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朝南十年(四) ...
-
百飨六年九月秋寒。
李公尚滞留彧西照料白先生的时候,多年前经商的死对头找上门来,在医馆门口找不痛快,寻了七八个行伍的壮汉围堵了他。
彼时那医馆外大雨瓢泼,细密的雨帘银针一样地从天穹铺盖而下,撞击得木头房子噼里啪啦地作响,人脚下的羊皮靴重重踏在石板路上溅跃起纷扬的水花,发出闷雷般的回响。那八个行伍的壮汉身如铁塔,浑身覆盖在黑鳞甲里,按着腰间重剑急速地包围了整个医馆。
那如行军般震天动地的铁甲清吟声,不知是触动了白先生的哪根神经,在那一瞬间手臂青筋暴凸,羸弱的身体骤然紧绷了起来,涣散的瞳孔中有杀意膨胀。
李公尚被震了一骇,轻声示意他稍安勿躁,自己起身掀开了门帘撑着竹伞走出了雨幕。
七八个铁甲武士团团包围着医馆,那群人的中间是个浑身罩在墨羽玄貂里的贵老爷,头鬓发白,面容臃肿,且瞎了一只眼,身材略有发福。他坐在八抬飞红娇中,由一行仆从扛着,手上环着翡翠玉扳指,不轻不重地敲打着座撵。
李公尚皱了皱眉,沉声道:“袁琼茂?”
“是我。”座撵上的人不紧不慢地拖长声调说着,拊掌笑道,“李大商公,这么多年了还记得我呢?那咱们这笔陈年旧账,是不是可以清算清算了。”
李公尚脸上顿时阴云密布。
天宸二年,李公尚时年三十六岁,已是矜南至彧西一带行商的重头。当时南方来的商客均称为“淮帮”,而李公尚便是这淮帮中领头的人物,行商相熟的称一声“李商公”,足见当时李公尚的地位。
只是早年李公尚走商路,那是黑白通吃的主,期年间走私行货的行当没少干过。
矜南以西北一带有帆山大泽和破云林,往北又有茫海山为天堑。当时走商路无非只有一条,自云洛连山的支脉出发,从帆山大泽北部穿越到破云林,再折道向茫海山东侧的河谷通往彧西。
而那茫海山居民听闻商人皆通此地,时年苏虞大帝已经日渐昏聩,流民窜上了山立寨为王常有,而以茫海山上盗匪众多,隐患尤为严重。
李公尚当年也不得不从茫海山取道走往彧西,然则是如此,以李公尚的精明,自然不会落得被动。天宸年间,自他一切走往彧西的货物,总是事先十之取一进贡给茫海山的匪盗寨主,与其交好,表率诚意。也正因此举,李公尚成为了当时唯一能在茫海山道畅行无阻的商客,此也为其被尊为“李商公”之由。
李公尚从朝南运往彧西的货物中,三之有二皆为与彧西驻地骑兵指明要求的南水轻武——破甲刺。
破甲刺这种轻武兵器,起源于矜南原始海边部落,原是被年轻的男人们用于刺杀海中猛兽的工具,原本在重甲骑兵和铁槌炮车对阵的战场上作用并不明显。但自前朝之初便一直跟随在苏虞大帝身旁为其排兵布阵的一代神手军师寔改造过后,便成为了当初在战场上纵横铁骑之间的神兵利器。
以云洛连山的鳞甲铁淬炼成钢,经由擅机舆术的大师锤炼成宽约两寸,长约一尺左右的上窄下宽的两层突刺剑刃,便是破甲刺的剑身了。
破甲刺的用途广泛,在战场上可安置于机关炮中弹射出去。发射之时炮内装设轮轴连锁,两端喷发出蒸汽推动破甲刺飞出,同时轮轴链锁转动形成螺旋加速,击中了对方的重甲铁铠之后,破甲刺便会被二次推动,从尖端突破铠甲,从而轻而易举地贯穿敌人的胸膛。
在苏虞大帝征战大陆的那个年代,破甲刺一直便是诸多铁骑兵在战场上的噩梦。
而破甲刺的制作,随着军师寔的死去后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被垄断在了朝南之地的机舆师手中,流通向大陆各处的破甲刺十分有限。因此,各国掌握的这种轻武只能依靠走私商来提供供给,那些军火商也从中谋取了暴利。
彧西的军候通过李公尚的走私囤积掌握了一定数目的破甲刺,因而在诸侯的战争中保持着优势,不至于被垄断所影响。而这因此招致了朝南国君南昭王对于多年与彧西的征战讨伐却一直久克不下而严令彻查破甲刺的外流一事。
在矜南之地,即使是掌握有制作工艺的机舆师也须得国君颁布的“制武令”准许才能制造,而数目也有限定,交易也被国君派出国内镇兵鱼鳞卫严格监控。而破甲刺的贸易流通还需要专门的“准流令”允许才能进行,“准流令”的权限又掌握在鱼鳞卫手中,这样实质上保证了大部分都流通向军队使用。
当时握有交易破甲刺的“准流令”的,往往是朝南颇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们有国君御赐的海浪纹金牌作为凭信,是官府所承认的官商,也因此常被称为是“御皇商”。
御皇商与当时屡禁不止的地下走私的破甲刺商客是势如水火。御皇商一直借助鱼鳞卫的力量打压着走私商客,而走私商客也一直破坏着御皇商的破甲刺贸易。因而当国主下达严令彻查之时,御皇商便第一个站出来与鱼鳞卫合作成为了“纠察使”,全面掌控鱼鳞卫的力量对市场垄断压缩。
破甲刺的贸易事实上是御皇商巨额的利益来源,巨大的财富诱惑使得御皇商绝对不肯放手将此庞大市场拱手让于走私商客。
在那时,朝南随处可见随海青飞鱼服四处游走街道的金腰牌商客严密地在监控整个市场,而那走私网盘根错扎于整座中陆的走私商客又岂会如此善罢甘休?也暗中依靠雇主的力量与御皇商对抗。
由破甲刺巨大的利益链条牵扯出走私商客背后错综复杂的雇主势力和握有军队力量和国家支撑的御皇商,他们数者之间纠缠不休的争斗席卷着整座中陆。史学家们在记史之时便将这场延续了数十年的关于破甲刺的官商斗争,称为百飨年间“不动刀枪的另一场血腥斗争”。
百飨年间有史料曾记载,在那时段中因官商斗争,走私网久不能连根拔起,纠缠不清使得各地均出现了官府和商客发生大规模械斗冲突的局面,乃至于衍生为小型的战争。
史料中曾推测,百飨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实则有泰半皆是牵扯于这场官商争斗中。
宁、徐、袁、王、北、叶六姓,为八荒诸域当中显赫当世权倾一方的世族大家。
宁氏代出矜南国君,当今南昭王宁轲即是宁氏家主。而徐氏与宁氏乃是世交,名将之府,为宁氏巩卫江山。当今威震天下的名将之一徐应如便是徐氏当家,宁氏忠诚的仆臣。
袁琼茂,乃是朝南六大世家袁氏一族的大族长,也是御皇商中的领袖人物,掌管着矜南一切的商贸活动。当年身居鱼鳞卫纠察使大督使一职,官至六品,可谓权倾一时。
百飨年间,袁琼茂重点打压的走私商客一行,针对的最严重的便是以李公尚为首的这支从帆山大泽流向彧西的走私脉络。
矜南军队的战力,一向为诸侯所畏服,尤以水师、轻骑两军为盛。中□□面环海,向北为邵灵海,东为岁煌海,西为越风海,南则为大沧云流。这四海之中,邵灵海冰封千里,岁煌海妖魅成群,越风海风暴雷霆,唯有大沧云流风平水静,适宜通航。
而四地之中,也唯有矜南水师,有着凌越诸侯之上的船舰,能横跨万里洋流,称霸海上。
而朝南闻名中陆的速攻轻骑——荆鲨铁骑,便是那支全幅武装了破甲刺的传奇军队。在战场上迅如雷霆,凶猛如鲨,一旦咬住便绝不放手,极擅闪电速破战。
破甲刺一直是肘挚中陆其它诸侯军队的一大利器,倘若矜南垄断的局面因走私商客而打破,那荆鲨铁骑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
百飨五年,袁琼茂与李公尚之间的争斗已是甚嚣尘上。九月十三,李公尚避开鱼鳞卫的严密监控从帆山大泽出发将破甲刺运往彧西。而袁琼茂得到线人内报,连夜率二百鱼鳞卫从云洛连山北侧突入,从半道夹击突袭李公尚的商队,企欲彻底剿灭这支走私队伍。
破云林中,海青的云影自翠荫间穿梭飘荡,整座森林四处可闻刀剑拍打在铁甲上的清越声响。
然而李公尚借彧西驻守于边境的一百三十名风鸠禁卫军利用地形完成对鱼鳞卫的合围,反而企图顺势将其歼灭于破云林。
那一战堪比小型战争,鲜血流遍了整个破云林的溪水,染红了整片草地。
其结果乃是李公尚借助风鸠禁卫军将破甲刺运往了彧西。二百鱼鳞卫全灭,而风鸠禁卫亦死伤过半。袁琼茂在鱼鳞卫的掩护下逃回矜南,然撤退途中被风鸠禁卫的神弩射瞎了一只眼睛。
袁琼茂从此获罪,被削去了官职,手中掌握的贸易命脉三之有一皆被其余各家趁机夺取。而李公尚与袁琼茂的恩怨便结在了骨血里,化不开,也无法解掉,唯有一方的死亡才能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