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好心坏心 ...

  •   淑珍瑟缩着身体,回望了一眼家,低头往前方走去。幸而这街上灯光昏暗,又无人来往,只有猫儿从她身边瞪着绿色的眼睛看着她,偶尔开来一辆汽车,她便赶忙躲进柱子后,幸而她生得娇小,柱子将她完全遮掩。走出几条街,街上的角落处便围在一堆睡着流民,她听见那些流民中还有婴孩因为饥饿而发出微弱的呻吟和父母哄拍的声音。淑珍只想在天一亮的时候就出城去,然后在城边的村里寻个地方住下。迎着曦光,淑珍走向城门,城门打开,城外进城打工的,运货的,卖菜的,一早就在城外排队进来,淑珍在人流中逆行,被看城门的守兵叫住:
      “那个,那个,姑娘!过来!“
      淑珍被吓了一跳,但是还是听话过去,站在大头兵面前,手紧攥着,嘴上还镇定:
      “什么事?”
      “把你的证件拿出来!”
      这丘八好似故意恐吓淑珍,大声将淑珍耳朵几乎震聋,淑珍眼圈红红,泪水就在眼睛里打转,从包袱里拿出证件,谁知却被另外一个人接过去看,这个看起来好像是这里的长官,笑起来十分和善,他说道:
      “妹妹不必害怕,这人耳朵有些聋所以说话大声些。妹妹是要出城去干什么呀?”
      “我娘死了,我回乡下奔丧去。”
      “你不是乡下人啊?”他晃晃手上的簿子,眼神锐利起来。
      “我娘是我爹的小老婆,一早响应总统不纳妾的号召给休回乡下去的。”
      长官上下打量着淑珍,穿着虽然朴素却是张了一张美人脸蛋,泫然欲泣的样子更加惹人怜爱,点点头将簿子还给了淑珍:
      “好,你走吧。”
      淑珍拿着簿子走了几步,又回望了一眼那位长官,那长官正在和刚刚那位士兵训话,那士兵连连点头。淑珍快步往外走,去寻村落,城外就是一片农田,夏季的麦苗正是青绿,阳光正好。走到一户村落,淑珍边走边看,村子里青年人几乎都不在,都是些老人,坐在家门口发呆,在院子里喂鸡,或是在纳鞋垫。看到她来到村子里,老人们好似僵尸一般注视着她,她来到这生地,想要去讨一口水喝,但是心里还是发怵,只是在村子里一步一步地慢慢走。走过一家篱笆,里面一个老妇人插着腰,拿着簸箕问她:
      “姑娘,你一个人要去哪里?”
      “大娘,我能不能讨碗水喝?”
      “进来吧。”
      大娘笑着朝她招手,看起来很喜欢她,她走进去,就站在院子中央四处张望,这院子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但是好在院中收拾得还算是十分干净,大娘端水出来,淑珍接过大口喝起来,水喝进过去,淑珍肚内空空,发出咕咕声,淑珍捂住了肚子,大娘一笑:
      “姑娘还没吃饭,是要赶去哪里呀?大娘给你拿两块干粮。”
      说着就转身进去,捧了一个碗出来,里面是两块玉米饼子,淑珍接了那碗,眼酸起来,大口吃起饼子来,一边吃饼子大娘一边问:
      “你是要去哪里呀?”
      “我去乡下奔丧,我娘死了。”
      “去哪里乡下啊?”
      “苏桐乡湖水村。”
      “苏桐很远啊,你一个小姑娘走着去吗?”
      淑珍放慢了吃饼,沉思着,大娘接着说道:
      ”我们这里离苏桐还远着呢,不过还是有去苏桐那边贩藕的人,你搭他们车去要快些,不然你怕是得走上半个月才能到。“
      “那我能去哪里找那些贩藕的人啊?”
      “他们前天去沪上卖藕去了,最快也得再三四天才回去,经过这儿应该也是要三四天之后。”
      淑珍一听这话,跟焉掉的花一样,大娘眼色极好,马上便说:
      ”你就在我老婆子这里住下,我家就还有我一个儿子,他出去干活去了,不过你也不要怕,有我老婆子在,你就跟我一起睡。“
      淑珍听了这话,心里还是不放心,吃着饼子,只是不说话,那大娘接着说道:
      “这样我也好在那贩藕的人一回来就找到你,跟你说。”
      淑珍不知道苏桐有多远,但是也被说动了,看着大娘热心的样子,心里又安心几分,便应了大娘。淑珍跟着大娘走到屋内去放包裹,大娘边走边说:
      “姑娘你就叫我周大娘,这村里人都知道我爽快。”
      “是,周大娘”
      出来后,周大娘就去厨房内煮饭,淑珍就站着看着,大娘一阵去添柴火,一阵又在锅内炒菜,仿佛又分身法术,将一顿饭煮好,和一壶茶水一起装在篮子里,挎着篮子便要出去,淑珍见状便要一起去,周大娘连连把她往里推:
      “见你这细皮嫩肉的,赶快进去吧,中午日头大,别晒坏了你。”
      “没事,大娘,我愿意陪着你。”
      “也好。”周大娘点点头:“那我们走吧。”
      两人出门去,走到田埂上,田里的人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家里人,躲在树荫里吃饭,田里还有男人赤条条地做活,淑珍将头撇过去,周大娘呼叫她儿子:
      “大弟,大弟。”
      田里,一个男子转头扔了农具,便跑上来,皮肤被太阳晒得闪闪发光,一看他娘身后还有一个小姑娘,生得白嫩,本来奔放的人,忽然就腼腆起来了:
      “娘,”他看着淑珍:“这是谁?”
      “这是淑珍姑娘,她要去苏桐,远得很,我叫她在我们家住两天,等到那些在苏桐贩藕的人来一起载她去。”
      淑珍就站在周大娘身后,周大娘转过来:
      “这是我儿子周勇。”
      “周大哥好。”
      “好,你好。”
      显然这位周大娘的儿子有些不善言辞,和他老娘大为不同。四周也有同村的人吃饭午休,都纷纷问起这个白净的姑娘,周大娘便一个一个地去回答,又说道,看到苏桐贩藕的一定要跟她说。淑珍见这乡下人如此热心厚道,心又放下几分,脸上也有了笑意。等周勇吃了饭,周大娘便带着淑珍回家去。

      如此,淑珍就在周家住下,平日里帮忙喂鸡,割草,送饭,几日来和村里人都有些熟识了,送饭时,村里人开始打趣她和周勇,周勇只是看着她,也不出言制止。淑珍虽然不适,也当是乡下民风开放,村里好多和她一般大的都牵着孩子打猪草了。而周勇平时话也不多,每天和她见面也不多说什么话,却也是个实心眼的人,早上给她烧热水,因为她用不惯冷水,晚上也早早就回自己房间,不打扰她。淑珍住在周家,虽然做了些活却也还是心里过不去,拿了些钱给周大娘,周大娘也不推脱,大方收下,让她只管放心住下。如此过了五日,眼见着贩藕的人就快来了,淑珍就日日在村口张望,和村口的大爷大妈们一处看着村口外,只盼那些人快点来。又是一天她没有等到贩藕的人,恹恹地回到周家,已经做好了饭菜,周大娘劝她:
      “不着急,肯定就在这几日了。”
      一边吃饭,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夜晚,淑珍洗漱便上床去了,迷迷糊糊中,似乎有人在翻检她身上,但是莫名身上却乏力得很,只得任人将衣裤都扒去,迷蒙中,那人惊呼:
      “娘,你来!”
      周大娘秉着烛火进来,看见淑珍身上带着数根金灿灿的手镯子,眼睛都瞪大了,这女人拿给她的那几毛钱根本不算什么,一时生气拿手戳她儿子:
      “你说你这个不中用的东西,早下决心,不早将这些东西翻出来了,我还真当她是去奔丧的穷女。”
      说着将手镯都扒拉下来,拿在手里,又拿灯去照淑珍那雪白的胴体,笑着跟她儿子说:
      “快点办事吧。”
      说着转身出去,淑珍强撑着精神听了这话,身体却软得动弹不得,只得听人处置,不由流出泪来。一时间着屋内去了灯火,黑漆漆一片,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沉闷如窒息。

      早晨,淑珍醒来,周大娘就坐在床边,周勇早不知去向,淑珍本在家里就练就一身隐忍本领,只是不做声,且看这老虔婆怎么说。周大娘见淑珍不说话,便开口说话:
      “姑娘,我们不是什么坏人,就是太喜欢你了,想要你留下。你看现在咱们都已生米做成熟饭了,你一个女人家家的,还怎么找婆家,不如就嫁给我儿子,我们也愿意留你。”
      淑珍气得发笑,低头强忍,却又知现在这个情况,跟这婆子翻脸是绝对得不到好处,假装哭泣着:
      “大娘,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怎样。”
      周大娘一听,这妮子竟然如此好拿捏,一时间心花怒放,什么话都敢说:
      “你戴的那十根金镯子,便算作是嫁妆吧。等我去找人算个好日子,就把婚事一办,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淑珍一口银牙咬碎,这世上到处都是豺狼虎豹,都恨不得将她吃掉。淑珍点点头,似是娇羞的模样,周大娘一拍手,高高兴兴地出门去找半仙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