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八章 狭路相逢 ...
-
这边依存秋常的计谋,冷观月和姜池国谈妥了结盟之事,事后冷观月便提议姜池国国王退兵一部分,并布置狭路之处拨出部分将士诈尸,毕竟作秀也要作秀的真切一些,一旦天堑进军到了斜峭与狭路中间之时,埋伏于暗处的姜池国军士便可出来。
冷观月还为秋常铺了路,让姜池国若是不相信可亲自埋伏于狭路两遍陡峭半山腰中,并带精兵埋伏于其间,大军主要依然屯于斜峭之边,这样,是否有诚信,姜池国国王一看便知。
冷观月相信,以秋常的谋略,姜池国的谋事必然不是对手,便设下这个局。
姜池国国王经过商议,果然同意了冷观月的计谋,并将文士留于斜峭之中。
文士名叫倪囨。
倪囨本不同意冷观月的结盟之说,认定这番好事不可能犹如天降馅饼砸到了姜池国头上,并且天堑坐下的谋事秋常堪称南国第一谋士,有这样的人辅佐,作为敌手,自然必须左顾右盼。
但姜池国国王并不这样想。
南国眼下正是乱世之局,冷观月虽只是一个小小左侍卫长,但有此人言语之中可是看出,也绝非一等闲之辈,这样的人心中自然是有些抱负,今日谈妥了结盟,拿下了天堑,还可将冷观月收入帐下,成为他姜池国的大将,何乐而不为之?
而由于此时,姜池国国王对倪囨有些不满,认为在此事上倪囨毫无谋事智略,但眼下为用人之际,倒也没说些什么,只是并没有带上他出城。
狭路之中,冷观月建议将骑射兵一万掉于山顶,一来在天堑军队到达之时看到的是自己人马,自然心中一松,防备自然变小。二来,为表诚意,用天堑的兵杀天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三来,姜池国的人马将士也可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
姜池国想了想,决定将山顶的三万人马派遣为两万,另加上冷观月的一万人马,依然总数不变,为了也表明姜池国的诚意,姜池国国王将指挥权交给了冷观月,而将姜池国将军残云命为副指挥官。
残云看上去沉默寡言,眼中总是有不信任之感存于。
此人定要在天堑到来发病之前杀了,不然……冷观月暗暗于心中想着。
而冷观月的五万步兵,依照以往他最爱的方式,潜伏于山中的尘土之下。
那下一步,何时该杀残云最为合适?
冷观月已开始部署狭路。
而另一边,秋常来到了暗道之处。
那是一条隧道,在天堑刚到斜峭之时,秋常就地形做了一番分析。斜峭城墙又厚又高,易守难攻。加上外围地区的狭路,两边的陡峭狭壁,自然是天然伏击敌人的好去处,只是,一旦斜峭失守,要夺回来,自然也是难上加难了。
一方面即便是在地人重围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杀出狭路到了斜峭城门口,面对紧闭的城门和又高又厚的城墙,那是一大难处。另一方面,将士已在狭路浴血奋战一番,死伤惨重,自然斗志早已失去一半,即便是天堑这样的军队,也不会列外。那拿下斜峭必然又加一难度。
那时天堑想了一日,做了决定——修建暗道。
不论严寒酷暑,耗资巨大,也死伤很多,便是用血铸就了这条暗道。
但之后,天堑下令,斜峭之中民众休养生息,并向朝廷谏言:免收三年赋税。天堑兵权在握,并且当时南王急需天堑平获战乱,自然准奏,这样,斜峭才又重新富裕起来,渐渐人民也只念着天堑的好了。
而这条暗道现在果然派上用场。
暗道是在斜峭背后的一条地下道,直直通往斜峭的城墙之下,出口处便是城墙里的一处暗室,暗室连着主议事处,当时修建暗室时为的就是秋常所说的擒贼先擒王。
“军师,我军现在已经在暗室的正下方了,现在便上去吗?”一下属呈报着。
暗道里黑灯瞎火,所幸大家都举着火吧,倒也算是明朗。暗道修的极为明智,可供马匹经过,只不过是人必须下马行走,而六万大军并不算是小数目,但暗道的精妙之处便在这里,这座地下城堡可容纳五十万大军,区区六万,不在话下。
“暂时不必,再等等。”听着身后将士统一的呼吸声,秋常又抚了抚脖颈上的玉石。想来他是快马加鞭赶来,时间是搓搓有余。现在的时间,该是冷观月说服姜王结盟的事了。放冷观月出军是有风险的,也是他给冷观月的一个警告。
即便你叛变,我秋常,也有办法拿下你。并且,让你的莹薨不得好死。眼神中闪过一抹狠咧。
天堑的大军必先是小步行军,现在也该是快到狭路了吧?
天色正午,太阳当空而罩,烤的大地灼灼热烫。天堑看着眼前的狭路,嘴角冷冷一笑。
总算是到了狭路。
远远地,天堑看到山顶上有些银色的披风,而在正前方,滚滚黄沙中有一男子——冷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