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工作 ...
-
“哎哟!你这娃子,过来帮忙咋还给俺们带这多东西?”
“快拿回去!这不能收,不能收!”
刘芝在堂屋和李振风推搡着,就是不愿收下对方拿的菜和小宝满月的礼物。
“大娘,你就收着吧!这是俺娘让俺拿过来的,现在咱就是最亲近的人,这点东西算啥嘛!”
李振风人高马大的,一把子好力气,刘芝当然别不过他,无奈收下东西。
“你娘真是!俺都不好意思了。”
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这样的亲戚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李晓云刚在屋里给孩子喂奶,这会儿才出来。
见小宝还醒着,李振风伸手接过来逗弄着,要不是生了个男孩,妹子这会儿还不知道咋样呢!
“丫丫呢,咋没看见她?”
“丫丫在后边喂羊呢!那母羊就快下小羊羔子了。”
“这感情好!下了小羊羔又能挣一笔!”
刘芝将东西放好,出来听见这话笑道。
“那可不,丫丫自从知道母羊怀崽儿了,天天去割草,上心的很!”
又说带李振风去卧室看看,缺什么东西今天就给他补上。
晚上睡觉前,刘芝拿出一些钱,让李晓云明天早上去村西头买条鱼回来。
肉怕是难买,洗完衣服回来了顺道去跟卖肉的订一下。
农忙时节,总要保证劳动力有肉吃,这样才有力气干活。
李振风第二天清早吃完饭就去田里了。
李晓云去村西的路上碰到了周招娣,两人一路说说笑笑买了鱼回家。
到家门口时招娣约着她等会儿一起去河边洗衣服,她有话要跟李晓云说。
“晓云,俺哩婆婆让俺去镇上丝厂里挣钱。”
周招娣又往李晓云身旁凑了凑,声音更低了。
“俺婆婆他们听说秋收过后,那丝厂还要招人,今年去干活的人就挣了不少钱,他们想让俺也去。”
李晓云听了这话,忍不住问道“村里可没人传这事儿,你婆婆咋知道的?”
“俺婆婆的一个侄女儿在那厂里上班,她跟那人悄悄打听的!晓云,这事儿要是真的,你去不去?”
周招娣自从得知这件事情以来,一开始是非常抵触的。
她从小就被婆婆困在村子里,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能去镇上一回,还是去当苦力提东西的。
镇上人那么多,那么繁华,可她并不熟悉,只想待在村里,在一片小天地里过活。
像是看出她的心思,她婆婆气不打一处来。
掐着嗓子又给她骂了一顿。
“你就是不去也得去!待在家里一天天跟个猪一样,只知道吃,干啥啥不行!”
“俺养你这么多年,现在连个孙子都生不出来!这么好的机会,你要么滚出去给老娘挣钱!要是不去俺就打到你去为止!”
说着又要抽她,周招娣吓得连声答应,这才免了一顿挨打。
但还是被婆婆骂了好几天。
今天碰见李晓云,忽然想起来这事儿,要是晓云也能一起去,她们俩还能做个伴儿!
李晓云听了有些意动,能去镇上工作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可招娣这边是人家介绍的,她这边怕是不好说。
“招娣姐,这事儿俺得回去跟婆婆商量商量,毕竟是个大事儿。”
周招娣没有多想,听了这话点点头,她们女人出去总要家长答应才行,便让李晓云有结果了赶紧告诉她。
等时间定下来了,她们一道去镇上。
回到家中,刘芝让丫丫去给她舅舅送饭,李晓云趁此把招娣姐跟她说的事告诉了婆婆。
刘芝听完一拍大腿。
“晓云呐,这是好事儿呀!”
“俺们这倒是没问题,只是人家周嫂子那边有门路,俺们可没有,坏就坏在这!”
李晓云也是这么想的,两个女人一时间沉默下来。
“娘,要不等俺哥晚上回来,咱们一块商量,看有没有法子?”
“唉,也是,说不定振风那儿有法子。实在不行,俺去周嫂子那边求求她,要是能成,给他们家拿点好处。”
娘俩这么说着,谁的心里都没底,整个下午都有些心不在焉。
待到晚上,李振风刚踏进堂屋,一看桌上饭菜,这嘴就跟机关枪似得突突往外说话。
“大娘!你咋晚上还做肉,现在是忙,但最多中午吃个肉就够了!一天两顿肉,你们这咋耗得起?”
“俺也不是外人,知道你们现在过得不容易!”
刘芝知他是好意,没有计较。
“振风,你来帮俺们,这是情分!以前这个时候,咱家大老爷们也是天天吃肉的,不吃肉,哪来的力气干活?”
“你就放心吃吧,就这几天还能把俺们吃穷不成?”
李振风还要说什么,刘芝只让他赶紧吃,吃完来晓云房里,她们有事儿跟他商量。
李振风听见这话,知道再反驳也没用,于是赶紧端起碗吃饭,也不知道妹子她们有啥事儿要跟他说。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十月份的夜晚行走在外还有一丝凉意。
丫丫被李晓云哄着去奶奶房里睡了,小宝就跟她在一起。
这小家伙现在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一个月下来长胖不少。
几人围坐在桌前,一星灯火时不时跳跃一下,照的人脸上明明灭灭,猜不出在想些什么。
沉默良久,李振风抓抓脑袋,说他明天早点起来,坐船去镇上熟人那问问。
李晓云在床上翻来覆去,这根胡萝卜吊在眼前,让人看得见吃不着,心里总是惦记着。
好容易等到第二天,两个女人盼呀盼的,终于把李振风给盼回来了。
他风风火火的走进来,先干了两碗水,这才一抹嘴巴,说起打听到的消息来。
“大娘,晓云。这事倒真是有点门路。”
此话一出,两人都希翼地望着他,他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往下说。
“那个管招工的人就是俺们村儿的,叫张家全,他娘跟俺娘以前还经常打交道咧。不过咱们那块主要是靠种菜过活,所以也没主动打听过丝厂的事。”
“不过...”说到这里,李振风有些犹豫的看向李晓云。
李晓云被看的莫名,对方说到关键处又不往下说了,真是让人心痒痒。
“不过啥?哥你倒是说呀!”
刘芝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李振风在打什么哑谜。
李振风叹了口气,接着说“俺不是说他娘跟俺娘以前打交道呢,他娘...他娘以前提过要跟俺们定娃娃亲!”
“唉,俺娘没答应,这不后来关系慢慢就淡了呗!”
“这都还不算啥,那张家全前几年娶了媳妇儿生了娃,去年他媳妇跟一个外地人好上了!丢下娃就跟那人跑了!”
一个霹雳下来,李晓云被砸的晕头转向,世上之事,简直无巧不成书。
刚发现这条路能走了,转弯就是个大石头砸下来!
刘芝听完也沉默了,这关系到自己的儿媳妇,又是多少年以前的事儿,她也不好说什么。
“要俺说,这事真想成的话,还是得找俺娘去说道说道!”
硬着头皮说完这句话,李振风借口去地里干活,将空间留给两人。
李晓云本身倒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她婆婆就不好说了,毕竟扯上这一层关系,以后要真去上班了,肯定得跟那人打交道。
“娘,这事儿...实在不行就算了吧!”
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架不住人多嘴杂,总有人喜欢嚼舌根,说不定哪天就被拿出来说道说道,凭的扰人生活。
主要是那人现在媳妇儿也没有,两个人身份太过尴尬!
听了这话,刘芝内心一团乱麻突然就解开了,媳妇儿这也是替她们着想呢。
“晓云呐,娘想好了,俺下午就去找你娘说这事!”
这下换成李晓云感到吃惊了,脸上的情绪太过明显,把刘芝给逗笑了。
“你是不是觉得俺不会答应?”
说罢她自嘲的笑了笑。
“以前俺爹送俺上过学,读过几年书,道理总是懂得一些的。后来俺爹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就没再上学,早早嫁人了。”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俺想着日子都快过不下了,别人说道几句还能掉几块肉不成?”
“再说了,这事要成了,你又不是一个人去,不还有招娣呢!”
李晓云听了这番话,对自己婆婆的认知又加深了些。
穿越过来后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慢慢淡去,遇上这样的婆婆,或许也是一种幸事。
大家能拧成一股绳,劲儿朝一处使,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
“娘,您放心!俺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再说了还有您呢!十几年前的事情都要翻出来说,给人找不痛快,那才真是要烂嘴巴的!”
这事既说好了,两人的心也稍定下来,吃过午饭,刘芝撑着自家的船,朝着张家湖去了。
她们所在的是周家湾村,这是因为家家户户门前流过的那条小河,在他们这儿拐了个弯,汇入张家湖那一片。
又因为村里人大多姓周,得名周家湾,李晓云母亲所在的张家湖村也是如此。
周家湾以种地、养蚕、缫丝为主,张家湖家家户户以种菜为主,她们这块儿主要的蔬菜就来源于那个村子。
李晓云一个人待在家里,正好熟悉一下村里妇女的工作。
一边给堂屋里的蚕喂桑叶,一边仔细查看有没有生病的,忙完这些,才进去卧房,做起针线活。
自从她穿越过来,每天下午都让丫丫在她房里睡上一会,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睡眠不足那可不行。
同时她也发现,丫丫入秋后身上穿的衣服,不是露手腕儿,就是露脚脖子,长时间这样下去对身体可不好。
原本以为婆婆也是重男轻女的,她跟对方提了嘴这件事,才知道原是忙忘了。
当天就从房里拿了块新的布料给她,让她给孩子做套新衣服。
丫丫醒来看见的就是这幅画面,娘坐在窗户边,恬静温柔,她可喜欢这样的娘啦!
“娘!你在做什么呀?”
小丫头刚睡醒,顶着一头乱发从床上爬起来,有一种娇憨的可爱。
“娘在给丫丫做新衣服呀!”
李晓云把针插在针包上,走过来给小丫头重新编头发,丫丫乖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哦!娘真好!丫丫要有新衣服穿咯!”
嘴上欢呼还不够,两只小手也奋力鼓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想到婆婆,李晓云又带了一句,“是奶奶让娘给丫丫做衣服的哟!”
“真的吗?奶奶也疼丫丫!丫丫好开心!”
小孩子的情绪来的也快去得也快,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家里的氛围是越来越好了。
丫丫也不再有小弟弟刚出生时的那种不安了。
俩人笑闹间,“哇!”的一声,小宝哭了起来,仿佛在表示你们不要忘了我呀!
这一吵闹,母女俩的注意力就被转移到小宝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