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得帝女,天下平06 ...
-
福祸无门,为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雨洲一事,敲打魏朝众人心头。
杜珏善书画。江沅随惊雷进城门,一步一行,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其后不断有帝女踏雷天降福临的佳作自知府传出,随后画卷传至魏都。
画中女子面容半掩半漏,众人震撼的是,天地之大,却甘愿附和于她。寻常人看了,只觉江沅于黑暗中踏光而来,如神明降世,带来的是光明。暴徒观之,江沅更像从地狱冲破枷锁的鬼魅,惊雷蓄势待发,欲劈死贼鼠之辈。
传到帝都的画像,江沅亲自所绘,稍加手法,一幅图,两张貌。结合四起的谣言,合乎其神。
魏帝残暴,观相后夜班三更,久久不能寐。魏朝官员和魏帝如出一辙,皆不慎惶恐。
前世临江沅出生时伴有异象,于魏国人,更是一句谣言,且随时间流逝,仅是谣言。之后江沅低调行事,墨守成规。魏帝更不畏惧天师所言。现如今却不一样,江沅算准降雨时刻,步步合惊雷属意外,却更为助一臂之力。携天地异象,超出自然之力。让人望而祛步。
他们为非作歹,残杀无数无辜之人,手下冤魂数不胜数。这群人不惧人,畏天地。素日潜心拜佛,生怕魑魅魍魉近身,求佛祖庇护一身平安。
江沅宛如神魅降世的出场不止震撼魏帝,魏朝官员。也给常受疾苦生活所迫的百姓,带来希望,无比渴求江沅前来。给以后行事省了很多麻烦。
为善积福,不昧己心。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尺三头有神明。
这一步江沅走的实属一绝,杜珏佩服得五体投地。
江沅在传言鼎沸时走了,雨洲留杜珏坐镇,兴学堂,修武房。
魏国边缘地带,皆民不聊生。江沅便是要把魏国边缘洲地全部拿下。圈住魏朝,步步逼近魏都,拿下魏国。
此番去的是丹洲,丹州分二,南丹土地肥硕,善农耕。北单蛮荒,善骑射。北地看中南地粮食,想欲据为己有,南地看中北地大片平原,家禽无数,肉质肥美。两地内乱不休不止,持续数百年。魏都前去派人镇压双方未果。
丹州人单纯简单,人高马大虽有蛮力,却无头脑,在战场上最适合打头兵,魏都得罪哪方都不合适,任其自态发展。朝廷派去知府并无实权,积年累月,丹州便只有南北族长,再无知府。
多年征战,内乱不停,丹州壮男死伤无数,如今家家户户缺少劳动力,收成大缩。
江沅一行人低调进城,先入南丹。派十一、十七两人分别前去南北族长府邸打探消息,江沅独身为两地编写书册,时机一到,便可为丹州百姓所用。
近日江沅在城中路有耳闻,两方族长均有为族中人考虑,双方阵营不同,每次洽谈各不承让,争论多年。
丹州最为喜好吃食。民以食为天,倒是好拿捏。十一十七探出的消息也是如此,族长极爱可口佳肴。
除此之外,江沅还有让他们拒绝不了的条件。
各大食谱跃然纸上,派人按照食谱前去烹调。江沅各类实属精通,唯独厨艺,经久不通。做出的膳食,只能维持生命体征,和美味实乃不占。还好手中人可用,做出的膳食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三尺。
除食谱外,江沅还广收菜种,丹州因气候,寒冬很长,蔬菜水果种类少之又少,即便众人把寻常的几样菜做出了花,也是很有局限性。
五日后天南海北的菜种送到江沅手上。而她在丹州建的蔬菜温棚也早已严阵以待。
足月后,温棚里周期短的蔬菜已经成熟。江沅南北两地交界处摆摊售卖,鲜嫩翠绿带花,尖刺根根分明,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在丹州能买得起的,只有两家,就是南北族族长。
物以稀为贵,江沅定价的确很高,但是并不妨碍它的市场。江沅今日于两位族长的管家打了照面。
当天江沅回院时,多了好些尾巴。院子内密不透风,他们并没有打探到消息。之后江沅再没有出过院子,两位族长再不曾派人进院打探,生怕惊扰了院中人。
五日后,江沅出门,不远处两位人影飞速闪过。不出意外,那是两位族长家的仆从。江沅快到摊位前,两位管家早已等候多时。
江沅摆的是酸甜可口,个个粉嫩圆润的虹柿。
南丹族长府看着眼前新鲜无比的虹柿,很是诧异。
“来者何方神圣?”
彼时北丹族长府也发出一样的疑问。
又是五日,江沅雷打不动出摊。
连摆五次后,派人给南北两地族长递请帖,江沅在丹州两月,是时候了。请帖的火漆尤为瞩目。
族长接到请帖后看到火印,很是震惊。
“马上到约定时间了,十一、十七,丹州交给你们,可有把握?”
闻人行礼抱拳,
“十一(十七)定不辱命。”
丹州忠的不是魏帝,是丹蚩火印。
而丹蚩火印在多年前三皇子攻打晋国时遗漏,被晋帝保存。
三皇子登基后查国印,知晓火印迷失并未在意。晋朝单弱,即便得到火印也不敢大肆张扬。后想过返还,一直没有合适机会。主动交还太过刻意讨好,有失一国风骨。江沅远嫁魏国,好巧不巧,此番的随礼中,就有丹蚩火印。
两位族长相看两厌,江沅盛装出面,制止了双方争论。带人参观蔬菜温棚,琳琅满目的蔬果,两位在棚中迷了眼。
“族长,可中意?”
“族长,可有想取之物?”
“族长,可想再现寒日绿意盎然之景?”
江沅三连问,也在连问中给族长传达她的用意。
隔天辰时,两位族长到访,江沅把培育蔬果的细节一一告知。三人交谈甚欢,亥时一到,江沅相送。
七日后,江沅把编写书册交给南北族长,书册外封图案便是丹蚩火印,和那日请帖上的火漆一致。
“诸位可知,这丹蚩火印?”
“自是深记于心,帝女。”
话落,行丹州最高礼节,跪于地,双中指交合执于额间,俯身贴地。
这一拜,大局已定。
丹州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