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先从这里开始 ...

  •   “今天玩得高兴吗?”他笑道。

      暮色柔和了四周的景物,也柔和了他的眉目,封深看着他,原地站了片刻才走过来,在陆定渊对面坐下。

      “还好。”他说。

      陆定渊嗯了一声,也不问其他,而是继续看他的书,封深陪他静静坐了一会儿,又起身离开。直到暮色四合,陆定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放下了书,人在原处,身影在从日暮跨入夜晚的暗昧中渐渐模糊。

      然后院廊深处亮起了一盏灯。

      身形高挑的俊美少年提灯而来,行到近前,陆定渊抬起头,封深越过桌上的书卷握住他冰凉的手,将他拉了起来。

      “会冷吗?”封深问。

      “有什么冷的。”陆定渊说,他也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将手从封深的掌中挣出,重新捡起了书。

      “回吧。”他说。

      他们进了内邸,堂上的桌子已经摆好了饭菜,陆定渊一抬眼,脚步一顿,转过脸来,抬手用书脊轻轻敲了敲他的肩膀。

      “你倒是说到做到。”他说。

      说的不是其他,而是那日封深说他擅庖厨,会尽快学会用这里的厨房,陆定渊一听而过,并不多么放在心上。不过就算不太放在心上,他也知道封深不会说过便算,大概为难的只有县衙的厨子了。

      封深不仅说到做到,整治出来的这桌饭菜滋味也相当不错。虽然陆定渊仍然用得不多。

      用过了晚膳,就寝之前自然就要说些正事。

      今日募兵便是正事之一,因为封深那令见者无不为之瞠目的撒钱举动,就算是不想家里人被征入伍中的人,也舍不得错过见识小封大人的“神乎其技”,何况铜钱人人有份,似乎拿到了也能蹭一蹭这位大人的福气,所以无论他们在城北还是城南,都是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不过热闹也不是白看的,来人全都落进封深眼中,他点中谁,谁就要跟着走,无论本人还是他们的家长,都丝毫不敢反抗。

      陆定渊接过他递来的清单,“不愿意?那是不知好歹。”他看了一眼封深,轻笑一声,“哪怕是看在这张脸的份上呢。”

      清单很长。

      因为内容多,所以写得小而密,但详略得当,字体极正,陆定渊看起来也不费力。纸上写的除了这次征召的各人姓名、年龄、身高、体重、面容特征,还有他们在城中的住址,家中人口,以何为业,城中是否有亲戚,亲戚又在几服之内等项,非常详细。

      更为难得或者应该说可怕的,这是当日招人,当日就完成的档案。

      陆定渊说:“比锦衣卫查人也不差什么了。”

      他将清单放下,看向封深,“林兴贤的人可用却不可信,这一班才是你日后得用的人手,虽然良莠不齐,先打个底子将就用也无妨。我不觉得要他们对你死心塌地有何难。”他说,“不过你同我多要二十个人的名额,还是女子,显然不是为了让她们去给这些乡兵做饭洗衣的。”

      这二十个名额是封深问他要的,所以这次实际征到的人数是一百四十人,差不多是将昌江城十三岁至十六岁这个年纪的少年一网打尽,只除了那些士绅人家。

      虽然是他们对封陆二人已经望而生畏,戒心提到最高,但他们明明也有家人站在其中,年纪力气都当用,却一个都没被选中,今夜怕是又会有许多人难以入眠了。

      “你有一个很明确的计划,但是人力物力都不够。”封深说。

      他对陆定渊说:“除了那些不配合你的占有很多土地的家庭,他们隐瞒了家里实际的人数,还不能统计出准确的结果,这座城市身份属于平民的人口目前计算有三千六百四十七人,年龄在十岁以下的三百二十七人,五十岁以上的四十三人,这三百七十人按任何标准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还剩下三千二百七十七人。”

      “但在以林兴贤和袁宏伯为代表的基层管理人员的计算中,这座城市全部可以调动的人力不到一千八百人。”封深说,“在他们的认识里,女人不算劳动力。”

      但凡有一个别人在这里,都会为这名少年的言下之意大吃一惊,然后本能抵触地对他进行反驳,而陆定渊只是心平气和地说:“事急从权的时候,女人算的。只是现在他们认为还没到那份上罢了。”

      “我们要把这座城市建设起来,现在缺少很多东西。”封深说,“缺少生产的工具,也缺少生产工具的原料,更缺少能够处理原料的人口。因为这里的人大多没有专门的生产技术,他们的知识很少,不能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将近一半人口的劳动能力还要被限制不能使用。”

      “我想先从这个问题开始改善。”他说。

      陆定渊看着他,良久之后,他露出一个颇有兴味的笑容。

      “你要怎么做?”他问。

      在关在监狱里的城中士绅以及山贼头目的属下来向陆定渊缴他们的赎金之前,昌江城内可以调动的库存粮食,按封深这几日同陆定渊学习所了解到的状况,可以支持整个城市二十天的供应,不过前提是这座城市的人们生活如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少吃多睡,慢熬度日。在昌江城外的大片稻田收获,秋粮上市之前,他们会有至少十天左右的粮食缺口。

      这是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的危机,但在那少数人看来,并不算紧迫。至少林兴贤等人是丝毫不担心从城中大户人家及山匪手中榨不出足够的粮食的,反倒不如远未到来的秋征让他们感到忧虑。

      去岁有灾,昌江县被加了一重税,今年除了天灾还将有人祸,虽然现在还没有打起来,但如大人所说,不过是两边都在等着秋收罢了,秋粮入库,就要发兵,彼时一到,昌江不仅要纳粮上税,还要出丁,这样还不是要命的,要命的是不知道粮和人最终会落到哪一边手中。

      虽然有这样的焦虑,林兴贤带人巡视全城,看到城墙修筑的进度,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这座现在仍是微不足道的小县城基本仍维持着它过往的步调,连士绅人家为如何将家主赎回的商议、争论、吵嚷、扭打,也是一日一步,展现出令人叹服的耐心。

      真正感觉到了生活在起变化的,目前只有那些被封深选入乡兵伍中的少年们。

      陆定渊对封深说能被选中是这些少年的福气,不会有谁不知好歹,事实也确实如此。无论如何饥饿贫穷,从古至今少年人都是最爱做梦的,穷乡僻壤养不出钟灵毓秀的人才,对于这些用平平无奇形容都有些过誉的愚钝少年的家人们来说,小封大人是一个从九天之上走下,他们连梦都不敢梦见的人物,受到他的庇护已经是祖宗保佑,遑论被收入他的手下,得到他的教导?

      所以他们大都是急急忙忙地回家收拾了两三件衣裳打成包袱,再塞两口吃的,就将孩子们送去了城北土地庙旁的“军营”,拿着小封大人额外给的红包,就欢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这一百多名少年年岁不等,出门前也模模糊糊地从他人口中听过一些当兵的苦楚,不过昌江城又没有什么正经的官长和“老兵”,他们这些生嫩得像刚被摘下的瓜似的“乡兵”就是第一批,大都是在城中那几条街巷混大的,谁都有几个交好的同伴,只要结成一团就不怕被人欺负了。

      所以虽然现在的营房不过是几间土房,屋上草顶也不太全,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作为通铺,这些少年坐在稻草上听了暂时作为教官来给他们训示的衙役一通严厉训话,入夜之后又急切兴奋地讨论到半夜,怀着对即将到来的明日的热切期待,挤挤挨挨地就陆续睡去。

      中间除了一些起夜的动静,一夜好梦。

      第二日清晨,熹微的晨光越过山岭落到茅屋顶上,屋中的少年还在梦中,直到“哗啦”一声好似房倒屋塌的巨响撞入耳中,才接二连三地跳将起来,一边大叫“房倒了房倒了!”一边往外跑,本就摇摇欲坠的屋门被他们这般一挤,砰一声就砸在地上,几十双脚踏着它跑出去十好几步,蓬头垢面的少年才回过头来,发现其实没塌。

      他们又慢慢地将头转过去,正对上校场中黑发的俊美少年,那双不怒自威的眼睛平静地看着他们,脚下扔着一大堆木材,飞扬的尘埃在他脚边缓缓落定。

      汗一下子从少年们的背后流下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先从这里开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