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周五平顺地过去,周六一早,章彧和赵奕涵收拾好准备出门约会,虞汀则打开了电脑,用视频会议进行线上面试。

      临出门前,章彧问:“你知道衍琨今天要带你去干什么吗?”

      虞汀摇了摇头,姜衍琨是个点子很多的人,他猜不到。

      “好吧,我很期待你们的发展。”

      赵奕涵胆子也大了上来:“偶像加油!”

      虞汀此时已经进入了会议,他开的公放,视频会议中的其他面试官便也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其中一个和虞汀混得熟的男人问:“小虞,什么加油?”

      虞汀面带尴尬,囫囵过去:“没什么。”

      “我知道!”虞汀的助手蔡奇也在会议中,负责进行记录,他一直十分关注自家领导的恋综状况,“今天是虞哥和他cp的第一次约会。”

      “早说你今天约会,我主持面试就行,又不一定你非得来,别打扰了你的好事。”

      这已经是面试的最后一轮,此前所里的研究员已经面试了两轮,选出来的人最后送到研究所负责人手底下。因为录用进来之后还有漫长的实习期,因此往往在最后一轮,负责人只是过一遍,留个印象,并不会筛人。

      一般终面时有负责人到场就行,不要求全部到齐。会议中与虞汀说话的便是研究所的另一位负责人,因此,虞汀本来是可以请假的。

      “我得看一遍,不然不放心。”

      “行,那咱们尽快开始尽快结束,不耽误你的事。”另一位负责人说着,打开了第一位面试者的视频语音权限。

      有个热心的同事,虞汀在十一点就结束了线上面试,比他预期的早了半个多小时。

      因为不知道姜衍琨计划去哪儿、做什么,虞汀一时拿不定该如何穿衣服。如果是去西餐厅、戏剧院之类正式的场合,便不能穿的太休闲;反之,如果是放松的场合,穿一套正装也显得格格不入。

      正纠结的时候,虞汀听到了敲门声。

      “虞老师,会开完了?”

      听到姜衍琨的声音,虞汀过去开门,见对方穿着花T恤和大裤衩,随性的打扮中又带了一点花枝招展的味道,一时间难以评价他对这次约会是认真还是不认真。

      “稍等,我换个衣服就可以出发。”

      姜衍琨比了个ok的手势,笑着说:“楼下等你。”

      虞汀从衣柜里找了条牛仔短裤,又拿出一件白衬衫,既休闲又不显得过于张扬。虽然他一直苦心隐瞒身份,但单从私心来说,虞汀不得不承认,他对这次约会是期待的。

      十年前,虽然他和姜衍琨有过一段短暂的暧昧,但一则当时工作繁忙,二则窗户纸没捅破,二人从没有一块出去玩过。如今反而是三十多年头一遭了。

      姜衍琨在沙发上坐着等虞汀,他表面看起来一派轻松写意,仿佛整个约会已经安排得井井有条,尽在掌握之中,实则心里却是忐忑的。他不知道虞汀是否愿意与他约会,更不知道到了地方后,对方会是什么反应。

      听到脚步声,姜衍琨抬头看过去。白衬衫与牛仔裤,对方仿佛不是个三十多岁的成熟男人,而是个带着文艺范儿的学校学生。

      他从来没见过虞汀这样打扮,两个人站到一起,像街溜子拐骗好学生似的。

      直勾勾的目光盯得虞汀有些不好意思,他干咳两声:“走吗?看我干什么?”

      “看你好看。”姜衍琨的话直白露骨。

      姜衍琨与虞汀出门,他特意为虞汀开了副驾驶的车门:“让你这个机械狂人感受一下人工驾驶的乐趣。”

      姜衍琨的车是自己改过的,虞汀一看便知道。

      在无人驾驶广泛应用之前,代步车里头是自动挡的天下,早几十年就没什么人开手动挡的车了,时至如今,还会这技术的人都屈指可数,驾照更是少有地方能考。

      姜衍琨这辆车就是个手动挡的。如今的无人驾驶是全部由智能系统代劳,没有人为换挡的意义,寻常的车子连档把都不会设置。眼下的同龄人,恐怕有好多连着东西都没见过的,虞汀还是因为当年科研的时候才接触过。

      “老古董。”虞汀评价。

      手动挡的车无法适用于无人驾驶,也不知道姜衍琨是怎么搞到这玩意儿的。

      “这才有意思。”姜衍琨挥了挥胳膊,“带你体验一把飙车。”

      这不是虞汀生平第一次体验飙车,在他还没有推出那套优化自动驾驶的程序前,街上还有不少人会开车,自然也有人会开手挡车,会玩离合器,当然,大多是他父母那一辈的人了。那时候姜衍琨还是个实习生,他们结束了一篇特稿报道后,姜衍琨带他第一次体验飙车。

      那是虞汀第一次知道,这个年轻的实习生有着这样野的灵魂。

      后来虞汀优化了无人驾驶系统,填补了过去存在的不足,许多人顺理成章地为了省事放弃了驾驶,老式汽车自然而然地退出了市场,短短几年时间,街上已经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

      发动机的声音、骤然加速的推背感、换挡的顿挫感……这些带有人的灵魂的东西,久违了。

      虞汀的思绪飘忽天外,又被姜衍琨的声音拽了回来,他听到他说:“虞老师是A大毕业的?”

      虞汀心里一紧,想起前两天吃早饭聊天时不经意带出来的话,硬着头皮点头承认:“是。”

      “你喜欢A大西门那边的小吃街吗?”

      虞汀话到嘴边,又猛地将滚在喉头的字眼咽了回去,他毕业之前,小吃街还没建起来。

      虞汀的个人信息公布的不多,但年龄是可查的,姜衍琨一推算便能知道他哪年毕业,喜不喜欢小吃街,只是试探罢了。

      毕业之前小吃街还没建好,毕业之后他却总去。

      起先任职的公司离A大不远,记者这一行工作时间时长日夜颠倒,小吃街比公司食堂更能满足他吃饭的时间,那时候他总和姜衍琨去吃,把那边的店几乎吃了个遍。

      他自然是喜欢那里的,不仅因为物美价廉,还因为那条街上所承载的回忆。

      当年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第一次交心便是在这条街上的一家大排档里。而后来没过多久,他们在工作上的师徒、工作外的朋友之上更多了些朦胧的东西,拿不定对方的心思时,第一次莽撞而稚嫩的试探也是在这条街上的一家私房菜馆。

      那时的虞汀刚刚做完一篇战线拉得极长的特稿,入行一年多的他因为这篇采访一举成名,做到了许多前辈记者十数年都无法达到的成就。

      而那时的姜衍琨还是个刚刚进入公司的实习生,被分配到虞汀手底下,帮着他一起完成了这一特稿的后半程采访。

      做新闻的当下谁也没想到这篇稿子会爆,但他们都倾注了全部心血。

      这篇稿子让虞汀拿到了奖金,扩大了在业内的知名度,也让姜衍琨完成了其他同期实习生都无法与之媲美的kpi,拥有了更高的竞争力。

      那也是姜衍琨遭受非议最多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中途加入选题的实习生,稿子不是他写的、采访不是他主要完成的,一个看似谁人都能胜任的打下手的位置,怎么就能带给他比别人更多的隐性获利呢?

      面对公司里的闲言碎语,年轻的姜衍琨很难不去在意,他第一次生出了想独立完成一篇稿子的念头——一个才来不久的实习生、一个没有什么新闻从业经验的菜鸟。

      他们在大排档的烟火气与喧嚷声中庆功,啤酒喝多了,姜衍琨就大着胆子提出了他的想法:“海哥,我想自己做个题。”

      那时的虞汀用的还是他的本名季海,他并没有像姜衍琨想象的那样拒绝他、斥责他不知天高地厚,而是点了点头,不带任何异样神色地答应:“行,是你自己找选题还是我给你个选题?”

      在虞汀看来,姜衍琨已经了解了做一个题的基础要素:通过帮他找采访对象,姜衍琨学到了找人的基本方式;通过帮他整理采访录音稿,姜衍琨知道采访该问什么、如何问;通过撰稿之前大量素材的汇总,姜衍琨知道写成一篇稿子之前需要掌握什么信息。

      虞汀琢磨着,与其让他跟着自己打下手,不如自己去做、去写,能够更快地成长。况且,他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完全不知道近期公司的风言风语。

      只是对姜衍琨来说最难的,恐怕就就是找一个适合做特稿的选题,他才来公司不久,还不知道他们部门选题的调性,也不知道那些能够写成一篇精彩绝伦的人物特稿的当事人该如何选取。

      虞汀闲时各种新闻、论坛看得勤,常能注意到许多本值得被关注的人和事,手里攒着不少选题。

      姜衍琨知道自己的缺陷,即便醉意上头也并不逞强:“你给我一个吧,别太难弄的,像你这次做的这种,我自己就搞不定。”

      虞汀点了点头,他很满意姜衍琨的分寸感:“等我回去发给你一个,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