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建初十四年,春。

      汴京,春暖乍寒。

      几日阴雨连绵不绝,初放晴,便有行人上街。处处都是吆喝声,车行马走声,嬉闹玩笑的童声。

      原是烟吹柳絮,泛舟湖上,谈诗论赋的好时节。可上至官员宴聚,下至酒肆小民,街谈巷议、交口言之的却都是近日流传甚广的几则消息。

      其中第一等大事,便是有关于燕、梁两国百年来未有过的奇事——

      “那燕国皇子当真要入我大梁为质?”饮冰书斋中一学子啧啧称奇道,“燕皇还当真是舍得,不是说这当今燕皇子嗣凋敝?而且皇子为质——自先朝开国起,便再无旧例吧?竟也能在本朝看到。”

      “我们不也质去了皇长孙,且谁说没有旧例,不都说当今...就曾质去了西齐吗?”

      “......难道不是幽禁吗?”

      “嘘!你们不要命了,今上都敢妄议。”一青衫少年紧皱眉头,打断他们,面色肃穆非常。

      可一旁坐的人显然不买他的账,调笑道:“钟小学究,在这儿就别板着张脸了,我们又不可能中举,没有官身,私下说说话讲究那么多干嘛。”

      少年目光一黯,但嘴上仍倔强道:“春闱又还未放榜。”

      “哎,算了吧,平日你我在国子监登学,谁不知谁,能入会试就了不得了,要说中举有望,怕是也只有怀远与子骞兄。但只要有你那祖父在,你何愁——”
      那学子倏然一顿,像是意识到什么,有些尴尬的打了个哈哈,跳过这个话题。

      “说起这质子,你们有无发现,燕国质子一说要来,这几日城防似是也加强了不少?”

      他的话拉来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三月前边关传来急讯——骠骑大将军林冢虎,抢燕国一步先攻下凉国都郡,立下不世之功。
      凉国覆灭,大梁自此彻底终结了长达三年之久的雍、幽之乱,为积弱积弊已久的国力打出了威势。

      但为避免再陷战乱,大梁提出与燕国互质皇子的要求,道战事虽已结,但两国亦可继续互盟友好。

      原本民间与朝野都以为燕国自恃强盛,大梁又率先攻下凉国,燕国怕不是更为恼火,不可能答应大梁的条件。

      可谁曾想燕国不但答应了,而且还质来了一个大梁朝野上下始料未及的人物。

      ——燕皇长子。

      “要我看,这现燕皇室一脉本就得位不正,戚尤风一死,新燕皇刚刚登基一年,就让他儿子质来大梁,怕不是为了让其躲开内乱朝争,想护他这稀薄的血脉。”

      “未必吧,脱离了燕国保护,那想要他命之人不应该更猖獗才对?照我看,这燕皇怕是更想让他这儿子死。”

      “燕皇怎么可能想害自己儿子?”

      “自然是想嫁祸我大梁,找理由再开战。巡防军增加,不就是为了保护这燕皇子,免得死在我梁国境内,惹得一身污水。”

      “不对吧......”学子们各执己见,书斋吵成乱哄哄一团。

      直到一人不屑出声道——
      “巡防军增加,我看跟那劳莫子大燕质子没什么关系,只是为了前日林家那事罢了。”

      那人衣着锦绣,显然是官宦子弟,知晓许多常人无所之知之事。

      有人果然上道:“世兄说的可是前日?那林家次子言语无状当街调戏逄家女,还打了逄家长孙之事。”

      学子打开折扇,遮住半张脸,高傲矜持的点点头,“不错。”

      另有人疑惑道:“有那么严重?打架斗殴最多不就是两家纠纷,平日那些世家刁奴欺行霸市,也没见增强城防,以免他们滋事生非啊。”

      “民和官怎能一样,而且嘛……事若是闹大了,那自然便不一样了。”

      他的话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如何个闹大法?”

      如何的闹大法,自然是——一病不起的闹大法。

      那林家次子向来顽劣成性,不知多少汴京的文人雅士为之痛心疾首,不过倒不是为了什么有辱斯文,而是因为——

      他们风光霁月、高山仰止的林大人,怎能有如此逆子!

      前几日,这林二公子更是不知发了什么疯,竟然当街调戏了逄家小姐,那位千金的弟弟气不过,追上去便要拿住这无理之徒,谁知反被打了一顿,至今还下不了床。

      逄家人气势汹汹的上门找去算账,却不曾想林家人说,这林二公子回去后亦是病的不省人事。

      一时竟都不知他是装的,还是真的。
      最后逄家一腔气愤无处发,只能先找上十二卫统府,怒道汴京巡防松散、治兵不严。

      “不过逄家人也说了,待他病好,便要将他扭送到京兆府,好好论个明白”

      “林大将军那般神勇,林二可是他的宝贝孙子,能这么弱?装病吧。”

      “哈哈,管他如何,逄家既咬死不放,我们到时去看个热闹不就好了。”

      “逄大人为大理寺卿,位列九卿,虽不及林大人,但也怕是不会那么善罢甘休。”

      “倒也未必吧,林大将军不是说下月回来了,灭了凉国此等泼天大功,逄家能奈他们如何?”

      可他们聊着聊着,话题却慢慢转了个弯——

      “话说回来,你们没人好奇那林家小姐吗?”

      “不是说那日,若非林家小姐在一旁拦着,那逄家长孙就不止被打伤一条腿,还能像现在一样,每日在床上叫喊着疼这么简单了。”

      “什么?林大人那独女竟出府了?”

      立刻便有一群学子围了过来,人人都将折扇摇的热烈起来,“不都传那林家小姐自小体质孱弱,这十余年身居深闺,病入膏肓,从不露面吗?”

      “我怎么听说是患了眼疾?说是那林小姐小时不慎,眼睛受了伤,所以才不便出行。”

      “不可能吧,若眼睛有问题,那日怎么能拦下林二公子。”

      “有人见到长什么模样了吗?”

      “好像带了帷帽,没能看清。”

      “想必也不会差到哪儿吧,林大人之姿容,胜比鬼斧,泽若九春,哪怕林二那家伙都长得一副好皮囊,林小姐既是林大人独女,怕是天仙下凡也不为过。”

      “非也、非也,若真的貌比西子,何苦这般遮遮掩掩。”
      “说不得这林小姐多年不出家门,就是因貌若无盐,羞于面人,怕顶不住林家盛名,遭人嘲笑咧。”

      众人讨论的热闹,竟一时哄堂大笑起来。

      只钟姓少年不赞同道:“事涉女子名誉,尔等怎能这般随意妄议他人容貌。”

      可惜他话音刚落,便有人怼了回来,“钟兄这话可别对我们说,非是我等先妄议那林家小姐。”

      “若是想说教,你倒不如先对着那韩家与牧家说。”

      “韩家、牧家?是那四姓望族、钟鸣鼎食之家的浔阳牧氏,和滁阳韩氏?”

      有人好奇出声:“我朝不是向来文武不睦吗?这两家世代清流,怎会和林家扯上关系?”

      “怎么不行,林家世代从军不也出了林大人,牧家尚文不也出了牧大将军。”

      不过若说关系,原本这牧家与韩家,与林家倒确是一向无甚往来,更无交集的。

      可谁知十几年前,天下大定,新皇登基后,庆祝的筵宴上,皇帝却忽然言及韩、林家儿女的婚事。
      虽未明言赐婚,可话里话外都是想促两家联姻,结成两姓之好。

      一边是旧朝换代也屹立不倒的世家望族,一边是扶持新皇夺回政权的勋贵权臣,朝臣们多多少少都有所明白皇帝的计较。

      但当时,韩、林两家都无适龄的儿女,这件事便搁置遗忘了。

      直至去年,雍、幽三年之乱初定,除夕的筵宴上,皇帝却忽然似是忆起往昔,玩笑般提及这段往事。
      又话锋一转,道此番牧家亦立下大功,不若三家相看,谁与谁婚配结成儿女亲家,都是一段佳话。

      皇帝口吻轻松,但三家却不敢只将这话当作玩笑,也不敢真的以为皇帝是让他们随意相看。

      牧家、韩家皆是旧朝绵延的世家望族,只有林家是跟随皇帝复国打天下的“新臣”。
      而新旧朝臣联姻,利于稳固政局,一时朝臣们都猜测,皇帝是想让牧、韩两家推出人选,与林家婚嫁。

      据说筵宴一结束,牧家便回去挑选有无适龄的人选,只不过家中嫡出的儿女要么过于年幼,要么早已成婚,或是嫁为人妇。
      最后挑来选去,发现唯一适合又适龄的只有牧大将军的长子——牧南风。

      林、韩两家倒是恰巧,儿女都是大好年华,还未婚配,远不及牧家焦头烂额。

      然而事情坏就坏在这个上了。

      韩家世代清流砥柱,这十年间与林氏一族矛盾愈发的大,向来最看不上林大将军,更不可能主动来与林家联姻。

      牧大将军和牧氏本家的关系也......比较微妙。

      而牧南风,身为汴京各门勋贵这一代当中最出色的小辈,三年之乱中跟随牧大将军立下赫赫功勋,原本完全可以靠此与牧大将军一起直入中枢,入朝为官。
      可谁知他却未应召朝廷的安排,反而选择了赴远游学,更是在牧氏与林家商议婚事时,放言称,婚配之事自有决断,先立业再成家,待榜上有名,再寻佳人。

      本是俊俏少年郎,行事又落拓不羁,不知迷了多少高门贵女的眼,自此之后翘首以盼,只希望自己就是那佳人。

      虽然据传他本人说完后,就被牧大将军逮到狠狠罚了个正着。
      但以此为引,这之后,林、牧两家的婚事就没了动静。更是有流言称,这牧家郎君宁愿不入朝为官,也要离家游学,就是因为不愿娶那缠绵病榻、声名不显的林家小姐。

      “不过今上这两年行事愈发雷厉风行,怕是不会继续放纵林牧韩三家,将这嫁娶之事再拖下去,这林家小姐在近日忽然露面,是不是......”

      “不可能吧,再如何不能拖,那牧家郎君风华正茂,怕也不会甘心娶这命不久矣,貌凡寡才的林家小姐吧。”

      他们说的热闹,却未见那钟姓少年旁,坐着的一个一身靛蓝轻衫的俊朗少年,神情渐渐尴尬古怪起来道:“其实......”

      可他的话还未出口,就被一人打断道:“咳,其实不管林家小姐是否康健,容貌几何,自古女子贤良淑德才是首位,林三姑娘若是愿嫁,是我,我也是愿娶的......”

      众学子齐刷刷的鄙视看来:“你那是想娶林家女吗,是想当林大人郎婿吧。”

      有人正色道:“若是我,定会高中入朝,堂堂正正站到林大人面前。”

      “正是,”一学子认同道,“若我能做林大人门生,给那林小姐介绍一门好亲事便罢了,而非走此等旁门左道。”

      可正当众人高谈阔论的正高涨时,忽然有一小僮兴奋的跑进书斋,在一学子身旁耳语了一阵。
      那学子眼睛渐渐瞪大,然后倏然突兀的站起身。

      有人转头看他。
      他又有些不自然的坐下,支支吾吾道:“嗯...那慈济寺的桃花不是开的正旺,鄙人...鄙人想去赏赏花。”

      一人纳闷:“雨后残花,能有什么看头。”

      可也有人暧昧的环顾他周身一圈,道:“正值春闱放榜之际,不少未出阁的娘子相看夫婿,世兄怕不是遇到什么倾心佳人,约你相会了吧。”

      那学子涨红了脸:“当然、当然不是!”
      见众人皆满脸不信的表情,事关清名,他只好道:“是我这书僮说,路过林家府门时,看到林夫人携着一位女子上了马车,驶往了慈济寺。”

      场面霎时间就静了下来。

      有人问道:“林家最近......似乎没有什么亲戚寄住在家吧?”

      “没有吧......”

      “那...这女子,就是,林家小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