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后期的爱情观就和83章那杯龙井一样,其实能凑合,但是不是他想要的,他碰都不会碰,这是他骨子里的骄傲导致的,也是他孤独终老的原因。
他前期迟迟犹豫就是考虑宜珍对他的家族并没有什么帮助和介怀林嘉佑的存在导致的,而且他又很骄傲。但是但凡宜珍能回过头来和他说句软话,他就应了,但是宜珍不是那样的人。
李贽这个人,感觉和我最初设想的人设偏离了。但有一个是定着的,就是骄傲,太过骄傲。
他骄傲有骄傲的资本,但是骄傲这个性格也贯穿他一生的命运,他骄傲,所以错过了宜珍,因为骄傲,所以恨程桓,从来都没有跟程家一条心,与赵瑾瑜一起推翻程桓,坐上了一人之下的位置,也是因为骄傲,他终身不娶。
他的人生其实和林嘉佑是对比的。
他刚到京城的时候,就是奔着振兴家族的路子去的,所以联姻,开始是和宜珍,因为宜珍的父亲是他师长,而且那个时候姜元景比较受皇帝看重,同时他对宜珍的感觉挺好,所以不反对。
后来姜元景死了,宜珍成了孤女,他犹豫了,因为他很理智。
他那个时候在京城根基不稳,其实完全可以舍弃宜珍,去寻找别的大族联姻,但是他犹豫了,最后鲜少的随自己的心,还是想娶宜珍,哪怕宜珍并没有家族势力帮他。
但是,他看到林嘉佑和宜珍很亲密,他是真的很生气,后来就把亲事搁置下来,他自己的意思是不再考虑宜珍。
但是他母亲给他找了那么多的贵女,他看似挑三拣四,实则就是还惦念着宜珍,只是拉不下面子。
他和赵瑾瑜有一点很相似,他们并不是说完全的对任何女人免疫,世上很少有这样的男子,只是他们都很骄傲,想要去亲密的人一定是他们能看得上眼的人。
赵瑾瑜不接受别人是因为爱宜珍,李贽不接受别人是因为骄傲。
李贽这个人,真的是太骄傲了,他是属于那种需要被人捧着,需要被人仰目着的,李贽很少的几次低头,都是因为宜珍,其实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宜珍在他心里有多重要,因为他的家族并没有教过他这些,他只知道夫妻,知道合适,不知道爱情。
在他之前的家族理念中,妻子不是用来爱的,是用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只有这样,家庭和睦,家族才能够兴旺,实则还是为了家族。
但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放不下宜珍。
后来他低头了,去找宜珍,说亲事,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宜珍不肯再嫁给林嘉佑,而且一方面又有其他压力逼迫着,所以他以为宜珍会选自己,因为自己和宜珍相熟,而且他的确是人中龙凤。
他觉得自己是:只要宜珍肯回头说句软话,他可以不计较以前她和林嘉佑的事。他觉得自己已经低了很深的头。
但是赵瑾瑜截胡了。
他又一次在宜珍那里吃了闭门羹,他是真的很生气,但是这个时候,他怨的不是宜珍,而是赵瑾瑜,再加上他知道赵瑾瑜把林嘉佑调开好自己下手,他就更加气恨赵瑾瑜。
但是,李贽并没有对赵瑾瑜做什么,一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二是,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他知道是宜珍自己选的,没有人逼她,她选了晋王,没有选择他。
他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察觉到自己在失去,虽然嘴上说不会再管宜珍任何事,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叮嘱宜珍不要掺和晋王与程家的恩怨什么的(宜珍没听)
他一直是把宜珍和晋王分开来的。
直到后面,他的观念改变了。
其实之前他对宜珍的目光是俯视的,他觉得女人就是应该依附男人。后面宜珍一次次的忤逆他,他才慢慢地看到了不一样的宜珍,后面是平视,直到那次徐州城门,宜珍喝退敌人,他本来是想自己上前护住她的,但是也是那一次,他才意识到,宜珍根本不需要他保护。
后面,他一次次的见证着,宜珍已经爱上了赵瑾瑜,也知道宜珍为什么爱上赵瑾瑜,他和宜珍是两个世界的人,也是那个时候他才终于知道,自己做了这么多是因为后悔了。
从他开始后悔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是爱宜珍的,但是已经晚了。
他不怕赵瑾瑜,但是他也知道,即便没有赵瑾瑜,也不会是他。
所以后面的他越来越沉寂。
至于李贽和程乐瑶这一对,是真的不可能的。
原因就是他太骄傲了。他这个地位,这个性子,最恨别人压迫他。他不会接受程乐瑶,一是因为程桓,李贽家族做官的理念是为君,皇帝是谁不重要,皇帝让他们做什么也不重要(有时候皇帝的利益是和百姓的利益相悖,可以参考一下《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海瑞哈),他们家族只知道为皇帝做事,这是他们家族立世的根本。
所以他不结党,不参与任何党争,不能接受除皇帝以外的人压迫,但是他刚到朝廷的时候锋芒太盛,在他刚立功的时候被程自舒诬陷,后面又被程桓逼迫。
前期,赵瑾瑜和程桓都拉拢过他,但是他都没有同意,赵瑾瑜是没同意就算了,不勉强,但是程桓是逼迫。
所以他对程家是真的很反感。
除了因为宜珍的原因,还有就是程乐瑶。
李贽有一章是有点触动过的,程桓拿话语刺激李贽,说的那句话,程乐瑶知道李贽心里有人,但是仍然不肯放弃亲事,李贽当时是错愕,没想到程乐瑶会这么卑微。
但是触动之后就是反感,因为他在程乐瑶身上看到了自己,也是明知道宜珍心里有别人,前期是林嘉佑,后期是赵瑾瑜,他还不愿意放弃。
他自己在骄傲和宜珍之间糊涂挣扎着就算了,偏偏程乐瑶的这个样子就在告诉他,清醒的告诉自己,他求而不得,是卑微的。
他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所以他会错愕,但是不会感动,他不会喜欢自己的影子,不会喜欢一个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自己一直爱而不得还要卑微的存在。
所以他因为太过骄傲而不会接受程乐瑶。
李贽的结局是定的,就是终身未娶,一部分是因为家族,一部分还是因为骄傲,他见过最好的,眼里就不会放下其他人,他也不愿意再接受任何人(36章李母说的话成了谶语,过继嗣子)。
而表哥是只能娶别人,因为他的家族不得不这样。
程乐瑶这一部分的结局我本来没想写的,因为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她是一定会随着程氏的推翻而死亡,但是我觉得她有一点点无辜,还是想给一个安稳一点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