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60 老师 ...

  •   黄真第二天醒来头痛欲裂,她酒品不错,不至于喝醉了就断片,昨天发生的事事无巨细,一样都没忘。她颇有些忐忑地去看早起的申琢言,却见对方神色自若,见她起来,不咸不淡地瞥了她一眼。
      这个态度虽然谈不上好,但十分亲昵,黄真作为“读申十级学者”,立刻明悟了其中的关窍,心情愉悦地起来洗漱,一边问:“今天就回去?从哪里开始查?”
      “嗯。”申琢言说,“我家。”

      申琢言说的“我家”,并不是指的华阳分局附近她们合住的那个公寓,而是说的她在华阳市的老家,即申安妮女士原本的住所。
      申安妮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了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直接进了研究所,后来作为牺牲缉毒警的家属,收到保护改名、并回到家乡的时候,父母已经去世。申女士本人完全不恋家,申琢言则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住校,两个人都不怎么回老宅。
      申女士在本地还有几个讲座要参加,并没有时间,申琢言自己拿了钥匙,和黄真一起去了一次。房子已经很老,但申女士请人定时打扫,并不脏乱,黄真环视了一周,说:“你小时候住过这里么?”
      “嗯,和保姆,四岁多幼儿园开始住宿,就没再回来住过。”申琢言打开小房间的橱柜,取出一个老式的储物箱,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她小时候穿过的小裙子、各种时期的校服。
      黄真觉得有趣,见她把上面的东西都搬出来,压在最下面的是一个书包,写着一中的名字。
      “那天我的书包落在巷子里。”申琢言轻声说,“警方发现后交还给了我妈,里面的东西,她应该不会去动。”
      她打开书包,在夹层里摸了摸,抽出一大叠信封来,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大小的都有,但时间过去这么久,有的甚至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黄真愣住了。
      申琢言笑了笑,拍了拍两人面前的空地,戏谑道:“有兴趣拆情书么?”

      得到批量拆阅十几年前“情敌”情书机会的黄真,心情一开始有些复杂,但极快又适应了。她一封一封地拆,一点一点地读,渐渐一些已经逐渐淡化的记忆复苏:她好似又看见那个略微有些冷淡、但促狭、鲜活的少女,读书的样子、看热闹的样子、不屑一顾又努力维持礼貌的样子,而这些样子又一一与面前的人重叠。
      情信大多是炙烈的、热爱的,她沉浸在他人盲目的爱恋里,直到申琢言那里拆出一封信来,递给她看。
      信非常简短,字迹挺拔、秀气,上面说:
      我如热爱骄阳般热爱你。
      今天六点,一七三巷路交接口见。

      黄真的手微微颤抖,轻声说:“一七三巷,那辆车停着的地方?”
      “对。”申琢言说,“如果当初你读了信,去了那里,那大几率可能会被绑走。”
      她说到这里,笑了笑:“但他可能也没有了解清楚你,觉得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会抵制不住情书的疑惑,再怎么性格高冷,也会拆开来看一看。但他大概不知道,黄大小姐从来是不看情书的,那封东西即使你没有恶作剧塞给我,只怕你自己也不会去看。如果不是我多事跑去看车,估计他那天就真的要空手而回了。”
      “你这么关注我啊。”黄真悻悻地开始摸鼻子,“但这起码能证明,这就是‘他‘惯用的手段。”
      两个人将这封信放入证物袋中,回程的时候接到了杨进的电话。
      杨进说:“你让我查徐齐的验尸报告存档,已经收到调档了。徐齐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死了三到四个月,肌肉组织严重萎缩,已经完全脱水腐烂,全身除了手足在窒息前的抓伤外,还有一处死前伤痕,位于死者右大臂上侧,看上去像是文身。我初步看了一下,像是两个英文字母......”
      黄真手心都是冷汗,低声问:“DA,还是BR?”
      “哎,你怎么知道的?”杨进疑惑,接着那边传来了页面翻动的声音,“是D和A两个字母,BR我倒是没看到,这啥意思?头儿你知道?”
      黄真说:“不知道。”
      挂了电话,车里安静了小片刻。

      “回办公室。”半晌,申琢言说,“我写份报告,徐齐,我,邵桐生,沈安琴,这四个案子,我们或许应该.......并起来查一查。”

      当天下午,报告送到赵康年和吴春茂手中的时候,两位几十年一线领导班子的老油条都震惊了:跨度将近十二年,绑架、谋杀、虐待少年儿童,其仪式性明显,目的又非常不明确,让人不寒而栗。
      从人群选择上来说,聪明、众人目光焦点、善良又受欢迎的14-18岁少年或少女,看来是他的首选目标(申琢言可以说是一个阴差阳错的意外,她本身并不是作案人的首选,但作案人最后也接受了她)。他的手段是通过在学校附近的长期潜伏,获得足够信息,然后或偷取、或伪造纸条、情书等传递消息的物件,将孩子诱拐到指定地点,然后实施绑架。
      绑架成功后,“他“显然目的并不在金钱。按照申琢言的经验,他似乎专注于将三观仍未成型的孩子,训练成有高素质判断能力、反侦察能力、各种作案技能技巧高超,且没有任何善恶观念的反社会型人士。
      这样的训练结束后,他会在受害人手臂上纹上字母,并且,要求他们,接受一种“考验”。
      是什么样的“考验”,实在让人无从判断,因为唯一现在掌握信息的申琢言,当初就是在考验前逃跑。但很显然的,徐齐和邵桐生既没有跑,也没有成功地通过“考验”,所以他们一个死了,一个疯了,疯了的那个多年后痊愈出院,但骨子里仍然无法抗拒当初的嗜血训练,终于开始忍不住杀人。

      档案号很快建立,在侧写与案情描述中,申琢言终于放弃了那个语焉不详的,“他”这样指代不清的称呼。
      她在档案上慎重地写下,“老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