女老嫂子,自家孩子当然是咋看咋瞅着好。说起来也是怨俺,怀她时岁数也大,地里活多没足月就落地,手捧那么丁点大瞧着都心疼得不行,还没喝过几天的奶,娘胎里开始就受了症。”
      “可不是,大人都吃不饱哪有奶喝。就是恁家几个孙子孙女跟俊妮差不多大吧?几个做嫂子也是不懂事,挨个的轮着也不能苦了咱俊妮。”接话的是柳家一个老婶子,跟同姓的婶子比起来,柳家老婶子说的话就有些大咧了。
      “瞧俺婶子说的,一大家子都吃不饱,娃能平平安安长大都不容易。三婶,俺俊妮妹子高中毕业了吧?俺家孬孙没少在家说他姑奶,说以他姑奶的成绩考上大学指定得没差。”
      农村都这样,差不多的年龄也不能乱辈分,这是规矩。
      被转了话题后,都不在继续之前的话头不松口,显然众人都很好奇这事,都盯着乐悠瞧,想听听具体情况。这年头没有娱乐活动,唯一能打发时间还乐不知疲的兴趣,也就是聊家常。一点风吹草动都有人带打听,传的神乎其神的,也就是现在不兴迷信那一套。
      “嫂子,没自强说的那么好成绩,全国考大学的人很多,都不一定的事,考完试之后只能在家等通知,一小半的机会吧。”乐悠
      “哎呦,那可不能,俺家孬孙可是说了,他姑奶奶考大学绝对稳妥的很,说是啥啥的人才,憋着劲也要跟他姑奶奶学习呢。对了,俊妮儿,恁高中的书还有吧,俺家孬孙前两天就说想去恁家借呢,家里是忙开了得闲安让那孬孙去拿,指定不能给恁的书弄坏。”
      读书的学费对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开支,同样的书本对不少人而言也都是珍贵的东西。能读个小学识字算数就已经很好,继续上初中的人都是十之一二,要么是家里人有见识又疼孩子的人家。尤其在农村,课本也都是不容易借到的,高中的课本更是珍贵。
      杨自强是村里唯二成绩不错的,比乐悠大了不到两岁,不像乐悠这样上学早还跳过级,乐悠高二高三的书他正好能用,都是同村同姓同宗也没啥舍不得。聊着天乐悠想给她娘帮忙来着,可杨老娘不肯让乐悠动手。在其她几个婶子嫂子的招呼下,被她娘按坐在一个矮凳上,手里也被塞了两个刚出锅的焦香的菜馍馍。
      乐悠这会也有点饿,拒绝不了也就乖乖的坐着小口咀嚼菜馍馍。纯绿色粗粮食品吃多了并不会觉得好吃,靠锅贴的那层锅巴太干太硬,乐悠嚼着真的挺费牙,菜馍馍因为菜多粗粮面少,虽然不会因为太粗拉嗓子,但太软粘牙。。。。
      这个年代没有美食这个词,有的只是吃饱肚子活着,简单纯粹到最低底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